2. 指出下列句子中加點的通假字并解釋.(2分)
2. 指出下列句子中加點的通假字并解釋.(2分)
(1)倉鷹擊于殿上 (2)故不錯意也
3. 區(qū)別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古今義.(8分)
(1)長跪而謝之 古義:今義:
(2)公亦嘗聞天子之怒乎 古義:今義:
(3)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古義:今義:
(4)唐雎不辱使命 古義:今義:
(5)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古義:今義:
(6)雖然,受地于先王 古義:今義:
(7)非若是也 古義:今義:
(8)休祲降于天 古義:今義:
4.說說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詞類活用現(xiàn)象.(6分)
(1)亦免冠徒跣 (2)請廣于君
(3)輕寡人與 (4)天下縞素
(5)伏尸百萬,流血千里 (6)且秦滅韓亡魏
5. 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含義.(13分)
(1)大王加惠 (2)故不錯意也
(3)此庸夫之怒也 (4)休祲降于天
(5)秦王色撓 (6)非士之怒也
(7)寡人諭矣 (8)以頭搶地爾
(9)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10)大王嘗聞布衣之怒乎
(11)而君逆寡人者 (12)豈直五百里哉
(13)秦王怫然怒
6. 翻譯下列句子.(4分)
(1)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
(2)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7. 一詞多義.(12分)
使(1)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2)秦王使人謂安陵君曰
雖(1)雖然,受地于先王 (2)雖千里不敢易也
徒(1)亦免冠徒跣 (2)徒以有先生也
夫(1)此庸夫之怒也 (2)夫?qū)VT之刺王僚也
以(1)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2)以君為長者
亦(1)公亦嘗聞天子之怒乎(2)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
二. 閱讀.(46分)(一)唐雎不辱使命(32分)
秦王使人謂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許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雖然,受地于先王,愿終守之,弗敢易!”秦王不說.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謂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聽寡人,何也?且秦滅韓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為長者,故不錯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請廣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輕寡人與?”唐雎對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雖千里不敢易也,豈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謂唐雎曰:“公亦嘗聞天子之怒乎?”唐雎對曰“臣未嘗聞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萬,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嘗聞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頭搶地爾.”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qū)VT之刺王僚也,彗星襲月;聶政之刺韓傀也,白虹貫日;要離之刺慶忌也,倉鷹擊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懷怒未發(fā),休祲降于天,與臣而將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縞素,今日是也.”挺劍而起.
秦王色撓,長跪而謝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諭矣:夫韓、魏滅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1.下面四句中與“此庸夫之怒也”句式相同的是()(2分)
A.非若是也
B.要離之刺慶忌也
C.皆布衣之士也
D.臣未嘗聞也
2.秦王所說的安陵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的原因是什么?(用自己的話回答)(2分)
3.安陵君能以五十里之地存的真正原因是什么?(請用課文中的句子回答)(2分)
4.唐雎提出“布衣之怒”的目的是什么?(2分)
5.為什么說唐雎沒有辜負(fù)使命?唐雎表現(xiàn)了什么品質(zhì)?(4分)
(1)倉鷹擊于殿上 (2)故不錯意也
3. 區(qū)別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古今義.(8分)
(1)長跪而謝之 古義:今義:
(2)公亦嘗聞天子之怒乎 古義:今義:
(3)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古義:今義:
(4)唐雎不辱使命 古義:今義:
(5)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古義:今義:
(6)雖然,受地于先王 古義:今義:
(7)非若是也 古義:今義:
(8)休祲降于天 古義:今義:
4.說說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詞類活用現(xiàn)象.(6分)
(1)亦免冠徒跣 (2)請廣于君
(3)輕寡人與 (4)天下縞素
(5)伏尸百萬,流血千里 (6)且秦滅韓亡魏
5. 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含義.(13分)
(1)大王加惠 (2)故不錯意也
(3)此庸夫之怒也 (4)休祲降于天
(5)秦王色撓 (6)非士之怒也
(7)寡人諭矣 (8)以頭搶地爾
(9)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10)大王嘗聞布衣之怒乎
(11)而君逆寡人者 (12)豈直五百里哉
(13)秦王怫然怒
6. 翻譯下列句子.(4分)
(1)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
(2)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7. 一詞多義.(12分)
使(1)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2)秦王使人謂安陵君曰
雖(1)雖然,受地于先王 (2)雖千里不敢易也
徒(1)亦免冠徒跣 (2)徒以有先生也
夫(1)此庸夫之怒也 (2)夫?qū)VT之刺王僚也
以(1)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2)以君為長者
亦(1)公亦嘗聞天子之怒乎(2)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
二. 閱讀.(46分)(一)唐雎不辱使命(32分)
秦王使人謂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許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雖然,受地于先王,愿終守之,弗敢易!”秦王不說.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謂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聽寡人,何也?且秦滅韓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為長者,故不錯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請廣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輕寡人與?”唐雎對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雖千里不敢易也,豈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謂唐雎曰:“公亦嘗聞天子之怒乎?”唐雎對曰“臣未嘗聞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萬,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嘗聞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頭搶地爾.”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qū)VT之刺王僚也,彗星襲月;聶政之刺韓傀也,白虹貫日;要離之刺慶忌也,倉鷹擊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懷怒未發(fā),休祲降于天,與臣而將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縞素,今日是也.”挺劍而起.
秦王色撓,長跪而謝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諭矣:夫韓、魏滅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1.下面四句中與“此庸夫之怒也”句式相同的是()(2分)
A.非若是也
B.要離之刺慶忌也
C.皆布衣之士也
D.臣未嘗聞也
2.秦王所說的安陵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的原因是什么?(用自己的話回答)(2分)
3.安陵君能以五十里之地存的真正原因是什么?(請用課文中的句子回答)(2分)
4.唐雎提出“布衣之怒”的目的是什么?(2分)
5.為什么說唐雎沒有辜負(fù)使命?唐雎表現(xiàn)了什么品質(zhì)?(4分)
語文人氣:594 ℃時間:2020-04-15 20:06:57
優(yōu)質(zhì)解答
2. 指出下列句子中加點的通假字并解釋.(2分)(1)倉鷹擊于殿上 (2)故不錯意也(1)“倉”通“蒼”.(2)“錯”通“措”.4.說說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詞類活用現(xiàn)象.(6分)(1)亦免冠徒跣 (2)請廣于君 廣:形容...
我來回答
類似推薦
猜你喜歡
- 1鋅銅原電池,硫酸電解質(zhì)組成的原電池中,為啥鋅和硫酸不直接反應(yīng),而要到銅級得電子?
- 2碳酸鈣是一種難溶于水的強(qiáng)電解質(zhì),在常溫下它的溶解度是10^(-3)g.那么常溫時CA2CO3溶液最大的質(zhì)量分?jǐn)?shù)是_________;最大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是________.根據(jù)上述數(shù)據(jù)和鹽類水解的特點 ,對于一般難溶鹽_____(需要或不需要
- 3初中英語語法 名詞講解及練習(xí)
- 4一個農(nóng)場共養(yǎng)雞、鴨、鵝2464只,其中雞的只數(shù)是鴨的4倍,鴨的只數(shù)是鵝的3倍,三種家禽各幾只?
- 5一本書,已看頁數(shù)與未看頁數(shù)的比是1:4,如果再看80頁,已看頁數(shù)與未看頁數(shù)的比是1:2,這本書有多少頁?如
- 6反意疑問句,如果前面說 you look very beautiful,后面應(yīng)是什么?
- 75-6分之5等于多少 (分?jǐn)?shù))
- 8a big trip,going on,my friend,i am造句
- 9英語翻譯
- 10l get up at 9 o'clock.l play with my sister.l watch tv in the afternoon.l go to bed at 10 o'clock.
- 11即使是配角 也想保護(hù)著不讓你受委屈 用英語怎么說
- 12如同的近義詞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