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意思是說孔圉聰敏又勤學,不以向職位比自己低、學問比自己差的人求學為恥辱,所以可以用“文”字作為他的謚號.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
一次,孔子去魯國國君的祖廟參加祭祖典禮,他不時向人詢問,差不多每件事都問到了.有人在背后嘲笑他,說他不懂禮儀,什么都要問.孔子聽到這些議論后說:“對于不懂的事,問個明白,這正是我要求知禮的表現(xiàn)啊.”
那時,衛(wèi)國有個大夫叫孔圉(音yu),虛心好學,為人正直.當時社會有個習慣,在最高統(tǒng)治者或其他有地位的人死后,給他另起一個稱號,叫謚(音shi)號.按照這個習俗,孔圉死后,授于他的謚號為“文”,所以后來人們又稱他為孔文子.
孔子的學生子貢有些不服氣,他認為孔圉也有不足的地方,于是就去問孔子:“老師,孔文子憑什么可以被稱為‘文’呢?”孔子回答:“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意思是說孔圉聰敏又勤學,不以向職位比自己低、學問比自己差的人求學為恥辱,所以可以用“文”字作為他的謚號.
歷史上對《論語》中的“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存在著嚴重的誤解.皆認為學生如果不能舉一反三就“不復重教之”.這種解釋源于鄭玄,被歷代注解家所沿襲.筆者認為:首先.這種解釋不符合孔子“有救無類”的教育思想;其次.這種解釋不符合孔子“因材施教”的教學方法;第三,這種解釋不符合孔子“誨人不倦”的教學態(tài)度;第四.從文字訓詁的角度看.這種解釋是增字解經.筆者認為.“復”字的意義是走回頭路,即走舊路.這句話是從教育者的角度出發(fā)來說的.當學生不能舉一反三時,教師就不能再走老路了,要改換一種新的教學方法;而不是從學生的角度而言的,不是當學生不能舉一反三時就不再教他了.這樣,上下文的意思就是一致的了,都是站在教師的角度來論述應當如何采用啟發(fā)的方法來進行教學,我們應當恢復“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的本來面目和積極意義.
英語翻譯
英語翻譯
子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子曰:“··········是以謂之‘文’也”
中“是以謂之‘文’也”“舉一隅不以三隅反,”的翻譯
子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子曰:“··········是以謂之‘文’也”
中“是以謂之‘文’也”“舉一隅不以三隅反,”的翻譯
語文人氣:219 ℃時間:2020-02-05 19:44:52
優(yōu)質解答
我來回答
類似推薦
猜你喜歡
- 1同桌抄我作業(yè)
- 2把一根木料鋸成相等的7段,每段所用的時間占鋸這根木料總時間的幾分之幾?
- 3水浴加熱 當燒杯內的水到100℃后試管中的水為什么不沸騰?
- 4小麗捐出了零用錢的一半多20元,這是還剩下100元,小麗求原有多少元
- 5(2X減三)平方等于根二(2X減三)的解題過程
- 6若某原子的摩爾質量是M g/mol,則一個該原子的真實質量約是多少?
- 71、下面___是合法的字符型常量.A.ABC$ B.“ABD”C.ABC D.ABC’
- 81比2比根號5的直角三角形,其他兩個角是多少度?
- 996-3.56-6.44 (簡便計算)
- 10翻譯The disease affected his mind so that he lost his memory.
- 11Cu與石墨做電極,HCl做電解質,能形成原電池嗎
- 12X1,X2是方程x^2-(2m-1)x+(m^2+2m-4)=0的兩個實數(shù)根,求x1^2+x2^2的最小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