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意思是:三個人同行,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師.我選擇他善的方面向他學習,看到他不善的方面就對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點.
這句話,表現(xiàn)出孔子自覺修養(yǎng),虛心好學的精神.它包含了兩個方面:一方面,擇其善者而從之,見人之善就學,是虛心好學的精神;另一方面,其不善者而改之,見人之不善就引以為戒,反省自己,是自覺修養(yǎng)的精神.這樣,無論同行相處的人善于不善,都可以為師.《論語》中有一段記載,一次衛(wèi)國公孫朝問子貢,孔子的學問是從哪里學的?子貢回答說,古代圣人講的道,就留在人們中間,賢人認識了它的大處,不賢的人認識它的小處;他們身上都有古代圣人之道.“夫子焉不學,而亦何常師之有?“(《論語·子張》)他隨時隨地向一切人學習,誰都可以是他的老師,所以說“何常師之有“,沒有固定的老師.《論語》中不少記載,如孔子入太廟,“每事問“(《論語·八佾》);宰予白天睡覺,孔子說:“始我于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今我于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于予與改是.“(《論語·公冶長》)子貢對孔子說,子貢自己只能“聞一而知二”,顏回卻可以“聞一而知十”.孔子說:“弗如也.吾與汝弗如也.“(《論語·公冶長》)都體現(xiàn)了這種精神.這樣的精神和態(tài)度,是很值得我們學習的.
“三人行,必有我?guī)煛?“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的態(tài)度和精神,也體現(xiàn)了與人相處的一個重要原則.隨時注意學習他人的長處,隨時以他人缺點引以為戒,自然就會多看他人的長處,與人為善,待人寬而責己嚴.這不僅是修養(yǎng)、提高自己的最好途徑,也是促進人際關系和諧的重要條件.
雖然“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可以說是家喻戶曉,可是人們并不是經(jīng)常能夠做到.人們常犯的一個通病,就是往往看自己的優(yōu)點和他人的缺點多,看自己的缺點和他人的優(yōu)點少;或者只看自己的優(yōu)點退說娜鋇?,看矇碾A約旱娜鋇愫退說撓諾悖話米約旱某ごλ說畝檀Ρ取T謨肴訟啻χ校捅硐治雜龐詡?、强釉偤者箔h(huán)歡雜腥鋇憒砦笳弒墑印⑾悠謊嫌讜鶉碩磧讜鵂?;闹i返牡覽淼筆值繽玻徽氈鶉?,不照准s骸U庋?,既堵塞猎A蛩搜疤岣咦約旱牡纜罰材衙庠斐扇思始淶牟緩托?,覟哪樺突?
所以,重溫“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認真領會它的深刻內(nèi)涵,并且努力去做,還是很有意義的.
從10則論語中選出自己感受最深的一則寫一篇300字左右的學習體會
從10則論語中選出自己感受最深的一則寫一篇300字左右的學習體會
語文人氣:261 ℃時間:2020-04-27 09:48:15
優(yōu)質(zhì)解答
我來回答
類似推薦
- 在《論語十二章》中選出感受最深的一則寫出感受(500字)請幫幫忙!
- 寫關于《論語》里面一句話的認識,≥300字【聯(lián)系生活實際】
- 寫讀論語后的不少于300字的感受?
- 用100字寫出對論語十則的感受
- 讀《論語》的感受和收獲50字
- 不同質(zhì)量~密度的物體漂浮在水上,浮力是否一樣
- 某次數(shù)學考試五道題,全班52人參加,共做對181道,已知每人至少做對1道題,做對1道的有7人,5道全對的有6人,做對2道和3道的人數(shù)一樣多,那么做對4道的人數(shù)有多少人?
- 修一條公路,已修的是剩下的2倍,還剩3.8千米沒修,這條公路長多少千米?
- 英語翻譯
- 襯衣用英語怎么寫
- 客車和轎車同時從相距455千米的A.B兩個相向開出,轎車每小時行65千米,客車每小時行56千米,當橋車到達A地時,客車離B地還有多少千米?
- 英語take怎么讀
猜你喜歡
- 1(1)學校買籃球,每個要a元,每個足球比籃球少5元 a-5表示_______________ 5a表示_________________
- 2測量食用油的密度:
- 3解方程(x²/9)+(16/x²)=(-10/3)(x/3-4/x)
- 4短時記憶的時間是?
- 5Ther was ____time ____Ihated to go to school.
- 6地球與宇宙怎么比?
- 7將鐵粉和銅粉置于硝酸銀和硝酸鋅的混合溶液中,待反應完畢后,所得金屬中一定有( ) A.鋅 B.鐵和銀 C.銀 D.銀和銅
- 8一個分數(shù)的分子和分母的和是56,約分后是七分之一,原來這個分數(shù)是幾分之幾?
- 9新初一北師大版數(shù)學書196頁~197頁題
- 10將下面的句子換成成語
- 11-- can you tell me --- to travel to dalian? -- about two hour by plane
- 121 有兩筐同樣重的桔子,如果從第一筐中取出 15 千克放入第二筐,這時第一筐桔子的重量是第二筐的3/5.原來每筐桔子重多少千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