傾聽生命行走的聲音
傾聽生命行走的聲音
①秋日里,我從遙遠的大山往公路邊扛木頭,一截黑乎乎的用來做拐棍的干枯楊木樁,被我順手捎回,插在了院子內(nèi)的土堆上.
②之后,我很快便把它忘掉了.只有母親,偶爾會把一個濕筐子或一塊剛洗出的舊布掛在它上面晾曬,它干裂皺巴的軀體因而浸上了一層濕漉漉的水漬.
③過了一段時間,我突然驚奇地發(fā)現(xiàn),這截木樁的到來,使院子里有了很大的改變.以前,院子里只有一棵小棗樹,孤零零的.風刮來時,是一種寡不敵眾很無奈且軟弱無力的聲音,聽了,總叫人感到沮喪.現(xiàn)在不一樣了,有天晚上,當尖利的吼叫聲將我從夢中驚醒時,我還以為是兇猛的野獸呢.仔細辨聽,才知是從楊木樁上發(fā)出的聲音.它不像棗樹那樣彎腰曲膝,總想盡力擺脫風的肆虐,把落在自己身上的風再推給別人,結果是被風撕扯得披頭散發(fā),沒有了往日的形狀.楊木樁不慌不亂,靜立在那里迎接風的挑戰(zhàn),一副巋然不動的樣子.它讓風從身邊溜過,又吸收著風,讓風進入自己的毛孔,成為自己身體的一部分.它們是朋友而不是仇敵.
④楊木樁使得落在院子里的雨也仿佛有了靈性.多數(shù)情況下,雨會在院子的東西兩邊布出疏密不同的兩種雨幕,每回西邊的楊木樁被淋得直往下流水,東邊的小棗樹卻干渴得蔫巴巴的沒一點兒精神.母親心疼小棗樹,細心地用木棍圍住它,給它澆水,還多次想在楊木樁旁為小棗樹再造一個新居,因怕把棗樹挪死,才終未為其遷址.
⑤大雪天,小棗樹裹著棉絮,被冰雪蓋得嚴嚴的,幾乎看不見任何枝梢.而楊木樁卻光溜溜、水亮亮的,冰雪一附上去即刻就化,從不積存.一樣的雪,一樣的嚴冬,卻是是兩種情景.是風有意所為,還是棗樹和楊木樁內(nèi)部的原因?困惑中的我總涌起太多說不清的神秘猜測.
⑥無風無雨的天氣,我總能聽出一種聲音.這聲音隱約而清晰,細微而執(zhí)著,愈來愈深,就像是一個人在奮力行走;一會兒翻山,一會兒趟河,一會兒在清風麗日下奔跑,一會兒又走在煙雨迷蒙的山間小徑——開始的時候,我懷疑是自己的耳朵在作怪,產(chǎn)生了誤聽.后來,無意中,當我的目光觸到楊木樁上那幾片嫩黃的葉芽,那飽脹著綠色汁液的肌體時,我似乎也看到那早已扎牢結實得再也拔不出來的根須,我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呢?由一截枯木樁成為一棵枝繁葉茂的大樹,這之間,是一種怎樣的生命行走啊.固然是我撿拾了它,但如果它自己就此停止生命的腳步,樹便永遠只能成為一個虛幻的影子了.
⑦小棗樹依舊灰黑著,山風把它的枝梢摧折得七零八落,我輕輕地拍了拍它的枝干.此時,它還在沉睡,在被動地等待著季節(jié)的到來,看不出它對未來有什么特別的打算.這是許多生命共有的選擇,是它們共同的生命方式,似乎也不應苛責,畢竟,成長太慘烈,抗爭太艱難了.
⑧無喜無憂的楊木樁,靜靜地指向天空,指向天幕上一顆很明亮的星.我雙手摟著它,如同在撫摸一個冬天的童話.
1.作者為什么以“傾聽生命行走的聲音”為題?請結合文章簡要作答.
2.文中的“小棗樹”具有怎樣的特點?作者描寫小棗樹的意圖是什么?
3.文章開篇寫我將楊木樁“順手捎回”任意一插的情形,結尾卻寫“我雙手摟著它,如同在撫摸一個冬天的童話.”這樣寫矛盾嗎?為什么?
①秋日里,我從遙遠的大山往公路邊扛木頭,一截黑乎乎的用來做拐棍的干枯楊木樁,被我順手捎回,插在了院子內(nèi)的土堆上.
②之后,我很快便把它忘掉了.只有母親,偶爾會把一個濕筐子或一塊剛洗出的舊布掛在它上面晾曬,它干裂皺巴的軀體因而浸上了一層濕漉漉的水漬.
③過了一段時間,我突然驚奇地發(fā)現(xiàn),這截木樁的到來,使院子里有了很大的改變.以前,院子里只有一棵小棗樹,孤零零的.風刮來時,是一種寡不敵眾很無奈且軟弱無力的聲音,聽了,總叫人感到沮喪.現(xiàn)在不一樣了,有天晚上,當尖利的吼叫聲將我從夢中驚醒時,我還以為是兇猛的野獸呢.仔細辨聽,才知是從楊木樁上發(fā)出的聲音.它不像棗樹那樣彎腰曲膝,總想盡力擺脫風的肆虐,把落在自己身上的風再推給別人,結果是被風撕扯得披頭散發(fā),沒有了往日的形狀.楊木樁不慌不亂,靜立在那里迎接風的挑戰(zhàn),一副巋然不動的樣子.它讓風從身邊溜過,又吸收著風,讓風進入自己的毛孔,成為自己身體的一部分.它們是朋友而不是仇敵.
④楊木樁使得落在院子里的雨也仿佛有了靈性.多數(shù)情況下,雨會在院子的東西兩邊布出疏密不同的兩種雨幕,每回西邊的楊木樁被淋得直往下流水,東邊的小棗樹卻干渴得蔫巴巴的沒一點兒精神.母親心疼小棗樹,細心地用木棍圍住它,給它澆水,還多次想在楊木樁旁為小棗樹再造一個新居,因怕把棗樹挪死,才終未為其遷址.
⑤大雪天,小棗樹裹著棉絮,被冰雪蓋得嚴嚴的,幾乎看不見任何枝梢.而楊木樁卻光溜溜、水亮亮的,冰雪一附上去即刻就化,從不積存.一樣的雪,一樣的嚴冬,卻是是兩種情景.是風有意所為,還是棗樹和楊木樁內(nèi)部的原因?困惑中的我總涌起太多說不清的神秘猜測.
⑥無風無雨的天氣,我總能聽出一種聲音.這聲音隱約而清晰,細微而執(zhí)著,愈來愈深,就像是一個人在奮力行走;一會兒翻山,一會兒趟河,一會兒在清風麗日下奔跑,一會兒又走在煙雨迷蒙的山間小徑——開始的時候,我懷疑是自己的耳朵在作怪,產(chǎn)生了誤聽.后來,無意中,當我的目光觸到楊木樁上那幾片嫩黃的葉芽,那飽脹著綠色汁液的肌體時,我似乎也看到那早已扎牢結實得再也拔不出來的根須,我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呢?由一截枯木樁成為一棵枝繁葉茂的大樹,這之間,是一種怎樣的生命行走啊.固然是我撿拾了它,但如果它自己就此停止生命的腳步,樹便永遠只能成為一個虛幻的影子了.
⑦小棗樹依舊灰黑著,山風把它的枝梢摧折得七零八落,我輕輕地拍了拍它的枝干.此時,它還在沉睡,在被動地等待著季節(jié)的到來,看不出它對未來有什么特別的打算.這是許多生命共有的選擇,是它們共同的生命方式,似乎也不應苛責,畢竟,成長太慘烈,抗爭太艱難了.
⑧無喜無憂的楊木樁,靜靜地指向天空,指向天幕上一顆很明亮的星.我雙手摟著它,如同在撫摸一個冬天的童話.
1.作者為什么以“傾聽生命行走的聲音”為題?請結合文章簡要作答.
2.文中的“小棗樹”具有怎樣的特點?作者描寫小棗樹的意圖是什么?
3.文章開篇寫我將楊木樁“順手捎回”任意一插的情形,結尾卻寫“我雙手摟著它,如同在撫摸一個冬天的童話.”這樣寫矛盾嗎?為什么?
語文人氣:398 ℃時間:2020-02-05 20:06:02
優(yōu)質解答
1 ( 文章內(nèi)容:這聲音隱約而清晰,細微而執(zhí)著,愈來愈深,就像是一個人在奮力行走;一會兒翻山,一會兒趟河,一會兒在清風麗日下奔跑,一會兒又走在煙雨迷蒙的山間小徑——開始的時候,我懷疑是自己的耳朵在作怪,產(chǎn)生了誤...
我來回答
類似推薦
- 傾聽生命行走的聲音
- 傾聽生命行走的聲音文章中心
- 《傾聽生命行走的聲音》,真實的閱讀感受,簡短一點
- 作者為什么要以傾聽生命行走的聲音為題?請結合文章簡要回答
- 傾聽生命行走的聲音:為什么說楊木樁和風是朋友而不是仇敵
- 桃樹的五分之三和梨樹的九分之四相等,梨樹比桃樹多42棵,兩棵樹各多少棵
- 諸兒競走取之,唯戎不動.意思
- 28克的銅與足量的濃硝酸充分反應后,求1.能制的標準狀況下二氧化氮多少升?2.被還原的硝酸的物質的量是
- 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用英文寫?
- commodity
- 某型號的熱得快接到220v,5a,10min電流所做的功.若接到11v的電源,同樣時間,做的功
- 有一種小油壺,最多能裝汽油3/2升,要裝35升汽油,至少需要_個這樣的油壺.
猜你喜歡
- 1把一根木材鋸成6段,共用了12分鐘,平均據(jù)下一段的時間是12分鐘的幾分之幾?
- 21.(x-y)^2-4(x-y+3)
- 3震級與地震烈度的區(qū)別
- 4求一篇80個單詞左右的英語作文 題目最好是介紹我的房間
- 5what a funny story it is(改成同義句)
- 6there are towers a____the ehds of the bridge.
- 7次氯酸鈣次氯酸鈉本身是否具有漂白性
- 8sally is looking at the the plane (和朋友一起)
- 9算式中間一條豎線是什么意思?
- 10一只青蛙在井底.井深10米,青蛙白天往上爬3米,晚上向下滑2米,問青蛙幾天爬上來?
- 11《誰與我同行》閱讀短文答案
- 12除了又香又甜這個詞語,還有沒有別的又什么,回答的時候就給我弄3個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