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亭集序》逐句翻譯講解 ... 第一段:
原文:永和九年,歲在癸丑,暮春之初,會于會稽山陰之蘭亭,修禊事也.
翻譯:永和九年,也就是癸丑年,(在)三月上旬(的某一天),在會稽郡山陰縣的蘭亭聚會,舉行祓禊活動.
講“永和九年”是用年號紀年法紀年,即:使用帝王確立的年號加上序數(shù)詞紀年;“癸丑”是用干支紀年法紀年,即使用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和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進行依次組合(甲子-乙丑-丙寅-等)來紀年;這一年為東晉穆帝確立“永和”這一年號的第九年,也是“癸丑”年.兩種紀年方法一般單用,這里疊用有清晰紀年的作用,但更重要的要算是音韻上的作用.“暮春”是用孟仲暮紀月法紀月,即:三月.“會于會稽山陰之蘭亭”狀語后置.“禊”為古代春秋兩季在水邊舉行的清除不祥的祭祀.《蘭亭集序》還有個別稱叫“禊帖”.
鑒賞:一語道盡時地事也.
原文:群賢畢至,少長咸集.
翻譯:有賢德的人都來(到這里),年輕的、年長的都(在這里)會集.
講“賢”“少”“長”為形容詞活用為名詞,意為“有賢德的人”“年輕的人”“年長的人”;“至”“集”后都省略了介賓短語“于此”,作狀語.
鑒賞:八字寫盡來人,更寫盡修禊之盛事.
原文: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
翻譯:這里有高大險峻的山嶺,茂盛高密的樹林和竹叢;又有清澈激蕩的水流,(在亭的)左右輝映環(huán)繞.
講“崇山峻嶺”“茂林修竹”“清流激湍”三個短語都使用了互文的修辭,翻譯時都需要調(diào)整.“映”為動詞“輝映”,“帶”為致詞“環(huán)繞”,其后省略了介詞“于”.
鑒賞:二十字寫盡幽美環(huán)境.
原文:引以為流觴曲水,列坐其次,雖無絲竹管弦之盛,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
翻譯:(把水)引來作為飄傳酒杯的環(huán)形渠水,(人們)在它旁邊排列而坐,雖然沒有管弦齊奏的盛況,(可是)飲一杯酒,賦一首詩,也足夠用來痛快地表達幽雅的情懷.
講“引”后省略了賓語“之”,代“清流激湍”;“以”為承接關(guān)系的連詞,不譯;“列坐”后省略了介詞“于”;“一觴”“一詠”為動詞性短語“飲一杯酒”“詠一首詩”;“以”為介詞“用來”.
鑒賞:三十字寫盡飲酒賦詩之盛況.
原文:是日也,天朗氣清,惠風和暢.
翻譯:這一天,天氣晴朗,空氣清新,微風和暖.
鑒賞:一張一弛,此為弛.
原文: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游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
翻譯:抬頭觀望遼廓的宇宙,低頭品察繁盛的事物,所用來放眼四望、舒展胸懷的(景觀),(都)足夠用來讓人盡情享受視聽的歡樂,實在快樂啊!
講“之”為定語后置的標志;“品類”為名詞“世間萬物”;“所以”為固定結(jié)構(gòu)“所用來……的景觀”,“極”為動詞“盡情享受”.
鑒賞:此為“游”,有景物、有游蹤.
第二段:
原文:夫人之相與,俯仰一世.
翻譯:人們彼此相處,俯仰之間(就是)一生.
講“夫”為助詞,不譯.“之”主謂之間的結(jié)構(gòu)助詞,不譯.“俯仰”用兩個動作表示時間短暫.
鑒賞:所有的生命感悟?qū)嵶砸弧胺颉弊质?
原文:或取諸懷抱,晤言一室之內(nèi);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翻譯:有的人從自己的情趣思想中取出一些東西,在室內(nèi)(跟朋友)面對面地交談;有的人通過寄情于自己精神情懷所寄托的事物,在形體之外,不受任何約束地放縱地生活.
講“諸”為合聲詞“之于”,“之”代所言內(nèi)容,“于”與其賓語“懷抱”組成的介賓短語作狀語;“晤言”“放浪”后省略了介詞“于”,“于”與其賓語組成的賓語介賓短語作狀語;“因”為介詞“通過”,與其后面“寄所托”一起形成介賓短語作了狀語.
鑒賞:讀此句有“物喜”“己悲”之感.魏時的彌衡,西晉時的劉伶等人為典型代表.此實為政治黑暗,殘害屢起時,文人生活的畸變.
原文:雖趨舍萬殊,靜躁不同,當其欣于所遇,暫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將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隨事遷,感慨系之矣.
翻譯:雖然(人們的人生)取舍千差萬別,好靜好動,也不相同,但是,當他們對所接觸的事物感到高興時,暫時得意,快樂自足,竟不知道衰老即將到來;待到他對于自己所到達的地方感到厭倦,心情隨著當前的境況而變化,感慨就會隨之而來.
講“取”有兩解,一為“趣”,一為“取”,這里取“取”意.“欣于所遇”為典型的介賓短語作狀語的倒倒裝句,“所遇”為名詞性的所字短語.
鑒賞:此境而有此感,古今同也.
原文:向之所欣,俯仰之間,已為陳跡,猶不能不以之興懷;況修短隨化,終期于盡.
翻譯:以前感到歡快的事俯仰之間已經(jīng)變?yōu)殛愛E,仍然不能不因此產(chǎn)生感慨,何況人壽的長短隨著造化而定,最后終將以生命的結(jié)束為最終結(jié)局.
講“之”定語和中心語之間的結(jié)構(gòu)助詞“的”,在句中譯為狀語,實因古今漢語習慣不同;“之”為代詞,代“向之所欣,俯仰之間,已為陳跡”的情況;“修”為形容詞“長”;“期”為“以……為最終結(jié)局”;“盡”為“生命的結(jié)束”.
鑒賞:生命之痛感由此而出也!
原文:古人云:“死生亦大矣.”
翻譯:古人說:“死和生也是件大事啊!”
鑒賞:千古同此一嘆!
原文:豈不痛哉!
翻譯:怎能不悲痛呢?
鑒賞:此痛感為文學史上最初的痛感!西晉時阮籍的窮途而哭為其先聲!
第三段:
原文:每覽昔人興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嘗不臨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懷.
翻譯:每當我看到前人發(fā)生感慨的原由,(跟我所感慨的)如同符契那樣相合,沒有不面對著(他們的)文章而嗟嘆感傷的,在心里(又)不能清楚地說明.
講“合契”:古代的契分為兩半,各執(zhí)其一,相合為信.“喻”為動詞“說明”;“于懷”介賓短語作為后置了的狀語.
鑒賞:此為閱讀之真境界!
原文: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
翻譯:(我)本來就知道,把生和死同等看待是荒誕的,把長壽和短命同等看待是妄造的.
講“一”“齊”為意動用法,意為“把……看作一樣”.
鑒賞:生命之痛更加重一層哲學感矣!
原文:后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悲夫!
翻譯:后人看待今天,也像今人看待從前一樣,真是可悲啊!
講“之”為主謂之間的結(jié)構(gòu)助詞,不譯.
鑒賞:生命之痛更加一層厚重的歷史感矣!
原文:故列敘時人,錄其所述.
翻譯:因此我一一記下參加這次聚會的人,抄錄了他們的詩作.
講“時”為“當時的”,指“參加這次聚會的”;“其”為人稱代詞“他們的”.
鑒賞:補錄蘭亭集之成因,實因生命之感,實因修禊始也!
原文:雖世殊事異,所以興懷,其致一也.
翻譯:即使時代不同情況不同,但人們的情致卻是一樣的.
鑒賞:補錄蘭亭集之理論依托.
原文:后之覽者,亦將有感于斯文.
翻譯:后代的讀者讀這本詩集也將有感于生死這件大事吧.
鑒賞:補錄蘭亭集序之目的,其間顯示著極其強大的自信心.
求:蘭亭序詞注解
求:蘭亭序詞注解
求:
求:
語文人氣:631 ℃時間:2020-01-31 04:05:33
優(yōu)質(zhì)解答
我來回答
類似推薦
- 蘭亭集序中所有一詞多義
- 蘭亭集序一詞多義:修 急用.
- 蘭亭集序中作者情感變化的詞語有哪些
- 蘭亭集序一詞多義:夫
- 蘭亭集序的字,詞,句,多音字,作者即作者作品
- 一次外出旅游 作文
- 小數(shù)除法的意義與( )的意義相同,是已知( )的積與其中的一個( ),求另一個( )的運算.
- 描寫對大海向往的句子
- 已知二次函數(shù)y=f(x)的對稱軸x=1,與x軸有兩個交點,則,不等式f(x-1)>f(x+2)的解集是多少?
- 若不等式sinx√(a-sin^2x)小于等于1/2 x屬于R,則a的取值
- 一艘輪船在水流速度為2千米/時的河流中保持同一靜水速度航行,已知該輪船逆水航行10千米所用時間
- 已知關(guān)于x的方程2x+a/x+b=x,有兩個絕對值相等符號相反的實根,則ab的取值范圍分別是
猜你喜歡
- 1汽車的速度是火車速度的4/7.兩車同時從兩地相向而行,在離中點15千米處相遇,這時火車行了多少千米?
- 2某溶液中含有HCO3-、SO32-、CO32-、CH3COO-4種陰離子.若向其中加入足量的Na2O2后,溶液中離子濃度基本保持不變的是( ) A.CH3COO- B.SO32- C.CO32- D.HCO3-
- 3求幾個D開頭單詞
- 4化學方程式配平ClO2+KOH~KCl+KClO3+H2O大神們幫幫忙
- 5若a+b小于0,a分之b大于0,則a大于還是小于0,b大于還是小于0?
- 6純乙酸如何配成0.05mol/L乙酸
- 7“氨基酸堿基和mRNA堿基互補”能這么說嗎?問題是氨基酸由氨基羧基和R基團構(gòu)成,哪來堿基?
- 8你知道哪些成語?編一個小故事吧.
- 9做報價怎么計算墻面面積?
- 1018度42分36秒等于多少度
- 11寫出至少含有四個零,但一個零都不讀出來的六位整數(shù)、七位整數(shù)、八位整數(shù)各一個
- 12x+1/x的平方+8x+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