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物質(zhì)所帶的正電和負電是相等數(shù)量的,但由于地球核心物 質(zhì)受到的壓力較大,溫度也較高,內(nèi)部有大量的鐵磁質(zhì)元素,物質(zhì)變成帶電量不等的離子體,即原子中的電子克服原子核的引力,變成自由電子,因此地球能導電.
有資料載:地球和雞蛋的構(gòu)造有點相像(雖然形狀并不一樣),外面包著的是極薄的固體硬殼,即厚約數(shù)十公里的地殼;里面相當于蛋白部分的是粘度頗高的半熔巖,即地幔;相當于蛋黃的中央部分是溫度和密度都更高的鐵核心.按目前的理論,地表下數(shù)十公里的地幔只是半熔巖,其導電性尚不明確,而地核部分導電似乎已被公認.地幔和地核都含有大量鐵元素,這就是為什么地球是磁體的原因所在.
說大地是導體,一般是指地殼表層(離地表幾百米以內(nèi))有大量水的存在,很多可溶(不是熔)性鹽溶解在水里,當然就形成導體了.
地面干燥土壤、巖石、甚至瓷磚不是導體.電工講的大地是導體,是指不同地點地線之間通過大地相互是導通的.例如甲地線對地電阻2歐姆,100公里外的乙地線對地電阻1歐姆,甲乙地線之間電阻幾乎比3歐姆大不了多少,即大地電阻很?。ㄓ袑嵺`證明).實用中,地線對地電阻1歐姆有時很難作到,例如某50萬變電站地下是大塊花崗巖,只好打井120米到了地下河才使接地電阻達到要求.有濕潤厚土層地帶,就能很輕松達到要求.
總之大地是導體,不是指地表面干燥部分,地核的導電可望不可及,說地下潮濕層好些.所有帶電設(shè)備(包括電線)對地都有電容電流存在,也基于大地是導體.
接地電阻測量原理:設(shè)被測地線電阻為R1,另外在120米外(防止地表面直接通電)打兩個接地體,設(shè)其電阻分別為R2、R3.很容易測得R1+R2的數(shù)值r1,同樣測得R1+R3=r2、 R2+R3=r3.三個未知數(shù)的三個聯(lián)立方程,很容易解得R1的數(shù)值,即為要測的地線接地電阻.有專用的接地搖表,其原理也是與以上說的原理一樣.
僅供參考,不對之處望指正.
猜你喜歡
- 1關(guān)于虛擬語氣的一個問題!if條件句,表示與將來事實相反時,從句謂語是過去時或should do
- 2分子間都存在范德華力嗎
- 3出租車:乘車不超過3千米時,收費5元(起步價)超過部分每千米加收1.5元.王叔叔乘車15千米,
- 4幼兒園阿姨給小朋友分糖,如果每個小朋友分6顆,還多18顆糖,如果每個小朋友分9顆,就差8顆
- 5在三角形ABC中,CE平分角ACB,AC=8cm,AB=12cm,BC=10cm,過B作BD平行于CE,求BD的長.
- 6大自然的作文 300字
- 7We left the classroom after we finished the homework.(改成同義句) we___ ____ the classroom _____.
- 8AB是圓O的直徑,PA垂直于圓O所在的平面,C是圓周上的任意一點,求證:BC⊥面PAC
- 9奧運會幾年一次
- 10So 15 bottles of beer should be enough.
- 11I am gIad to learn that you wiIl coming to China.
- 12we watch TV at home改一般疑問句并做否定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