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溪平民方仲永,世代以耕田為業(yè).仲永五歲時,不曾認識書寫工具.有一天忽然哭著要這些東西.父親對此感到詫異,借鄰居家的給他,仲永立即寫了四句詩,并且自己題上自己的名字.這首詩以贍養(yǎng)父母和使同族人按照輩分、親疏的宗法關系和諧地相處為內容,傳送全鄉(xiāng)的秀才觀賞這首詩.從此,指定物品讓他作詩,仲永立即完成,詩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看的地方.同縣的人對此感到驚奇,漸漸地人們便以賓客的禮節(jié)對待他父親;有的用錢請仲永題詩討取仲永的詩作.他的父親對此感到有利可圖,每天拉著仲永四處拜訪同縣的人,不讓他學習.
我聽說這件事很久了.明道年間,我隨從先父回到家鄉(xiāng),在舅舅家見到了仲永,他已經十二三歲了.讓他作詩,寫出來的詩不能與從前的名聲相當.又過了七年,我從揚州回來,再次來到舅舅家,問起方仲永的情況,回答說:“完全如同常人了.”
王安石說:仲永的通達聰慧是先天得到的.他的天賦條件比一般有才能的人高很多.(他)最終成為常人,就是因為他后天所受的教育沒有達到要求.像他那樣天生聰慧,如此有才能的人,沒有受到后天的教育,尚且成為常人;那么,現在那些不是天生聰明,本來平凡的人,又不接受后天教育,能夠成為普通人就為止了嗎?
[編輯本段]三、重點句詞
一、句解
1.父異焉,借旁近與之.
譯:父親(對此)感到驚異,(于是)就向鄰居借來交給仲永.
2.并自為其名,其詩以養(yǎng)父母、收族為意.
譯:并且自己在詩后署上名字,他的詩以贍養(yǎng)父母、與同一宗族的人搞好關系為內容.
3.自是指物作詩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觀者.
譯:從此別人指向任何東西,仲永就能寫出詩來,而且是立即完成,詩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欣賞的地方.
4.邑人奇之,稍稍賓客其父;或以錢幣乞之.
譯:同縣的人對他感到驚奇,紛紛地有禮請他的父親去做客,有的人還花錢請仲永題詩.
5.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環(huán)謁于邑人,不使學.
譯:他的父親認為這樣有利,每天拉著仲永四處拜訪同鄉(xiāng)人,不讓(他)學習.
6.不能稱前時之聞.
譯:不能符合以前的傳聞了.
特殊句式一、省略句:(括號內粗體字為句子省略的部分)
①不使(之)學 ②令(之)作詩 ③受之(于)天也 ④(余)還自揚州
7.泯然眾人矣!
譯:和普通人一樣了或者完全如同常人了.
泯然:消失的樣子.指原有的特點完全消失.然:……的樣子
8.其受之天也,賢于材人遠矣.卒之為眾人,則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譯:他的(通達聰慧)是天賦予的,(所以)勝過許多有才能的人.最終成為普通人,就是(因為)他后天的教育沒有達到要求啊.
二、倒裝句:
還自揚州 現代語序:自揚州還(狀語后置)
二、詞解
1.傷:哀傷,嘆惜.
2.民:老百姓(平民).
3.世:世世代代.
4.隸:屬于.
5.世隸耕:世代以耕田為業(yè).
6.未嘗:不曾;嘗,曾經.
7.求:索要.
8.異:(意動用詞)對……感到奇怪.
9.借旁近:借附近的.這里指鄰居.
10.與:給.
11.書:寫.
12.為:題寫.
13.以……為意:把……作為詩內容.
14.觀:欣賞.
15.自是:從此.
16.是:這.
17.立就:立刻完成.
18.者:.的人.
19.稍稍:漸漸(地).
20.或:有的人.
21.賓客:這里是以賓客之禮相待的意思.
22.邑人:同縣的人,鄉(xiāng)里人.
23.乞:求取,這里指花錢求仲永題詩.
24.利其然:以此為有利可圖.
25.扳:通“攀”,牽,引.
26.環(huán)謁:四處拜訪.
27.使:讓,此解允許.
28.從:跟隨.
29.稱:相稱;相當.
30.聞:傳聞.
31.泯然:消失的樣子.指原有的特點完全消失了.
32.不至:沒有達到(要求).
33.王子:王安石的自稱.
34.通悟:通達聰慧.
35.夫:那些,句首發(fā)語詞,
36.固:本來.
37.文理:文采和道理.
38.利:認為.有利可圖.
39.可:值得.
40.秀才:這里指讀書的人.
41.謁:拜訪.
42.書具:書寫工具,這里指筆、墨、紙、硯(“文房四寶”).
43.異焉:對此感到驚異.異,感到驚異.
44.彼其:他.
45.賢:勝過、超過.
46.材人:有才能的人.
47.自:從.
48.金溪:地名,現在江西金溪.
49.嘗:曾經.
50.自為其名:自己題上自己的名字.自,自己,為,題上.其,自己的
51.先人:指王安石死去的父親.
52.受之天:指先天得到的.受,承受.
53.異:感到詫異.
54.于:比(出自“賢于材人遠矣”).
55.于:被(出自“受于人者不至也”).
56.前時之聞:以前的傳聞.
57.養(yǎng)父母:贍養(yǎng)父母.
58.收族:和同一宗族的人搞好關系.收,聚、團結.
59.父利其然也:利-以為……是有利的.
其-與“然”連用,無其他意思
然-這樣 .
60.(復到舅家問)焉:指代仲永的情況.
61.(父異)焉:代詞,之(與之)兼詞.
62.年:歲.
63.利:(意動用詞)對以...為有利.
64.奇:(意動用詞) ...感到驚奇.
通假字.
65.得:能夠.
66 以 用.
67指 指.
【扳】: 通“攀”,牽,引.
【材】:通“才”,才能,有用的.
【視】:通“是”,確定,肯定.
四、朗讀停頓 金溪民/方仲永,世隸耕.仲永生五年,未嘗/識書具,忽啼/求之.父異焉,借旁近/與之,即/書詩四句,并/自為其名.其詩/以養(yǎng)父母、收族為意,傳一鄉(xiāng)秀才觀之.自是/指物作詩/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觀者.邑人奇之,稍稍賓客其父,或以錢幣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環(huán)謁于邑人,不使學. 余聞之也/久.明道中,從先人/還家,于舅家/見之,十二三矣.令作詩,不能稱前時之聞.又/七年,還自揚州,復到/舅家問焉,曰“泯然/眾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賢于/材人遠矣.卒之/為眾人,則/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賢也,不受/之人,且為/眾人;今/夫不受/之天,固眾人,又/不受之人,得為/眾人/而已耶?
[編輯本段]五、文章理解
題目理解
“傷”,是“為.感到哀傷”的意思[意動用法].流露出作者對一個神童,最終泯然眾人的惋惜之情,強調后天教育對成才的重要性《傷仲永》選自《臨川先生文集》(中華書局1959年版)
“傷”有三層意思,第一層意思是為仲永這樣一個天才最終淪為一個普通人而感到惋惜,第二層意思是為像仲永的父親這樣不重視后天教育,思想落后的人而感到可悲,第三層意思是為那些天資不及仲永,又不接受后天教育,最終連普通人的不如,重蹈了仲永的覆轍的人哀傷.
文章的道理
人是否能成才,與天資有關,更與后天所受的教育以及自身的學習有關.要學習,強調后天學習對成才的重要性,和對泯滅人才環(huán)境的批評.也對應了孔子的一句話:“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七年級下冊語文書第5課的解釋
七年級下冊語文書第5課的解釋
語文人氣:694 ℃時間:2019-10-11 02:34:48
優(yōu)質解答
我來回答
類似推薦
- 要求不要太短的幾個字概括也不要120字以上的太復雜,考什么講什么,最好每篇名著都有講解,必有重賞!
- 七年級下冊語文書木蘭詩課下注釋 今年的 或把語文書那一頁照下來也行
- 人教版七年級下冊語文書課后詞語解釋
- 求七年級下冊《送東陽馬生序》課下注釋,注:
- 花木蘭和孫權勸學的課下注釋(要與七年級下冊的語文書中課下注釋一樣).
- 現有一瓶澄清溶液,可能含有K+ ,Na+,Ba2+,Mg2+,Fe3+,Cl-,CO3 2-,SO4 2- .去該溶液進行以下實驗:
- 埃及金字塔的特點 意義 價值
- 若太陽直射在南半球,南北半球的晝夜情況怎么樣?
- 學校操場邊上100米直跑道旁,每5米插一面紅旗,現在改為每6米插一面紅旗,有幾面可以不移動?
- 幼兒園阿姨給小朋友分糖,如果每個小朋友分6顆,還多28顆糖,如果每個小朋友分9顆,就差8顆
- 初中讀書筆記《水滸傳》,培根隨筆,《傅雷家書》,一共16篇,不用太長,每篇300字就可以.
- 什么叫做計算負荷
猜你喜歡
- 1爵是什么意思
- 2甲乙兩地鐵路長約1650千米一列火車從甲地出發(fā),以每小時79千米的速度行19小時后,離乙地大約還有多少厘米
- 3已知關于x,y的方程組3x+y=5,4ax+5by=-22與2x-3y+4=0,ax-by-8=0有相同的解,求a,b
- 4一元二次方程因式分解
- 5根據答句寫出相應問句A:_____ _____ _____ you arrive here?B:I'l arrive here in 20 minutes.
- 6一個工程甲隊單獨完成要8天,乙隊要6天,如果乙隊和甲隊同時干要幾天?
- 7求無錫三日游英文作文
- 8高中英語作文開頭
- 9物體振動產生聲音,那么雷聲是怎樣產生的?那振源是什么?
- 10孔子說“天下有道則見,無道則隱”與其“知其不可而為之”的處世態(tài)度是否矛盾?
- 11a=(√3sinx,m+cosx) b=(cosx,﹣m+cosx) f(x)=a*b
- 12求關于三角形以及多邊形內費馬點唯一性的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