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孔子教育思想之一:德育----素質教育的重點.
孔子一生為培養(yǎng)治國人才而進行賢能教育.在“德、才”兩方面,把“德”放在第一位,以“仁”為出發(fā)點,提倡“孝弟忠信,禮義廉恥”,并把“仁義禮智信”作為五常.他認為“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文.”
二、孔子教育思想之二:勤奮好學、講究方法、注重實效.
(一)勤奮好學----治學的重要條件.
《論語》中有“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樂知者.”他十分注重培養(yǎng)學生自覺學習的樂趣,對優(yōu)秀者給予表揚,對怠惰者給予批評.
(二)學習方法----獲知之橋梁.
重視學習方法,是每個學生應有的學習態(tài)度.孔子為此曾多次表揚顏回.他主張“溫故而知新.”他說:“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并說:“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在學習時應當獨立思考,但思考必須以認真讀書為基礎,他指出:“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三、孔子教育思想之三:治學嚴謹,抓住規(guī)律.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幾乎人人都知道孔子這句話,這是孔子做學問的態(tài)度----治學嚴謹、求實.他曾說:“夏禮,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之;殷禮,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獻不足故也,足則吾能征之矣.”意思是說,夏朝的禮,我能說出來,但是,它的后代杞國不足以作證明;殷朝的禮,我能說出來,但它的后代宋國不足以作證明.這是杞國、宋國資料和熟悉歷史的賢人不夠的原故.如果資料充足,那么我就可以用來作證明了.這足以說明孔子治學嚴謹、扎實的態(tài)度.
猜你喜歡
- 1關于虛擬語氣的一個問題!if條件句,表示與將來事實相反時,從句謂語是過去時或should do
- 2分子間都存在范德華力嗎
- 3出租車:乘車不超過3千米時,收費5元(起步價)超過部分每千米加收1.5元.王叔叔乘車15千米,
- 4幼兒園阿姨給小朋友分糖,如果每個小朋友分6顆,還多18顆糖,如果每個小朋友分9顆,就差8顆
- 5在三角形ABC中,CE平分角ACB,AC=8cm,AB=12cm,BC=10cm,過B作BD平行于CE,求BD的長.
- 6大自然的作文 300字
- 7We left the classroom after we finished the homework.(改成同義句) we___ ____ the classroom _____.
- 8AB是圓O的直徑,PA垂直于圓O所在的平面,C是圓周上的任意一點,求證:BC⊥面PAC
- 9奧運會幾年一次
- 10So 15 bottles of beer should be enough.
- 11I am gIad to learn that you wiIl coming to China.
- 12we watch TV at home改一般疑問句并做否定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