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蘇軾<<浣溪沙>>的詩意是什么?
宋朝蘇軾<<浣溪沙>>的詩意是什么?
語文人氣:186 ℃時間:2020-03-21 02:16:57
優(yōu)質(zhì)解答
蘇軾:《浣溪沙·山下蘭芽短浸溪》賞析 游蘄水清泉寺,寺臨蘭溪,溪水西流. 山下蘭芽短浸溪, 松間沙路凈無泥, 蕭蕭暮雨子規(guī)啼. 誰道人生無再少? 門前流水尚能西, 休將白發(fā)唱黃雞. 這首詞從山川景物著筆,意旨卻是探索人生的哲理,表達作者熱愛生活、曠達樂觀的人生態(tài)度.整首詞如同一首意氣風發(fā)的生命交響樂,一篇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的宣言書,流露出對青春活力的召喚,對未來的向往和追求,讀之令人奮發(fā)自強. 上闋寫暮春三月蘭溪幽雅的風光和環(huán)境:山下小溪潺湲,岸邊的蘭草剛剛萌生嬌嫩的幼芽.松林間的沙路,仿佛經(jīng)過清泉沖刷,一塵不染,異常潔凈.傍晚細雨瀟瀟,寺外傳來了杜鵑的啼聲.作者選取幾種富有特征的景物,描繪出一幅明麗、清新的風景畫,令人身臨其境,心曠神怡,表現(xiàn)出詞人愛悅自然、執(zhí)著人生的情懷. 下闋迸發(fā)出使人感奮的議論.這種議論不是抽象的,概念化的,而是即景取喻,以富有情韻的語言,表達有關(guān)人生的哲理.“誰道”兩句,以反詰喚起,以借喻回答.結(jié)尾兩句以溪水西流的個別現(xiàn)象,即景生感,借端抒懷,自我勉勵,表達出詞人雖處困境而老當益壯、自強不息的精神. 這首詞,上片以淡疏的筆墨寫景,景色自然明麗,雅淡凄美;下片既以形象的語言抒情,又在即景抒慨中融入哲理,啟人心智,令人振奮.詞人以順處逆的豪邁情懷,政治上失意后積極、樂觀的人生態(tài)度,催人奮進,激動人心.
我來回答
類似推薦
猜你喜歡
- 1英語翻譯
- 2已知sina是5x²-7x-6=0的根
- 3人類使用材料的歷史就是人類的進步史.下列物品的主要材質(zhì)當時不是通過化學變化獲取的是( ?。?A.馬踏飛燕(青銅器) B.龍泉劍(鐵器) C.金縷衣 D.塑料器具
- 4如何實現(xiàn):輸入三角形的三邊長,判斷該三角形是否為直角三角形,若是輸出三角形的面
- 5四海皆春春不老,九州同樂樂無窮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
- 6二十千克比二十五千克少20%對嗎
- 7化學藥品的保存方法
- 8英語翻譯
- 9一棵二叉樹共有25個結(jié)點,其中5個是葉子結(jié)點,則度為一的結(jié)點數(shù)為多少啊
- 10怎樣理解細胞內(nèi)液與組織液具有相同的總滲透壓?
- 11甲乙兩人同時從兩地騎車相向而行,甲每小時行駛20千米,乙每小時行駛18千米,兩人相遇時距離全程中點3千米,求全程長多少千米?(先畫圖整理,再解答)
- 126x²-13x-5=0 解方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