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一
唐朝有個和尚,法號叫作齊己.齊己和尚很喜歡寫詩,寫的也很好,可算是所謂詩僧.他有個好友鄭谷,也是當(dāng)時的詩人.因為他們都寫詩,自然能談得來.
有一次,齊己寫了一首詩,叫《早梅》,其中有這么兩句:"前村深雪里,昨夜數(shù)枝開."過了幾天,鄭谷來串門.齊己和尚對他說:"我寫了一首詩,你給我看看怎么樣?"鄭谷看了半天,說:"寫得好,意境很好,情致也很高.但有一點,你寫的是早梅,前村深雪里,昨夜數(shù)枝開.早梅就是早開的梅花,一般不會數(shù)枝開,數(shù)枝就是開了一片啦,我覺得應(yīng)該把數(shù)枝改成一枝.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開,這就顯得這梅花是早開的梅花."
齊己和尚一聽,恭恭敬敬地向鄭谷拜了一拜,說:"改得好!你真是我的一字之師啊."因為鄭谷只提出一個字的修改意見,但卻堪稱老師,所以叫一字之師.
其二
南宋時著名詩人楊萬里,有一回在屋里寫字,其中寫到了晉人干寶,也就是《搜神記》的作者.楊萬里不知不覺把"干"寫成了"于",變成了"于寶".當(dāng)時正好有一名小吏站在楊萬里身邊,便提醒說:"老爺,好像應(yīng)該是干寶."楊萬里很驚奇他沒讀過什么書,怎么能看出差錯,便問:"是嗎?你怎么知道?"小吏便翻開韻書,也就是字典,指著說:"您看,這里講晉朝有個叫干寶的."楊萬里很欣賞他這種好學(xué)精神,稱贊他道:"好.這一次,你是我的一字之師啊."
其三
唐摭言》記載有這樣一個故事:大居守李相讀《春秋》時,念錯了一個字,在旁邊侍候的一個小吏皺了皺眉頭.李相見了,便問他因何皺眉.小吏含蓄地說:“我的老師教我讀此書時,念錯了一個字.今天聽您一念,我才明白應(yīng)該怎樣讀了.”李相聽后忙說:“不對,我沒有受過老師的指點,如果錯了,一定是我而不是你.”說完,就把書遞給小吏向他請教,小吏這才詳細(xì)地說明了原委.李相十分感謝小吏的指教,稱他為“一字師”.聰明的小吏因說話方式的巧妙而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其四
1935年,著名書畫家王一亭先生受虞山某氏之托抄寫百花詩.在寫到其中一首藤花詩時,誤將“茸”字寫成了“葺”字.當(dāng)時有一位客居常熟逍遙游公園的新華藝專畢業(yè)生,時才25歲的金塵僧見到了王先生的筆跡后,毅然提筆寫下了一首名為《戲呈白龍山人王一亭文》的詩寄給了這位藝壇老前輩.詩是這樣寫的:“丹黃甲乙究瑕疵,自昔曾聞一字師;那許紫茸成紫葺,先生想未橪吟髭.”指出王老先生在抄詩時未經(jīng)思索細(xì)辨就信手寫了這個錯字.事隔不久,一首名為《七律·奉酬塵僧先生》的答謝詩送到了金塵僧的案頭.詩云:“多君只字摘瘢疣,極目天涯未易求.自省衰年多事僨,頻經(jīng)塵劫念生浮.搖毫愧向碑三宿,得句疏慳酒一甌.半偈有緣共佳話,闌干倚遍海云瘺.”海云瘺,正是王一亭先生書屋之名,這首詩就是年逾古稀的王先生寫來的,詩中表示了他對這位一字之師的真摯酬謝.其勤奮好學(xué),勇于改過的謙謙君子之心,躍然紙上.
猜你喜歡
- 1文言文中的 敬稱 和 謙稱 敬詞 和 謙詞
- 2自我介紹的中文小短文 大約五十字 急用!
- 3科學(xué)...急 (8 19:25:12)
- 4there are many factors influencing its maximun speed in a stoop,or dive.3842
- 5在日歷上,用一個正方形任意圈出2*2個數(shù),他們的和是84,這4天分別是幾號
- 6若α為銳角且滿足tanα的平方-(1+根號3)tanα+根號3=0,求角α的度數(shù)
- 7介紹New Year's day 的六年級作文
- 8呂蒙字子明中呂蒙是什么樣的人意思
- 9一排蜂房編號如圖所示,左上角有一只小蜜蜂,只會向前爬行,它爬行到8號蜂房,共有多少種路線?
- 10已知實數(shù)X,Y,Z滿足條件X-Z-2的絕對值加3X-6Y-7的絕對值+(3Y+3Z-4)的平方=0,則X+3Y-Z=( )
- 11英語翻譯句子 講故事俱樂部讓我非常自信
- 122013年10月1日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多少周年到幾年幾月幾日正好成立100周年拜托各位了 3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