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序
結(jié)構(gòu)上來講,英語是“主動賓”(SVO)語言.在簡單陳述句中,它一般是遵從主語、動詞、賓語加句號的形式.即:
Tom [主語] eats [動詞] cheese [賓語].
Mary sees the cat.
總體上來說英語是中心語前置的語言,也就是說一個短語的重心在其開頭.如:
ran quickly (動詞短語)
to the store (介詞短語)
名詞短語是主要的例外,為中心語后置:
blue house (形容詞 + 名詞)
Fred's cat (所有格 + 名詞)
所以,基本簡單句的語序一般為(除去冠詞和其他限定詞):形容詞1 - 主語 - 動詞 - 副詞 - 形容詞2 - 直接賓語 - 形容詞3 - 間接賓語.
語序變化一般用在疑問句(Did you go to the store?)、主動被動語態(tài)變化(The car was bought by John)及詞語或語法上的強調(diào)(主題化)中.
名詞
英語中,名詞一般描繪人物、地點、事物與抽象觀點等.英語的名詞總體上來說沒有格變化,但有限定和數(shù)量差別.如:
the(定冠詞):the house指一幢明確具體的房子(例:“the house I was born in”)
a/an(不定冠詞):a house只是簡單指一幢房子(例:“A house is a building for living in.”)
單數(shù):the house指一幢房子
復(fù)數(shù):the houses指一幢以上房子
英語中,沒有專門用來限定兩個或三個的名詞數(shù)字.
名詞的種類
名詞可分為專有名詞(Proper Noun)和普通名詞(Common Noun).
專有名詞
指個人、事物、地點、團體、機構(gòu)或國家的專有名稱的名詞叫專有名詞.專有名詞的第一個字母必須大寫,如:
人名:Peter、Harry、Bush
英語主要有兩個情況需要格變化:所有格依附詞(以前叫做撒克遜屬格)和代詞體系.在名詞短語末尾附加依附詞,用來指示所有格,如:
The king's daughter's house fell.
King后方的第一個并不依附在daughter上(很多人對此是混淆的),而依附在The king's daughter整個名詞短語后.
另一方,英語在代詞中保留了古日耳曼語的名詞變格體系,參看下方表格.請注意,近代英語中第二人稱單數(shù)thou1已經(jīng)很少使用,在方言、宗教、詩歌或修辭等場合中才會出現(xiàn).日常生活中普遍用you代替.
人稱: 第一單數(shù) 第二單數(shù)1 第三單數(shù) 第一復(fù)數(shù) 第三復(fù)數(shù) 第二復(fù)數(shù) 疑問詞
主格 I thou he, she, it we they you who
賓格 me thee him, her, it us them you whom (非正式:who)
屬格 mine2 thine2 his, hers, its ours theirs yours whose
在第三人稱代詞上也殘留下一些陰陽性變化.性用在生物上,一般是遵循生物學(xué)上的性變化;用在事物上,則根據(jù)社會歷史傳統(tǒng)變化(如“船”在英語中經(jīng)常當(dāng)作陰性看待).He用來指代陽性名詞;she用來指代陰性名詞;it用來指代不確定性的名詞和非生物.普遍認為用“it”來形容人類既不禮貌又不符合語法(形容嬰兒時除外);一些英語使用者愿意用“they”來指代性別不明或與語境無關(guān)的人,另一些人愿意用稍稍復(fù)雜一些的“he or she”.這種場合很少會引起混淆,因為說話人想要表達的意思從語境中就能夠體現(xiàn)出來.
動詞
英語中,動詞一般描繪動作和狀態(tài)等.與相對簡單的名詞相比,動詞分為時態(tài)、情態(tài)、語態(tài)等,也根據(jù)人稱變化.
動詞中的人稱
英語中的動詞人稱變化較少.與其他歐洲語言不同,單從英語的動詞變形很難看岀來主語是何人稱.結(jié)果就造成,英語中一般必須明確主語名詞和代詞,否則會造成混淆.大多數(shù)規(guī)則動詞依照下方的格式隨人稱變化:
詞干:listen
第一人稱單數(shù):I listen
第二人稱單數(shù):You (Thou) listen (listenest)
第三人稱單數(shù):He/She/It listens
第一人稱復(fù)數(shù):We listen
第二人稱復(fù)數(shù):You listen
第三人稱復(fù)數(shù):They listen
動詞中的語態(tài)
英語動詞有兩種語態(tài):主動和被動.基本形式是主動語態(tài),遵循上方討論過的SVO格式.被動語態(tài)的變化是,改變動詞形態(tài),將主語和直接賓語對調(diào),然后在主語前附加“by”,如:
2 這里是英語語法的歸納,所有西日耳曼語支的語言都如此.
主動:John heard the music.
被動:The music was heard by John.
這種改變在語義上的效果是,這個動作會被“去人格化”,不會再受具體主語的限制.有的時候這種用法也用來強調(diào)句子中的直接賓語.
動詞語氣/式
英語的動詞有四種語氣/式:陳述、祈使、條件和虛擬.陳述式是最簡單的,也是最基本的形式.
陳述式簡單說來就是圍繞動詞主動語態(tài)的敘述.
祈使式用在命令、請求中.要求使用動詞原型,如“Listen!”、“Sit!”、“Eat!”等.祈使語氣在英語中僅岀現(xiàn)在第二人稱的情況.主語(你/你們)一般不說,因為句義中已經(jīng)表達了出來.有時候也使用呼格,避免產(chǎn)生歧義,如“Sit, John.”
條件式用來表達假設(shè)性陳述,或回應(yīng)虛擬的命題(見下方的虛擬語氣).表達方法是使用助動詞could、would、should、may與might加動詞原型,如:
He goes to the store.
He could go to the store.(他有能力去,[而且或已經(jīng)承諾要去,或還沒有承諾.])
He should go to the store.(他應(yīng)該去,但還沒去.)
He may go to the store.(他已經(jīng)被允許去了,[而且或已經(jīng)承諾要去,或還沒有承諾.])
He might go to the store.(并不確定他是否會去,而且暗示會受到條件變化的影響.)
請注意,對大多數(shù)使用者來說,“may”和“might”已經(jīng)沒有分別,都用來表達上面說的“might”這個意思.
虛擬語氣用來表達反事實(附加條件)的敘述,經(jīng)常出現(xiàn)在假設(shè)性陳述中.典型的用法是,用助動詞“were”加上動詞的現(xiàn)在分詞.
I am eating, so I shall sit.(事實/陳述)
Were I eating, I should sit.(反事實)
If they were eating, they would sit.(附加條件的反事實/假設(shè))
Truth be told...(虛擬)
If I were you...(虛擬)
當(dāng)這些語氣用在時態(tài)中,情況會明顯復(fù)雜.不過,日常用語中一般不會嚴格遵守虛擬語氣的格式,而且也將條件式限制在簡單現(xiàn)在和簡單過去時中.
動詞時態(tài)
英語有很多動詞時態(tài),全部這些都只是表明動作發(fā)生的時間;不過同大多數(shù)日耳曼語一樣,這些時態(tài)最終可以劃為四種:現(xiàn)在和過去的直陳與虛擬.使用“to be”和“to have”,再加上現(xiàn)在分詞和過去分詞,就可以創(chuàng)造岀各種復(fù)合時態(tài).英語中有12個主要時態(tài),都來自于三時(過去、現(xiàn)在、將來)和四體(一般、進行[或未完成]、完成、完成進行)的交叉組合.(在被動語態(tài)中,有一些組合會極少岀現(xiàn),尤其是“將來完成進行時”.)下方是一些主要英語動詞時態(tài)的例子.
主動詞根據(jù)人稱變化的時態(tài):
一般現(xiàn)在時:
“I listen.”對很多動詞來講,這個時態(tài)用來闡述習(xí)慣或能力.
助動詞根據(jù)人稱變化的時態(tài):
現(xiàn)在進行時:
“I am listening.”表達現(xiàn)在正在進行的動作.要表達這個意思,在英語中需要用到現(xiàn)在進行時,但在其他大多數(shù)語言中只用一般現(xiàn)在時就可以.請注意,這種形式在英語中也可以表達將來時,比如“We're going to the movies tonight”.
過去進行時:
“I was listening.”表達在過去某時刻持續(xù)進行的動作.
現(xiàn)在完成時:
“I have listened.”通常表達一個動作在過去某一時刻發(fā)生了,動作已結(jié)束.
現(xiàn)在完成進行時:
“I have been listening.”表達一個動作在過去某一時刻發(fā)生,并一直延續(xù)到現(xiàn)在.
一般將來時:
“I shall listen”或“I will listen.”表達一個動作會在將來發(fā)生,或說話人表示要完成某個行動.3
將來進行時:
“I shall be listening.”表達將來的某個持續(xù)進行的動作,此動作現(xiàn)在還沒有開始.(使用will可以表達主觀愿望.3)
主動詞和助動詞都不根據(jù)人稱變化的時態(tài):
不定式:
“to listen”與其他動詞連用,如“I was to listen to the story”.
一般過去時:
“I listened.”在英語中表達某個動作在過去發(fā)生,而不是現(xiàn)在(不同于其他一些語言中的不定過去時).
3 這里是英語語法的歸納,所有西日耳曼語支的語言都如此.
過去完成時:
“I had listened.”表達某個過去的動作在過去某一時刻之前已經(jīng)完成.
過去完成進行時:
“I had been listening.”表達一個動作在過去某一時刻發(fā)生,并一直延續(xù)到過去另一個時刻.
將來完成時:
“I shall have listened.”表達一個動作會在將來某一時刻之前完成.
將來完成進行時:
“I shall have been listening.”表達一個動作會在將來某一時刻開始,并一直延續(xù)到將來另一時刻.
虛位與類助動詞
另外,“do”的各種形式也用在否定句、疑問句和對一般現(xiàn)在時與一般過去時的強調(diào)句中:
"Do I go?" "I do not go." "I do go!"
"Did I go?" "I did not go." "I did go!"
進行形式“going to”也會用在將來時內(nèi):
"I am going to go."
"I was going to go."
其他
分類
時態(tài)、體(又稱“態(tài)”或“相”等)和語氣/式之間的區(qū)別并不十分明確,也有很多別的分類意見.例如,許多分析人士不接受英語有12個時態(tài)的說法.那6個“進行”(又稱連續(xù))的形式經(jīng)常統(tǒng)統(tǒng)放入一個大的“體”分類下討論,而不被當(dāng)作“時態(tài)”;同時這種觀點也認為一般過去時和過去進行時屬于同一個時態(tài).另外,很多現(xiàn)代英語語法書都認為英語并沒有將來時態(tài)(或?qū)硗瓿蓵r).贊同這種觀點的有近年來最大最復(fù)雜的兩本語法書:
Biber, D., S. Johansson, G. Leech, S. Conrad & E. Finegan. 1999. Longman grammar of spoken and written English. Harlow, Longman.
Rodney Huddleston & Geoffrey Pullum. 2002. The Cambridge grammar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Cambridge, CUP.
Huddleston和Pullum(頁數(shù)209-10)的主要論點是英語沒有將來時態(tài),因為無論從語法上還是意義上來看,will都是一個情態(tài)動詞.Biber等人走得更遠,指岀英語僅有兩個時態(tài),過去和現(xiàn)在;他們將帶有have的完成形式作為“體”來討論.而Huddleston和Pullum則將帶有have的完成形式作為“二等時態(tài)”來分析.
不規(guī)則動詞
英語中很多動詞的變位遵循這一段開始說明的規(guī)則,但英語中還有很多不規(guī)則動詞,分為兩種:
“外表不規(guī)則”
實際不規(guī)則
“外表不規(guī)則”是指雖然第一層看上去不規(guī)則,但實際上也遵循另外一種變位規(guī)律.這一組動詞是古日耳曼語元音交替變位體系的遺留物.一般來說僅包括非典型的一般過去式.例如:
I meet ~ I met ~ I had met
I read ~ I read ~ I had read
I lead ~ I led ~ I had led
I swim ~ I swam ~ I had swum
I sing ~ I sang ~ I had sung
I steal ~ I stole ~ I had stolen
而實際不規(guī)則的動詞,不能根據(jù)元音交替的規(guī)律來判斷如何變位.最常見的例子是be.下方是這個詞的動詞變位方式.其他時態(tài)的可以從這基本四個中推導(dǎo)岀來.
人稱: 第一單數(shù) 第三單數(shù) 第一復(fù)數(shù) 第三復(fù)數(shù) 第二
不定式 to be
一般現(xiàn)在時 I am He is, she is, it is We are They are You are
一般過去時 I was He was, she was, it was We were They were You were
現(xiàn)在進行時 I am being He/she/it is being We are being They are being You are being
不規(guī)則動詞包括“eat”、“sit”、“keep”等其他很多.有一些變化方式是根據(jù)廢棄的詞根而來,或者根據(jù)已經(jīng)改變意思的詞根而來.其他的方式從來自于古元音變音的規(guī)律,這些規(guī)律的音位結(jié)構(gòu)已經(jīng)變化,也受到了語法變化的歪曲影響(如keep變?yōu)閗ept).有一些來源不詳,可能會追溯到原始印歐語言的時代.
英語語法其他主題
形容詞與副詞
形容詞修飾名詞,副詞修飾動詞(和形容詞).并不是所有語言都區(qū)分這兩種詞,但英語從語法上和構(gòu)詞上都將它們分得一清二楚.語法上來講,形容詞放在要修飾的名詞前面,而副詞放在要修飾的動詞前后都可以.英語也有將形容詞變?yōu)楦痹~的方法:附加后綴“-ly”(并移到句子中合適的地方).
變換詞性的方法還有很多.名詞很容易就能換為動詞:先移到句子中合適的地方,再根據(jù)動詞變位規(guī)則進行變化.名詞也可以轉(zhuǎn)化為其他類名詞(、),表達狀態(tài)的名詞(),或形容詞()等. 動詞可以變?yōu)樾稳菰~(),副詞(),或名詞().
這些方式讓英語選詞可以更加靈活,可以擴展詞匯量,還可以重新組和詞匯以便附加各種微妙的含義.
名詞,副詞,形容詞,動詞的用法
名詞,副詞,形容詞,動詞的用法
英語人氣:564 ℃時間:2019-09-30 06:19:35
優(yōu)質(zhì)解答
我來回答
類似推薦
- 英語中名詞,動詞,形容詞,副詞等什么什么詞的用法?
- 英語中副詞,介詞,形容詞,名詞,動詞有什么特點,怎么個用法?
- 請高手介紹下名詞 動詞 形容詞 副詞的用法 如 be加形容詞
- 英語中副詞,形容詞,名詞,動詞的用法
- 動詞 名詞 人物 形容詞 副詞
- 在1-200的200個正整數(shù)中,所有只有3個約數(shù)的正整數(shù)的和為多少
- 五年級136道簡便運算
- 一個三位數(shù),三個數(shù)字之和為18,將十位數(shù)字減2,將2加到百位上,再將1加到個位上,此時三個數(shù)位上的數(shù)字等
- The world is there
- 商店原來有一批彩電,賣出5/7,又運進54臺,這時店里彩電比原來少1/5,原來有多少臺?
- 電梯最多能乘坐10人,你正好是第10個,走進電梯后卻超重
- 笑臉迎人,兩面三刀的動物是什么?孤陋寡聞,見識不廣的人-是什么動物?
猜你喜歡
- 1關(guān)于一元多次方程的韋達定理是什么
- 2明礬溶于水加熱水解的化學(xué)方程式
- 3我暈誰幫我解含參不等式.跪謝
- 4I'm warning you.I'll never do it again and that's the last time.everything will be better.
- 5某油庫有汽油m升,計劃每天用去n升,實際用油每天節(jié)約了d升,這些油可以用 _ 天,比原計劃多用 _ 天.
- 6仿寫 微笑是一束陽光,可以給絕望者以希望:
- 7三角形3條邊的內(nèi)角和是多少,4變形4邊邊的內(nèi)角和是多少,5邊形5條邊的內(nèi)角和是多少,N邊形N個邊數(shù),內(nèi)角和是
- 8問個英語倒裝的題
- 9哥本哈根氣候大會的結(jié)果是什么?具體點!
- 104米37厘米等于多少米,1米5分米等于多少米,10米40厘米等于多少米,30千克42克等于多少千克,5千克23克等于多少千克,7升90毫升等于多少升,6升50毫升等于多少升9千克6克等于多少千克?怎樣計算?請說明基本原理及其公式好嗎謝謝
- 11我們知道,2條直線相交只有一個交點,3條直線兩兩相交最多能有3個交點,4條直線兩兩相交最...
- 12必須如蜜蜂一樣,采過許多花,這才能釀出蜜來,倘若叮在一處,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請你談一談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