倉頡造字的傳說
相傳倉頡在黃帝手下當官.黃帝分派他專門管理圈里牲口的數(shù)目、屯里食物的多少.可慢慢的,牲口、食物的儲藏在逐漸增加、變化,光憑腦袋記不住了.倉頡犯難了. 倉頡整日整夜地想辦法,先是在繩子上打結(jié),用各種不同顏色的繩子,表示各種不同的牲口.但時間一長久,就不奏效了.這增加的數(shù)目在繩子上打個結(jié)很便當,而減少數(shù)目時,在繩子上解個結(jié)就麻煩了.倉頡又想到了在繩子上打圈圈,在圈子里掛上各式各樣的貝殼,來代替他所管的東西.增加了就添一個貝殼,減少了就去掉一個貝殼.這法子頂管用,一連用了好幾年. 黃帝見倉頡這樣能干,叫他管的事情愈來愈多,年年祭祀的次數(shù),回回狩獵的分配,部落人丁的增減,也統(tǒng)統(tǒng)叫倉頡管.倉頡又犯悉了,憑著添繩子、掛貝殼已不抵事了.怎么才能不出差錯呢? 這天,他參加集體狩獵,走到一個三岔路口時,幾個老人為往哪條路走爭辯起來.一個老人堅持要往東,說有羚羊;一個老人要往北,說前面不遠可以追到鹿群;一個老人偏要往西,說有兩只老虎,不及時打死,就會錯過了機會.倉頡一問,原來他們都是看著地下野獸的腳印才認定的.倉頡心中猛然一喜:既然一個腳印代表一種野獸,我為什么不能用一種符號來表示我所管的東西呢?他高興地拔腿奔回家,開始創(chuàng)造各種符號來表示事物.果然,把事情管理得頭頭是道. 黃帝知道后,大加贊賞,命令倉頡到各個部落去傳授這種方法.漸漸地,這些符號的用法,全推廣開了,就形成了文字. 倉頡造了字,黃帝十分器重他,人人都稱贊他,他的名聲越來越大.倉頡頭腦就有點發(fā)熱了,眼睛慢慢向上移,移到頭頂心里去了,什么人也看不起,造的字也馬虎起來. 這話傳到黃帝耳朵里,黃帝很惱火.他眼里容不得一個臣子變壞.怎么叫倉頡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呢?黃帝召來了身邊最年長的老人商量.這老人長長的胡子上打了一百二十多個結(jié),表示他已是一百二十多歲的人了.老人沉吟了一會,獨自去找倉頡了. 倉頡正在教各個部落的人識字,老人默默地坐在最后,和別人一樣認真地聽著.倉頡講完,別人都散去了,唯獨這老人不走,還坐在老地方.倉頡有點好奇,上前問他為什么不走. 老人說:“倉頡啊,你造的字已經(jīng)家喻戶曉,可我人老眼花,有幾個字至今還糊涂著呢,你肯不肯再教教我?” 倉頡看這么大年紀的老人都這樣尊重他,很高興,催他快說. 老人說:“你造的‘馬’字,‘驢’字,‘騾’字,都有四條腿吧?,而牛也有四條腿,你造出來的‘?!衷趺礇]有四條腿,只剩下一條尾巴呢?” 倉頡一聽,心里有點慌了:自己原先造“魚”字時,是寫成“?!睒拥?造“?!弊謺r,是寫成“魚”樣的.都怪自己粗心大意,竟然教顛倒了. 老人接著又說:“你造的‘重’字,是說有千里之遠,應該念出遠門的‘出’字,而你卻教人念成重量的‘重’字.反過來,兩座山合在一起的‘出’字,本該為重量的‘重’字,你倒教成了出遠門的‘出’字.這幾個字真叫我難以琢磨,只好來請教你了.” 這時倉頡羞得無地自容,深知自己因為驕傲而鑄成了大錯.這些字已經(jīng)教給了各個部落,傳遍了天下,改都改不了.他連忙跪下,痛哭流涕地表示懺悔. 老人拉著倉頡的手,誠懇地說:“倉頡啊,你創(chuàng)造了字,使我們老一代的經(jīng)驗能記錄下來,傳下去,你做了件大好事,世世代代的人都會記住你的,但你可不能驕傲自大啊!” 從此以后,倉頡每造一個字,總要將字義反復推敲,還行拿去征求人們的意見,一點也不敢粗心.大家都說好時,才定下來,然后逐漸傳到每個部落去.
古籍中稱倉頡“龍顏四目,生有睿德.”相傳當初倉頡也用結(jié)繩記事,繩結(jié)雖有大小和形狀區(qū)別,但年久月深,難于辨識,曾造成黃帝同炎帝一次談判的失利.為此倉頡深感愧疚,遂辭官出游,遍訪智者,尋求記事的好方法.幾年之后,他返歸故里,獨居村西深溝之中,仰觀奎星環(huán)曲走勢,俯看龜背紋理、鳥獸爪痕、山川形貌和手掌指紋,從中受到啟迪,根據(jù)事物形狀創(chuàng)造了象形文字,揭開了人類文明的新紀元. 陜西白水倉頡廟前殿共四間,緊貼兩邊有小耳房各一間,硬山結(jié)構(gòu).前殿現(xiàn)存有漢、魏、宋、明、清各個時代的碑石.有倉頡頌碑,有倉頡文字碑,有翻修倉頡廟碑,有和倉頡廟有關(guān)的記事碑等.這些碑石都是倉頡廟可靠的歷史記載.其中漢《倉頡廟碑》、苻秦《廣武將軍碑》、清《倉圣鳥跡書碑》、《大宋倉公碑》、唐《倉公碑》、魏《孔子弟子題名碑》等都是碑石史上的名碑. 倉頡廟的碑石無論從歷史上,還是從書法藝術(shù)、文物價值上,都是倉頡廟古文化藝術(shù)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歷經(jīng)了各朝各代,不但從中可以看出碑碣的發(fā)展過程,而且是一部完整的倉頡廟史.其中的《倉頡廟碑》在全國也算得上最早的碑石,《廣武將軍碑》為苻秦唯一的一塊石碑,碑文為隸書,且隸中有楷,亦含有鄉(xiāng)草野味,難怪從宋代的趙明誠到近代的康有為、于右任都為之書法而傾倒. 清乾隆《倉圣鳥跡書碑》是白水知縣梁善長,將倉頡所造文字遺存的二十八個字摹制而成.據(jù)史料載:“倉頡造書兩卷,隋亂時失于兵火,現(xiàn)存只有二十八字”.這二十八字在宋時被破譯為“戊已甲乙,居首共友,所止列世,式氣光名,左互×家,受赤水尊,戈矛釜芾”.二十八個字的本身已含漢字構(gòu)成法中的象形、會意等,如其中的“列、氣、明、尊”等都含有這兩種構(gòu)字法,還有一些字與甲骨文相同.碑上二十八字表面上各互不相關(guān),但經(jīng)仔細研究,卻記載了黃帝時的一段歷史,由五行八卦說分析:東為甲乙木,中央戊已土,據(jù)《史記·五帝本記》載,炎帝有圣德,以火德王,黃帝有土德之瑞,土為黃色,所以稱為黃帝,居于涿鹿,位于中央位置,所以“戊己”代表黃帝,“甲乙”代表炎帝.“居首共友,所止列世,式氣光名,”記述炎黃二帝同為部落首領(lǐng),他們的所做所為均是天下各個小部落的楷模.“左互×家,受赤水尊,戈矛釜芾”記述了黃帝征服炎帝和平定蚩尤之亂,天下重新恢復安寧,百姓安居樂業(yè),黃帝又成為天下部落首領(lǐng).另外,在山門、前殿、中殿、寢殿,分別懸掛著由于佑任、邱星、謝德萍等提寫而精心制做的匾額,以敬仰文祖?zhèn)}頡圣靈.
漢字來歷的故事,200字左右,急!30分鐘內(nèi)回答!
漢字來歷的故事,200字左右,急!30分鐘內(nèi)回答!
語文人氣:924 ℃時間:2019-08-17 06:13:21
優(yōu)質(zhì)解答
我來回答
類似推薦
- 漢字的由來的傳說(50字)
- 關(guān)于漢字來歷的故事,500字左右
- 漢字的來歷小故事,50字左右
- 漢字來歷的小故事
- 漢字的來歷200字
- 不同質(zhì)量~密度的物體漂浮在水上,浮力是否一樣
- 某次數(shù)學考試五道題,全班52人參加,共做對181道,已知每人至少做對1道題,做對1道的有7人,5道全對的有6人,做對2道和3道的人數(shù)一樣多,那么做對4道的人數(shù)有多少人?
- 修一條公路,已修的是剩下的2倍,還剩3.8千米沒修,這條公路長多少千米?
- 英語翻譯
- 襯衣用英語怎么寫
- 客車和轎車同時從相距455千米的A.B兩個相向開出,轎車每小時行65千米,客車每小時行56千米,當橋車到達A地時,客車離B地還有多少千米?
- 英語take怎么讀
猜你喜歡
- 1(1)學校買籃球,每個要a元,每個足球比籃球少5元 a-5表示_______________ 5a表示_________________
- 2測量食用油的密度:
- 3解方程(x²/9)+(16/x²)=(-10/3)(x/3-4/x)
- 4短時記憶的時間是?
- 5Ther was ____time ____Ihated to go to school.
- 6地球與宇宙怎么比?
- 7將鐵粉和銅粉置于硝酸銀和硝酸鋅的混合溶液中,待反應完畢后,所得金屬中一定有( ) A.鋅 B.鐵和銀 C.銀 D.銀和銅
- 8一個分數(shù)的分子和分母的和是56,約分后是七分之一,原來這個分數(shù)是幾分之幾?
- 9新初一北師大版數(shù)學書196頁~197頁題
- 10將下面的句子換成成語
- 11-- can you tell me --- to travel to dalian? -- about two hour by plane
- 121 有兩筐同樣重的桔子,如果從第一筐中取出 15 千克放入第二筐,這時第一筐桔子的重量是第二筐的3/5.原來每筐桔子重多少千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