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建筑
古羅馬建筑是古羅馬人沿習亞平寧半島上伊特魯里亞人的建筑技術,繼承古希臘建筑成就,在建筑形制、技術和藝術方面廣泛創(chuàng)新的一種建筑風格.古羅馬建筑在公元一~三世紀為極盛時期,達到西方古代建筑的高峰.
古羅馬建筑的類型很多.有羅馬萬神廟、維納斯和羅馬廟,以及巴爾貝克太陽神廟等宗教建筑,也有皇宮、劇場角斗場、浴場以及廣場和巴西利卡(長方形會堂)等公共建筑.居住建筑有內庭式住宅、內庭式與圍柱式院相結合的住宅,還有四、五層公寓式住宅.
古羅馬世俗建筑的形制相當成熟,與功能結合得很好.例如,羅馬帝國各地的大型劇場,觀眾席平面呈半圓形,逐排升起,以縱過道為主、橫過道為輔.觀眾按票號從不同的入口、樓梯,到達各區(qū)座位.人流不交叉,聚散方便.舞臺高起,前有樂池,后面是化妝樓,化妝樓的立面便是舞臺的背景,兩端向前凸出,形成臺口的雛形,已與現(xiàn)代大型演出性建筑物的基本形制相似.
古羅馬建筑能滿足各種復雜的功能要求,主要依靠水平很高的拱券結構,獲得寬闊的內部空間.巴拉丁山上的弗萊維王朝宮殿主廳的筒形拱,跨度達 29.3米.萬神廟穹頂?shù)闹睆绞?3.3米.公元一世紀中葉,出觀了十字拱,它覆蓋方形的建筑空間,把拱頂?shù)闹亓考械剿慕堑亩兆由?無需連續(xù)的承重墻,空間因此更為開敞.
把幾個十字拱同筒形拱、穹窿組合起來,能夠覆蓋復雜的內部空間.羅馬帝國的皇家浴場就是這種組合的代表作.
古羅馬建筑的書籍和圖畫在明代末年開始傳入中國.意大利傳教士利瑪竇從意大利索來《羅馬古城輿圖》畫冊3卷,存放北京耶穌會圖書館.1672年,意大利傳教士阿萊尼帶兩冊《廣輿圖說》到中國.這些書里有羅馬角斗場、浴場、神廟和羅馬街市的圖畫.此外,十七世紀初北京耶穌會圖書館里有過三冊維特魯威的《建筑十書》但古羅馬建筑對中國建筑沒有發(fā)生實際影響.
羅曼建筑
羅曼建筑是10~12世紀,歐洲基督教流行地區(qū)的一種建筑風格.羅曼建筑原意為羅馬建筑風格的建筑,又譯作羅馬風建筑、羅馬式建筑、似羅馬建筑等.羅曼建筑風格多見于修道院和教堂.
羅曼建筑承襲初期基督教建筑,采用古羅馬建筑的一些傳統(tǒng)做法如半圓拱、十字拱等,有時也用簡化的古典柱式和細部裝飾.經(jīng)過長期的演變,逐漸用拱頂取代了初期基督教堂的木結構屋頂,對羅馬的拱券技術不斷進行試驗和發(fā)展,采用扶壁以平衡沉重拱頂?shù)臋M椎力,后來又逐漸用骨架券代替厚拱頂.平面仍為拉丁十字.出于向圣像、圣物膜拜的需要,在東端增設若干小禮拜室,平面形式漸趨復雜.
羅曼建筑的典型特征是:墻體巨大而厚實,墻面用連列小券,門宙洞口用同心多層小圓券,以減少沉重感.西面有一、二座鐘樓,有時拉丁十字交點和橫廳上也有鐘樓.中廳大小柱有韻律地交替布置.窗口窄小,在較大的內部空間造成陰暗神秘氣氛.樸素的中廳與華麗的圣壇形成對比,中廳與側廊較大的空間變化打破了古典建筑的均衡感.
隨著羅曼建筑的發(fā)展,中廳愈來愈高.為減少和平衡高聳的中廳上拱腳的橫椎力,并使拱頂適應于不同尺寸和形式的平面,后來創(chuàng)造出了哥特式建筑.羅曼建筑作為一種過渡形式,它的貢獻不僅在于把沉重的結構與垂直上升的動勢結合起來,而且在于它在建筑史上第一次成功地把高塔組織到建筑的完整構圖之中.
羅曼建筑的著名實例有:意大利比薩主教堂建筑群、德國沃爾姆斯主教堂等.
哥特式建筑
哥特式建筑是11世紀下半葉起源于法國,13~15世紀流行于歐洲的一種建筑風格.主要見于天主教堂,也影響到世俗建筑.哥特式建筑以其高超的技術和藝術成就,在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哥特式教堂的結構體系由石頭的骨架券和飛扶壁組成.其基本單元是在一個正方形或矩形平面四角的柱子上做雙圓心骨架尖券,四邊和對角線上各一道,屋面石板架在券上,形成拱頂.采用這種方式,可以在不同跨度上作出矢高相同的券,拱頂重量輕,交線分明,減少了券腳的推力,簡化了施工.
飛扶壁由側廳外面的柱墩發(fā)券,平衡中廳拱腳的側推力.為了增加穩(wěn)定性,常在柱墩上砌尖塔.由于采用了尖券、尖拱和飛扶壁,哥特式教堂的內部空間高曠、單純、統(tǒng)一.裝飾細部如華蓋、壁龕等也都用尖券作主題,建筑風格與結構手法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
歐洲各國的經(jīng)典哥特式建筑
11世紀下半葉,哥特式建筑首先在法國興起.當時法國一些教堂已經(jīng)出現(xiàn)肋架拱頂和飛扶壁的雛型.一般認為第一座真正的哥特式教堂是巴黎郊區(qū)的圣丹尼教堂.這座教堂四尖券巧妙地解決了各拱間的肋架拱頂結構問題,有大面積的彩色玻璃窗,為以后許多教堂所效法.
法國哥特式教堂平面雖然是拉丁十字形,但橫翼突出很少.西面是正門入口,東頭環(huán)殿內有環(huán)廊,許多小禮拜室成放射狀排列.教堂內部特別是中廳高聳,有大片彩色玻璃宙.其外觀上的顯著特點是有許多大大小小的尖塔和尖頂,西邊高大的鐘樓上有的也砌尖頂.平面十字交叉處的屋頂上有一座很高的尖塔,扶壁和墻垛上也都有玲瓏的尖頂,窗戶細高,整個教堂向上的動勢很強,雕刻極其豐富.
西立面是建筑的重點,典型構圖是:兩邊一對高高的鐘樓,下面由橫向券廊水平聯(lián)系,三座大門由層層后退的尖券組成透視門,券面滿布雕像.正門上面有一個大圓宙,稱為玫瑰窗,雕刻精巧華麗.法國早期哥特式教堂的代表作是巴黎圣母院.
法國盛期的著名教堂還有蘭斯主教堂和沙特爾主教堂,它們與亞眠主教堂和博韋主教堂一起,被稱為法國四大哥特式教堂.斯特拉斯堡主教堂也很有名,其尖塔高142米.
百年戰(zhàn)爭發(fā)生后,法國在14世紀幾乎沒有建造教堂.及至哥特式建筑復蘇,已經(jīng)到了火焰紋時期,這種風格因宙欞形如火焰得名.建筑裝飾趨于“流動”、復雜.束柱往往沒有柱頭,許多細柱從地面直達拱頂,成為肋架.拱頂上出現(xiàn)了裝飾肋,肋架變成星形或其他復雜形式.當時,很少建造大型教堂.這種風格多出現(xiàn)在大教堂的加建或改建部分,以及比較次要的新建教堂中.
英國的哥特式建筑出現(xiàn)的比法國稍晚,流行于12~16世紀.英國教堂不象法國教堂那樣矗立于擁擠的城市中心,力求高大,控制城市,而是往往位于開闊的鄉(xiāng)村環(huán)境中,作為復雜的修道院建筑群的一部分,比較低矮,與修道院一起沿水千方向伸展.它們不象法國教堂那樣重視結構技術,但裝飾更自由多樣.英國教堂的工期一般都很長,其間不斷改建、加建,很難找到整體風格統(tǒng)一的.
英國的索爾茲伯里主教堂和法國亞眠主教堂的建造年代接近,中廳較矮較深,兩側各有一側廳,橫翼突出較多,而且有一個較短的后橫翼,可以容納更多的教士,這是英國常見的布局手法.教堂的正面也在西邊.東頭多以方廳結束,很少用環(huán)殿.索爾茲伯里教堂雖然有飛扶壁,但并不顯著.
英國哥特時期的世俗建筑成就很高.在哥特式建筑流行的早期,封建主的城堡有很強的防衛(wèi)性,城墻很厚,有許多塔樓和碉堡,墻內還有高高的核堡.15世紀以后,王權進一步鞏固,城堡的外墻開了窗戶,并更多地考慮居住的舒適性.英國居民的半木構式住宅以木柱和木橫檔作為構架,加有裝飾圖案,深色的木粱柱與白墻相間,外觀活潑.
德國最早的哥特式教堂之一科隆主教堂于1248年興工,由建造過亞眠主教堂的法國人設計,有法國盛期的哥特式教堂的風格,歌壇和圣殿同亞眠教堂的相似.它的中廳內部高達46米,僅次于法國博韋主教堂.西面雙塔高152米,極為壯觀.
德國教堂很早就形成自己的形制和特點,它的中廳和側廳高度相同,既無高側窗,也無飛扶壁,完全靠側廳外墻瘦高的窗戶采光.拱頂上面再加一層整體的陡坡屋面,內部是一個多柱大廳.馬爾堡的圣伊麗莎白教堂西邊有兩座高塔,外觀比較素雅,是這種教堂的代表.
德國還有一種只在教堂正面建一座很高鐘塔的哥特式教堂.著名的例子是烏爾姆主教堂.它的鐘塔高達161米,控制著整個建筑構圖,可謂中世紀教堂建筑中的奇觀.磚造教堂在北歐很流行,德國北部也有不少磚造的哥特式教堂.
意大利的哥特式建筑于12世紀由國外傳入,主要影響于北部地區(qū).意大利沒有真正接受哥特式建筑的結構體系和造型原則,只是把它作為一種裝飾風格,因此這里極難找到“純粹”的哥特式教堂.
意大利教堂并不強調高度和垂直感,正面也沒有高鐘塔,而是采用屏幕式的山墻構圖.屋頂較平緩,窗戶不大,往往尖券和半圓券并用,飛扶壁極為少見,雕刻和裝飾則有明顯的羅馬古典風格.
意大利最著名的哥特式教堂是米蘭大教堂,它是歐洲中世紀最大的教堂之一,14世紀80年代動工,直至19世紀初才最后完成.教堂內部由四排巨柱隔開,寬達49米.中廳高約45米,而在橫翼與中廳交叉處,更撥高至65米多,上面是一個八角形采光亭.中廳高出側廳很少,側高窗很小.內部比較幽暗,建筑的外部全由光彩奪目的白大理石筑成.高高的花窗、直立的扶壁以及 135座尖塔,都表現(xiàn)出向上的動勢,塔頂上的雕像仿佛正要飛升.西邊正面是意大利人字山墻,也裝飾著很多哥特式尖券尖塔.但它的門窗已經(jīng)帶有文藝復興晚期的風格.
威尼斯的世俗建筑有許多杰作.圣馬可廣場上的總督宮被公認為中世紀世俗建筑中最美麗的作品之一.立面采用連續(xù)的哥特式尖券和火焰紋式券廊,構圖別致,色彩明快.威尼斯還有很多帶有哥特式柱廊的府邸,臨水而立,非常優(yōu)雅.
巴洛克建筑
巴洛克建筑是17~18世紀在意大利文藝復興建筑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一種建筑和裝飾風格.其特點是外形自由,追求動態(tài),喜好富麗的裝飾和雕刻、強烈的色彩,常用穿插的曲面和橢圓形空間.
典型實例有羅馬的圣卡羅教堂,是波洛米尼設計的.它的殿堂平面近似橄欖形,周圍有一些不規(guī)則的小祈禱室;此外還有生活庭院.殿堂平面與天花裝飾強調曲線動態(tài),立面山花斷開,檐部水平彎曲,墻面凹凸度很大,裝飾豐富,有強烈的光影效果.盡管設計手法純熟,也難免有矯揉造作之感.17世紀中葉以后,巴洛克式教堂在意大利風靡一時,其中不乏新穎獨創(chuàng)的作品,但也有手法拙劣、堆砌過分的建筑.
我想問一下各種建筑風格的特點?
我想問一下各種建筑風格的特點?
我想知道例如:哥特式,洛可可,文藝復興式,羅馬式,巴洛克式,法式,地中海,意大利式,拜占庭式,阿拉伯,希臘摩爾式,新古典式等等建筑風格及其特點.不要太長或太短哦~
我想知道例如:哥特式,洛可可,文藝復興式,羅馬式,巴洛克式,法式,地中海,意大利式,拜占庭式,阿拉伯,希臘摩爾式,新古典式等等建筑風格及其特點.不要太長或太短哦~
語文人氣:900 ℃時間:2020-01-24 09:24:57
優(yōu)質解答
我來回答
類似推薦
猜你喜歡
- 1動聽的反義詞是什么
- 2hard 比較級到底是harder 還是more hard
- 3一只表的時針長六厘米你,如果走一圈,時針的尖端走過的路程是多少厘米,時針所掃過的面積程是多少厘米?ii
- 4【數(shù)學】高一三角函數(shù)證明題
- 5物理題關于物體運動的快慢
- 6土豆浸沒到底面長8厘米,寬4厘米的長方體玻璃缸中,水面上升了1.5厘米,這個土豆的體積是( )立方厘米
- 7向量 矢量 是幾年級的課程呀?
- 8by/on/take/with表示方式時的區(qū)別
- 9仿照下列詞語的結構規(guī)律,再試著寫幾個
- 10驚嘆不已的已是什么意思
- 11一堆煤12噸,用去了總數(shù)的四分之一,還剩下這堆煤的幾分之幾;如果用去了四分之一噸,還剩下幾噸;如果用去了4噸,用去了這頓煤的幾分之幾?
- 12因參與人體新陳代謝而消耗的氣體是_______(填化學式)謝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