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偷拍一区二区三区,亚洲精品永久 码,亚洲综合日韩精品欧美国产,亚洲国产日韩a在线亚洲

  • <center id="usuqs"></center>
  • 
    
  • 同仇敵愾的解釋

    同仇敵愾的解釋
    語文人氣:999 ℃時間:2020-06-29 10:00:13
    優(yōu)質解答
    同仇敵愾
    【同仇敵愾】( tóng chóu dí kài )亦作“ 同仇敵慨 ”.
    表示 抱著共同的憤恨,一致對付敵人.
    出 處 《詩經·秦風·無衣》:“與子同仇.
    例句
    先秦·左丘明《左傳·文公四年》:“諸侯敵王所愾.”
    孔穎達 疏:“當王所怒,謂往征伐之.”
    后以“同仇敵愾”指全體一致地痛恨、打擊敵人.
    《辛亥革命前十年間時論選集•論中國之前途及國民應盡之責任》:“我有軍備,我自整之.乃同仇敵愾之軍國民,非殘屠同胞之劊子手也.”
    瞿秋白 《亂彈•狗樣的英雄》:“一望見穿上制服的人,就發(fā)生同仇敵愾之心,馬上想動手收拾掉他.”
    郭澄清 《大刀記》第五章:“〔人民〕為了抗日救國的偉大事業(yè),正在同仇敵愾,英勇奮戰(zhàn),抗擊 日本 侵略者.”
    魯迅 《且介亭雜文二集•五論“文人相輕”--明術》:“讀者大眾的對于某一作者,是未必和‘批評’或‘批判’者同仇敵慨的.”
    用 法 復句式;作謂語、分句;含褒義
    典 故
    故事 東周春秋時期,有一首流傳于軍中的歌謠,表現(xiàn)了士兵們 慷慨從軍;同心對敵的樂觀精神和保衛(wèi)祖國的英雄氣概.這首歌謠 分為三節(jié),可以反復詠唱.其中第一節(jié)是這樣的:”誰說沒有衣服?我 的戰(zhàn)袍就是你的.國王興兵打仗,快把刀槍修好.我與你共同對付仇 敵.” “同仇”這個詞就來源于上面的歌謠. 公元前623年,衛(wèi)國的寧俞出使魯國,魯文王設宴招待.席間,文 王讓樂工演唱《湛露》和《彤tong弓》,寧俞一聽就知道.這是周天子 對諸侯恩賜、褒獎時的宴樂.為此,他在席間不作任何答謝之辭. 文王對寧俞在席間表示沉默不理解.宴飲完畢后,命人私下詢 問他是什么原因.寧俞回答說:“當年諸侯以周天子對敵人的憤恨為 同恨,所以為天子獻上戰(zhàn)功.天子為了酬謝諸侯,在酒宴中賜彤弓, 賦《湛露》,這是應該的.但如今我們衛(wèi)國來到魯國表示友好,大王學 天子賜諸侯的禮節(jié),也命樂工演唱《湛露》和《彤弓》.在這種情況下, 我只好沉默不言了.” “敵愾(kai)”這個詞就來源寧俞說的話.
    出處《詩·秦風·無衣》
    我來回答
    類似推薦
    請使用1024x768 IE6.0或更高版本瀏覽器瀏覽本站點,以保證最佳閱讀效果。本頁提供作業(yè)小助手,一起搜作業(yè)以及作業(yè)好幫手最新版!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12-2024 作業(yè)小助手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