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對高原低氧環(huán)境能產(chǎn)生適應(yīng),通過運動鍛煉獲得的適應(yīng)尤佳.于是產(chǎn)生了利用高原特殊的地理條件增強運動員呼吸和心血管系統(tǒng)功能,提高有氧代謝能力的想法和做法,這就是原始的高原訓練.目前認為高原訓練最適宜的高度為海拔1800-2000米之間.
高原訓練時人體有兩種負荷:一是運動缺氧的負荷,這在平原也有;二是高原缺氧的負荷,這是平原所無.兩種負荷相加,造成高原更為深刻的缺氧刺激,就能大大調(diào)動身體的機能潛力,因而高原訓練實際上是一種特殊形式的強化訓練.
高原地區(qū)缺氧的特定環(huán)境,運動員在含氧量較低的條件下訓練,能夠促使紅細胞增生和血紅蛋白增加,從而提高了身體輸氧能力.
高原訓練的時間較短,一般為3-4周,強度相對偏大.部分運動訓練手段的強度在95%以上或接近最高強度,當運動員能完成接近本人在平原的主項最高強度時,回到平原后,突破原最高強度,提高成績的可能性是很大的.
在高原訓練中,存在許多要素,但其中最主要的是:適當?shù)母叨?適當?shù)挠柧殨r間,適當?shù)膹姸群瓦x擇至比賽時間的適當間隔.
第一;適當?shù)母叨?一般來說,海拔1000-3000米的高原訓練都有效果.有認認為在海拔2000-2500米的高度訓練對提高運動水平以及運動員的耐力、速度最有好處.而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度則有不利的影響,特別是長期大負荷的訓練.適當?shù)母叨燃饶苡柧殞\動員肌體產(chǎn)生深刻的缺氧刺激,又能使運動員承受比較大的訓練和強度.
第二;適當?shù)挠柧殨r間.在中等高度(海拔2000米左右),高原訓練的時間以45-50天為宜.高原訓練每天訓練的次數(shù)以不超過4次為宜.近年來,一些國家在田徑訓練中,把中等的訓練作為重要的一環(huán),每年都安排3-4周.
第三;適當?shù)膹姸?在現(xiàn)代運動訓練中,沒有強度,也就沒有運動成績的突破.但是,在高原訓練中,強度最難掌握.在高原訓練中,要根據(jù)運動員本身的訓練水平的高低確定強度的大小,要與比賽的國際標準相銜接,在訓練中要求部分手段要接近比賽的要求,要把高原訓練的強度與下山后的訓練強度相銜接,下山后的強度要高于高原訓練的強度.
第四;至于比賽時的適當間隔.高原訓練結(jié)束后,由于高原訓練的疲憊以及人體對于低海拔的平原有個逐漸適應(yīng)的調(diào)整過程,運動員下山后一般都有一段肌體狀況的低谷,因此要注意捕捉運動員運動能力起伏動態(tài)中的最佳點,既調(diào)整好高原訓練后至比賽時的適當間隔.
前蘇聯(lián)有材料指出:在高原經(jīng)過2-5周,強度不是很大的訓練后,訓練末期有個減負荷過程,下山后,有三個時期能提高成績:第一個時期,下山后的2-6天(然后有一個下降);第二個時期,14-24天;第三個時期,35-45天.高原訓練愈緊張,負荷愈大,運動員提高成績出現(xiàn)的便愈晚.
猜你喜歡
- 1給兩個原子的結(jié)構(gòu)示意圖,怎么表示兩種原子所形成的分子的化學式
- 2I won't tell you,that's a secret!
- 30.3MPa下空氣的密度是多少?求換算過程.
- 4201.304不銹鋼管的重量計算公式怎么算?
- 5Now let's talk about our food.
- 6一道科學物理題 公式 好的給分一根長25厘米,體積為5×10-6米3圓形均勻涂蠟的木棒
- 7小紅看一本科技書,看了3天,剩下121頁,如果用這樣的速度看4天就剩下全書的5分之2.這本書有多少頁.
- 8七年級下冊英語p35 3a翻譯
- 9客車和貨車同時從甲、乙兩地相對而行,6小時客車距乙地的距離是全程的12、5%,貨車超過中點54千米,已知貨
- 10求不等邊三角形的面積公式!
- 11亞硫酸鋇和硝酸反應(yīng)
- 12在RT三角形中,B為90度,AB為3cm,AC為5cm,要三角形ABC折疊,要C與A重合,得折痕DE,求三角形ABE面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