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一般都把生物分為三大界,即動物界、植物界和微生物界.
生物既然被分為三界,那么各界都必定有自己的特征.其中主要的是食物不足,另外溫度、空氣、濕度等也都直接影響微生物的繁殖數量,因此微生物的總數量總是保持在相對穩(wěn)定的水平上.微生物還具有極強的抗熱、抗寒、抗鹽、抗干燥、抗酸、抗堿、抗缺氧、抗壓、抗輻射、抗毒物等方面的能力,真是天不怕,地不怕,打不死,壓不爛.正是微生物的這些特點,使人們雖然看不見它們卻不敢小視它們.對那些與人類為友的微生物,人們創(chuàng)造條件,讓其為人類工作.對那些與人類為敵的微生物,人們必須“嚴陣以待”,花大氣力限制或剿滅它們.
生物劃分為“三大界”的說法為許多人所接受,但在科學家們的認真研究中,對生物如何分“界”的看法很不相同.不同意見主要集中在對微生物的爭論上.微生物雖然與植物、動物并列,稱為三大界,共同組成生物界,但在分類學上,有的微生物被列人植物類,如一些低等藻類;有的微生物被列人動物類,如草履蟲等單細胞原生動物.實際上,微生物大都處在動物和植物還沒有分化的階段,常兼有二者特征,但二者特征又都不典型,因此,有人認為微生物都是些原始低級的生物,因此應稱為“原生生物界”.這樣生物就可劃分為“原生生物界”、“植物界”和“動物界”.但有人又從藍藻和細菌的細胞結構與其他微生物顯著不同的情況出發(fā),建議將生物分為四界,即原核生物界、原始有核界、后生植物界和后生動物界.近年來,對病毒和類病毒的研究非常活躍.病毒不具有細胞的形態(tài),必須侵人其他生物體的細胞內才能生長,因此它的來歷、進化和分類情況都很特殊.于是有人建議把病毒獨立出來另成一界.直到目前,關于生物的分界間題,并沒有取得一致的看法.三界說、四界說、五界說,甚至六界說同時存在.究竟怎樣分類最科學,還有待科學家們進一步研究探討
猜你喜歡
- 1若一個整數的平方根是2a-1和-a+2,則a= ,這個整數是
- 2一列火車從甲的開往乙地,當火車超過甲乙兩地的中點75千米時,未行的路程是已行路程的2/3,行了多少千米?
- 3設甲數為x,用代數式表示乙數;(1)甲數的4倍比乙數多7;(2)甲數的2倍比乙數少9.
- 4alone lone lonely的區(qū)別?
- 5你現在感覺怎么樣?我感覺好多了.英文
- 6市實驗中學學生步行到郊外旅行.高一(1)班學生組成前隊,步行速度為4千米/時,高一(2)班學生組成后隊,速度為6千米/時.前隊出發(fā)1小時后,后隊才出發(fā),同時后隊派一名聯(lián)絡員騎自
- 7為什么負載增大,相當于負載電阻Rl減小
- 8the bridge ( )a big ship can go has been built.括號里填under which 還是under that?為什么?
- 9野百合的春天閱讀答案有題目
- 100,25*2,5/1/32的簡便方法
- 11八年級上冊英語作文關于運動的
- 12一次函數圖像怎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