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爾基《高爾基論青年》中關(guān)于讀書的名言
要熱愛書,它會使你的生活輕松‘它會友愛地來幫助你了解紛繁復(fù)雜的思想、感情和時間;它會教導(dǎo)你尊重別人和你自己;它以熱愛世界、熱愛人類的情感來鼓舞智慧和心靈.P.251
熱愛書吧,這是知識的泉源!只有知識才是有用的,只有它才能夠使我們在精神上成為堅強、忠誠和有理智的人,成為能夠真正愛人類、尊重人類勞動、忠衷心地欣賞人類那不間斷的偉大勞動所產(chǎn)身的美好果實的人.P.251
我覺得,當書本給我講到聞所未聞,見所未見的人物、感情、思想和態(tài)度時,似乎是每一本書都在我面前打開一扇窗戶,日讓我看到一個不可思議的新世界.P.243
每一本書是一級小階梯,我每爬一級,就更脫離畜生而上升到人類,更接近美好生活的觀念,更熱愛這書.P.249
讀書,這個我們習(xí)以為常的平凡過程,實際上是人的心靈和上下古今一切民族的偉大智慧相結(jié)合的過程.P.250
西方名言3則
我閱讀關(guān)于我所不懂的題目之書籍時,所用的方法,是先求得該題目的膚表的見解,先瀏覽許多頁和好多章,然后才從頭重新讀起,以求獲得精密的智識.我對該書的終末,就懂得它的起音.這是我所能介紹給你唯一正解的方法.——狄慈根:《辯證法的邏輯》
重要的不是知識的數(shù)量,而是知識的質(zhì)量,有些人知道很多很多,但卻不知道最有用的東西.——托爾斯泰
在所閱讀的書本中找出可以把自己引到深處的東西,把其它一切統(tǒng)統(tǒng)拋掉,就是拋掉使頭腦負擔(dān)過重和會把自己誘離要點的一切.——愛因斯坦
我第一遍讀一本好書的時候,我仿佛覺得我找到了一個朋友,當我再一次讀這本書的時候,仿佛又和老朋友重逢.——伏爾泰(法國作家)
書籍是人類知識的總結(jié),是全世界的營養(yǎng)品.——莎士比亞(英國文學(xué)家)
讀書越多,精神就越健壯而勇敢.——高爾基(蘇聯(lián)作家)
把一頁書好好地消化,勝過匆忙地閱讀一本書.——麥考萊(英國作家)
愛護書籍吧,它是知識的源泉.——高爾基(蘇聯(lián)作家)
多讀書而不假思索,你會覺得你知道得很多,而當你讀書又思考得越多的時候,你就會越清楚地看到,你知道得還很少.——伏而泰(法國作家)
生活里沒有書籍,就好象沒有陽光.——莎士比亞(英國作家)
書,要算人類在走向未來幸福富強的道路上所創(chuàng)造的一切奇跡中,最復(fù)雜最偉大的奇跡.
——高爾基(蘇聯(lián)作家)
各種蠢事,在每天閱讀好書的影響下,仿佛烤在火上一樣,漸漸熔化.——雨果(法國作家)
有些書可供一嘗,有些書可以吞下,有不多的幾部書則應(yīng)當咀嚼消化;這就是說,有些書讀讀他們的一部分就夠了,有些書可以全讀,但是不必過于細心地讀;只有不多的幾部書則應(yīng)當全讀,勤讀,而且用心地讀.——培根(英國哲學(xué)家)
讀書而不能運用,則所讀書等于廢紙.——華盛頓(美國政治家)
理想的書籍是智慧的鑰匙.——列夫·托爾斯泰(俄國作家)
好的書籍是最貴重的珍寶.——別林斯基(俄國文學(xué)批評家)
人生猶如一本書,愚蠢者草草翻過,聰明人細細閱讀.為何如此. 因為他們只能讀它一次.— 保 羅
一個人應(yīng)養(yǎng)成信賴自己的習(xí)慣,即使在最危急的時候,也要相信自己的勇敢與毅力. —— 拿破侖
把學(xué)問過于用作裝飾是虛假;完全依學(xué)問上的規(guī)則而斷事是書生的怪癖. ——培 根
中國古代讀書名言
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黑發(fā)不知勤學(xué)早,白首方悔讀書遲.——顏真卿
性癡,則其志凝:故書癡者文必工,藝癡者技必良.——世之落拓而無成者,皆自謂不癡者也.——蒲松齡《阿寶》
書富如入海,百貨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兼收盡取,但得春所欲求者爾.故愿學(xué)者每次作一意求之.——蘇軾《東坡文集事略》
看文字須大段精彩看,聳起精神,豎起筋骨,不要困,如有刀劍在后一般.就一段中須要透,擊其首則尾應(yīng),擊其尾則首應(yīng),方始是.不可按冊子便在,掩了冊子便忘.——朱熹《朱子語類大全》
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則眼看不仔細,心眼既不專一,卻只漫浪誦讀,決不能記,久也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豈不到乎?——朱熹《訓(xùn)學(xué)齋規(guī)》
學(xué)貴精不貴博.……知得十件而都不到地,不如知得一件卻到地也. ——戴震《戴東原先生年譜》
讀書以過目成誦為能,最是不濟事.——鄭板橋
博學(xué)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有弗學(xué),學(xué)之弗能,弗措也;有弗問,問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篤,弗措也.人一能之,已百之,人十能之,已千之.果能此道矣,雖愚必明,雖柔必剛. 孔丘 引自〈禮記·中庸·博學(xué)〉
業(yè)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毀于隨. ——韓愈 引自《進學(xué)解》
讀書,始讀,未知有疑;其次,則漸漸有疑;中則節(jié)節(jié)是疑.過了這一番,疑漸漸釋,以至融會貫通,都無所疑,方始是學(xué)—朱熹
道成于學(xué)而藏于書,學(xué)進于振而廢于窮.—王符(東漢思想家、哲學(xué)家)引自《潛夫論·贊學(xué)》
看文字須大段精彩看,聳起精神,豎起筋骨,不要困,如有刀劍在后一般.就一段中須要透,擊其首則尾應(yīng),擊其尾則首應(yīng),方始是.不可按冊子便在,掩了冊子便忘.朱熹引自《朱子語類大全》第10卷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荀況引自《荀子·勸學(xué)篇》
境遇休怨我不如人,不如我者尚眾;學(xué)問休言我勝于人,勝于我者還多.—李惺(清代作家)引自《西漚外集·藥言剩稿》書山有路勤為徑,學(xué)海無崖苦作舟.—韓愈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王之渙(唐代詩人)引自《登鸛雀樓》
古今之成大事業(yè)、大學(xué)問者,罔不經(jīng)過三種境界:“昨夜西風(fēng)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界也.“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界也.“眾里尋他千白度,回頭驀見,那人正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界也.王國維(清代學(xué)者)轉(zhuǎn)引自《人間詞話新注》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杜甫(唐代詩人)
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云影共徘徊,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朱熹(宋代學(xué)者)
讀書譬如飲食,從容咀嚼,其味必長;大嚼大咽,終不知味也.讀書之法,在循序而漸進,熟讀而精思.——朱熹(宋代哲學(xué)家)
中國現(xiàn)代名言
無所不能的人實在一無所能,無所不專的專家實在是一無所?!w奮《韜奮文集》
加緊學(xué)習(xí),抓住中心,寧精勿雜,寧專勿多.——周恩來《周恩來選集》
讀書也象開礦一樣,“沙里淘金”.——趙樹理
行是知之始;知是形之成.—陶行知(近代教育家)引自《陶行知教育論文選集》
唯有專心致志,把心力集中在學(xué)問上,才能事半功倍蔡元培(近代教育家)
知識是引導(dǎo)人生的光明與真實境界的燈燭,愚昧是達到光明與真實境界的障礙,也就是人生發(fā)展的障礙—李大釗引自《李大釗選集》
人不可有傲氣,但不可無傲骨. —— 徐悲鴻
好問的人,只做了五分種的愚人;恥于發(fā)問的人,終身為愚人.——佚 名
三日不讀書,便覺面貌可憎,語言無味.——黃魯直
搜集與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意思相近的名言
搜集與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意思相近的名言
語文人氣:395 ℃時間:2020-03-12 03:04:08
優(yōu)質(zhì)解答
我來回答
類似推薦
- 像“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這樣的名言警句
-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同義名言
- 和“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意思一樣的名言(三句)
- 由“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聯(lián)想到魯迅的名言和他意思相關(guān)的詩句
- 與“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意思相近的名言
- 比值是七分之一的比有幾個?是怎么解的?最好有算式!急
- 只要是“to+動詞原形”就是動詞不定式嗎?
- 如夢令 李清照 思想、主題、意境
- 馬說一文里對“食馬者”的無知發(fā)出強烈譴責(zé)的語句是什么?
- 一塊紅綢,長2.4米,寬70厘米.要做直角邊分別為8厘米,5厘米的三角形小旗,可以做幾面?
- 已知∠AOB與∠BOC互為補角,OD是∠AOB的平分線,OE在∠BOC內(nèi),∠BOE=1/2∠EOC,∠DOE=72°,求∠EOC的度數(shù).
- 九牛一毛、滄海一粟這二個詞表現(xiàn)了什么?
猜你喜歡
- 1怎樣判斷一個有機物分子式平面結(jié)構(gòu)還是立體結(jié)構(gòu)
- 2求一套九年級一元二次方程整章的數(shù)學(xué)卷
- 3in the summer of 1980 a spanish tourist ,Gasper Carner,went to Great Britai
- 4除了攝氏溫度計,還有什么溫度計呢?
- 5為什么要保護野生動物和野生植物?
- 6水稻畝產(chǎn)量的世界紀錄是多少
- 7請你算一算: 松鼠媽媽采松子,晴天每天可采20個,雨天每天可采12個,它一連幾天采了112個松子,平均每天采14個,問這幾天中有幾天晴天,幾天是雨天?
- 8若m2+n2-6n+4m+13=0,m2-n2=_.
- 9商店運來蘋果500千克,蘋果比梨子少4分之1,梨子有多少千克?
- 10質(zhì)量為M1的木板靜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在木板上放一質(zhì)量為M2的木塊.現(xiàn)給木塊一個相對于地面的水平速度V0,已知木塊與木板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u,木板足夠長
- 11一次函數(shù) y=-2x+3 是否在(4,-10)上
- 12兩情若是久長時 又豈在朝朝暮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