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晉侯復假道于虞以伐虢.宮之奇諫曰:“虢,虞之表也,虢亡,虞必從之.晉不可啟,寇不可玩,一之為甚,其可再乎?諺所謂‘輔車相依,唇亡齒寒’者,其虞、虢之謂也.”公曰:“晉,吾宗也,豈害我哉?”對曰:“大伯、虞仲,大王之昭也,大伯不從,是以不嗣.虢仲、虢叔,王季之穆也,為文王卿士,*(肙力)在王室,藏于盟府.將虢是滅,何愛于虞?且虞能親于桓、莊乎,其愛之也?桓、莊之族何罪,而以為戮,不唯逼乎?親以寵逼,猶尚害之,況以國乎?”公曰:“吾享祀豐潔,神必據我.”對曰:“臣聞之,鬼神非人實親,惟德是依.故《周書》曰:‘皇天無親,惟德是輔.’又曰:‘黍稷非馨,明德惟馨.’又曰:‘民不易物,惟德繄物.’如是,則非德民不和,神不享矣.神所馮依,將在德矣.若晉取虞,而明德以薦馨香,神其吐之乎?”弗聽,許晉使.宮之奇以其族行,曰:“虞不臘矣,在此行也,晉不更舉矣.”
翻譯:
“晉獻公再次向虞周借路去攻打虢國,宮之奇進諫說:“虢國是虞國的屏障.虢國滅亡了,虞國必定會跟著被滅掉.晉國的野心不可助長,對外敵不可忽視.借路給晉國一次就算是過分了,怎么可能有第二次?俗話說,‘面頰和牙床骨是相互依存的,失去了嘴唇牙齒就會受凍.’這話說的正是虞國和虢國的關系啊.”虞公說:“晉國是我們的同宗,怎么會謀害我們?”宮之奇回答說:“太伯和虞仲都是太王的兒子,太伯不從父命,因此沒有繼承周朝的王位.虢仲和虢叔都是王季的兒子,當過文王的執(zhí)政大臣,對周王室立下過功勛,記載他們功績的盟書在盟府里保存著,晉國將虢國都要滅掉,對虞國還能有什么愛惜?再說晉國愛虞國,這種愛比桓叔和莊伯的后人對晉國更親近嗎?桓叔和莊伯的后人有什么罪過,而晉獻公把他們都殺掉了,不就是因為他感到他們是一種威脅嗎?至親的人因為恃寵而威脅到獻公,而且還要把他們殺掉,何況一個國家對他的威脅呢?虞公說:“我的祭品豐盛潔凈,神明一定會保佑我.”宮之奇說:“我聽說過,鬼神不隨便親近哪個人,只保佑有德行的人.所以《周書》上說:‘上天對人不分親疏,只幫助有德行的人.’還說:‘五谷祭品不算芳香,只有美德會芳香四溢.’《周書》上又說:‘人們的祭品沒有什么不同,只有有美德的人的祭品神才會享用.’照《周書》這么說,君主沒有德行,民眾就不會和睦,神明也不會享用他的祭品.神明所依憑的,在于人的德行.如果晉國奪取了虞國,用他的美德向神明進獻祭品,難道神明會不享用嗎?”虞公沒有聽從宮之奇的勸告,答應了晉國使者借路的要求.宮之奇帶領他的家族離開了虞國,并說:“虞國不能舉行年終的臘祭了.這一次虞國就滅亡了,晉國用不著再發(fā)兵了.”
.
冬季的十二月初一,晉國滅掉了虢國.虢公丑逃到京師.晉軍返回途中在虞國駐扎,趁機襲擊了虞國,把它滅掉了.晉軍抓住了虞公和大夫井伯,把他們作為晉獻公女兒秦穆姬的陪嫁,但沒有廢除虞國的祭祀,并把虞國的貢物歸于周王室.
猜你喜歡
- 1Y=1和Y=X^2所圍成的圖形的近似面積?
- 2用溫度計測水的溫度 為什么拿出來溫度顯示上升再下降
- 3有含鹽率為20%的鹽水160克,明明想把它變成含鹽率為36%的鹽水,需要加入純鹽多少克?
- 4第一第二章
- 5用24厘米的鐵絲圍成一個直角三角形,這個三角形三條邊長度的比是3:4:5,這個直角三角形的兩條直角邊長度是多少?它的面積是多少?
- 6put sth in 和put sth into的區(qū)別
- 7填諺語、歇后語、俗語等
- 8為什么要在共振頻率條件下進行聲速測量?如何判斷測量系統(tǒng)是否處于共振狀態(tài)?
- 9twenty英語怎么讀
- 10How much so you like it?的回答
- 11寫出下面相應的口頭語
- 12關于成長的名言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