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 的 呼 喚
瓊 瑤
夢中,總聽到那山的呼喚.
從小,熱愛山,熱愛水,熱愛大自然那渺無邊際、不可捉摸的旖旎與神奇.
童年時,在故鄉(xiāng)湖南的鄉(xiāng)間,曾有那么一座山,使我喘息過,使我迷惑過,使我喜悅而又使我沉迷,至今,那山仍清晰地縈繞于我的腦際.那山并不高,遍布著松樹,高大的直入云霄,小的只有半個人高,泥土是紅色的,土質松而軟,沒有雜草,沒有荊棘,只是,遍地散布著一顆顆的松果.而我常穿梭于那松林間,奔跑著,呼喊著,收集著那些松果,竟日流連,樂而不疲.玩累了,我會選擇一棵巨大的松樹,倚著它坐下來,讓那如傘般的松枝遮蔽著我.閉上眼睛,我靜靜地傾聽那山風穿過松林發(fā)出的簌簌聲響,幻想著它在訴說些什么.我一直是個愛做夢的孩子,我就在那兒醞釀著、堆積著、制造著我最初的、童稚的夢.長長久久地聽著那山聲籟、山的傾訴和山的呼喚.
這座童年時期影響著我的山,始終屹立在我的心中,它帶著一股燒灼般的力量壓迫著我.一座山!我總覺得自己要攀一座山,而我也總覺得自己在攀一座山.我開始寫作,迫切地想寫出我對山的那份感覺,我寫了很多以山為背景的小說,像《深山里》,像《苔痕》,像《船里的卡保山》……而真正能寫出我那份感覺的,只有一篇《幸運草》
兩年前,隨著拍攝《幸運草》的外景勘察隊,我上了一座山.我這一生真正地爬上了一座“山”,再度感受那份令人喘息、令人迷惑、令人喜悅而又令人沉迷的滋味.那座山,那座深入云霄、高不可攀的山,那座遠離塵囂、沒有絲毫人間煙火味的山!那座半是夢境、半是幻境、半是仙境的山!
那山海拔一萬三千多英尺,名叫“玉山”.
再沒有什么感覺比登上一座“高山”的感覺更踏實,也再沒有什么感覺比登上一座“高山”的感覺更虛幻,那山半在云封霧繞中,半在氤氳迷離中.巖石高插入云,松樹伸展著枝丫,像一只只巨人的手,托住了整個的天空.
站在那兒,世界在你的腳底,寒意深深的云層包圍著你.濃密的松樹,高大,挺拔,蒼勁.樹枝上全掛著一串一串的蒼苔,云所帶來的水汽凝聚在蒼苔上,成為一顆顆晶瑩的水滴,順著蒼苔向下滴落.云飄浮在腳下,在眼前,在身邊,忽而來,忽而去,忽而凝聚,忽而飄散.太陽的光芒透過樹梢,透過云層,像一條條閃爍的光帶,遍撒在整個山頭.一會兒,你會浴在陽光的燦爛里,一會兒,你又會置身于巖石的陰影下.身邊所有的景象,瞬息萬變,使你不能不一次又一次的驚嘆,驚嘆那造物的神秘與神奇.
夜里,寒月當頭,流星數(shù)點.山沐浴在月光下,一片清幽,一片朦朧.處處是巖石與巨木的幢憧黑影.給人一份說不出的震懾與肅穆的感覺.山中的夜并不寧靜,風在林中穿梭,時而尖嘯,如一聲壯烈的吶喊,時而低吟,如一支柔美的情歌.除了風聲,有隔山的飛瀑.在不停不休地飛湍奔流.有不知名的鳥兒,此起彼應地互相唱和.有樹枝偶然的斷裂聲,有小蟲的唧唧,有草叢中不明原委的簌簌……這種種的聲浪,匯合成了一股“山的呼喚”,那樣讓人感動,讓人震懾,讓人迷惑.
夢中,我總聽到那山的呼喚.我知道,我將攀登,一次又一次.因為,那山在呼喚著我.
猜你喜歡
- 1六年級上冊第八作文
- 2一個數(shù)既是36的因數(shù),又是2的倍數(shù),這樣的數(shù)是( )
- 3唐詩宋詞元曲和現(xiàn)代詩300首哪里有?
- 4已知x,y滿足x-y+5>=0,x+y>=0,x
- 5小玲沿某公路以每小時4千米速度步行上學,沿途發(fā)現(xiàn)每隔9分鐘有一輛公共汽車從后面超過她,每隔7分鐘遇到一輛迎面而來的公共汽車,若汽車發(fā)車的間隔時間相同,而且汽車的速度相同,
- 615公分的灰土兩步 請問一步灰土 用白灰?guī)坠謣
- 7英語翻譯
- 8小剛的書是小亮的2倍,如果小剛給小亮6本書的話他們兩的書的數(shù)量就一樣多,問小剛和小亮各有幾本書?
- 9調查問卷的回收率怎么算
- 10若不等式組x-m≥o,3-2x>-1有3個整數(shù)解,m的取值范圍是
- 11There are many students playing games on the playground 改為同義句
- 12請問能告訴我一下每立方米瀝青混凝土,石子的用量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