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長城的諺語:
多深的根基,筑多高的墻
不到九門口,枉來長城走
萬里長城最長,學漢語最難
不到長城非好漢
萬里長城永不倒,千里黃河水滔滔
長城易到,好漢難為
長城內(nèi)外皆故鄉(xiāng)
筑就長城千夫苦,何止孟姜一人哭
要問長城在哪里,就在百姓心坎上
不到長城非好漢,屈指行程2萬,六盤山上高峰,紅旗漫卷西方,今日長纓在手,何時縛住蒼龍
二、長城的成語:
1.不到長城非好漢
2.雄關萬里
3.狼煙四起
4.烽火連天
5.兵臨城下
6.眾志成城
7.固若金湯
8.自毀長城
9.孤城絕塞
10.萬里長城
三、長城的民間故事和傳說:
孟姜女哭長城的故事
長城的故事和傳說——望京樓
長城的故事和傳說——“玉門關”
四、長城民歌民謠
山海關
山海關,地面寬,南有海,北有山,當中有個第一關,下面就是角樓灣.
窮羅城,富西關,不窮不富角樓灣.
橋對橋,廟對廟,一步三筒碑,獅子比城高.
張家口
一年一場風,年始到年終
十八蹬,高入天,鷹飛倒仰猴難攀;山高到底有多少,一個骨碌滾三天
殺虎口
殺虎口,殺虎口,沒有錢財難過口,不是丟錢財,就是刀砍頭,過了虎口還心抖.
嘉峪關
出了嘉峪關,兩眼淚不干.向前看,戈壁灘,向后看,鬼門關
出了嘉峪關,兩眼淚不干,上望灰色天,下看戈壁灘
出了嘉峪關,眼淚擦不于
一出嘉峪關,兩眼淚汪汪
木蘭腳蹬黃河岸,一箭射過嘉峪關;找箭找不見,不找就看見.補充:秦始皇修長城-功過后人評
長城上的磚-未知經(jīng)過多少風雨
長城上跑步-大有奔頭
萬里長城-永不倒.
不到長城非好漢-不吃烤鴨真遺憾!
盧溝橋的長城-數(shù)不清
孟姜女哭長城-千古絕唱補充:閱八達嶺
倪祖(明)
八達雄垣起戍樓,風煙朔漠塞邊秋.
檻前平隴依然古,山外長河猶自流.
漢將青云收汗馬,龍沙白骨嘯寒丘.
不堪脂血均輸盡,誰系單于納款頭.
登八達嶺
沈用濟(清)
策馬出居庸,盤回上碧峰.
坐窺京邑盡,行繞塞垣重.
夕照沉千帳,寒聲折萬松.
回瞻陵寢地,云氣總成龍.
登八達嶺
陳春嘯
倚天舒嘯氣如虹,極目長城第一峰.
萬里垣墉連朔漠,千秋堡堠傲蒼穹.
烽煙早凈王戈淚,偉業(yè)方興鼎革工.
莫對關山嗟往事,且看寰宇仰神龍.
度嶺見長城
丁澎(清)
嶺坂風回樹郁盤,長城如帶霧中看.
隨陽雁斷天疑盡,背日風高夏若寒.
滄海不沉秦女石,浮云欲動楚臣冠.
伊州一曲先揮淚,況是親經(jīng)行路難.
八達嶺
徐渭(明)
八達高坡百尺強,逕連大漠去荒荒.
輿幢盡日山油碧,戍堡終年霧 黃.
過八達嶺
劉迎(金)
山險路已出,彌望盡荒坡.
風土日已殊,氣象微沙柁.
我老倦行役,驅車此經(jīng)過.
時節(jié)春已夏,土寒地無禾.
行路不肯留,奈此居人何.
作詩無佳語,已待勞者歌.
孟姜女哭長城的故事
秦始皇統(tǒng)一中國后,征集了數(shù)十萬民夫,于公元前214年將秦、燕、趙三國北邊的城墻連通、修繕合一,這便是舉世聞名的萬里長城.孟姜女萬里尋夫送寒衣,哭倒長城八百里的傳說就發(fā)生在那個時候.
古時候,孟老漢和姜老漢互為鄰居,僅一墻之隔.一年春天,孟老漢在自己院中種了一顆葫蘆籽,經(jīng)過澆水、施肥精心培育,葫蘆秧長得肥壯、高大,從墻頭爬過去,到姜老漢的院里結了個很大的葫蘆,有幾十斤重.等葫蘆熟后,姜老漢拿刀把它切開,突然見里邊躺著個又白又胖、非常可愛的女娃娃,姜老漢喜臺望外,奔走相告,村里人聽說后,紛紛前來觀看這新鮮事,可是孟、姜兩老漢卻因此產(chǎn)生了矛盾,吵得不可開交.孟老漢非常堅定地說:"這葫蘆是我親自種下的,胖女孩該歸我."姜老漢卻固執(zhí)地說:"這葫蘆結在我的院子里,這女娃該是我的."吵了三天三夜,難解難分,毫無結果,后經(jīng)村里人調(diào)解為:女娃娃屬于兩家共同的,輪流居住,共同扶養(yǎng),并取了個"孟姜女"的名字.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轉眼間十多年過去了,孟、姜兩家老人為現(xiàn)已長大成人的孟姜女選了個女婿叫范杞梁,選定良辰吉日,準備成親.天有不測風云,成親之日,新郎、新娘正要拜堂,突然從門外闖進幾個衙役,一擁而上把新郎范杞梁當民夫抓走了.
原來,當時由于秦始皇在全國各地抽調(diào)大批民夫修筑長城,日日夜夜拚命干,民夫們被累死、餓死的不計其數(shù),為了加快工程速度,他們又到處抓民夫補充,范杞梁也被發(fā)配去充當修長城的民夫了.
轉眼一年過去了,范札梁杳無音信,急得孟姜女飯吃不下,覺睡不著,不知如何是好,跟兩家老人商量后,決定去找丈夫,發(fā)誓找不到丈夫絕不回家.她帶上干糧和給丈夫特制的御寒衣服上路了.一路上,風吹雨淋、日曬風寒、饑寒交迫、步履艱難,經(jīng)過千難萬險的萬里跋涉,終于找到了修長城的地方,一打聽才知道,為修長城死了許多人,丈夫范杞梁早就累死了,并被埋在長城下,尸骨都找不到了.這一消息如同晴天霹靂,孟姜女頓時就傷心地慟哭起來,淚如泉,聲如雷,哭得驚天動地,天昏地暗,眼看著長城一段段的倒塌,哭到哪里塌到哪里,足有八百里長.這下可急壞了工程總管,急忙去報告正來此巡查工程進展的秦始皇.秦始皇趕忙去見孟姜女尋問根由.一見之后,便被她的美貌迷住了,非要封她為"正宮娘娘".孟姜女雖然怒火滿腔,但還是壓住心頭仇恨,靈機一動,將計就計地非要秦始皇答應她三個條件,才能當"正宮娘娘".一要找到丈夫范札梁的尸體;二要為其丈夫舉行國葬;三要秦始皇為范杞梁披麻戴孝、打幡送葬.秦始皇聽罷孟姜女提的三個條件,思索片刻,為了得到美貌的孟姜女,便硬著頭皮答應下來,孟姜女戴著孝拜了為筑城而死的范札梁墳墓后,宿愿已償,面對滾滾的渤海,縱身一躍,投海自盡了.
孟姜女哭長城的故事,很快就被人們所傳頌,人們?yōu)榧o念她,在山海關附近的一個山頭上,給她修了墳、建了廟,取名為"姜女廟". 孟姜女萬里尋夫送寒衣,哭倒長城八百里的故事家喻戶曉,流傳至今.
2.長城的故事和傳說——望京樓
當年戚繼光任薊鎮(zhèn)總兵官,在譚綸的支持下,親自規(guī)劃和督造了金山嶺長城(位于河北省灤平縣境內(nèi)).
此段長城的結構獨特,城墻是用巨大的條石為基礎,以磚包砌而成.金山嶺長城東端高入云端的老虎山上,有一座望京樓,座落在一千米高的山頂上,樓的兩側是懸崖峭壁,人只能從石縫中攀登而上.據(jù)說當年修筑時,為了運條石死傷了許多人,但條石仍運不上去.此事感動了玉皇大帝,立即派他的外甥二郎神去運石.當晚,二郎神來到老虎山下,見到成堆的條石堆放在那里,隨即將他的神刀一晃,立刻變成趕山鞭.他手揮趕山鞭向條石上抽打,同時喊聲"變",那一塊塊條石,馬上變成一只只大山羊,直奔山頂.到山頂后他數(shù)了數(shù),不多也不少,正好夠用.恰逢此時,一個士兵臺帳小解,忽見二郎神趕羊,驚叫一聲往回跑.二郎神聽到有人喊叫,也吃了一驚,將幾十塊條石踢下山去,落在東面的山坳里.二郎神隨即騰身上天.
就這樣,修望京樓的條石,就缺了幾十塊.現(xiàn)在登上望京樓時,會看到樓底十二層奠基條石中有五層是碎石塊壘砌的.而那些被二郎神踢下山去的條石,仍然堆放在山坳里,當?shù)厝朔Q此山坳為條石坳.
3.長城的故事和傳說——“玉門關”
古時候,在甘肅小方城西面,有個驛站叫"馬迷兔",又叫"馬迷途".商隊從邊陲于闐運玉到中原都要經(jīng)過此地.這里的地形十分復雜:沼澤遍布、溝壑縱橫、森林蔽日、雜草叢生.每當運玉石的商隊趕上酷熱天氣上路時,為避免白天人、畜中暑,總是喜歡晚上涼涼快趕路.因此,每當馬隊走到這里,總是一片黑暗,辨不清方向,就連經(jīng)常往返于此路的老馬也會暈頭轉向,難以識途,"馬迷途"的名字就是這樣叫起來的.
有一支專販玉石和絲綢的商隊,常年奔波于這條路上,也常常在"馬迷途"迷失方向.有一次商隊剛進入"馬迷途"就迷路了.人們正在焦急萬分之際,忽然不遠處落下一只孤雁.商隊中一個小伙子悄悄地把大雁抓住,心地善良的他,把它抱在懷里,準備帶出"馬迷途"后再放掉.不一會兒,只見大雁流著眼淚對小伙子咕嚕咕嚕地叫著說:"咕嚕咕嚕,給我食咕嚕咕嚕,能臺迷途."小伙子聽后恍然大悟,知道大雁是因為餓得飛不動才掉隊的,便立即拿臺自己的干糧和水讓大雁吃個飽.大雁吃飽以后,呼的飛上天空,不斷盤旋,領著商隊走出了"馬迷途",順利地到達了目的地小方盤城.過了一段時間,這支商隊又在"馬迷途"迷失了方向,那只大雁又飛來在空中叫著:"咕嚕咕嚕,商隊迷路.咕嚕咕嚕,方盤鑲玉."邊叫邊飛,又引著商隊走出了迷途.只有那只救大雁的小伙子聽懂了大雁的話語,并轉告領隊的老板說:"大雁叫我們在小方盤城上鑲上一塊夜光墨綠玉的玉石,以后商隊有了目標,就再也不會迷路了."老板聽后,心里一盤算,一塊夜光墨綠玉要值幾千兩銀子,實在舍不得,就沒有答應.
沒想到下一次商隊又在"馬迷途"迷了路,數(shù)天找不到水源,駱駝干渴得喘著粗氣,人人嘴干舌燥,口渴得寸步難行,生命危在旦夕,正在此時,那只大雁又飛來了,并在上空叫道:"商隊迷路,方盤鑲玉,不舍墨玉絕不引路."小伙子聽罷急忙轉告給老板,老板慌了手腳,忙問小伙子到底應該怎么辦才好,小伙子說:"你趕快跪下向大雁起誓:'一定鑲玉,絕不食言.'."老板馬上照小伙子說的,跪著向大雁起誓,大雁聽后,在空中旋轉片刻,把商隊又一次引出了"馬迷途",商隊得救了.到達小方盤城后,老板再也不敢愛財了,立刻挑了一塊最大最好的夜光墨綠玉,鑲在關樓的頂端,每當夜幕降臨之際,這塊玉便發(fā)出耀眼的光芒,方圓數(shù)十里之外看得清清楚楚,過往商隊有了目標,再也不迷路了.從此,小方盤城就改名"玉門關".其實玉門關是漢武帝時所建,因這里是古代我國通往西域的重要交通要道,從西域輸入和闐玉石就從此入關,故名.
著名長城學家羅哲文先生所寫:
起春秋,歷秦漢,及遼金,迄元明,上下兩千多年.有多少將帥元戎,戌卒吏承,百工黔首,費盡移山心力,修筑此偉大工程.堅強毅力,聰明智慧,血汗辛勤,為中華留下豐碑國寶.
跨峻嶺,穿草原,橫瀚海,經(jīng)絕壁,縱橫十萬余里.望不斷長龍雉堞,雄關隘口,亭障烽堠,有如玉帶明珠,點綴成江山錦繡.起伏奔騰,飛舞盤旋,月宮遙見,給世界增添壯麗奇觀.
毫無疑問,長城是我國乃至人類建筑史上的一項奇跡.我們的先民在極其貧乏的物質條件下,以最原始、最簡單的工具完成了如此浩大的工程,顯示了他們的智慧、力量和決心.但是要把長城說成是中華民族共同的象征,歌頌它在中國歷史上超過如何大的作用,就違背了歷史事實.
從戰(zhàn)國時的秦國、趙國、燕國開始到明朝末年修筑的長城,歷來就是中原農(nóng)耕民族對付北方游牧民族的手段.且不說長城沿線埋下了多少尸骨,耗費了多少財產(chǎn),就是以軍事上的作用而言,長城又何嘗達到了中原統(tǒng)治者當初的目的呢?實際上一旦中原王朝失去軍事實力,長城就形同虛設.秦始皇死后匈奴就越過長城占了河套地區(qū),明朝末年清兵出入長城如入無人之境,真正沿著長城作武力對峙的例子并不多見.
長城固然多少遏制了北方游牧民族對南方的入侵和破壞,但同時也限制了民族間的交流和融合,固定了農(nóng)牧業(yè)的界線.所以歷史上修筑長城次數(shù)最多、工程量最大、質量最高的明朝,正是對西北和北方最保守、最無作為的王朝.隨著長城的最終完成,明朝的勢力再也沒有越出嘉峪關一步.相反,能夠把農(nóng)業(yè)和牧業(yè)民族同時統(tǒng)一起來的政權就不需要、也絕不會修筑長城.到了清朝,長城內(nèi)外歸于一統(tǒng),殘留的長城開始還作為地區(qū)間的關卡,以后就被完全廢棄了.這是中國歷史上極其重要的一頁.
秦朝人、漢朝人、明朝人的愛國主義自然只能以長城為界,因為長城外面就不是全心全意的國了,而是另一個政權或民族的疆域了.但唐朝人、清朝人的愛國主義就絕不會受到長城的限制,因為長城外邊同樣是他們的國.到了20世紀90年代的中國,在長城內(nèi)外的各族人民早已融合為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豈能再用歷史上部分中原王朝狹隘的民族立場來認識長城?豈能用它來象征中華民族?
究竟是筑起長城、守住長城對中國歷史貢獻大,還是將長城南北統(tǒng)一起來對中國歷史的貢獻大,這是不言而喻的.但從漢朝以來把長城作為“天之所以限胡漢”(老天爺用來分隔胡人和漢人)的界線,把“天下”限于長城之內(nèi);流風余韻,是否還存在于某些現(xiàn)代中國人的思想深處?這是值得我們考慮的.
參考文獻:http://cache.baidu.com/c?word=%B3%A4%B3%C7%3B%B5%C4%3B%BC%DB
①吉坡(長城圖)②關于長城的古詩,對聯(lián),諺語,成語③關于長城的故事和傳說④評價長城
①吉坡(長城圖)②關于長城的古詩,對聯(lián),諺語,成語③關于長城的故事和傳說④評價長城
⑤價值(軍事,建筑,文化)
⑤價值(軍事,建筑,文化)
其他人氣:477 ℃時間:2019-08-17 21:41:40
優(yōu)質解答
我來回答
類似推薦
- 關于長城的成語、諺語、對聯(lián)、詩句
- 關于長城的故事,諺語,成語,對聯(lián)等
- 關于長城的成語.諺語.詩句.傳說
- 有關長城的詩句或成語或歇后語或諺語!
- 關于長城得詩句.諺語.俗語
- 二階導數(shù)求函數(shù)極值 y=2x-ln(4x)^2
- 一個圓柱形鐵皮油桶,裝滿汽油,把桶里的汽油倒出3分之2,還剩下36升,已知油桶的高為8分米,油桶的底面積是多少平方分米?
- 分解因式 2x2+xy+y2-4x+5y-6
- a^6(X^2-xy)+ab^2(Y^2-XY) 分解因式
- “念無與樂者”還是“念無與為樂者”?糾結中
- 人類社會產(chǎn)生之后,自然界的存在與發(fā)展不再是客觀的
- 一個數(shù)由9個億,8個千萬,6個萬和2個一組成,這個數(shù)是( )省略億位后
猜你喜歡
- 1一個長方形,把它切割成一個最大的正方形,面積比原來減少多少平方米?
- 2need的具體用法
- 3用分式的加減運算
- 4已知M={x,xy,根號x-y}與集合N={0,|x|,y}表示同一個集合,求x,y的值.
- 5做到一個題目``研究某函數(shù)單調(diào)區(qū)間時,對這個函數(shù)求導=【(1-m)e^x 】-m 其中m是參數(shù).
- 6桃子20千克梨16千克,梨比桃子少多少百分比?桃子比梨多百分之~
- 7連詞成句there of lots different are .
- 8氯化銀,硫酸鋇是離子化合物么
- 9某種昆蟲靠翅的振動發(fā)聲.如果這種昆蟲的翅在2秒內(nèi)做了700次振動,頻率為多少?人類能聽到嗎?為什么?
- 10設橢圓的中心在原點,焦點在x軸上,A為橢圓上的頂點,直線L6x-5y-28=0,交橢圓于BC兩點
- 11西域的概念?
- 122006*1/250*5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