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GBJ 16-87(2001年局部修訂)
5.3.1 公共建筑和通廊式居住建筑安全出口的數(shù)目不應少于兩個,但符合下列要求的可設一個:
一、一個房間的面積不超過60m2,且人數(shù)不超過50人時,可設一個門;位于走道盡端的房間(托兒所、幼兒園除外)內由最遠一點到房門口的直線距離不超過14m,且人數(shù)不超過80人時,也可設一個向外開啟的門,但門的凈寬不應小于1.40m.歌舞娛樂放映游藝場所的疏散出口不應少于2個.當其建筑面積不大于50m2時,可設置1個疏散出口.
二、二、三層的建筑(醫(yī)院、療養(yǎng)院、托兒所、幼兒園除外)符合表5.3.1的要求時,可設一個疏散樓梯.
設置一個疏散樓梯的條件 表5.3.1
耐火等級
層 數(shù)
每層最大建筑面積
(m2)
人 數(shù)
一、二級
二、三層
500
第二層和第三層人數(shù)之和不超過100人
三 級
二、三層
200
第二層和第三層人數(shù)之和不超過50人
四 級
二 層
200
第二層人數(shù)不超過30人
三、單層公共建筑(托兒所、幼兒園除外)如面積不超過200m2,且人數(shù)不超過50人時,可設一個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
四、設有不少于兩個疏散樓梯的一、二級耐火等級的公共建筑,如頂層局部升高時,其高出部分的層數(shù)不超過兩層,每層面積不超過200m2,人數(shù)之和不超過50人時,可設一個樓梯,但應另設一個直通平屋面的安全出口.
5.3.4 劇院、電影院、禮堂的觀眾廳安全出口的數(shù)目均不應少于兩個,且每個安全出口的平均疏散人數(shù)不應超過250人.容納人數(shù)超過2000人時,其超過2000人的部分,每個安全出口的平均疏散人數(shù)不應超過400人.
5.3.5體育館觀眾廳安全出口的數(shù)目不應小于兩個.
5.3.6 地下室、半地下室每個防火分區(qū)的安全出口數(shù)目不應少于2個.但面積不超過50m2 ,且人數(shù)不超過10人時可設1個.
地下室、半地下室有2個或2個以上防火分區(qū)相鄰布置時,每個防火分區(qū)可利用防火墻上一個通向相鄰分區(qū)的防火門作為第二安全出口,但每個防火分區(qū)必須有一個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
人數(shù)不超過30人且建筑面積不大于500m2的地下、半地下建筑,其垂直金屬梯可作為安全出口.
歌舞娛樂放映游藝場所的疏散出口不應少于2個.當其建筑面積不大于50m2時,可設置一個疏散出口,其疏散出口總寬度,應根據(jù)其通過人數(shù)按不小于1.0m/百人確定.
注:地下室、半地下室的樓梯間,在首層應采用耐火極限不低于2.00h的隔墻與其他部位隔開并應直通室外,當必須在隔墻上開門時,應采用不低于乙級的防火門.
地下室或半地下室與地上層不應共用樓梯間,當必須共用樓梯間時,應在首層與半地下層的入口處設置耐火極限不低于2.00h的隔墻和乙級的防火門隔開,并應有明顯的標志.
5.3.6A 建筑中的安全出口或疏散出口應分散布置.建筑中的相鄰2個安全出口或疏散出口最近邊緣之間的水平距離不應小于5.0m.
《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GBJ50045—95(2001年局部修訂)
6.1.1 高層建筑每個防火分區(qū)的安全出口不應少于兩個.但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可設一個安全出口:
6.1.1.1 十八層及十八層以下,每層不超過8戶、建筑面積不超過650m2,且設有一座防煙樓梯間和消防電梯的塔式住宅.
6.1.1.2 每個單元設有一座通向屋頂?shù)氖枭翘?且從第十層起每層相鄰單元設有連通陽臺或凹廊的單元式住宅.
6.1.1.3 除地下室外的相鄰兩個防火分區(qū),當防火墻上有防火門連通,且兩個防火分區(qū)的建筑面積之和不超過本規(guī)范5.1.1條規(guī)定的一個防火分區(qū)面積的1.40倍的公共建筑.
6.1.4 高層公共建筑的大空間設計,必須符合雙向疏散或袋形走道的規(guī)定.
6.1.12 高層建筑地下室、半地下室的安全疏散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6.1.12.1 每個防火分區(qū)的安全出口不應少于兩個.當有兩個或兩個以上防火分區(qū),且相鄰防火分區(qū)之間的防火墻上設有防火門時,每個防火分區(qū)可分別設一個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
《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GBJ 16-87(2001年局部修訂)
5.3.8 民用建筑的安全疏散距離,應符合下列要求:
一、直接通向公共走道的房間門至最近的外部出口或封閉樓梯間的距離,應符合表5.3.8的要求.
二、房間的門至最近的非封閉樓梯間的距離,如房間位于兩個樓梯間之間時,應按表 5. 3. 8減少 5.00m;如房間位于袋形走道或盡端時,應按表5.3.8減少 2.00m.
樓梯間的首層應設置直接對外的出口,當層數(shù)不超過四層時,可將對外出口設置在離樓梯間不超過15m處.
安 全 疏 散 距 離 表5.3.8
名 稱
房間至外部出口或封閉樓梯間的最大距離(m)
位于兩個外部出口或樓梯間之間的房間
位于袋形走道兩側或盡端的房間
耐 火 等 級
耐 火 等 級
一、二級
三 級
四 級
一、二級
三 級
四 級
托兒所、幼兒園
25
20
-
20
15
-
醫(yī)院、療養(yǎng)院
35
30
-
20
15
-
學 校
35
30
-
22
20
-
其他民用建筑
40
35
25
22
20
15
注:1 敞開式外廊建筑的房間門至外部出口或樓梯間的最大距離可按本表增加5.00m.
2 設有自動噴水滅系統(tǒng)的建筑物,其安全疏散距離可按本表規(guī)定增加25%.
三、不論采用何種形式的樓梯間,房間內最遠一點到房門的距離,不應超過表5.3.8中規(guī)定的袋形走道兩側或盡端的房間從房門到外部出口或樓梯間的最大距離.
5.3.10 劇院、電影院、禮堂等人員密集的公共場所觀眾廳的疏散內門和觀眾廳外的疏散外門、樓梯和走道各自總寬度,均應按不小于表5.3.10的規(guī)定計算.
疏 散 寬 度 指 標 表5.3.10
觀眾廳座位數(shù)(個)
耐火等級
寬度指標(m/百人)
疏散部位
≤2500
≤1200
一、二級
三 級
門 和 走 道
平坡地面
階梯地面
0.65
0.75
0.85
1.00
樓 梯
0.75
1.00
注:等場需要的入場門,不應作為觀眾廳的疏散門.
5.3.11 體育館觀眾廳的疏散門以及疏散外門,樓梯和走道各自寬度,均應按不小于表5.3.11的規(guī)定計算.
疏 散 寬 度 指 標 表5.3.11
觀眾廳座位數(shù)(個)
耐火等級
寬度指標 (m/百人)
疏散部位
3000~5000
5001~10000
10001~20000
一、二級
一、二級
一、二級
門 和 走 道
平坡地面
階梯地面
0.43
0.50
0.37
0.43
0.32
0.37
樓 梯
0.50
0.43
0.37
注:表中較大座位數(shù)檔次按規(guī)定指標計算出來的疏散總寬度,不應小于相鄰較小座位數(shù)檔次按其最多座位數(shù)計算出來的疏散總寬度.
5.3.12 學校、商店、辦公樓、候車(船)室、歌舞娛樂放映游藝場所等民用建筑首層疏散外門、樓梯、走道的各自總寬度,均應根據(jù)疏散人數(shù),按不小于表5.3.12規(guī)定的凈寬度指標計算.
樓梯門和走道的寬度指標 (m/百人) 表5.3.12
層 數(shù)
耐火等級
一、二級
三 級
四 級
一、二層
三 層
≥ 四 層
0.65
0.75
1.00
0.75
1.00
1.25
1.00
-
-
注:1.每層疏散樓梯的總寬度應按本表規(guī)定計算.當每層人數(shù)不等時,其總寬度可分層計算,下層樓梯的總寬度按其上層人數(shù)最多一層的人數(shù)計算.
2.每層疏散門和走道的總寬度應按本表規(guī)定計算.
3.底層外門的總寬度應按該層以上人數(shù)最多的一層人數(shù)計算,不供樓上人員疏散的外門,可按本層人數(shù)計算.
4 錄像廳、放映廳的疏散人數(shù)應根據(jù)該場所的建筑面積按1.0人/m2計算;其他歌舞娛樂放映游藝場所的疏散人數(shù)應根據(jù)該場所建筑面積按0.5人/m2 計算.
5.3.14 人員密集的公共場所、觀眾廳的入場門、太平門不應設置門檻,其寬度不應小于1.40m,緊靠門口 1.40m內不應設置踏步.
太平門應為推閂式外開門.
人員密集的公共場所的室外疏散小巷,其寬度不應小于3.00m.
《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GB 50045-95(2001年局部修訂)
6.1.5 高層建筑的安全出口應分散布置,兩個安全出口之間的距離不應小于5.00m.安全疏散距離應符合表6.1.5的規(guī)定.
安 全 疏 散 距 離 表6.1.5
高 層 建 筑
房間門或住宅戶門至最近的外部出口或樓梯間的最大距離(m)
位于兩個安全出口之間的房間
位于袋形走道兩側或盡端的房間
醫(yī) 院
病房部分
24
12
其他部分
30
15
旅館、展覽樓、教學樓
30
15
其 他
40
20
6.1.9 高層建筑內走道的凈寬,應按通過人數(shù)每100人不小于1.00m計算;高層建筑首層疏散外門的總寬度,應按人數(shù)最多的一層每100人不小于1.00m計算.首層疏散外門和走道的凈寬不應小于表6.1.9的規(guī)定.
首層疏散外門和走道的凈寬(m) 表6.1.9
高 層 建 筑
每個外門的凈寬
走 道 凈 寬
單 面 布 房
雙 面 布 房
醫(yī) 院
1.30
1.40
1.50
居住建筑
1.10
1.20
1.30
其 他
1.20
1.30
1.40
6.1.10 疏散樓梯間及其前室的門的凈寬應按通過人數(shù)每100人不小于1.00m計算,但最小凈寬不應小于0.90m.單面布置房間的住宅,其走道出垛處的最小凈寬不應小于0.90m.
6.1.11 高層建筑內設有固定座位的觀眾廳、會議廳等人員密集場所,其疏散走道、出口等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6.1.11.1 廳內的疏散走道的凈寬應按通過人數(shù)每100人不小于0.80m于計算.
6.1.11.2 廳的疏散出口和廳外疏散走道的總寬度,平坡地面應分別按通過人數(shù)每100人不小于0.65m計算,階梯地面應分別按通過人數(shù)每100人不小于0.80m計算.疏散出口和疏散走道的最小凈寬均不應小于1.40m.
6.1.11.3 疏散出口的門內、門外1.40m范圍內不應設踏步,且門必須向外開,并不應設置門檻.
6.1.11.5 觀眾廳每個疏散出口的平均疏散人數(shù)不應超過250人.
《汽車庫、修車庫、停車場設計防火規(guī)范》 GB 50067-97
6.0.5 汽車庫室內最遠工作地點至樓梯間的距離不應超過45m,當設有自動滅火系統(tǒng)時,其距離不應超過60m.單層或設在建筑物首層的汽車庫,室內最遠工作地點至室外出口的距離不應超過60m.
《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GBJ16-87(2001年局部修訂)
5.3.7 公共建筑的室內疏散樓梯宜設置樓梯間.醫(yī)院、療養(yǎng)院的病房樓,設有空氣調節(jié)系統(tǒng)的多層旅館和超過五層的其他公共建筑的室內疏散樓梯,均應設置封閉樓梯間(包括首層擴大封閉樓梯間).
設有歌舞娛樂放映游藝場所且超過3層的地上建筑,應設置封閉樓梯間.
地下商店和設有歌舞娛樂放映游藝場所的地下建筑,當其地下層數(shù)為三層及三層以上,以及地下層數(shù)為一層或二層且其室內地面與室外出入口地坪高差大于10m時,均應設置防煙樓梯間,其樓梯間的門應采用不低于乙級的防火門.
注:②公共建筑門廳的主樓梯如不計入總疏散寬度,可不設樓梯間.
7.4.1 疏散用的樓梯間應符合下列要求:
一、防煙樓梯間前室和封閉樓梯間的內墻上,除在同層開設通向公共走道的疏散門外,不應開設其他的房間門窗;
二、樓梯間及其前室內不應附設燒水間,可燃材料儲藏室,非封閉的電梯井,可燃氣體管道,甲、乙、丙類液體管道等;
注:電梯不能作為疏散用樓梯.
7.4.7 醫(yī)院的病房樓、民用建筑及廠房的疏散用門應向疏散方向開啟.人數(shù)不超過60人的房間且每樘門的平均疏散人數(shù)不超過30人時(甲、乙類生產(chǎn)房間除外),其門的開啟方向不限.
疏散用的門不應采用側拉門(庫房除外),嚴禁采用轉門.
10.2.8 影劇院、體育館、多功能禮堂等,其疏散走道和疏散門,均宜設置燈光疏散指示標志.
歌舞娛樂放映游藝場所和地下商店內的疏散走道和主要疏散路線的地面或靠近地面的墻上應設置法光疏散指示標志.
《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GB50045-95(2001年局部修訂)
6.1.16高層建筑的公共疏散門均應向疏散方向開啟,且不應采用側拉門、吊門和轉門.自動啟閉的門應有手動開啟裝置.
6.2.1 一類建筑和除單元式和通廊式住宅外的建筑高度超過32m的二類建筑以及塔式住宅,均應設防煙樓梯間.防煙樓梯間的設置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6.2.1.1 樓梯間入口處應設前室、陽臺或凹廊.
6.2.1.2 前室的面積,公共建筑不應小于6.00m2,居住建筑不應小于4.50m2 .
6.2.1.3 前室和樓梯間的門均應為乙級防火門,并應向疏散方向開啟.
6.2.2 裙房和除單元式和通廊式住宅外的建筑高度不超過32m的二類建筑應設封閉樓梯間.封閉樓梯間的設置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6.2.2.1 樓梯間應靠外墻,并應直接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風,當不能直接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風時,應按防煙樓梯間規(guī)定設置.
6.2.2.2 樓梯間應設乙級防火門,并應向疏散方向開啟.
6.2.2.3 樓梯間的首層緊接主要出口時,可將走道和門廳等包括在樓梯間內,形成擴大的封閉樓梯間,但應采用乙級防火門等防火措施與其它走道和房間隔開.
6.2.3 單元式住宅每個單元的疏散樓梯間的設置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6.2.3.1 十一層及十一層以下的單元式住宅可不設封閉樓梯間,但開向樓梯間的戶門應為乙級防火門,且樓梯間應靠外墻,并應直接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風.
6.2.3.2 十二層及十八層的單元式住宅應設封閉樓梯間.
6.2.3.3 十九層及十九層以上的單元式住宅應設防煙樓梯間.
6.2.4 十一層及十一層以下的通廊式住宅應設封閉樓梯間;超過十一層的通廊式住宅應設防煙樓梯間.
6.2.5 樓梯間及防煙樓梯間前室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6.2.5.1 樓梯間及防煙樓梯間前室的內墻上,除開設通向公共走道的疏散門外,不應開設其它門、窗、洞口.
6.2.5.2 樓梯間及防煙樓梯間前室內不應敷設可燃氣體管道和甲、乙、丙類液體管道,并不應有影響疏散的突出物.
6.2.5.3 居住建筑內的煤氣管道不應穿過樓梯間,當必須局部水平穿過樓梯間時,應穿鋼套管保護.
6.2.8 地下室、半地下室的樓梯間,在首層應采用耐火極限不低于2.0h的隔墻與其它部位隔開并應直通室外,當必須在隔墻上開門時,應采用不低于乙級的防火門.
地下室或半地下室與地上層不應共用樓梯間,當必須共用樓梯間時,應在首層與地下或半地下層的出入口處,設置耐火極限不低于2.00h的隔墻和乙級的防火門隔開,并應有明顯標志.
6.2.9 每層疏散樓梯總寬度應按其通過人數(shù)每100人不小于1.00m計算,各層人數(shù)不相等時,其總寬度可分段計算,下層疏散樓梯總寬度應按其上層人數(shù)最多的一層計算.疏散樓梯的最小凈寬不應小于表 6.2.9的規(guī)定.
疏散樓梯的最小凈寬度(m) 表6.2.9
高 層 建 筑
醫(yī) 院 病 房 樓
居 住 建 筑
其 他 建 筑
疏散樓梯的最小凈寬度
1.30
1.10
1.20
一幢建筑所設樓梯的數(shù)量是怎么規(guī)定的?和建筑面積的關系是什么樣的?有什么條例規(guī)范嗎?
一幢建筑所設樓梯的數(shù)量是怎么規(guī)定的?和建筑面積的關系是什么樣的?有什么條例規(guī)范嗎?
其他人氣:912 ℃時間:2020-06-19 15:25:19
優(yōu)質解答
我來回答
類似推薦
- 請問在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中,依據(jù)建筑面積和人數(shù)對樓梯個數(shù)是如何做規(guī)定的?
- 室外樓梯建筑面積計算問題
- 總建筑面積樓梯怎么算?
- 三個樓梯段如何計算建筑面積
- 建筑物外通外地下室的樓梯要計算建筑面積嗎?
- Cathy這個英文名怎么讀
- 向淀粉的酸性水解液中直接加入碘水檢驗淀粉是否水解完全
- Shall we go to the movie__?A.in this evening B.on that evening C.this evening D.last evening選擇題?
- 矩陣A,EA=AE么
- 怎樣判斷晨線和昏線 .
- 五岳歸來不看山 的上句是什么
- 三十一人去拔草,十八人去種樹,后又派二十人去支援,拔草人數(shù)是植樹人數(shù)的兩倍,支援拔草的人數(shù),等量關
猜你喜歡
- 1我在幕天席地的生涯中幕天席地什么意思
- 236.Do you think Tommy is ______ the truth?
- 3tall.old.young .strong.short.這些單詞的比較級
- 4近水樓臺先得月,向陽花木易為春是不是關于抒懷言志的詩句
- 5三角函數(shù)圖像 平移變換
- 6求下列各方程表示的圓的圓心坐標和半徑長
- 7下列現(xiàn)象中屬于做功使物體內能增加的是:A水蒸氣將壺蓋頂起 2用火爐給水加熱 3鋼條在水泥地上摩擦變熱 4用太陽能熱水器對水加熱
- 8一個兩位數(shù),它的十位上的數(shù)字比個位上的數(shù)字大4且這個兩位數(shù)比構成它的兩個數(shù)碼之和的7倍還要大3.
- 9請問 據(jù)說,我在娘胎時,就“登臺唱戲”了——母親在臺上唱,我在她肚子里唱.引號.破折號作用是什么
- 10九年級上人教版語文書第24課
- 11一個物體從40m的高處自由下落,下落多少米后該物體的動能和重力勢能相等?
- 12尋求靜心的道家心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