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文]
想當年,荊軻和燕太子丹在此訣別,壯士悲歌壯氣,怒發(fā)沖冠.昔時的俠士已經(jīng)不在了,然而今天的易水還是那樣的寒冷.
清人陳熙晉說:“臨海少年落魄,薄宦沉淪,始以貢疏被愆,繼因草檄亡命”(《駱臨海集箋注》).這四句話大致概括了駱賓王悲劇的一生.
駱賓王對自己的際遇憤憤不平,對武則天的統(tǒng)治深為不滿,期待時機,要為匡復(fù)李唐王朝,干出一番事業(yè).可是在這種時機尚未到來之前的那種沉淪壓抑的境遇,更使得詩人陷入彷徨企求的苦悶之中.《于易水送人》一絕就是曲折地反映了詩人的這種心境.
據(jù)史載,戰(zhàn)國末年荊軻為燕太子丹復(fù)仇,欲以匕首威逼秦王,使其歸還諸侯之地.臨行時燕太子丹及高漸離、宋意著白衣冠(喪服)送于易水,高漸離擊筑,荊軻應(yīng)聲而歌:“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fù)還”.歌聲悲壯激越,“士皆瞋目,發(fā)盡上指冠”.這首詩的第一聯(lián),“此地別燕丹,壯士發(fā)沖冠”,就是寫的這件事.“此地”,即詩題中的易水.“壯士發(fā)沖冠”,用來概括那個悲壯的送別場面,和人物激昂慷慨的心情,表達了詩人對荊軻的深深崇敬之意.如今在易水邊送別友人,想起了荊軻的故事,這是很自然的.但是,詩的這種寫法卻又給人一種突兀之感,它舍棄了那些朋友交往、別情依依、別后思念等等一般送別詩的常見的內(nèi)容,而是芟夷枝蔓,直入史事.這種破空而來的筆法,反映了詩人心中蘊蓄著一股難以遏止的憤激之情,借懷古以慨今,把昔日之易水壯別和今日之易水送人融為一體,從而為下面的抒情準備了條件,醞釀了氣氛.
第二聯(lián)“昔時人已沒,今日水猶寒”.這兩句用對仗的句式,由前一句自然地引出后一句.這后一句也就是全詩的中心所在.它寓情于景,景中帶比,不僅意味著荊軻那種不畏強暴的高風亮節(jié),千載猶存;而且還隱含了詩人對現(xiàn)實環(huán)境的深切感受.詩中用“已”、“猶”兩個虛詞,既使句子變得自然流利,也使音節(jié)變得紆徐舒緩,讀來給人一種回腸蕩氣之感,更有力地抒發(fā)了抑郁難申的悲痛.
這首詩題為“送人”,但它并沒有敘述一點朋友別離的情景,也沒有告訴我們送的是何許人.然而,人們卻完全可以由它的內(nèi)容想象出那種“慷慨倚長劍,高歌一送君”的激昂壯別的場景,也可以想見那所送之人,定是肝膽相照的至友.因為只有這樣,詩人才愿意、才能夠在分別之時不可抑制地一吐心中的塊壘,而略去一切送別的常言套語.此詩題為送人,卻純是抒懷詠志.作為送別詩的一格,這首絕句可說是開風氣之先吧.
駱賓王寫的 易水送別的意思
駱賓王寫的 易水送別的意思
語文人氣:690 ℃時間:2020-05-04 15:45:23
優(yōu)質(zhì)解答
我來回答
類似推薦
- 易水送別(駱賓王)賞析
- 駱賓王介紹 請介紹一下駱賓王
- 唐駱賓王的《易水送別》“此地別燕丹,壯士發(fā)沖冠.……詳細題目在下面
- 駱賓王請客時,一位摯友未到,他就寫了一首詩 ,
- 易水送別的意思
- 桃樹的五分之三和梨樹的九分之四相等,梨樹比桃樹多42棵,兩棵樹各多少棵
- 諸兒競走取之,唯戎不動.意思
- 28克的銅與足量的濃硝酸充分反應(yīng)后,求1.能制的標準狀況下二氧化氮多少升?2.被還原的硝酸的物質(zhì)的量是
- 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用英文寫?
- commodity
- 某型號的熱得快接到220v,5a,10min電流所做的功.若接到11v的電源,同樣時間,做的功
- 有一種小油壺,最多能裝汽油3/2升,要裝35升汽油,至少需要_個這樣的油壺.
猜你喜歡
- 1把一根木材鋸成6段,共用了12分鐘,平均據(jù)下一段的時間是12分鐘的幾分之幾?
- 21.(x-y)^2-4(x-y+3)
- 3震級與地震烈度的區(qū)別
- 4求一篇80個單詞左右的英語作文 題目最好是介紹我的房間
- 5what a funny story it is(改成同義句)
- 6there are towers a____the ehds of the bridge.
- 7次氯酸鈣次氯酸鈉本身是否具有漂白性
- 8sally is looking at the the plane (和朋友一起)
- 9算式中間一條豎線是什么意思?
- 10一只青蛙在井底.井深10米,青蛙白天往上爬3米,晚上向下滑2米,問青蛙幾天爬上來?
- 11《誰與我同行》閱讀短文答案
- 12除了又香又甜這個詞語,還有沒有別的又什么,回答的時候就給我弄3個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