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價值觀的定義
在跨文化交際研究中,學者們都認為文化是一個至關重要的問題,可以說是跨文化交際的核心.Michael Prosser對于價值觀是這樣敘述的:“價值觀是個人或群體主要通過文化交際構成的模式.它們是最深層的文化,我們認為所有的人都有價值觀.”Geert Hofstede的定義簡明扼要:價值觀是“喜歡某種事態(tài)而不喜歡另一種事態(tài)的大致傾向.”Clyde Kluckhohn認為:價值觀是“個人或群體所特有的一種顯形或隱形的認為什么是可取的觀念,這一觀念影響人們從現(xiàn)有的種種行動模式、方式和目的中做出選擇.”Samovar和Porter認為:價值觀通常是規(guī)定性的告誡人們什么是好的和壞的,什么是正確的和錯誤的,什么是真實的和虛假的,什么是正面和反面的.
從以上所引的幾個定義可以看出價值觀是決定人們所持看法和所采取行動的根本出發(fā)點.它與文化一樣是一種抽象和概括,用肉眼無法看見,但是通過觀察人們的言行舉止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人們持有什么價值觀.
二、中西方價值觀差異產生的哲學基礎
對中國思維方式影響最大的有三種哲學:儒家、道家和中國的佛教.這三種哲學思想都很重視悟性,這些哲學思想對中國人重“領悟”“言外之意”,乃至重“含蓄”,追求“韻致”的思想方式都有很大影響.因此,中國人所作所為都不想讓人馬上知道,而要讓人想一想后領悟出來.中國人的思維更具有模糊性.歐美國家的哲學背景是亞里士多德嚴密的形式邏輯,以及從后來的l6世紀到l8世紀的彌漫歐洲的理性主義.理性主義強調科學的試驗,注重形式論證.表現(xiàn)在語言上就是形態(tài)的外露以及形式上的完整,因而英美國家的人更重視表達的確切性,很難理解中國人的含蓄.
三、中西方價值觀差異的表現(xiàn)
(一)集體主義和個體主義
中國傳統(tǒng)哲學觀是“天人合一”,指的是人對大自然的順從和崇拜,并與大自然和諧統(tǒng)一.中國自古就有“以類合之,天人合一也”,而西方哲學觀自古傾向于把人與大自然對立起來,即天人相分,強調人與大自然抗爭的力量.所以西方重個人主義、個性發(fā)展與自我表現(xiàn).他們認為一個人有時達不到自己的目的,那不是天命,而是自己懶惰,缺乏斗爭的精神.中國人的“天人合一”的思想必然導致集體主義取向,他人利益取向.人們寧可犧牲個人利益,也要“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做事情常??思菏氐?先人后己.同時人們做事情,不愿得罪人,覺得“人言可畏”,為了“面子”和“臉面”,為了人際關系的和諧,有時甚至說假話,言行不一,表里不一.同時西方人的“天人相分”必然導致個人主義取向.所以西方人尤其是美國人極端崇拜個人主義,個性展現(xiàn)和自我發(fā)展.
(二)權利差距
所謂對權利距離的態(tài)度是指地位低的人們對于權利分配不平等的狀況的接受程度,是比較愿意接受,還是不愿意接受.例如,在有的文化中比較重視權威、地位、資歷、年齡等,有的文化中它們的重要性則相對低.權利差距是指人與人之間不平等的狀況,是各種社會文化群體中普遍存在的現(xiàn)象,不同文化在處理權利不平等的問題的方式上也各不相同.中國文化屬于差序格局的社會結構,英語文化屬于平行的社會結構.中國社會的基本結構始終是以血緣為紐帶的家庭,服務于這種宗法制度的是倫理.權勢在中國起重要的作用,中國等級制度森嚴,每個人在社會中都有其固定的身份、地位、權利和義務.與中國的差序結構形成對照,英語文化,尤其是美國的社會結構基本是平行的,西方人主張自由平等,個性解放.如美國的“獨立宣言”指出“人類生來平等,造物主賦予了他們與生俱來的權利,即生存、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權利.自由與平等是人們的最終的生存目標.”
(三)穩(wěn)定與變化
天人合一提倡人與自然和諧發(fā)展,而不是與自然抗爭.中庸之道使人們安分守己,強調溫和、漸進,順其自然.在封閉的大陸文化中,人們安居樂業(yè),知足常樂.當今的改革開放也是以安定團結為前提的.由此可看出中國人傾向于在穩(wěn)中求發(fā)展.
(四)不確定因素的回避程度
所謂對不確定因素的回避程度是指人們在非常規(guī)的環(huán)境中感覺舒服或是不舒服.非常規(guī)的環(huán)境指新奇的,未曾經歷過的或者與通常情況迥異的環(huán)境.回避程度高的文化通過規(guī)章制度、安全措施以及對于絕對真理的信仰,盡力回避各種不確定因素,而回避程度低的文化對于反常的行為和意見比較寬容,他們的規(guī)章制度比較少,在哲學和宗教方面他們容許各種不同的主張同時存在.不確定性指的是冒險和意義不確定性的文化價值.在容忍和避免不確定性方面各個國家有很大差別.有些文化中,自由導致不確定性,進而導致壓力和焦慮,因而更需要正式規(guī)則和絕對真理,不能容忍有不同思想和行為的人,缺乏冒險精神和害怕失敗.這樣的文化強調行為規(guī)則以避免和減少不確定.屬于不確定性回避高的文化群體,如日本、法國和西班牙.另一些文化似乎更能容忍自由和差異而不感到壓力和焦慮,更愛冒險.屬于不確定性低的文化群體,如美國、英國.
(五)男性一女性
所謂男性一女性是指在該文化中代表男性的種種品質(例如競爭性、獨斷性)更多,還是代表女性的種種品質(例如謙虛、關心愛護他人)更多.男性更傾向于感情內在化,壓抑感情,所以壓力較大.男性文化重視傳統(tǒng)的男性特征,如力量、過分自信和競爭.女性文化則強調養(yǎng)育、多情和情感.通常女性經濟較為獨立,兩性相處較為輕松,男性化指示得分最高的國家或地區(qū)有:日本、德國和英國.女性化指示得分高的國家包括瑞典、挪威和荷蘭.
中西方價值觀差異
中西方價值觀差異
語文人氣:327 ℃時間:2020-02-05 02:56:19
優(yōu)質解答
我來回答
類似推薦
- 美國和西方社會的核心價值觀觀是什么?
- 中國與西方的家庭觀念有什么區(qū)別?
- 中西方價值觀差異,要用馬克思主義解答的.
- 比值是七分之一的比有幾個?是怎么解的?最好有算式!急
- 只要是“to+動詞原形”就是動詞不定式嗎?
- 如夢令 李清照 思想、主題、意境
- 馬說一文里對“食馬者”的無知發(fā)出強烈譴責的語句是什么?
- 一塊紅綢,長2.4米,寬70厘米.要做直角邊分別為8厘米,5厘米的三角形小旗,可以做幾面?
- 已知∠AOB與∠BOC互為補角,OD是∠AOB的平分線,OE在∠BOC內,∠BOE=1/2∠EOC,∠DOE=72°,求∠EOC的度數(shù).
- 九牛一毛、滄海一粟這二個詞表現(xiàn)了什么?
- 乙醇和乙酸混合燃燒選擇題》》》》
- wanna gonna
猜你喜歡
- 1怎樣判斷一個有機物分子式平面結構還是立體結構
- 2求一套九年級一元二次方程整章的數(shù)學卷
- 3in the summer of 1980 a spanish tourist ,Gasper Carner,went to Great Britai
- 4除了攝氏溫度計,還有什么溫度計呢?
- 5為什么要保護野生動物和野生植物?
- 6水稻畝產量的世界紀錄是多少
- 7請你算一算: 松鼠媽媽采松子,晴天每天可采20個,雨天每天可采12個,它一連幾天采了112個松子,平均每天采14個,問這幾天中有幾天晴天,幾天是雨天?
- 8若m2+n2-6n+4m+13=0,m2-n2=_.
- 9商店運來蘋果500千克,蘋果比梨子少4分之1,梨子有多少千克?
- 10質量為M1的木板靜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在木板上放一質量為M2的木塊.現(xiàn)給木塊一個相對于地面的水平速度V0,已知木塊與木板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u,木板足夠長
- 11一次函數(shù) y=-2x+3 是否在(4,-10)上
- 12兩情若是久長時 又豈在朝朝暮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