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這句話出自《論語》“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孔子說這句話的時候有個背景,故后人多用來指時間像流水一樣不停的流逝,感慨人生世事變換之快,亦有惜時之意在其中.
論語子罕篇記載:「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這里的逝字,漢儒注,以及爾雅、說文,都當往字講,而往字依古注可作兩種解釋,一是既往,一是前往.依照既往解,則逝字就是消逝的意思,依照前往解,則逝字就是前進的意思.兩者都有根據(jù),究竟以何者為是,頗難推敲,這就要在字句以外尋繹了.
孔子在河岸上,一定是仰觀俯察,再看河川里的流水,因而興起感嘆.他所說的「逝者」,沒有特定的所指,自可包羅萬象.且就天地人事而言,孔子仰觀天文,想到日月運行,晝夜更始,便是往一日即去一日,俯察地理,想到花開木落,四時變遷,便是往一年即去一年.天地如此,生在天地間的人,亦不例外.人自出生以后,由少而壯,由壯而老,每過一日,即去一日,每過一歲,即去一歲.個人如此,群體亦不例外.中國歷史到了五帝時代,不再有三皇,到了夏商周,不再有五帝.孔子生在春秋亂世,想見西周盛況,也見不到,只能夢見周公而已.由此可知,自然界、人世間、宇宙萬有,無一不是逝者,無一不像河里的流水,晝夜不住的流,一經流去,便不會流回來.所以李太白將進酒說:「奔流到海不復回.」古希臘哲人也說:「濯足急流,抽足再入,已非前水.」這樣看來,逝字作消逝解,應當不錯.
圣人一言,含有多義,讀經雖依注解把經文字句讀通,但不能到此就止,尚須廣泛思維言外之意.孔門大賢子貢曾經推崇顏子聞一知十,他自己只能聞一知二.我們普通人,不敢與顏子相比,但也不可以聞一只知一,應當思齊于子貢.例如我們讀悉這逝者的意義,一想自身,以及身外的權力財富,都如流水,一縱即逝,只好對酒當歌,嘆問人生幾何,這就是聞一知一之咎.此處逝者所指的是萬有現(xiàn)象,而非本體.萬象有生來滅去種種情形,本體則不來不去,不生不滅,如蘇東坡在赤壁賦里說的「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讀經如果不是聞一只知其一,便須從遷流的現(xiàn)象追求不遷流的本體,只要追求到一點訊息,便能茅塞頓開,眼前呈現(xiàn)的宇宙人生,別是一番境界,這才體驗到讀經的樂趣.
經文的字句義理雖通,仍然未到止境,這只是知道學理而已.知理之后,必須依理去實行,不行不得真知.例如已知逝與不逝之理,便須放下那些必逝之物,不與人爭,但求不逝的本體.得其本體,親見不生不滅之境,才算是真知.假使尚有貪心,起念與人爭名奪利,便是放不下,嚴格說來,實未通經,應當反省,一切貪心妄念起時,當即克制,這就是「克念作圣.」讀經不希望作圣則已,希圣就應當如此用功.
孔子臨水感嘆時間飛逝的名句
孔子臨水感嘆時間飛逝的名句
語文人氣:802 ℃時間:2019-10-17 03:39:02
優(yōu)質解答
我來回答
類似推薦
- 孔子的名言里有沒有感嘆時間流逝飛快的
- 感嘆時間寶貴的名言警句
- 孔子說的名言,關于時間的
- 關于孔子的名言名句有哪些
- 結合孔夫子的箴言你對時間的看法
- 100克氫氧化鉀溶液于100克稀硝酸混合后溶液的Ph恰好為7,生成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為25.25%
- 腦神經,脊神經,鼓膜的功能分別是什么?
- )(1一個游泳池長50米,寬30米,現(xiàn)在要放入深1.5米的水,如果每小時可以放入的水是180立方米,需要多少小
- 能表達事業(yè)不理想的詩句有哪些
- 幾乎沒有思考的成語是什么
- 圓內接的直角三角形,它的斜邊就是直徑.這是真命題還是假命題?
- which is more important,cooperation or competitiont
猜你喜歡
- 1Y=1和Y=X^2所圍成的圖形的近似面積?
- 2用溫度計測水的溫度 為什么拿出來溫度顯示上升再下降
- 3有含鹽率為20%的鹽水160克,明明想把它變成含鹽率為36%的鹽水,需要加入純鹽多少克?
- 4第一第二章
- 5用24厘米的鐵絲圍成一個直角三角形,這個三角形三條邊長度的比是3:4:5,這個直角三角形的兩條直角邊長度是多少?它的面積是多少?
- 6put sth in 和put sth into的區(qū)別
- 7填諺語、歇后語、俗語等
- 8為什么要在共振頻率條件下進行聲速測量?如何判斷測量系統(tǒng)是否處于共振狀態(tài)?
- 9twenty英語怎么讀
- 10How much so you like it?的回答
- 11寫出下面相應的口頭語
- 12關于成長的名言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