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jié) 原則、目標及方法
遣詞,古代也叫“煉字”,是我國文學史上歷來提倡的一種錘煉語言的方法.歷代詩話、詞話中關(guān)于“詩眼、文眼”等的提法,便是對遣詞藝術(shù)而言的.老舍具有很深的文學功底,熟諳遣詞藝術(shù)的奧秘,因而對遣詞煉字的原則、目標都有很正確的認識.他也十分重視遣詞的具體實踐,為尋常詞語的藝術(shù)化探索出有效的方法.這些,我們應該認真的總結(jié)和學習.
一、原則:應人、切情、合境
語言的運用總是有具體對象和語境的.特別是文學作品的語言,必須同所描繪的人物、事件、場景等相適應,應人切情合境便是遣詞藝術(shù)的基本原則.為此,老舍說過:“文字的感動力是來自在某個場合中必然的說某種話”;(《我的“話”》)“作者必須苦思熟慮:如此人物,如此地點,如此時機,應該說什么,應該怎么說.”(《話劇的語言》)在他的作品中,應人切情合境的遣詞是不少的.例如,《四世同堂》中有一對被鞭撻的對象大赤包和冠曉荷,賣友投敵,不知羞恥.在大赤包當上了“妓女檢查所所長”之后,得意忘形,“氣派之大已使女兒不敢叫媽,丈夫不敢叫太太,而都須叫所長.”冠曉荷巴結(jié)地“報告太太”的稱呼并不使她滿意,她要求說成:“所長太太!不!干脆就是所長!”而冠曉荷從此也就真的一口一個“所長”.這是十分切合二人性格特征的話語.僅僅一個稱謂上的錘煉,便把兩個沒有心肝、虛偽作態(tài)的人物寫活了.又如《茶館》中有一個無賴唐鐵嘴,抽了一輩子大煙,最后卻來了兩句:“我已經(jīng)不吃大煙,改抽‘白面’啦!”“大英帝國的香煙,日本的白面,兩大強國伺候我一個人,福氣不小吧?”這正是唐鐵嘴的口氣聲息.老舍自己也說:“一個無恥的人可以說這么無恥的話,在情理中.”因為作家“知道他們作什么,所以也知道他們說什么.”(《答復有關(guān)〈茶館〉的幾個問題》)
除了人物對話切合身份之外,老舍的敘述描寫語言也注意切情合境.例如:
1)祥子喝了一氣涼水,然后拿著三十五塊很亮的現(xiàn)洋,……要一步邁到城里去!(《駱駝祥子》)
2)老車夫向四圍看了一眼,雙手捧定了茶碗,一口口的吸糖水.(同上)
3)每一個井臺都成了他們的救星,不管剛拉了幾步,便和驢馬們同在水槽里大灌一氣.(同上)
這里的三個例子都有“喝水”的動作,但所用的詞語卻不相同,便是為了適應不同的對象和情境.例1)是一般的情境,用了普通動詞“喝”;例2)是又凍又餓的老車夫在昏倒之后的喝水動作,“吸”這個詞很恰當?shù)剡m應了此情此景;例3)的語境則是熱得讓人喘不過氣來的烈日之下,車夫們實在不能忍受酷熱,水成了他們的救星,用“灌”這個動詞便是最恰當?shù)?在老舍作品中,類似的例子還有很多,充分體現(xiàn)了其遣詞的原則.
二、目標:凝煉、準確、生動
同世界其他語言相比,漢語有很突出的特點.單音節(jié)語素占主導,結(jié)構(gòu)靈活,組合自由等,在世界上以簡練而著稱.對此,老舍總是引以為自豪.他多次指出:“簡而明,這是我們語言的特色”.(《文學創(chuàng)作和語言》)“遠古至今,中國文學一向以精約見勝.……從漢語本質(zhì)上看,它也是言短而意長的,每每凌空遣字,求弦外之音.……既簡潔又有力.”(《談簡練》)他十分推崇唐詩中以五、七言便反映出豐富內(nèi)容的精煉語言.他也自覺地把簡潔凝煉作為其遣詞藝術(shù)的追求目標:“寫東西一定要求精練、含蓄.”(《人物、語言及其他》)即“話說得少,而意思包含得多”.這一點可以說是老舍運用語言的總體目標,當然也體現(xiàn)在他的遣詞藝術(shù)之中.且結(jié)合例子加以說明.
1)祥子的臉通紅,手哆嗦著,拍出九十六塊錢來:“我要這輛車!”(《駱駝祥子》)
2)你想,日本人能叼住北平,再撒了嘴?(《四世同堂》)
3)洋緞、洋布、洋粉、洋取燈兒、洋鐘、洋表,還有洋槍,像潮水一般地涌進來,……錢都隨那個“洋”字流到外洋去了!(《正紅旗下》)
這幾個例子都有經(jīng)過錘煉的詞語,也都有簡潔有力的效果.例1)的“拍”寫出了祥子第一次自己買車的激動,也把其三年來的辛酸勞累和瞬間的決心自豪凝聚于一詞,形象地展示在讀者面前.例2)的“叼”一詞,簡潔有力地寫出日寇如狼似虎的侵略本質(zhì).例3)的兩個動詞“涌”和“流”,深刻地反映了十九世紀末帝國主義經(jīng)濟侵略,掠奪我國財富的現(xiàn)實.言簡意賅,準確凝煉.
老舍的遣詞藝術(shù)也還追求其他的目標.如通俗自然、準確精當、形象生動等等,這些方面也都達到了藝術(shù)化的境界.對此,我們后面會分節(jié)討論,這里不再舉例.總之,凝煉、準確、生動等是老舍遣詞藝術(shù)之中貫穿始終的目標,也是我們分析的總綱.
三、方法:精選、多變、創(chuàng)造
在我國悠久的文學發(fā)展史上,曾留下過許多錘煉詞語的佳話.“推敲”的故事,“捶字堅而難移”的觀點,“春風又綠江南岸”、“紅杏枝頭春意鬧”的例子,都讓人津津樂道.語言藝術(shù)大師老舍的作品中也有許多錘煉詞語的佳例.對這些例子進行分析,我們可以歸納出他錘煉詞語的具體方法.
1.精心選擇最恰當?shù)膭釉~
語言運用中有一個重要特點是可選擇性.語言體系中的同義詞語、運用中形成的言語同義現(xiàn)象,都為人們的選擇提供了可能.在具體的語境中精心選用最恰當?shù)脑~語,是老舍常用的方法.他多次說過:“我們須去找到那最自然最恰當最現(xiàn)成的字.”(《言語與風格》)“精心選擇最簡單而恰當?shù)淖盅?在最合適的間隙,像舞臺上的鑼鼓點兒似的那么準確.”(《正紅旗下》)這種精心選擇,突出地反映在他對動詞的錘煉上.
動詞是語用中最重要的詞類,是“句眼”所在.它運用得好,能使人物“活”起來,使所描寫的事物“動”起來.因此,托爾斯泰曾說過“在藝術(shù)語言中最重要的是動詞”,“必須找到能說明物體準確動作的準確動詞”.在老舍作品中,這種經(jīng)過錘煉的動詞是不少的.先看例子:
我一輩子只看見了這么一回大熱鬧:男女老幼喊著叫著,狂跑著,擁擠著,爭吵著,砸門的砸門,喊叫的喊叫,嗑喳!門板倒下去,一窩蜂似的跑進去,亂擠亂抓,壓倒在地的狂號,身體利落的往柜臺上躥,全紅著眼,全拼著命,全奮勇前進,擠成一團,倒成一片,散走全街.背著,抱著,扛著,曳著,像一片戰(zhàn)勝的螞蟻,昂首疾走,去而復歸,呼妻喚子,前呼后應.(《我這一輩子》)
這是描寫失火后人們搶鋪戶的場面.二十幾個不同動詞準確地反映了人們的動作,使人物活了起來,畫面動了起來.再舉幾例:
1)他們的拉車姿式,講價時的隨機應變,走路的抄近繞遠,都足以使他們想起過去的光榮,而用鼻翅兒扇著那些后起之輩.(《駱駝祥子》)
2)我愿意一下子把敵人全捶在那個山包里,一個不剩!(《無名高地有了名》)
3)他必須看著天空.萬一有那么一只掉了隊的鴿子,飛得很低,東張西望,分明是十分疲乏,急于找個地方休息一下.見此光景,就是身帶十萬火急的軍令,他也得跑回家,放起幾只鴿子,把那只自天而降的“元寶”裹了下來.(《正紅旗下》)
例1)的“扇”這個動詞顯然是經(jīng)過錘煉的.不僅寫出了車夫瞧不起人的心理活動,而且把他們外在的表情也顯示出來了.例2)“捶”也用得很好,表現(xiàn)了戰(zhàn)士們對敵人的仇恨和殺敵的決心.如改用其他動詞難有如此的效果.例3)的“得”這個詞也非常精當,既是北京口語中常用的,又含有非此不可的決心.比用“要、會”等詞顯豁、傳神得多.
又如《駱駝祥子》中描寫六月十五那天天熱的情景:拉車的小伙子們“見井就奔過去,趕不上新汲的水,就跟驢馬同在水槽里大灌一氣.”用“奔”不用“走”;用“灌”不用“喝”,可見其渴之甚,思水之切.通過人物缺水之苦和得水之樂的敏捷動作,映襯出天氣的酷熱難耐.在烈日下,有的車夫中暑發(fā)病,“一頭栽到地上,永不起來.”用“栽到地上”就比“倒在地上”更能說明發(fā)病之猝,進一步突出酷熱之甚.這些動詞都是日常口語中很普通的,但經(jīng)過作家的錘煉,用在適當?shù)那榫持?都有了藝術(shù)化的效果.
2.靈活多變的轉(zhuǎn)類用法
在遣詞藝術(shù)方面,除了精選動詞之外,老舍還常采用詞語的轉(zhuǎn)類用法.即臨時轉(zhuǎn)換詞語的功能,把其他性質(zhì)的詞語用作動詞.例如:
1)可是,誰想到哥哥竟自作出那么沒骨頭的事來——狗著洋人,欺負自己人!(《正紅旗下》)
2)在他的心的深處,他似乎很怕變成張大哥第二——“科員”了一輩子……(《離婚》)
3)天賜一看見她就木住了,好像蝦蟆見了蛇.(《牛天賜傳》)
這三個例子里都有詞的轉(zhuǎn)類用法.例1)的“狗”本為名詞,用作動詞,生動形象地活畫出洋奴多老大的癩皮狗般的嘴臉.例2)的“科員”和例3)的“木”也都是名詞動用,同樣有很好的效果.不說“做了一輩子科員”,而說“科員了一輩子”,對“科員”的不以為然而又無可奈何的情緒便隱約可見.不說“嚇住了”,而用“木住了”,不僅寫出嚇的心理,也把人物的神態(tài)寫得活靈活現(xiàn):成了一塊木頭似的,不能動彈了.這便是轉(zhuǎn)類用法的藝術(shù)效果.
3.創(chuàng)造性的詞語用法
老舍錘煉詞語還有一個有效的方法,就是突破固有的詞語搭配,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語言,既出人意料又出奇制勝.他說過:“雖然是普通的話,但用得那么合適,能嚇人一跳,讓人記住,這就是創(chuàng)造.”(《文學創(chuàng)作和語言》)如關(guān)于“笑”,常用的是動詞“掛”或“露”:“營長臉上經(jīng)常掛著的笑容不見了.”(《無名高地有了名》)“李四爺?shù)难劢锹冻鲆稽c笑紋來.”(《四世同堂》)而經(jīng)過老舍的錘煉,卻有了那么多的變化.如前舉各例,“搬運、遞、放射、擺、儲蓄、擰、擁、集合、湊”等詞,都與“笑”搭配在一起,形象生動.不僅如此,在老舍的其他作品中,我們還能發(fā)現(xiàn)另外的例子:
1)(趙子曰)還沒扭到能看見后面的程度,早就把笑容在臉上畫好,輕輕的叫了一聲:“老李!”(《趙子曰》)
2)趙子曰……也不好意思叫他的心與口分開,而說幾句叫別人,至少叫歐陽天風的粉臉蛋繡上笑紋的話.(同上)
3)他停了一會兒,嘴角上擠出點笑容來.(《黑白李》)
4)張大哥叼著煙斗,由嘴的右角擠出這么兩個字,與一些笑意,笑的紋縷走到鼻洼那溜兒便收住了.(《離婚》)
5)眼睛沒什么精神,而嘴上老卷著點不很得人心的笑.(《抓藥》)
6)她的笑很小,只在眼角與鼻翅上輕輕一逗,可是表現(xiàn)出許多心事……(《新時代的舊悲劇》)
7)待了一會兒,她把淚收起去,用極大的努力把笑意調(diào)動到臉上來.(《正紅旗下》)
8)多老大從心靈的最深處掏出點最地道的笑意,擺在臉上.(同上)
你看,“畫、繡、擠、走、卷、逗、調(diào)動、掏”等動詞都同“笑”搭配在一起,而且都用得精彩生動,這便是創(chuàng)造性的遣詞煉字,充分顯示了老舍錘煉詞語的藝術(shù)功力.
除了對動詞的錘煉之外,老舍還很重視其他詞類的錘煉.如名詞、形容詞、副詞等,也都取得了藝術(shù)化的效果.名詞如前舉的“所長”的稱謂、“大煙、白面”的錘煉等.形容詞如“白晃晃、黑嘟嘟、青虛虛、綠叢叢、紅撲撲、灰淥淥、黃不唧”等疊音、后綴的錘煉,生動形象,在具體的語境中很有魅力.副詞如《二馬》中一個例子:老馬想利用圣誕節(jié)的機會與房東太太套交情,他甚至想到了要給她的小狗買禮物.計劃好之后,“他喜歡極了,居然能想出這么高明的主意來,真,真是不容易!”兩個副詞性詞語“居然、真”錘煉得何等高超!老馬的自得、作家的揶揄、言外的批評等都在其中了.還有量詞的錘煉之例.如寫趙子曰對妻子的態(tài)度,老舍通過兩個量詞“頭、匹”就把他的不滿與后悔很好的表現(xiàn)出來了.不過,由于老舍作品中詞語錘煉主要為動詞,我們便不再對此細述了.
正因為老舍對遣詞煉字有著明確的目標、正確的原則和有效的方法、他的作品中尋常詞語的藝術(shù)化效果是很突出的.以下我們從質(zhì)樸自然、準確精當、形象生動、簡潔凝煉等幾個特點作具體分析.
第二章 生動凝煉的遣詞藝術(shù)
上一章分析了老舍使用口語以及在此基礎(chǔ)上形成的口語的藝術(shù).這一章我們要討論老舍使用語言的另一個突出的特點,這就是“不借助于典故,也不倚賴土語、行話,而只憑那么一些人人都懂的俗字,經(jīng)過錘煉琢磨,便成為精金美玉”(《戲劇語言》).這里所說的對俗字的錘煉琢磨,便是指對詞語使用的加工錘煉,所謂的“精金美玉”則是指尋常詞語的藝術(shù)化的境界.對此,我們先舉些例子加以說明.如在《四世同堂》中,可以發(fā)現(xiàn)不少描寫“笑”的動作,但在作家的筆下,卻姿態(tài)各異.特別是其中的動詞,經(jīng)過錘煉,都很準確、生動.例如:
1)見丁約翰提著酒瓶進來,她立刻停止了申斥丈夫,而把當時所能搬運到臉上的笑意全搬運上來……
2)她活像一只雌獅.……她的兩眼一齊看一看桌面,很快的又一齊看到遠處坐著的客人,而遞過去一點微笑.
3)離她有兩步遠,他立住,先把笑意和殷勤放射到她的眼里,而后甜美的說:“所長!二姑娘回來了!”
4)整了一下衣襟,把笑容合適的擺在臉上,他輕快的跑過來.
5)這時候,曉荷穿著一身淺灰色湖綢的夾襖夾褲,夾襖上罩著一件深灰色細毛線打的菊花紋的小背心,臉上儲蓄著不少的笑意,走進來.
6)他幾次要笑出聲來,而又控制住自己,只許笑意輕輕的發(fā)散在鼻洼嘴角之間.……而后,嘴撅起一點,整個的臉上都擰起笑紋,像被敲裂了的一個核桃.
這里六個例子分別描寫大赤包、冠曉荷和祁瑞豐的笑態(tài).例1)的情境是大赤包正在申斥丈夫,忽然來了個在“英國府”做事的人,她馬上由生氣改為笑臉.“搬運”一詞,很恰當?shù)貙懗隽舜蟪喟敃r不自然的做作的笑臉;同時,也把這個胖如冬瓜的女人艱難的笑樣子寫活了.例2)則是在牌桌上,大赤包“右眼照管著自己的牌,左眼掃射著牌手們的神氣與打出的牌張”.“遞”這個動詞,用得形象生動,正如作家所寫:“含著威嚴與狡猾,像雌獅對一只小兔那么威而不厲的逗弄著玩.”例3)至例5)是描寫冠曉荷的.這個人物下作、無聊,投敵求榮而毫無羞恥之心,裝腔作勢卻頗具禮貌之態(tài).在家中的“西太后”大赤包面前,他謙恭得像一條吧兒狗,經(jīng)?!拔⑿Φ南硎苤贝蟪喟恰敖^對沒有樂音的叫罵”.例3)和例4)都是描寫他在大赤包面前“人未到笑先至”的丑態(tài).你看,還有兩步遠,笑意就已放射出來,多么殷勤又多么諂媚!例4)是冠曉荷聽到大赤包的叫喊,還沒見到人,就趕緊把笑容合適的“擺”好,迎上前去,整個的老鼠見了貓的樣子.例5)的描寫則更精彩.這時的情境是冠家三“女杰”:大赤包、桐芳和高第吵得天昏地暗,冠曉荷卻不知躲到何處,待瑞豐來勸架了,他也突然冒了出來.同往常一樣,他還是笑著的.值得注意的是作家用了“儲蓄”這個動詞,把冠曉荷躲在一邊觀戰(zhàn)的神態(tài)寫出來了.所謂“儲蓄”,是有一段時間的,這就告訴我們,當她們在大戰(zhàn)的時候,冠曉荷也一直是面帶笑容的,何等自得其樂,又何等瀟灑超脫!一個沒有靈魂的社會渣滓便活在了讀者面前.例6)描寫瑞豐的笑.這也是作家鞭撻的對象.此時是瑞豐要以教育局科長的資格去接受日本特使的接見,他自鳴得意,又不敢過于忘形.笑意“發(fā)散在鼻洼嘴角之間”是控制的結(jié)果;臉上又“擰起笑紋”則是難以自抑.這兩處的描寫,活靈活現(xiàn)地寫出了這個不辨是非的墮落者的丑態(tài).
以上是對于丑類人物的描寫.下面再看看作家如何通過錘煉詞語,對其他人物的笑貌進行刻劃的.
7)好吧,既不能遠走高飛,便回家招老小一笑吧!他的無可如何的笑紋又擺在他凍紅了的臉上.
8)祁瑞宣的眉頭解開,胖臉上擁起一浪一浪的笑紋,不知不覺的低聲哼著岳武穆的《滿江紅》.
9)天佑和瑞宣爺兒倆把所能集合起來的笑容都擺在臉上.
10)近來,她的眼睛顯著更大了,因為臉上掉了不少的肉.把許多笑意湊在眼睛里,她告訴老人……
例7)和例8)都是描寫瑞宣的笑.可以對比一下:例7)笑紋“無可如何”的“擺”在臉上,是因為他所居的北平被日寇占領(lǐng)了.以他的人格、所受的教育,他無論如何也不能忍受當亡國奴;然而,家中的具體情況又使他“沒法卸去自己的人世間的責任”——做個賢孫慈父.他只能忍辱負重的維持,臉上“擺”的是無可如何的笑紋,心中裝的也是無可如何嘆息.例8)則用了一個“擁”與“一浪一浪的笑紋”搭配,寫出了他由衷高興的心情.原來,上海“八一三”抗戰(zhàn)的炮聲響起,他感到了希望,岳飛的《滿江紅》詞便是他此時的心聲.二者對照,可知老舍遣詞的準確、細致.例9)的“集合”和“擺”兩個動詞,也很恰當?shù)胤从沉颂煊雍腿鹦膹娮鳉g顏的神態(tài).在淪陷了的北平,祁老太爺迎來了七十五歲的壽日,國難當頭,喜事不喜.這種笑,只能是勉強集合起來的.同一個“擺”字,例4)用于巴結(jié)、討好,例7)和例9)用于無奈和勉強,都很恰當.例10)是韻梅為寬慰祁老太爺?shù)男?因為瘦了很多,眼睛變大了,似乎可以盛進“許多笑意”;而一個“湊”字,又生動地寫出了這“許多笑意”并非由衷——在國難當頭的日子里,一位善良的老人承受著骨肉分離的痛苦;柔順的孫媳婦怎能安慰得了呢?描寫笑的勉強,這個詞切情切境,很準確也很傳神.
由以上十個例子及其分析中,我們可以看到老舍是十分重視詞語的錘煉,并使之藝術(shù)化的.在他的作品中,類似的例子還有很多.對此,我們歸納為“生動凝煉的遣詞藝術(shù)”加以討論.
第三節(jié) 生活的記錄與藝術(shù)的提煉
以上客觀地描寫了老舍作品中語言口語化的兩個主要的形式特點.在此基礎(chǔ)上,我們再從口語所反映的內(nèi)容以及作家對口語進行的提煉方面,做進一步的分析,也可以從兩個方面來看.
一、生活的真實記錄
喜愛口語大白話,也重視語言與生活的聯(lián)系,使老舍的作品語言充滿生活氣息,很好地反映了所要表達的內(nèi)容,并同現(xiàn)實生活有著密切的關(guān)系.
1.用不同的話語反映大致相同的內(nèi)容
與現(xiàn)實生活的豐富內(nèi)容相適應,日??谡Z有十分豐贍的詞匯.作為一個語言藝術(shù)大師,老舍所掌握的口語詞匯量也十分驚人,而且,這些不同詞匯反映的生活內(nèi)容又是那么的恰當.請看例子及其分析.
說話,是人們最基本的能力和行為之一,似乎沒有什么可多分析的.然而,在老舍的作品中,我們卻發(fā)現(xiàn)了那么多與“說話”內(nèi)容有關(guān)的表達方式.表一般的交談有:“過話、順口搭音、打哈哈、擺閑盤兒、扯淡、念叨”等;表無話找話的有:“耍貧嘴、耍嘴皮子、扯臊、碎嘴子、叨嘮”等;“美言”是說好話的意思;“野調(diào)無腔”是言語粗野的意思;不好意思說用“說著燙嘴”;文縐縐地說用“轉(zhuǎn)文”;私下里說是“嘀咕、咕唧”;不直截了當?shù)卣f是“繞脖子、轉(zhuǎn)著圈兒說”;心里存不住話則是“嘬不住糞”;還有,“吭吃、打磕巴”等為口吃、結(jié)巴的樣子;“嚼舌頭、甩閑話、貧嘴惡舌、拉老婆舌頭”等為閑言碎語、搬弄是非的神態(tài).所有這些表達方式,都適應于不同的內(nèi)容需要(例子分別見于《趙子曰》《二馬》《小鈴兒》《牛天賜傳》《文博士》《駱駝祥子》《我這一輩子》《蛻》《四世同堂》《柳樹井》《龍須溝》《茶館》《正紅旗下》等十幾篇作品之中),都有很好的效果,我們就不一一展開分析了.下面,僅對老舍作品中與說話有關(guān)的動作行為——“吵架、罵人”的例子略作討論.
1)那天吃飯的時候,誰和妹妹拌嘴來著?(《小坡的生日》)
2)為什么張大哥不直接的阻攔小趙?或是當場鼓動我或太太和小趙,嘴是嘴,眼是眼?(《離婚》)
3)那個娘兒們敢卷我半句,我叫她滾著走!(《柳屯的》)
4)事事是和我頂著牛兒.(《沈二哥加了薪水》)
5)他逼著她拿錢,而且罵罵咧咧,似乎是罵給大家聽——二強子沒有錯,小福子天生的不要臉.(《駱駝祥子》)
6)二太太以為他這是存心輕看她,沖口而出的把他罵了個花瓜.(同上)
7)志芳,我看你得意得出奇呀,敢跟我嘴兒來嘴兒去的.(《女店員》)
8)哼,憑這個小財主也敢跟我逗嘴皮子,年頭兒真是改了.(《茶館》)
請看,八個句子中都有表“吵架、罵人”的詞語,可沒有一個重復.細分起來,它們還是有一定差異的:從內(nèi)容上說,“卷、罵罵咧咧、罵了個花瓜”等著重于“罵人”,其他五個詞語則著眼于“吵架”.從程度上說,大致可分為三個層次,“嘴兒來嘴兒去、逗嘴皮子”為第一層,語義較輕,透著俏皮;“拌嘴、嘴是嘴,眼是眼、頂著牛兒”為第二層,語義稍重且很形象;“卷、罵罵咧咧、罵了個花瓜”則為第三層,程度最重,而且是單向的“罵”,不像前面兩個層次,可以你一句我一句地“吵”.再從適應的情境看,也都用得很恰當,如表單向“罵”的三個詞語,在各自的句中都是不便互換的.這些來自生活中的大白活,意義大致相同,但在具體的場合、配合具體的內(nèi)容,用得十分妥貼.正如老舍自己所說:“像這三個字:‘搞’、‘干’、‘做’都是現(xiàn)成的,并不誰比誰更通俗,只看你把它擱在哪里最恰當、最合適就是了.”(《關(guān)于文學的語言問題》)
在老舍作品中,類似這種現(xiàn)成的、通俗的話語用得恰當、合適的還有不少例子.如同樣描寫不滿意、不高興的神態(tài),老舍有多種筆法:
9)馬老先生是一腦門子官司,沒理馬威.(《二馬》)
10)有的拿碗白干酒,讓讓大家,……有的繃著臉,普遍的向大家抱怨……(《駱駝祥子》)
11)我到街道上去工作,你大哥就鼻子不是鼻子,臉子不是臉子,……(《女店員》)
12)大喜的日子,應當歡天喜地的,別哭喪著臉呀!(《神拳》)
再如描寫忙亂,有“窮忙一鍋粥”(《二馬》)、“抓了瞎”(《柳家大院》)、“腳后跟打后腦勺”(《春華秋實》)“分不開身”(《茶館》)等不同的表達方式.這種現(xiàn)象,是口語豐富性和生動性的反映,也是老舍語言功力的體現(xiàn).
2.用同樣的話語反映不同的內(nèi)容
口語中常有這種情況,一些十分普通、十分常用的詞語有很強的表現(xiàn)力,在不同的場合可以表達許多含義.老舍作品中也有這樣的用法,請看例子:
1)以自己的身量力氣而被這小小的一點病拿住,笑話……(《駱駝祥子》)
2)對花錢是這樣一把死拿,對掙錢祥子更不放松一步.(《駱駝祥子》)
3)他一拿腰,一氣跑到了家.(同上)
4)“我說是不是?”虎姑娘拿著時候進來了.(同上)
5)四爺,先給我拿著,三十塊.(同上)
6)地上的雪雖不厚,但是拿腳,一會兒鞋底上就粘成一厚層.(同上)
7一夏天在這兒準叫蒼蠅蚊子給拿個半死!(同上)
8)他又看我想小妞子,嫌別扭,一賭氣子拿起腿來走啦!(《龍須溝》)
9)不看,拿不到人,誰給我們津貼呢?(《茶館》)
10)要是不交人,就把你的金條拿出來!(同上)
11)在家里哪兒去拿工資呢?(《女店員》
12)霜清老人高了興便到山巔拿個大頂.(《正紅旗下》)
作為口語中常見的普通詞,“拿”的意義主要是“取、握、搬動”等動作義和“用、把”等介詞義;而這十二個句子中的“拿”卻有不同含義.例1)為“治服、降服”義;例2)為“認準、抓緊”義;例3)為“挺起、直起”義;例4)為“估摸、掌握”義;例5)為“收藏、存放”義;例6)為“粘住”義;例7)為“叮、咬、”義;例8)為“抬、拔”義;例9)為“捉拿,捕捉”義;例10)為“交”之義;例11)為“領(lǐng)”之義;例12)為“豎”之義等等(自然,這些意義也都與其基本義有關(guān),可以看作是引申用法).像這種一個詞表示多種不同含義的現(xiàn)象,是生活在語言中的投影,也是口語簡潔、精煉的具體表現(xiàn).從這里,我們可以看到老舍豐厚的生活積累.類似的例子還有“打、得、弄”等詞,老舍作品中也都有適例,不贅.
老舍曾多次說過,語言是生命和生活的聲音,作家須有豐富的生活經(jīng)驗和知識,才會有活生生的語言.從以上兩個方面的分析中,可以看出這正是他的“夫子自道”.他自幼生活在北京,小時候的貧窮生活,使他早早地了解到下層勞動人民的苦難,也使他較多地掌握了下層社會的口語和俗語;走上社會之后,他又十分注意從生活中不斷地學習語言,特別是老北京城的活的口語.“我生在北平,那里的人、事、風景、味道,和賣酸梅湯、杏兒茶的吆喝的聲音,我全熟悉.一閉眼我的北平就完整的,像一張彩色鮮明的圖畫浮立在我心中.我敢放膽的描畫它.它是條清溪,我每一探手,就摸上條活潑潑的魚兒來”(《三年寫作自述》)因而他的寫作可以從容地“從現(xiàn)成話里掏東”,而且這些現(xiàn)成話都是對生活的真實記錄,“是用很深的思想、感情寫出來的,是從心里掏出來的”(《關(guān)于文學的語言問題》).
二、加工與提煉的口語藝術(shù)
作為一位杰出的語言藝術(shù)大師,老舍使用語言的態(tài)度是十分認真、精益求精的.對待口語,他也是既充分的信賴,放膽的使用,又積極的加工,精心的提煉.在他的筆下,通俗質(zhì)樸的口語大白話不僅神通廣大,恰當反映要表達的內(nèi)容;而且精彩生動,被加工提煉成藝術(shù)化的語言.這一點,更值得我們認真總結(jié)和學習.
1.正確的認識和積極的探求
如上所述,老舍是十分喜愛大白話的.但是,他對大白話的認識也是清醒的、正確的.他曾在許多文章中談到要辯證地看待大白話:“白話的本身不都是金子,得由我們把它們煉成金子.我們要控制白話,而不教它控制了我們.我們不是記錄白話,而是精打細算的寫出白話文藝.”(《怎樣寫通俗文藝》)“口語不是照抄的,而是從生活中提煉了出來的.”(《關(guān)于文學的語言問題》)
猜你喜歡
- 1都有哪些東西可以和速度快或是加快速度有聯(lián)系的(物品,事件,詞語,現(xiàn)象等)希望盡量全面些哦!
- 2英語動詞填空what he said _______(record) just now. We can listen to it again.
- 3服裝廠生產(chǎn)襯衫,上半月完成計劃的45%,下半月比上半月多生產(chǎn)350件,剛好完成任務.
- 4Tim was very______because many friends came to his birthday party.
- 5we moved to Canada in 2008變成否定句
- 6澄清石灰水中加鹽酸的離子方程式是?
- 7I think that it's a useful to learn a foreign-language.
- 8世界上有多少種字典?有多少種查字典的方法?應該怎樣查?
- 9如果A>0,B>0,那么A+B>0 的逆命題,是真是假
- 10一個多邊形除了一個內(nèi)角外,其余各內(nèi)角之和為1680°,那么這個多邊形的邊數(shù)為_.
- 11鋁與硫酸鐵反應
- 12把下列句子整理成一段通頗的話,在括號里填上序號.快的加5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