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地理上冊復習要點
1、地圖的種類包括:自然地圖和社會經(jīng)濟地圖.
2、地圖上的三要素包括:方向、比例尺、圖例和注記.
3、在地圖上確定方向:有指向標的地圖,指向標箭頭指向北方;沒有指向標的地圖,通常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東”來確定方向.在室外看地圖時,應手持地圖,面朝北,背朝南;
在有經(jīng)緯網(wǎng)的地圖上,經(jīng)線指示南北方向,緯線指示東西方向.
4、例尺就是圖上距離與實際距離之比,一般來說,所畫范圍大,內(nèi)容簡單,選用比例尺小,反之,所畫范圍小,內(nèi)容詳細,選用比例尺大.比例尺是個分數(shù)式,分母越大比例尺就越小.
5、球是一個兩極部位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規(guī)則球體.
麥哲倫環(huán)球航行依次經(jīng)過的大洋是: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
6、赤道就是0°緯線,赤道周長約為4萬千米,是地球上最長的緯線.緯度向北向南各有90°,分別用N和S表示.0°經(jīng)線又叫本初子午線,向東向西各有180°,分別用E和W表示.
7、地球的平均半徑為6371千米;地球的表面積為5.1億平方千米.
8、以赤道為界把地球分為南、北半球;
以20°W和160°E為界把地球分為東、西半球.
9、緯度范圍:0° 30°為低緯度;30° 60°為中緯度;
60° 90°為高緯度.
10、地球表面,陸地面積占29%,海洋面積占71%,所以有形象地稱地球為“三分的陸地,七分的海洋”.
11、比較經(jīng)線和緯線的特點:
名稱 形 狀 長 度 指示方向
經(jīng)線 半圓(弧形) 相等 南北方向
緯線 都是圓(極點除外) 有長有短 東西方向
12、七大洲的名稱按面積依次為:亞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極洲、歐洲、大洋洲.(注意看P23圖2-19和圖2-20)(亞非北南美,南極歐大洋)
亞洲和歐洲連成一塊合稱亞歐大陸,中國位于亞洲.
南極洲是世界上跨經(jīng)度最多的大洲;亞洲是面積最大的大洲.
13、四大洋分別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太平洋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海洋;大西洋呈“S”形;
北冰洋是世界上跨經(jīng)度最多的大洋.
14、亞洲和歐洲的分界線是:烏拉爾山脈、烏拉爾河、大高加索山脈和土耳其海峽(溝通黑海和地中海).
亞洲和非洲的分界線是:蘇伊士運河(溝通地中海和紅海).
南美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線:巴拿馬運河(溝通太平洋和大西洋).
15、地表各種高低起伏的形態(tài),總稱為地形.
通常分為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五種基本類型.
16、高度的表示方法有海拔和相對高度,地形圖上用海拔來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綠色表示平原、藍色表示海洋、褐色表示高山高原、白色表示冰川.
17、非洲的剛果盆地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盆地;
世界上最大的平原是亞馬孫平原;
世界上最高的高原是青藏高原;
世界上最長的山脈是安第斯山脈.
18、五種基本地形的特點:
平原:海拔較低,地面平坦;
高原:海拔較高,地面坦蕩,邊緣陡峻;
山地:海拔較高,峰巒起伏,坡度陡峻;
丘陵:地面起伏,海拔不高,坡度和緩;
盆地:周圍高,中間低.
19、海底地形包括大陸架、大陸坡、大洋底三部分,大洋底由海溝、洋盆和大洋中脊組成.
20、地球表面形態(tài)處于永不停息的運動與變化之中.地球表面千姿百態(tài)的地形是地球內(nèi)部力量和外部力量共同作用的結(jié)果.
21、板塊構(gòu)造學說認為:地球巖石圈由六大板塊組成即亞歐板塊、美洲板塊、非洲板塊、太平洋板塊、印度洋板塊和南極洲板塊.其中太平洋板塊幾乎全部是海洋.
22、一般來說,板塊內(nèi)部比較穩(wěn)定,板塊與板塊交界處有張裂拉伸、有碰撞擠壓、地殼比較活躍,最容易發(fā)生火山和地震.
23、世界上的地震和火山主要集中分布在環(huán)太平洋沿岸山脈帶和橫貫亞歐大陸南部和非洲西北部的山脈帶上.
24、在等高線地形圖中,等高線密集的地方坡陡,等高線稀疏的地方坡緩.等高線由低處向高處凸出的部位是山谷,等高線由高處向低處的部位是山脊.
25、到1999年10月12日,世界人口總數(shù)已超過60億.
人口的自然增長主要由出生率和死亡率決定的(人口的自然增長率=出生率-死亡率)
26、一般來說,經(jīng)濟發(fā)展水平高的國家(發(fā)達國家),人口的自然增長較慢;經(jīng)濟發(fā)展水平低國家(發(fā)展中國家),人口的自然增長較快.
27、世界人口最稠密地區(qū)主要分布在中低緯度的臨海地帶,如亞洲東部和南部、歐洲西部、北美洲和南美洲的東部.原因是這些地區(qū)處在中低緯度地區(qū)、氣候溫和多雨的平原和盆地,或是臨海地帶.
28、人口密度反映人口地理分布的疏密程度,用人/平方千米表示,指一平方千米內(nèi)居住的人口數(shù)量.
29、人口的增長應與資源、環(huán)境相協(xié)調(diào),與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相適應.
30、城市問題主要表現(xiàn)在:交通擁擠、住房緊張、工業(yè)污染、噪聲干擾、供水不足、犯罪率上升等.
31、世界三大人種分別是:黃色人種、白色人種、黑色人種.
黃色人種分布在:亞洲東部、南北美洲的印第安人和因紐特人也屬黃色人種.
白色人種分布在:歐洲、北美洲、非洲北部、亞洲西部和南部及大洋洲.
黑色人種分布在:非洲的中部和南部.(三大人種的具體分布到P46圖3-8識記)
32、美洲的土著居民是印第安人和因紐特人,均為黃色人種.
33、目前被聯(lián)合國確定為工作語言的是:漢語、英語、法語、俄語、西班牙語、阿拉伯語.其中使用范圍最廣的是英語;使用人數(shù)最多的是漢語.
34、巴西通用葡萄牙語,西亞和北非通用阿拉伯語.
35、世界的三大宗教:
基督教:產(chǎn)生于公元1世紀,經(jīng)典為《圣經(jīng)》,是世界上信徒最多和流傳最廣的宗教,主要分布在歐洲、美洲和大洋洲.典型建筑為教堂.
伊斯蘭教:產(chǎn)生于公元7世紀,經(jīng)典為《古蘭經(jīng)》,主要分布在亞洲西部和東南部、非洲北部.典型建筑為清真寺.
佛教:產(chǎn)生于公元前6世紀,主要分布在亞洲的東部和東南部.典型建筑為寺廟.
道教是源于中國本土的宗教.
36、聚落的主要形式包括:城市和鄉(xiāng)村.
地理七年級上冊期中復習題及答案
地理七年級上冊期中復習題及答案
要有答案哦!
要有答案哦!
其他人氣:531 ℃時間:2020-05-15 15:08:44
優(yōu)質(zhì)解答
我來回答
類似推薦
- 七年級地理上冊期末復習題(不帶答案)
- 初一七年級上冊地理復習題
- what are your_relationship with Johnson,a man of humor?a.actual,b.real c.true.
- 把一個平行四邊形的底擴大3倍,高擴大2倍,得到的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是原來的多少倍?
- 丹麥屬于哪個國家
- 中國傳統(tǒng)的名山大川 其中的作文 順便寫一篇這樣的作文 急須 快
- 五光十色指數(shù)字幾?、
- 英語翻譯
- 我的生日是8月30號用英語怎么說?
- How many r------do you have?about n------ l like my aunt.
- 采字的上面是什么字 采字的下面是什么字 合起來是什么意思
- 讀了阿基米德的故事,你有什么想法
猜你喜歡
- 1This lock cannot be .you need a key這句英文翻譯成中文是什么意思啊
- 2vegetable ago bag change gentle again go page按讀音分類 - - - - - - - -
- 3一個牧場上長滿了牧草,牧草每天都勻速生長地生長.這些牧草可供5只羊吃30天,或者可供7只羊吃20天.
- 4集合P={x|y=x+1},集合Q={y|y=x?1},則P與Q的關(guān)系是( ) A.P=Q B.P?Q C.P?Q D.P∩Q=?
- 5形容忘記了吃飯和睡覺的成語有什么?
- 6在同一時間同一地點的樓高和影長 成不成比例 并說明理由
- 7使3x+5y=k+2和2x+3y=k成立,且xy的和等于12,求k的值
- 8怎么用天平測一個大頭針的質(zhì)量 和一杯食用油的質(zhì)量.一定要寫具體步驟、兩個問題分開寫
- 9與朱元思書中的奇山的特點是什么?
- 10紅領(lǐng)巾微心愿應該寫什么
- 11I read your article ___ the school magazine(介詞)
- 12我正在等一場地震把土豆從地里翻出來,翻譯成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