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和小芳在討論“能否用蠟燭燃燒法來粗略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這一問題時,小芳認為:通過圖l裝置,用蠟燭燃燒法測得空氣中氧氣的含量會 ___ (填“偏 高”、“偏低”或“不變”).她根據(jù)蠟燭燃燒產(chǎn)物的特點闡述了自己的理由:
___ ,并用圖1裝置進行實驗,證實了自己的結論.(注:本題實驗中裝置的氣密性良好,水槽中的液體是水)
小明認真分析了小芳的實驗結果后,進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問題】導致小芳這一實驗結果還有其它原因嗎?
【實驗探究】小明設計了圖2裝置,進行以下操作:
![](http://hiphotos.baidu.com/zhidao/pic/item/5bafa40f4bfbfbed03b945c37df0f736aec31fad.jpg)
(1)取黃豆粒大小的白磷,用濾紙吸去表面的水分,放入捆在電烙鐵下面鐵片的凹槽內;
(2)將燃燒匙內的蠟燭點燃后迅速插入鐘罩內,并立即塞緊橡皮塞;
(3)待蠟燭熄滅后(蠟燭有剩余),接通電烙鐵電源,發(fā)現(xiàn)白磷先熔成液體,接著燃燒產(chǎn)生大量白煙,說明通電前鐘罩內含有 ___ ,產(chǎn)生白煙的化學反應方程式是 ___ .
【得出結論】導致小芳這一實驗結果的另一原因是 ___ .
【交流與反思】小明和小芳分析了上述實驗后,又提出了一個問題: ___ .
通過下圖1裝置,用蠟燭燃燒法測得空氣中氧氣的含量會偏低,因為蠟燭燃燒在消耗氧氣的同時產(chǎn)生二氧化碳,引起裝置內的壓強變化較小,則水上升較?。侍睿浩?;蠟燭燃燒在消耗氧氣的同時產(chǎn)生二氧化碳.
(3)白磷能夠燃燒說明鐘罩內含有氧氣,引起裝置內的壓強變化較小,則水上升較?。侍睿貉鯕猓鶕?jù)反應物和生產(chǎn)物,則可知白磷燃燒生成五氧化二磷的化學方程式為:5O
2+4P
2P
2O
5.導致小芳這一實驗結果的另一原因鐘罩內氧氣未消耗完.故填:鐘罩內氧氣未消耗完.
[交流與反思]小明和小芳分析了上述實驗后,又提出了一個問題:為什么實驗過程中白磷先熔成液體,接著燃燒.
故答為:偏低,蠟燭燃燒在消耗氧氣的同時產(chǎn)生二氧化碳;(3)氧氣;5O
2+4P
2P
2O
5;鐘罩內氧氣未消耗完;為什么實驗過程中白磷先熔成液體,接著燃燒(此空只要答案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