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魯迅的小說中,真正以表現(xiàn)知識分子生活為主題的作品有《孔乙己》、《白光》、《幸福的家庭》、《在酒樓上》、《孤獨者》、《傷逝》等.在這些作品中,魯迅塑造了三種不同類型的知識分子形象.他們雖由于所受教育和自身經歷各不相同,生活和結局很不一樣,但他們的命運大致相同,幾乎都十分凄苦,在貧病和屈辱中悲慘死去的亦有其人.《孔乙己》中的孔乙己和《白光》中的陳士成是同一類型的知識分子;他們的四體不勤,五谷不分,一輩子受“八股取士”的毒害,完全是舊式知識分子.孔乙己終因養(yǎng)活不了自己而淪為竊賊,最后被丁舉人打折了腿,在人們的笑聲中悄然地離開了人生的舞臺.陳士成這個連續(xù)考了十六次都未考中的老童生,也在“金榜題名”的幻想中耗盡了青春,以至精神完全失常,在想象中的財寶的白光的引誘下淹死在河里.《在酒樓上》中的呂緯甫和《孤獨者》中的魏連殳則是另一類型的知識分子.他們既受過封建教育的熏陶,又受過資產階級教育的影響,對封建禮教制度他們具有反叛精神,曾經在不同程度上對封建勢力作過斗爭.但是,他們都比較脆弱,缺少韌性,終于被封建黑暗勢力打垮,壓碎.和以上兩類知識分子不同,《傷逝》中的子君、涓生以及《幸福的家庭》中的“文學家”是當時新一代知識分子.他們誕生在五四運動的大潮中,一開始就受到反帝反封建革命斗爭的洗禮,在新的形勢下,以大無畏的精神向封建禮教沖擊,追求著幸福的生活.但是,黑暗勢力和現(xiàn)實環(huán)境終于壓倒了他們的反抗和追求,給予他們的是毫不留情的打擊.子君是不得不回到她曾經勇敢地出走的家庭,最后是帶著無限的凄怨悄然死去,走進了“連墓碑也沒有的墳墓”.涓生雖然想奮翅高飛,也不過是寄希望于渺茫之中,到頭來只落得悲哀和悔恨,飽嘗這人生的可悲.《幸福的家庭》中的文學家也終于在白菜、劈柴和孩子的哭聲中撕碎了稿紙,回到了艱難的現(xiàn)實.
閏土、阿Q、祥林嫂
猜你喜歡
- 1Watching English films is a good way of _____(improve) your English.
- 214課《再見了,親人》中請你以志愿軍叔叔的身份,安慰小金花
- 3這里用了分詞是什么作用?
- 4運用平方差公式計算(3+1)(3^2+1)(3^4+1)(3^8+1)(3的16次冪+1)
- 5雷聲轟響,波浪在憤怒的飛沫中呼叫,跟狂風爭鳴.看吧,狂風緊緊抱起層層巨浪,惡狠狠的把他們踹到懸崖上
- 6如果有一天,我不在了.你們將會是怎樣呢.英語怎么說 如果有一天,我不在了.你們將會是怎樣呢.%
- 7小學五年級數(shù)學分數(shù)簡算題,越多越好
- 8初一英語該選擇做哪種英語聽力練習的書籍好?
- 9100元錢買100個蛋,其中雞蛋2毛,鴨蛋2元,鵝蛋5元,請問每種蛋應該各買多少個?剛好100元100個!
- 10問幾道語文類的題
- 11問1道數(shù)學題:1,24和15的最大公因數(shù)是多少? 最小公倍數(shù)是()?
- 12We won’t go to Great Wall if it ________tomorrow.A.rains B.rain C.will r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