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居》
【清】 高 鼎
草長鶯飛二月天,
拂堤楊柳醉春煙.
兒童散學歸來早,
忙趁東風放紙鳶.
【譯文】
農歷二月,村子前后青草漸漸發(fā)芽生長,黃鶯飛來飛去.楊柳披著長長的綠枝條,隨風擺動,好像在輕輕地撫摸著堤岸.在水澤和草木間蒸發(fā)的水氣,煙霧般地凝聚著.楊柳似乎為這濃麗的景色所迷醉了.村里的孩子們放學以后,一路上沒什么耽擱,回家挺早,趕忙趁著東風勁吹的時機,把風箏放上藍天.
小兒垂釣
蓬頭稚子學垂綸,
側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問遙招手,
怕得魚驚不應人.
村居
草長鶯飛二月天,
拂堤楊柳醉春煙.
兒童散學歸來早,
忙趁東風放紙鳶.
古朗月行
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
又疑瑤臺鏡,飛在青云端.
仙人垂兩足,桂樹何團圓.
白兔搗藥成,問言與誰餐?
宿新市徐公店
籬落疏疏一徑深,
枝頭花落末成陰.
兒童急走追黃蝶,
飛入菜花無處尋.
所見
牧童騎黃牛,
歌聲振林樾.
意欲捕鳴蟬,
忽然閉口立.
村居
草長鶯飛二月天,
拂堤楊柳醉春煙.
兒童散學歸來早,
忙趁東風放紙鳶.
小兒垂釣
蓬頭稚子學垂綸,
側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問遙招手,
怕得魚驚不應人.
與小女
見人初解語嘔啞,
不肯歸眠戀小車.
一夜嬌啼緣底事,
為嫌衣少縷金華.
池上 幼女詞
幼女才六歲,小娃撐小艇,
未知巧與拙.偷采白蓮回.
向夜在堂前,不解藏蹤跡,
學人拜新月.浮萍一道開.
我國古代有很多描寫兒童的詩,它們語言精煉,形象生動,塑造了兒童的種種神態(tài).筆者從常見的《唐詩三百首》、《全唐詩》、《子家詩》等書中選得幾首,以饗讀者.
唐代詩人賀知章在《回鄉(xiāng)偶書》中這樣寫道:“少小離家老大回,鄉(xiāng)音無改鬢毛衰.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全詩僅二十八個字,卻給我們繪出了一幅美麗的畫卷.作者久居客地,重返家園,故鄉(xiāng)的兒童們卻不認識他,就笑著問他是哪里來的客人.這些兒童稚氣活潑,彬彬有禮,十分可愛.
同樣是唐代的崔道融這么寫:“籬外誰家不系船,春風吹入釣魚灣.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門去卻關.”《溪居即事》這首小詩描繪了春日漁村溪邊的趣事.籬外不知誰家的小船,忘了系纜繩,被悠悠的春風吹進了釣魚灣.正在水邊垂釣的小童,不知實情,誤以為有客相訪,便急忙放下手中魚竿,慌忙跑向家門報信,想打開柴門相迎,忙亂中卻把門關上了.詩人把小童的一系列動作寫入詩中,顯得平易自然,卻又栩栩如生,形象地描繪出了鄉(xiāng)村兒童好客的天性.
鄉(xiāng)村兒童不僅好客,還很勤勞.宋代詩人范成大在田園組詩《四時田園雜興》中有一首這么寫道:“晝出耕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家.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這里描寫的是夏天農村緊張勞動時的情景.“村莊兒女”是指成年農民,“童孫”是兒童.農村的兒童雖還不會耕田織布,但看到大人除草搓麻線,便也在桑枝底下學著大人的樣子種起瓜來.
描寫鄉(xiāng)村孩子的古詩有哪些?(至少四個)
描寫鄉(xiāng)村孩子的古詩有哪些?(至少四個)
語文人氣:755 ℃時間:2019-08-19 06:39:12
優(yōu)質解答
我來回答
類似推薦
猜你喜歡
- 1習作2的作文是什么?
- 21.水果店李老板賣了兩批葡萄,賣的錢都是120元,同進價比,第一天賺了百分之二十,第二批賠了百分之二十,兩批各多少元?
- 3這是我第一次上報紙和上電視.求(英文翻譯)?
- 4袋中有紅.黃色球各一個,白色球2個,每次任取一個,不放回地抽兩次,求基本事件的個數(shù),計算下列事件概率
- 5什么東西是外圓內方的,什么又是外方內圓的呢?
- 6設a.b.c分別是三角形ABC的三邊長,且滿足a^2+b^2-10a-8b+41=0,則ABC的最長邊c的取值范圍是多少
- 7英語翻譯
- 82x+5x=322x+5x=32
- 9什么是硬路肩?什么是土路肩?如何區(qū)別兩者呢?
- 10平行四邊形ABCD中,M為CD中點,且AM=BM,求證:平行四邊形ABCD是矩形
- 11(中譯英) 1.她想知道更多關于樹的知識.2.他們在很多方面幫助我們.3.他們保持空氣的清
- 12如何巧記一個英語單詞的各種形式,如它的副詞,形容詞,動詞,過去分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