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祗辱于奴隸人之手,駢死于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
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zhí)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嗚呼!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
【乙】上①令封德彝舉賢,久無所舉.上詰之,對曰:“非不盡心,但于今未有奇才耳!”上曰:“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長.古之致治②者,豈借才于異代乎?正③患己不能知,安可誣一世之人!”德彝慚而退.
【注釋】①上:唐太宗.②致治:治理國家到達大治.③正:只.
1.解釋加點的詞.
(1)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2)上詰之
(3)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 (4)安可誣一世之人
2.翻譯句子.
(1)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
(2)非不盡心,但于今未有奇才耳!
3.兩文反映的都是統(tǒng)治者對人才的態(tài)度,甲文采用了 的寫法,借千里馬的不幸遭遇揭露了統(tǒng)治者 .而乙文中,唐太宗對人才的態(tài)度是 .
4.針對乙文中唐太宗“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長.”的觀點,談談你的看法.
【附答案】
2.(2)不是我不盡心去做,只是當今沒有杰出的人才啊!3.托物寓意;埋沒人才、摧殘人才的做法;不僅重視人才,而且主張用人要各取所長.4.一個人總會有優(yōu)點缺點,人才也如此,世上不可能有非常完美的人才,因此,要善于看到其優(yōu)點,并發(fā)揮其作用,這才是正確的用人之道.
猜你喜歡
- 1Watching English films is a good way of _____(improve) your English.
- 214課《再見了,親人》中請你以志愿軍叔叔的身份,安慰小金花
- 3這里用了分詞是什么作用?
- 4運用平方差公式計算(3+1)(3^2+1)(3^4+1)(3^8+1)(3的16次冪+1)
- 5雷聲轟響,波浪在憤怒的飛沫中呼叫,跟狂風爭鳴.看吧,狂風緊緊抱起層層巨浪,惡狠狠的把他們踹到懸崖上
- 6如果有一天,我不在了.你們將會是怎樣呢.英語怎么說 如果有一天,我不在了.你們將會是怎樣呢.%
- 7小學五年級數(shù)學分數(shù)簡算題,越多越好
- 8初一英語該選擇做哪種英語聽力練習的書籍好?
- 9100元錢買100個蛋,其中雞蛋2毛,鴨蛋2元,鵝蛋5元,請問每種蛋應該各買多少個?剛好100元100個!
- 10問幾道語文類的題
- 11問1道數(shù)學題:1,24和15的最大公因數(shù)是多少? 最小公倍數(shù)是()?
- 12We won’t go to Great Wall if it ________tomorrow.A.rains B.rain C.will r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