伽利略著名鐵球?qū)嶒炘诒人_斜塔做的的?3Q
伽利略著名鐵球?qū)嶒炘诒人_斜塔做的的?3Q
這個實驗很有名,至于他的意義我就不多說了.可是我記得歷史書還是物理書上說"根據(jù)嚴謹?shù)臍v史考證不是在比薩斜塔做的,但卻成為了伽利略的象征."我想無論是在哪里做的伽利略都是一位非常偉大的科學家,他永遠都會名垂青史.
這個實驗很有名,至于他的意義我就不多說了.可是我記得歷史書還是物理書上說"根據(jù)嚴謹?shù)臍v史考證不是在比薩斜塔做的,但卻成為了伽利略的象征."我想無論是在哪里做的伽利略都是一位非常偉大的科學家,他永遠都會名垂青史.
物理人氣:380 ℃時間:2020-04-01 02:55:19
優(yōu)質(zhì)解答
伽利略在另一處倒是明確地提到他曾經(jīng)在高塔上做落體實驗.伽利略在比薩大學當數(shù)學教師期間,寫了一部沒有出版的手稿 《論運動》(寫于約1590年),其中5處提到在“高塔”或“塔”上做的落體實驗.這5處,只有1處是為了反駁亞里斯多德理論,是以反詰語氣提出的(“如果兩塊石頭從一座高塔同時扔出,一塊的大小是另一塊的兩倍,那么誰會相信,在大石頭已落地時,小石頭只下落了一半路程?”),顯然只是假設(shè),而不是對真實實驗的描述.剩下的4處是在描述實驗,其中1處更是明確地說他本人經(jīng)常在高塔上做試驗,但是不是為了否定亞里斯多德理論,而是為了驗證他提出的一個新的落體定律:落體的速度和物體的密度成正比.原來,此時伽利略并不完全否定亞里斯多德理論.他認為,在真空中,如果是相同材料做的物體,那么它們的下落速度和重量無關(guān);但是如果是不同材料做的物體,那么下落速度和它們的比重成正比.假如扔下一個金球和一個銀球,由于金的比重大約是銀的兩倍,伽利略認為金球應(yīng)領(lǐng)先銀球一半的距離先落地.伽利略說他經(jīng)常做的實驗是同時拋木球和鉛球的實驗.他報告一個奇怪的現(xiàn)象:一開始木球的下降速度比鉛球還快,之后鉛球逐漸趕上木球,領(lǐng)先木球落地.根據(jù)現(xiàn)在的物理學知識,如果考慮到空氣阻力,鉛球領(lǐng)先落地是預料中的,但是木球一開始領(lǐng)先鉛球,則似乎是荒唐的.因此有人懷疑伽利略是不是真的做了實驗.上個世紀80年代初,兩名美國科學家米克里奇和塞特爾重復了伽利略的實驗.他們讓51名學生做實驗,一手握鐵球,一手握木球(二者重量比約為10倍),兩手朝下,同時送手讓球下落,并對整個過程進行攝影.對攝影結(jié)果進行比較,發(fā)現(xiàn)在大多數(shù)(占88%)實驗中,一開始木球的確明顯領(lǐng)先鐵球.原因不是由于物理定律不成立,而是由于人們在扔球時,會下意識地先松開負重較輕的那一手 (可能是因為人們要用更大的勁握住重球,因此松開要稍慢一些).伽利略報道的這個奇怪結(jié)果,恰恰證明了伽利略的確在高塔上做過落體實驗.既然他用不同材料的物體做過落體實驗,那么也應(yīng)該用相同材料的物體做過.維維亞尼很可能是根據(jù)《論運動》中的這些敘述,夸大成當著眾人的面在比薩斜塔做演示.在維維亞尼的故事中,伽利略是為了證明用相同材料做成、重量不同的物體的下落速度相同,這與伽利略當時的觀點相符.伽利略通過實驗發(fā)現(xiàn),如他預料的,比重大的物體的下落速度略快于比重小的,但是并非如他的假說所預言的下落速度與比重成正比.伽利略想出了別的假說,試圖解釋為什么實驗結(jié)果與理論的預測不符,以及為什么比重小的物體的下落速度一開始會比比重大的快.他最終放棄了原先的假說,得出了正確的結(jié)論:在真空中(或在介質(zhì)阻力可忽略時),任何物體,不管其重量、形狀和比重,下落速度都是一樣的.伽利略對自由落體的研究的各個方面,分開了看都并非他的首創(chuàng).古羅馬哲學家盧克萊修(公元前99~公元前55)在承認在介質(zhì)中落體速度與重量成正比的同時,也正確地指出在真空中所有落體的速度都將一樣快.早期基督教神學家斐羅龐努士(490~570)在給亞里斯多德的著作做注解時,指出試驗?zāi)茏C明亞里斯多德的落體法則是錯誤的,如果從同一高度扔下重量差別很大的兩個物體,它們落地的時間差異將會極其小.這是首次有關(guān)落體實驗的記載,斐羅龐努士很可能只是在敘述前人的實驗.在伽利略時代,也有多人在他之前做了否定亞里斯多德理論的落體實驗.1544年,意大利歷史學家法奇在一篇有關(guān)煉金術(shù)的文章中順筆提及試驗否定了亞里斯多德的落體法則.1576年,先于伽利略擔任帕多瓦大學數(shù)學教授的莫勒提報告說,如果從塔頂扔下相同材料但不同重量的物體,或者相同體積但不同材料(鉛球和木球)的物體,它們將同時落地.莫勒提聲稱他做了多次試驗都得到了這個結(jié)果.1586年,比利時數(shù)學家斯蒂文詳細報告說他以前做過實驗,從30英尺高處讓重量相差10倍的兩個鉛球落到木板上,將只聽到一聲落地的聲音.
我來回答
類似推薦
- 伽利略和他的比薩斜塔實驗
- 伽利略比薩斜塔實驗是怎樣的?
- 伽利略比薩斜塔實驗
- 伽利略的比薩斜塔實驗
- 伽利略在比薩斜塔上做過一次試驗,當伽利略走下比薩斜塔時,人們會圍住他做什么?
- 不同質(zhì)量~密度的物體漂浮在水上,浮力是否一樣
- 某次數(shù)學考試五道題,全班52人參加,共做對181道,已知每人至少做對1道題,做對1道的有7人,5道全對的有6人,做對2道和3道的人數(shù)一樣多,那么做對4道的人數(shù)有多少人?
- 修一條公路,已修的是剩下的2倍,還剩3.8千米沒修,這條公路長多少千米?
- 英語翻譯
- 襯衣用英語怎么寫
- 客車和轎車同時從相距455千米的A.B兩個相向開出,轎車每小時行65千米,客車每小時行56千米,當橋車到達A地時,客車離B地還有多少千米?
- 英語take怎么讀
猜你喜歡
- 1(1)學校買籃球,每個要a元,每個足球比籃球少5元 a-5表示_______________ 5a表示_________________
- 2測量食用油的密度:
- 3解方程(x²/9)+(16/x²)=(-10/3)(x/3-4/x)
- 4短時記憶的時間是?
- 5Ther was ____time ____Ihated to go to school.
- 6地球與宇宙怎么比?
- 7將鐵粉和銅粉置于硝酸銀和硝酸鋅的混合溶液中,待反應(yīng)完畢后,所得金屬中一定有( ) A.鋅 B.鐵和銀 C.銀 D.銀和銅
- 8一個分數(shù)的分子和分母的和是56,約分后是七分之一,原來這個分數(shù)是幾分之幾?
- 9新初一北師大版數(shù)學書196頁~197頁題
- 10將下面的句子換成成語
- 11-- can you tell me --- to travel to dalian? -- about two hour by plane
- 121 有兩筐同樣重的桔子,如果從第一筐中取出 15 千克放入第二筐,這時第一筐桔子的重量是第二筐的3/5.原來每筐桔子重多少千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