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形狀,顧名思義,是“球”形的.不過,對于“球”形的認識曾經(jīng)歷了一個相當長的過程.公元前五六世紀,古希臘哲學家從球形最完美這一概念出發(fā),認為地球是球形的.到了公元前350年前后,古希臘學者亞里士多德通過觀察月食,根據(jù)月球上地影是一個圓形,第一次科學地論證了地球是個球體.我國戰(zhàn)國時期哲學家惠施也早已提出地球呈現(xiàn)球形的看法.1519年葡萄牙航海家麥哲倫率領的5艘海船,用3年時間,完成了第一次環(huán)繞地球的航行,從而直接證實了地球是球形的.從此,人們便一致把我們所在的世界稱為“地球”.
最早算出地球大小的,應該說是公元前3世紀的希臘地理學家埃拉托斯特尼.他成功地用三角測量法測量了阿斯旺和嚴歷山大城之間的子午線長,算出地球的周長約為25萬希臘里(39600公里),與實際長度只差340公里,這在2000多年前實在是了不起.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在17世紀末,人們對地球是正圓球的主張開始有了懷疑.1672年,法國天文學家李希通過測定,發(fā)現(xiàn)地球赤道的重力比其他地方都小,提出大地是扁球形的主張.
17世紀末,英國大科學家牛頓研究了地球自轉(zhuǎn)對地球形態(tài)的影響,從理論上推測地球不是一個很圓的球形,而是一個赤道處略為隆起,兩極略為扁平的橢球體,赤道半徑比極半徑長20多公里.1735~1744年法國巴黎科學院派出兩個測量隊分別赴北歐和南美進行弧度測量,測量結(jié)果證實地球確實為橢球體.
本世紀50年代后,科學技術發(fā)展非常迅速,為大地測量開辟了多種途徑,高精度的微波測距,激光測距,特別是人造衛(wèi)星上天,再加上電子計算機的運用和國際間的合作,使人們可以精確地測量地球的大小和形狀了.通過實測和分析,終于得到確切的數(shù)據(jù):地球的平均赤道半徑為6738.14公里,極半徑為6356.76公里,赤道周長和子午線方向的周長分別為40075公里和39941公里.測量還發(fā)現(xiàn),北極地區(qū)約高出18.9米,南極地區(qū)則低下24~30米.
看起來,地球形狀像一只梨子:它的赤道部分鼓起,是它的“梨身”;北極有點放尖,像個“梨蒂”;南極有點凹進去,像個“梨臍”,整個地球像個梨形的旋轉(zhuǎn)體,因此人們稱它為“梨形地球” .其實地球確切地說,是個三軸橢球體.
猜你喜歡
- 1英語翻譯
- 2已知sina是5x²-7x-6=0的根
- 3人類使用材料的歷史就是人類的進步史.下列物品的主要材質(zhì)當時不是通過化學變化獲取的是( ) A.馬踏飛燕(青銅器) B.龍泉劍(鐵器) C.金縷衣 D.塑料器具
- 4如何實現(xiàn):輸入三角形的三邊長,判斷該三角形是否為直角三角形,若是輸出三角形的面
- 5四海皆春春不老,九州同樂樂無窮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
- 6二十千克比二十五千克少20%對嗎
- 7化學藥品的保存方法
- 8英語翻譯
- 9一棵二叉樹共有25個結(jié)點,其中5個是葉子結(jié)點,則度為一的結(jié)點數(shù)為多少啊
- 10怎樣理解細胞內(nèi)液與組織液具有相同的總滲透壓?
- 11甲乙兩人同時從兩地騎車相向而行,甲每小時行駛20千米,乙每小時行駛18千米,兩人相遇時距離全程中點3千米,求全程長多少千米?(先畫圖整理,再解答)
- 126x²-13x-5=0 解方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