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舟記所寫的這件雕刻品,原材料是一個“長不盈寸”的桃核,卻生動地再現(xiàn)了宋代文壇上的一個著名掌故——“大蘇泛赤壁”.它構思精巧,形象逼真,顯示了我國古代工藝美術的卓越成就.本文作者經(jīng)過細致的觀察,準確地把握了這件雕刻品的各個細節(jié),然后按一定的空間順序描寫了船的3個部分,分別為,船艙.船頭,船尾.本文題目末字“記”,系指文體而言.“記”這種體裁出現(xiàn)得很早,至唐宋而大盛.它可以記人和事,可以記山川名勝,可以記器物建筑,故又稱“雜記”.在寫法上大多以記述為主而兼有議論、抒情成分.本文原作在介紹完核舟之后,還有一段議論(見“有關資料”),課文刪去它的絕大部分,只保留了最后一句,也是全文中心,即“嘻,技亦靈怪矣哉”.因此,現(xiàn)在看來,它跟我們常見的說明文可算是很相似了.
文章采用“總—分—總”的結構模式.
開頭是總說:介紹王叔遠在雕刻技術上的卓越成就,指出雕刻品“核舟”的主題.“能以徑寸之木,為宮室、器皿、人物,以至鳥獸、木石”,說明所用的原材料體積很小,而表現(xiàn)的范圍極廣,可見他有多方面的成就;“罔不因勢象形,各具情態(tài)”,說明他構思精巧之后,接著就指出雕刻品“核舟”的主題:“大蘇泛赤壁”.這就明顯地表示了本文的意圖,即以具體作品來證明作者對王叔遠技藝的評價是合乎實際的. 中間是分說:詳細介紹“核舟”的結構、舟上的人物和題名.可分兩層.
全文寫了作者對核舟的喜愛,表達了作者對藝術家王叔遠技藝高超的贊嘆以及對我國古代民間藝術的贊美之情.
核舟記 全文作者抓住了核舟的哪些特點進行說明
核舟記 全文作者抓住了核舟的哪些特點進行說明
簡單點,
簡單點,
語文人氣:239 ℃時間:2020-02-25 22:26:41
優(yōu)質(zhì)解答
我來回答
類似推薦
- 核舟記中,作者抓住了核舟的哪些特點來進行說明
- <<核舟記>>中,作者抓住了核舟的哪些特點來說明?
- 《核舟記》抓住了“核舟”怎樣的特點來進行說明?
- 《核舟記》 文言文,“從全文看,作者抓住了核舟的哪些特點來進行說明”
- 核舟記中對“核舟”進行了具體生動的說明,你認為這個“核舟”有什么特點?用文中的一個詞語進行概括.
- 表演者取出一裝滿水的飲料瓶,旋開瓶蓋,水卻從瓶底流出的真相(用物理知識回答)
- 求一/二階微分方程通解
- 把這句話改為比喻句:我的心很疼痛,很難受.如題
- 兩分鐘英語對話,兩人的,一共十來句就行,新穎點的,不簡單也不難,
- who can tell me?thanks alot.
- My mother works for 8__________(huor)a day
- 碳酸鈉與水二氧化碳反應方程式:Na2CO3+CO2+H2O=2NaHCO3這個反應方程式有離子方程式
猜你喜歡
- 1關于虛擬語氣的一個問題!if條件句,表示與將來事實相反時,從句謂語是過去時或should do
- 2分子間都存在范德華力嗎
- 3出租車:乘車不超過3千米時,收費5元(起步價)超過部分每千米加收1.5元.王叔叔乘車15千米,
- 4幼兒園阿姨給小朋友分糖,如果每個小朋友分6顆,還多18顆糖,如果每個小朋友分9顆,就差8顆
- 5在三角形ABC中,CE平分角ACB,AC=8cm,AB=12cm,BC=10cm,過B作BD平行于CE,求BD的長.
- 6大自然的作文 300字
- 7We left the classroom after we finished the homework.(改成同義句) we___ ____ the classroom _____.
- 8AB是圓O的直徑,PA垂直于圓O所在的平面,C是圓周上的任意一點,求證:BC⊥面PAC
- 9奧運會幾年一次
- 10So 15 bottles of beer should be enough.
- 11I am gIad to learn that you wiIl coming to China.
- 12we watch TV at home改一般疑問句并做否定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