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shù)學公式大全,
第一部分: 概念.
1,加法交換律:兩數(shù)相加交換加數(shù)的位置,和不變.
2,加法結合律:三個數(shù)相加,先把前兩個數(shù)相加,或先把后兩個數(shù)相加,再同第三個數(shù)相加,和不變.
3,乘法交換律:兩數(shù)相乘,交換因數(shù)的位置,積不變.
4,乘法結合律:三個數(shù)相乘,先把前兩個數(shù)相乘,或先把后兩個數(shù)相乘,再和第三個數(shù)相乘,它們的積不變.
5,乘法分配律:兩個數(shù)的和同一個數(shù)相乘,可以把兩個加數(shù)分別同這個數(shù)相乘,再把兩個積相加,結果不變.
如:(2+4)×5=2×5+4×5
6,除法的性質:在除法里,被除數(shù)和除數(shù)同時擴大(或縮小)相同的倍數(shù),商不變. 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數(shù)都得0.
簡便乘法:被乘數(shù),乘數(shù)末尾有0的乘法,可以先把0前面的相乘,零不參加運算,有幾個零都落下,添在積的末尾.
7,什么叫等式 等號左邊的數(shù)值與等號右邊的數(shù)值相等的式子叫做等式.
等式的基本性質:等式兩邊同時乘以(或除以)一個相同的數(shù),等式仍然成立.
8,什么叫方程式 答:含有未知數(shù)的等式叫方程式.
9, 什么叫一元一次方程式 答:含有一個未知數(shù),并且未知數(shù)的次 數(shù)是一次的等式叫做一元一次方程式.
學會一元一次方程式的例法及計算.即例出代有χ的算式并計算.
10,分數(shù):把單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這樣的一份或幾分的數(shù),叫做分數(shù).
11,分數(shù)的加減法則:同分母的分數(shù)相加減,只把分子相加減,分母不變.異分母的分數(shù)相加減,先通分,然后再加減.
12,分數(shù)大小的比較:同分母的分數(shù)相比較,分子大的大,分子小的小.
異分母的分數(shù)相比較,先通分然后再比較;若分子相同,分母大的反而小.
13,分數(shù)乘整數(shù),用分數(shù)的分子和整數(shù)相乘的積作分子,分母不變.
14,分數(shù)乘分數(shù),用分子相乘的積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積作為分母.
15,分數(shù)除以整數(shù)(0除外),等于分數(shù)乘以這個整數(shù)的倒數(shù).
16,真分數(shù):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數(shù)叫做真分數(shù).
17,假分數(shù):分子比分母大或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數(shù)叫做假分數(shù).假分數(shù)大于或等于1.
18,帶分數(shù):把假分數(shù)寫成整數(shù)和真分數(shù)的形式,叫做帶分數(shù).
19,分數(shù)的基本性質:分數(shù)的分子和分母同時乘以或除以同一個數(shù)(0除外),分數(shù)的大小不變.
20,一個數(shù)除以分數(shù),等于這個數(shù)乘以分數(shù)的倒數(shù).
21,甲數(shù)除以乙數(shù)(0除外),等于甲數(shù)乘以乙數(shù)的倒數(shù).
分數(shù)的加,減法則:同分母的分數(shù)相加減,只把分子相加減,分母不變.異分母的分數(shù)相加減,先通分,然后再加減.
分數(shù)的乘法則:用分子的積做分子,用分母的積做分母.
22,什么叫比:兩個數(shù)相除就叫做兩個數(shù)的比.如:2÷5或3:6或1/3
比的前項和后項同時乘以或除以一個相同的數(shù)(0除外),比值不變.
23,什么叫比例:表示兩個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如3:6=9:18
24,比例的基本性質:在比例里,兩外項之積等于兩內項之積.
25,解比例:求比例中的未知項,叫做解比例.如3:χ=9:18
26,正比例:兩種相關聯(lián)的量,一種量變化,另一種量也隨著化,如果這兩種量中相對應的的比值(也就是商k)一定,這兩種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們的關系就叫做正比例關系.如:y/x=k( k一定)或kx=y
27,反比例:兩種相關聯(lián)的量,一種量變化,另一種量也隨著變化,如果這兩種量中相對應的兩個數(shù)的積一定,這兩種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們的關系就叫做反比例關系. 如:x×y = k( k一定)或k / x = y
28,百分數(shù):表示一個數(shù)是另一個數(shù)的百分之幾的數(shù),叫做百分數(shù).百分數(shù)也叫做百分率或百分比.
29,把小數(shù)化成百分數(shù),只要把小數(shù)點向右移動兩位,同時在后面添上百分號.其實,把小數(shù)化成百分數(shù),只要把這個小數(shù)乘以100%就行了.
30,把百分數(shù)化成小數(shù),只要把百分號去掉,同時把小數(shù)點向左移動兩位.
31,把分數(shù)化成百分數(shù),通常先把分數(shù)化成小數(shù)(除不盡時,通常保留三位小數(shù)),再把小數(shù)化成百分數(shù).其實,把分數(shù)化成百分數(shù),要先把分數(shù)化成小數(shù)后,再乘以100%就行了.
32,把百分數(shù)化成分數(shù),先把百分數(shù)改寫成分數(shù),能約分的要約成最簡分數(shù).
33,要學會把小數(shù)化成分數(shù)和把分數(shù)化成小數(shù)的化發(fā).
34,最大公約數(shù):幾個數(shù)都能被同一個數(shù)一次性整除,這個數(shù)就叫做這幾個數(shù)的最大公約數(shù).(或幾個數(shù)公有的約數(shù),叫做這幾個數(shù)的公約數(shù).其中最大的一個, 叫做最大公約數(shù).)
35,互質數(shù): 公約數(shù)只有1的兩個數(shù),叫做互質數(shù).
36,最小公倍數(shù):幾個數(shù)公有的倍數(shù),叫做這幾個數(shù)的公倍數(shù),其中最小的一個叫做這幾個數(shù)的最小公倍數(shù).
37,通分:把異分母分數(shù)的分別化成和原來分數(shù)相等的同分母的分數(shù),叫做通分.(通分用最小公倍數(shù))
38,約分:把一個分數(shù)化成同它相等,但分子,分母都比較小的分數(shù),叫做約分.(約分用最大公約數(shù))
39,最簡分數(shù):分子,分母是互質數(shù)的分數(shù),叫做最簡分數(shù).
40,分數(shù)計算到最后,得數(shù)必須化成最簡分數(shù).
41,個位上是0,2,4,6,8的數(shù),都能被2整除,即能用2進行約分.個位上是0或者5的數(shù),都能被5整除,即能用5進行約分.在約分時應注意利用.
43,偶數(shù)和奇數(shù):能被2整除的數(shù)叫做偶數(shù).不能被2整除的數(shù)叫做奇數(shù).
44,質數(shù)(素數(shù)):一個數(shù),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兩個約數(shù),這樣的數(shù)叫做質數(shù)(或素數(shù)).
45,合數(shù):一個數(shù),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還有別的約數(shù),這樣的數(shù)叫做合數(shù).1不是質數(shù),也不是合數(shù).
46,利息=本金×利率×時間(時間一般以年或月為單位,應與利率的單位相對應)
47,利率:利息與本金的比值叫做利率.一年的利息與本金的比值叫做年利率.一月的利息與本金的比值叫做月利率.
48,自然數(shù):用來表示物體個數(shù)的整數(shù),叫做自然數(shù).0也是自然數(shù).
49,循環(huán)小數(shù):一個小數(shù),從小數(shù)部分的某一位起,一個數(shù)字或幾個數(shù)字依次不斷的重復出現(xiàn),這樣的小數(shù)叫做循環(huán)小數(shù).如3. 141414
50,不循環(huán)小數(shù):一個小數(shù),從小數(shù)部分起,沒有一個數(shù)字或幾個數(shù)字依次不斷的重復出現(xiàn),這樣的小數(shù)叫做不循環(huán)小數(shù).如圓周率:3. 141592654
51,無限不循環(huán)小數(shù):一個小數(shù),從小數(shù)部分起到無限位數(shù),沒有一個數(shù)字或幾個數(shù)字依次不斷的重復出現(xiàn),這樣的小數(shù)叫做無限不循環(huán)小數(shù).如3. 141592654……
52,什么叫代數(shù) 代數(shù)就是用字母代替數(shù).
53,什么叫代數(shù)式 用字母表示的式子叫做代數(shù)式.如:3x =ab+c
小學數(shù)學公式大全,第二部分:計算公式.
數(shù)量關系式:
1, 每份數(shù)×份數(shù)=總數(shù) 總數(shù)÷每份數(shù)=份數(shù) 總數(shù)÷份數(shù)=每份數(shù)
2, 1倍數(shù)×倍數(shù)=幾倍數(shù) 幾倍數(shù)÷1倍數(shù)=倍數(shù) 幾倍數(shù)÷倍數(shù)=1倍數(shù)
3, 速度×時間=路程 路程÷速度=時間 路程÷時間=速度
4, 單價×數(shù)量=總價 總價÷單價=數(shù)量 總價÷數(shù)量=單價
5, 工作效率×工作時間=工作總量 工作總量÷工作效率=工作時間 工作總量÷工作時間=工作效率
6, 加數(shù)+加數(shù)=和和-一個加數(shù)=另一個加數(shù)
7, 被減數(shù)-減數(shù)=差 被減數(shù)-差=減數(shù)差+減數(shù)=被減數(shù)
8, 因數(shù)×因數(shù)=積 積÷一個因數(shù)=另一個因數(shù)
9, 被除數(shù)÷除數(shù)=商 被除數(shù)÷商=除數(shù)商×除數(shù)=被除數(shù)
和差問題的公式
(和+差)÷2=大數(shù) ?。ê?差)÷2=小數(shù)
和倍問題的公式
和÷(倍數(shù)-1)=小數(shù) 小數(shù)×倍數(shù)=大數(shù) (或者 和-小數(shù)=大數(shù))
差倍問題
差÷(倍數(shù)-1)=小數(shù) 小數(shù)×倍數(shù)=大數(shù) ?。ɑ?小數(shù)+差=大數(shù))
植樹問題:
1 非封閉線路上的植樹問題主要可分為以下三種情形:
?、湃绻诜欠忾]線路的兩端都要植樹,那么:
株數(shù)=段數(shù)+1=全長÷株距-1 全長=株距×(株數(shù)-1) 株距=全長÷(株數(shù)-1)
?、迫绻诜欠忾]線路的一端要植樹,另一端不要植樹,那么:
株數(shù)=段數(shù)=全長÷株距 全長=株距×株數(shù) 株距=全長÷株數(shù)
?、侨绻诜欠忾]線路的兩端都不要植樹,那么:
株數(shù)=段數(shù)-1=全長÷株距-1 全長=株距×(株數(shù)+1) 株距=全長÷(株數(shù)+1)
2 封閉線路上的植樹問題的數(shù)量關系如下
株數(shù)=段數(shù)=全長÷株距 全長=株距×株數(shù) 株距=全長÷株數(shù)
盈虧問題
?。ㄓ?虧)÷兩次分配量之差=參加分配的份數(shù)
?。ù笥?小盈)÷兩次分配量之差=參加分配的份數(shù)
?。ù筇?小虧)÷兩次分配量之差=參加分配的份數(shù)
相遇問題
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時間
相遇時間=相遇路程÷速度和
速度和=相遇路程÷相遇時間
追及問題
追及距離=速度差×追及時間
追及時間=追及距離÷速度差
速度差=追及距離÷追及時間
流水問題
順流速度=靜水速度+水流速度
逆流速度=靜水速度-水流速度
靜水速度=(順流速度+逆流速度)÷2
水流速度=(順流速度-逆流速度)÷2
濃度問題:
溶質的重量+溶劑的重量=溶液的重量
溶質的重量÷溶液的重量×100%=濃度
溶液的重量×濃度=溶質的重量
溶質的重量÷濃度=溶液的重量
利潤與折扣問題:
利潤=售出價-成本
利潤率=利潤÷成本×100%=(售出價÷成本-1)×100%
漲跌金額=本金×漲跌百分比
折扣=實際售價÷原售價×100%(折扣〈1)
利息=本金×利率×時間
稅后利息=本金×利率×時間×(1-20%)
面積,體積換算
?。?)1公里=1千米 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1立方厘米=1000立方毫米
?。?)1公頃=10000平方米 1畝=666.666平方米
?。?)1升=1立方分米=1000毫升 1毫升=1立方厘米
重量換算:
1噸=1000 千克 1千克=1000克 1千克=1公斤
人民幣單位換算
1元=10角 1角=10分 1元=100分
時間單位換算:
1世紀=100年 1年=12月 大月(31天)有:1\3\5\7\8\10\12月
小月(30天)的有:4\6\9\11月 平年2月28天, 閏年2月29天
平年全年365天, 閏年全年366天
1日=24小時 1時=60分 1分=60秒 1時=3600秒
小學數(shù)學公式大全,第三部分:幾何體.
1、正方形
正方形的周長=邊長×4 公式:C=4a
正方形的面積=邊長×邊長 公式:S=a×a
正方體的體積=邊長×邊長×邊長 公式:V=a×a×a
2、長方形
長方形的周長=(長+寬)×2公式:C=(a+b)×2
長方形的面積=長×寬公式:S=a×b
長方體的體積=長×寬×高公式:V=a×b×h
3、三角形 三角形的面積=底×高÷2. 公式:S= a×h÷2
4、平行四邊形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高 公式:S= a×h
5、梯形 梯形的面積=(上底+下底)×高÷2 公式:S=(a+b)h÷2
6、圓 直徑=半徑×2 公式:d=2r 半徑=直徑÷2 公式:r= d÷2
圓的周長=圓周率×直徑 公式:c=πd =2πr 圓的面積=半徑×半徑×π 公式:S=πrr
7、圓柱
圓柱的側面積=底面的周長×高. 公式:S=ch=πdh=2πrh
圓柱的表面積=底面的周長×高+兩頭的圓的面積. 公式:S=ch+2s=ch+2πr2
圓柱的總體積=底面積×高. 公式:V=Sh
8、圓錐
圓錐的總體積=底面積×高×1/3 公式:V=1/3Sh
三角形內角和=180度.
平行線:同一平面內不相交的兩條直線叫做平行線
垂直:兩條直線相交成直角,像這樣的兩條直線,
我們就說這兩條直線互相垂直,其中一條直線叫做另一條直線的垂線,這兩條直線的交點叫做垂足.
一到六年級的全部數(shù)學公式
一到六年級的全部數(shù)學公式
數(shù)學人氣:172 ℃時間:2020-04-09 20:54:05
優(yōu)質解答
我來回答
類似推薦
- 小學一到六年級所有數(shù)學公式
- 一到六年級的數(shù)學公式(全部)北師大版
- 小心學一到六年級數(shù)學公式
- 一到六年級所有的數(shù)學公式
- 好的話我可以++++分!
- 表演者取出一裝滿水的飲料瓶,旋開瓶蓋,水卻從瓶底流出的真相(用物理知識回答)
- 求一/二階微分方程通解
- 把這句話改為比喻句:我的心很疼痛,很難受.如題
- 兩分鐘英語對話,兩人的,一共十來句就行,新穎點的,不簡單也不難,
- who can tell me?thanks alot.
- My mother works for 8__________(huor)a day
- 碳酸鈉與水二氧化碳反應方程式:Na2CO3+CO2+H2O=2NaHCO3這個反應方程式有離子方程式
猜你喜歡
- 1關于虛擬語氣的一個問題!if條件句,表示與將來事實相反時,從句謂語是過去時或should do
- 2分子間都存在范德華力嗎
- 3出租車:乘車不超過3千米時,收費5元(起步價)超過部分每千米加收1.5元.王叔叔乘車15千米,
- 4幼兒園阿姨給小朋友分糖,如果每個小朋友分6顆,還多18顆糖,如果每個小朋友分9顆,就差8顆
- 5在三角形ABC中,CE平分角ACB,AC=8cm,AB=12cm,BC=10cm,過B作BD平行于CE,求BD的長.
- 6大自然的作文 300字
- 7We left the classroom after we finished the homework.(改成同義句) we___ ____ the classroom _____.
- 8AB是圓O的直徑,PA垂直于圓O所在的平面,C是圓周上的任意一點,求證:BC⊥面PAC
- 9奧運會幾年一次
- 10So 15 bottles of beer should be enough.
- 11I am gIad to learn that you wiIl coming to China.
- 12we watch TV at home改一般疑問句并做否定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