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市為開發(fā)一旅游項目,先后簽訂了引資協(xié)議.2004年初投資500萬元,以后逐年增加,到2006年初已投資720萬元,預計2008年整個工程全部建成.該項目邊開發(fā)邊收益,2004年解決了部分人員就業(yè),人均年創(chuàng)產值5萬元.隨著該項目的不斷開發(fā),就業(yè)人員人均年創(chuàng)產值將每年增加2000元,且每解決一人就業(yè),可間接帶動5人脫貧致富.這樣2004年底被帶動脫貧致富人員年收入總額達到年初投資總額的15%,且是就業(yè)人員年創(chuàng)總產值的7.5%.
(1)2004年解決了多少人員就業(yè)?
(2)該項目到2006年已初具規(guī)模,就業(yè)人員逐年增加.若2006年后就業(yè)人員平均每年增長百分數是2006年前兩年投資年平均增長百分數的兩倍,預計到2008年被帶動脫貧致富人員人均年收入是2004年被帶動脫貧致富人員人均年收入的兩倍,求整個項目建成后的年綜合效益.(年綜合效益=就業(yè)人員年創(chuàng)總產值+被帶動脫貧致富人員收入總額)
(1)設2004年解決了x人就業(yè),則依題意得
500×15%=5×7.5%×x,
解得x=200.
答:2004年解決了200人員就業(yè);
(2)設2006年前兩年投資年平均增長百分數是x,則依題意得
500(1+x)
2=720,
解得 x
1=0.2,x
2=-2.2(不合題意,舍去).
即2006年前兩年投資年平均增長百分數是20%.
則2006年后就業(yè)人員平均每年增長百分數是:2×20%=40%.
項目建成后的就業(yè)人員:200(1+40%)
2=392(人).
就業(yè)人員年創(chuàng)造總價值:392×(5+0.2×4)=2273.6(萬元).
被帶動脫貧致富人員收入總額:2×
=294(萬元).
年綜合效益=2273.6+294=2576.6(萬元).
答:整個項目建成后的年綜合效益是2576.6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