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出了作者十分懷念童年的往事及祖國的景色和人物.
南宋末期,有一個畫家叫鄭思肖,他很擅長畫蘭花.南宋滅亡以后,他隱居在如今的蘇
州地方,靠自己種地糊口.吃飯睡覺,他都把臉朝著南方,表示不忘記宋朝.空閑下來
,他就畫畫蘭花什么的,來消除心里的悶氣.(愛國主義畫家誒)
到了元朝初期,蘇州有一個縣官,聽說鄭思肖的蘭花畫得挺棒,就三番五次地派人來找
鄭思肖,要鄭思肖給他畫蘭花.鄭思肖壓根兒就不理這個茬兒,還氣憤地對那個縣官派
來的人說:
“你回去告訴你們老爺,他就是宰了我,也不用想從我手里得到一枝蘭草畫!”
鄭思肖在這一個時期畫的一些蘭花,非常稀奇古怪.蘭花的須根根,都露在外頭,離開
地面老高老高.大家看了,都很納悶,鬧不明白是怎么回事.有一次,有個人問他:
“呃,你畫的蘭花,干嗎根都不挨著地呢?”
鄭思肖冷冷一笑,嘆了一口長氣,說:
“唉!如今這個世道呀,干干凈凈的土地都給弄臟了,蘭草是一種高潔的花,不能碰著
臟地啊.”
大家聽了,這才明白,原來鄭思肖畫的蘭草,之所以都露著根須須,是借著蘭草畫,來
表示自己內(nèi)心的感情啊!
失根的蘭花~閱讀
失根的蘭花~閱讀
顧先生一家約我去費城郊區(qū)的一個小的大學(xué)里看花.汽車走了一個鐘頭的樣子,到了校園,校園美得象首詩,也象幅畫.依山起伏,古樹成蔭,綠藤爬了一棟棟小樓,綠草爬滿了一片片的坡地,除了鳥語,沒有聲音.象一個夢,一個安靜的夢.
花囿有兩片,一片是白色的牡丹,一片是白色的雪球.如在海的樹叢里,閃爍著如星光的丁香,這些花是從中國來的吧!
由于這些花,我自然而然地想起了北平公園里的花花朵朵,與這些花簡直沒有兩樣.然而我怎樣也不能把童年的情感再回憶起來.我不知為什么,我總覺得這些花不該出現(xiàn)在這里.他們的背景應(yīng)該是 來今雨軒,應(yīng)該是 諧趣園,應(yīng)該是宮殿階臺,或者亭閣柵欄.因為背景變了,花的顏色也褪了,人的情感也落了.淚,不知為什么流下來.
十幾歲,就在大江南北漂流,淚從來也未這樣不知不覺的流過.在異鄉(xiāng)見過與童年完全相異的事物,也見過完全相同的事物;同也好,不同也好,我從未因異鄉(xiāng)事物不同而想過家.到渭水濱,那水,是我從來沒有見過的,我只是感到新奇,并不感覺陌生;到了咸陽城,那城,是我從來沒有看過的,我只感覺她古老,并不感到傷感.我曾在秦嶺中揀過與香山上同樣的紅葉,在四川蜀中我也看到過與太廟同樣古老的古松,我也并沒有因而想起過家;雖然那些時候,我窮得象個乞丐,而心中卻總是有嚼菜根用以自勵的精神.我曾驕傲的說過自己:“我,到處可以為家.”
然而,到了美國,情感突然變了.在也的夢中,常常是家里的小屋在風(fēng)雨中坍塌了,或是母親頭發(fā)一根根白了.在白天的生活中,常常是不愛看與故鄉(xiāng)不同的東西,而又不敢看與故鄉(xiāng)相同的東西.我這時才恍然感悟到,我所謂的到處可以為家,是因為蠶沒有離開那片桑葉,等到離開國土一步,就到處均不可以為家了.
花搬到美國來,我們看著不順眼;人搬到美國來,也是同樣不安心.這時候才記憶起,故鄉(xiāng)土地的芬芳,故鄉(xiāng)花草的艷麗.
在沁涼如水的夏夜中,有牛郎織女的故事,才顯得星光晶亮;在群山萬壑中,有竹籬茅舍,才顯得詩意盎然;在晨曦的原野中,有笨拙的老牛,才顯得淳樸可愛.祖國的山河,不僅是花木,還有可感可泣的故事,可吟可詠的詩歌,兒童的喧嘩笑語與祖宗的靜素墓廬,把她點綴得美麗了!
古人說“人生如萍”——在水上漂流,那是因為古人從沒離開過國門,沒有感覺離國之苦.萍還有水可依,依我看,人生如絮,飄零在萬紫千紅的春天.
宋末畫家鄭思肖畫蘭,連根帶葉均飄于空中,人問其故,他說:“國土淪亡,根著何處?”國,就是根,沒有國的人,是沒有根的草,不待風(fēng)雨折磨,即行枯萎了.
我十幾歲就無家可歸,并未覺其苦,十幾年后,祖國已破,卻深覺出個中的滋味了.不是有人說:“頭可斷,血可流,身不可辱”嗎?我覺得,應(yīng)該是“身可辱,家可破,國不可亡.”
(1)花搬到美國來,我們看著 不順眼;人搬到美國來,也是同樣不安心.
(2)宋朝畫家鄭思肖畫的故事.
寫出理解和感受
顧先生一家約我去費城郊區(qū)的一個小的大學(xué)里看花.汽車走了一個鐘頭的樣子,到了校園,校園美得象首詩,也象幅畫.依山起伏,古樹成蔭,綠藤爬了一棟棟小樓,綠草爬滿了一片片的坡地,除了鳥語,沒有聲音.象一個夢,一個安靜的夢.
花囿有兩片,一片是白色的牡丹,一片是白色的雪球.如在海的樹叢里,閃爍著如星光的丁香,這些花是從中國來的吧!
由于這些花,我自然而然地想起了北平公園里的花花朵朵,與這些花簡直沒有兩樣.然而我怎樣也不能把童年的情感再回憶起來.我不知為什么,我總覺得這些花不該出現(xiàn)在這里.他們的背景應(yīng)該是 來今雨軒,應(yīng)該是 諧趣園,應(yīng)該是宮殿階臺,或者亭閣柵欄.因為背景變了,花的顏色也褪了,人的情感也落了.淚,不知為什么流下來.
十幾歲,就在大江南北漂流,淚從來也未這樣不知不覺的流過.在異鄉(xiāng)見過與童年完全相異的事物,也見過完全相同的事物;同也好,不同也好,我從未因異鄉(xiāng)事物不同而想過家.到渭水濱,那水,是我從來沒有見過的,我只是感到新奇,并不感覺陌生;到了咸陽城,那城,是我從來沒有看過的,我只感覺她古老,并不感到傷感.我曾在秦嶺中揀過與香山上同樣的紅葉,在四川蜀中我也看到過與太廟同樣古老的古松,我也并沒有因而想起過家;雖然那些時候,我窮得象個乞丐,而心中卻總是有嚼菜根用以自勵的精神.我曾驕傲的說過自己:“我,到處可以為家.”
然而,到了美國,情感突然變了.在也的夢中,常常是家里的小屋在風(fēng)雨中坍塌了,或是母親頭發(fā)一根根白了.在白天的生活中,常常是不愛看與故鄉(xiāng)不同的東西,而又不敢看與故鄉(xiāng)相同的東西.我這時才恍然感悟到,我所謂的到處可以為家,是因為蠶沒有離開那片桑葉,等到離開國土一步,就到處均不可以為家了.
花搬到美國來,我們看著不順眼;人搬到美國來,也是同樣不安心.這時候才記憶起,故鄉(xiāng)土地的芬芳,故鄉(xiāng)花草的艷麗.
在沁涼如水的夏夜中,有牛郎織女的故事,才顯得星光晶亮;在群山萬壑中,有竹籬茅舍,才顯得詩意盎然;在晨曦的原野中,有笨拙的老牛,才顯得淳樸可愛.祖國的山河,不僅是花木,還有可感可泣的故事,可吟可詠的詩歌,兒童的喧嘩笑語與祖宗的靜素墓廬,把她點綴得美麗了!
古人說“人生如萍”——在水上漂流,那是因為古人從沒離開過國門,沒有感覺離國之苦.萍還有水可依,依我看,人生如絮,飄零在萬紫千紅的春天.
宋末畫家鄭思肖畫蘭,連根帶葉均飄于空中,人問其故,他說:“國土淪亡,根著何處?”國,就是根,沒有國的人,是沒有根的草,不待風(fēng)雨折磨,即行枯萎了.
我十幾歲就無家可歸,并未覺其苦,十幾年后,祖國已破,卻深覺出個中的滋味了.不是有人說:“頭可斷,血可流,身不可辱”嗎?我覺得,應(yīng)該是“身可辱,家可破,國不可亡.”
(1)花搬到美國來,我們看著 不順眼;人搬到美國來,也是同樣不安心.
(2)宋朝畫家鄭思肖畫的故事.
寫出理解和感受
語文人氣:553 ℃時間:2020-04-08 06:37:03
優(yōu)質(zhì)解答
我來回答
類似推薦
- 失根的蘭花閱讀及答案
- 《失根的蘭花》的閱讀
- 失根的蘭花 閱讀
- 失根的蘭花閱讀答案
- 失根的蘭花
- 求解一道英語語法題
- class seven is having an English class now.改錯
- 我最好的朋友(英語作文)
- 人名迷:1.油煎豆腐(打唐朝一詩人名)
- 口算43+5 先算什么 再算什么
- 1.設(shè)f(x)=asin(πx+A)+bcos(πx+B),其中a,b,A,B為非零常數(shù),若f(2009)=-1,則f(2010)= 2.函數(shù)y=2sin(π/6-2x) x屬于【0,π】的單調(diào)遞增區(qū)間是.
- 1、She (usually) helps me with the English. 2、John (sometimes) watches TV. 對()中的部分提問,
猜你喜歡
- 1船速為4m/s,水速為5m/s,則該船能否垂直過河?
- 2小學(xué)六年級上學(xué)期語文補充習(xí)題第20課怎么寫
- 3管線長100米直徑20厘米油密度是0.830算里面多少油
- 4that從句中能不能用主將從現(xiàn).look,see,watch的區(qū)別
- 5一個數(shù)擴大100倍后得到20,這個數(shù)是();把0.5縮小到它的十分之一是()
- 6如圖,已知直線AB和CD相交于點O,∠COE是直角,OF平分∠AOE.寫出∠AOC與∠BOD的大小關(guān)系
- 7什么是畫面的張力
- 8一道數(shù)學(xué)題火速!要過程,最好講解!
- 9如何用結(jié)晶法分離乙醇和水?
- 10用不等式表示"a"與4的差是非負(fù)數(shù)
- 11A種飲料每瓶是5分之8升,B種飲料每瓶5分之6升,A種飲料比B種飲料多( )升,多( )百分之幾.
- 12用容量瓶成液體并用玻璃棒引流時,為什么玻璃棒要放在刻度線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