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背景
宋神宗熙甯年間,司馬光強烈反對王安石變法,上疏請求外任.熙寧四年(1071年),他判西京御史臺,自此居洛陽十五年,不問政事.這段悠游的歲月司馬光主持編撰了294卷300萬字的編年體史書《資治通鑒》.
《資治通鑒》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下迄五代后周世宗顯德六年(959年),共記載了16個朝代1362年的歷史,歷經(jīng)19年編輯完成.他在《進(jìn)資治通鑒表》中說:“臣今筋骨癯瘁,目視昏近,齒牙無幾,神識衰耗,目前所謂,旋踵而忘.臣之精力,盡于此書.”司馬光為此書付出畢生精力,成書不到2年,他便積勞而逝.《資治通鑒》從發(fā)凡起例至刪削定稿,司馬光實都親自動筆,不假他人之手.清代學(xué)者王鳴盛說:“此天地間必不可無之書,亦學(xué)者必不可不讀之書.”
《資治通鑒》是中國古代著名的歷史著作,歷來為人們所重視和閱讀學(xué)習(xí).這部書是北宋司馬光主編的.北宋時代,在中唐以來長期混戰(zhàn)之后,實現(xiàn)了國家統(tǒng)一,恢復(fù)和發(fā)展了社會經(jīng)濟,繁榮了學(xué)術(shù)文化;同時,內(nèi)政多弊,御戎不力,“積貧積弱”,局勢不穩(wěn).這是一個有生氣的時代,又是一個很苦悶的時代,是個前進(jìn)的時代,又是個軟弱的時代.當(dāng)時,君主將相,志士仁人,平民百姓,多在考慮如何生活,尋找出路.于是,有主張以“柔道”治天下,說祖宗之法不可變的;有立志改革,而實行變法的;有生活困苦,被逼鋌而走險,起義造反的.掌握文化知識的人們,特別是歷史學(xué)家,如歐陽修、司馬光、范祖禹等,往往面對現(xiàn)實而回顧歷史,企圖總結(jié)歷史經(jīng)驗教訓(xùn),借鑒歷史,為了有資于治國安邦,更好地解決現(xiàn)實矛盾.其中,司馬光主編《通鑒》的目的最突出,最具代表性.
猜你喜歡
- 1This lock cannot be .you need a key這句英文翻譯成中文是什么意思啊
- 2vegetable ago bag change gentle again go page按讀音分類 - - - - - - - -
- 3一個牧場上長滿了牧草,牧草每天都勻速生長地生長.這些牧草可供5只羊吃30天,或者可供7只羊吃20天.
- 4集合P={x|y=x+1},集合Q={y|y=x?1},則P與Q的關(guān)系是( ?。?A.P=Q B.P?Q C.P?Q D.P∩Q=?
- 5形容忘記了吃飯和睡覺的成語有什么?
- 6在同一時間同一地點的樓高和影長 成不成比例 并說明理由
- 7使3x+5y=k+2和2x+3y=k成立,且xy的和等于12,求k的值
- 8怎么用天平測一個大頭針的質(zhì)量 和一杯食用油的質(zhì)量.一定要寫具體步驟、兩個問題分開寫
- 9與朱元思書中的奇山的特點是什么?
- 10紅領(lǐng)巾微心愿應(yīng)該寫什么
- 11I read your article ___ the school magazine(介詞)
- 12我正在等一場地震把土豆從地里翻出來,翻譯成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