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偷拍一区二区三区,亚洲精品永久 码,亚洲综合日韩精品欧美国产,亚洲国产日韩a在线亚洲

  • <center id="usuqs"></center>
  • 
    
  • 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的意思

    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的意思
    語文人氣:903 ℃時間:2020-05-14 03:01:56
    優(yōu)質(zhì)解答
      以人為鏡 成語 以人為鏡
      發(fā)音 yǐ rén wéi jìng
    把別人的成敗得失作為自己的借鑒.
      出處 《墨子·非攻中》:“君子不鏡于水而鏡於人.鏡于水,見面之容;鏡于人,則知吉與兇.”
      文言文出處《資治通鑒·卷第一百九十六》
      [原文]鄭文貞公魏征寢疾,上遣使者問訊,賜以藥餌,相望于道.又遣中郎將李安儼宿其第,動靜以聞.上復(fù)與太子同至其第,動靜以聞.上復(fù)與太子同至其第,指衡山公子欲以妻其子叔玉.戊辰 ,征薨,命百官九品以上皆赴喪,給羽葆鼓吹,陪葬昭陵.其妻裴氏曰:“征平生儉素,今葬以一品羽儀,非亡者之志.”悉辭不受,以布車載柩而葬.上登苑西樓,望哭盡哀.上自制碑文,并為書石.上思征不已,謂侍臣:“人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見興替,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魏征沒,朕亡一鏡矣!”
      [譯文]鄭文貞公魏徵臥病不起,太宗派人前去問訊,賜給他藥餌,送藥的人往來不絕.又派中郎將李安儼在魏徵的宅院里留宿,一有動靜便立即報告.太宗又和太子一同到其住處,指著衡山公主,想要將她嫁給魏徵的兒子魏叔玉.戊辰(十七日),魏徵去世,太宗命九品以上文武百官均去奔喪,賜給手持羽葆的儀仗隊和吹鼓手,陪葬在昭陵.魏徵的妻子說:“魏徵平時生活檢樸,如今用鳥羽裝飾旌旗,用一品官的禮儀安葬,這并不是死者的愿望.”全都推辭不受,僅用布罩上車子載著棺材安葬.太宗登上禁苑西樓,望著魏徵靈車痛哭,非常悲哀.太宗親自撰寫碑文,并且書寫墓碑.太宗不停地思念魏徵,對身邊的大臣說:“人們用銅做成鏡子,可以用來整齊衣帽,將歷史做為鏡子,可以觀察到歷朝的興衰隆替,將人比做一面鏡子,可以確知自己行為的得失.魏徵死去了,朕失去了一面絕好的鏡子.”
      指要:本文記載之事,發(fā)生在唐太宗貞觀17年(公元643年).從魏徵“寢疾”,到“薨”,唐太宗的一系列的言和行,表現(xiàn)了魏徵的“平生儉素”和忠諫,更突出了唐太宗是一位清醒賢明的君主.特別是“三鏡”之說,成為后世稱道的名言.
      名句:人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見興替,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
      譯:人們用銅做成鏡子,可以用來端正衣帽,將歷史做為鏡子,可以觀察到歷朝的興衰更替之因,將人比做一面鏡子,可以知道自己行為的得失.
    我來回答
    類似推薦
    請使用1024x768 IE6.0或更高版本瀏覽器瀏覽本站點,以保證最佳閱讀效果。本頁提供作業(yè)小助手,一起搜作業(yè)以及作業(yè)好幫手最新版!
    版權(quán)所有 CopyRight © 2012-2024 作業(yè)小助手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