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種鳥類都有著它們的各自生活習性和形態(tài)特征,科學工作者依據(jù)這些,把鳥類分成8種類型.
1.走禽類
這類鳥嘴的形狀扁短;都在沙漠和草地上生活;胸部不突起,沒有龍骨突;翅膀幾乎完全退化,因此下會飛翔;雙腳強大有力,善于奔跑,而且行動迅速,比如鴕鳥、食火雞等.
2. 涉禽類
適應在沼澤和岸邊生活,腳和腳趾特別長, 適應涉水行走; 因為腿長,勢必要低頭啄食,所以生有較長的脖子,如丹頂鶴、白鷺等.
3.游禽類
這類鳥大多在水上生活.腳短,趾間有蹼; 嘴闊而且扁平,適合在水中索取食物.如雁、鴨、天鵝等.
4.鶉雞類
它們大多數(shù)是定居的鳥類.身體健壯;有堅硬的嘴和強有力的腿,并生有適合挖土的鉤爪;翅膀短小,不善于長距離飛行;雄鳥性好爭斗,腿上生有距,是爭斗時的"武器";雌雄羽色多數(shù)不同,如鷓鴣、馬雞、環(huán)頸雉等.
5.鳩鴿類
嘴比較短,基部柔軟;主要營樹棲生活;特別擅長飛行;吃植物性食物;它們的嗉囔能分泌乳汁用來哺育雛鳥:如巖鴿.山斑鳩等.
6.攀禽類
這類鳥最明顯的特征是它們的腳趾兩個向前,兩個向后,有利于攀緣樹木.在這類當中,有專吃樹皮里害蟲的啄木鳥,有吃毛蟲的能手杜鵑,還有常年生活在水邊靠捕捉水中小動物為食的翠鳥等.
7.猛禽類
它們的嘴和腳部很銳利;翅膀強大有力,有的種類翱翔能力很強,能巧妙地利用上升氣流,長時間地盤旋在高空;它門性情兇猛,專門捕食其他動物.如鳶、游隼、禿鷲、鸮等.
8.鳴禽類
這類鳥的數(shù)量最多.它們的個體都比較??;擅長鳴叫; 能作精巧的窩巢:如百靈、畫眉、縫葉鶯、織布鳥等.
下面是各種鳥類的生活習性:
1.游 禽
游禽是對喜歡在水中取食和棲息的鳥類的總稱.游禽種類繁多,在我國有著廣泛的分布.包括雁鴨類、鷗類等.如天鵝、大雁、鴛鴦、鵜鶘、海鷗等.這些游禽的分布地域不同,不如北京地區(qū)最常見的游禽有:大天鵝、小天鵝、綠頭鴨、斑頭秋沙鴨、普通秋沙鴨以及渾身漆黑的鸕鶿等.游禽常選擇有湖泊的地方休息,以魚、蝦和水草為食.游禽的繁殖窩成平盤狀,可浮在水面上,這就是游禽所特有的水面浮巢.它們飛行時,腳向身體的后方伸出,飛翔速度很快,腳趾之間有蹼相連.其嘴大多數(shù)寬闊而扁平,善于游泳和潛水.
天鵝、雁、野鴨等換羽時,常是飛羽同時脫落,且連續(xù)幾周都不能飛行,捕食能力大為降低,易受到傷害,在此期間需要有效保護.雁類飛行一般 排成“人”字形或“一”字形隊列,邊飛邊發(fā)出“咿呀——,咿呀——”的叫聲.
2.涉 禽
涉禽是指那些適應在沼澤和水邊生活的鳥類.它們的腿特別細長,頸和腳趾也較長,適于涉水行走,不適合游泳.休息時常一只腳站立,大部分是從水底、污泥中或地面獲得食物.鷺類、鸛類、鶴類和鷸類等都屬于這一類.
鷺和鸛是大、中型涉禽.鷺和鸛的外形十分像,但飛行時鷺類頸部常常彎曲成“S”形,而鸛類則頸部直伸.我國鷺類有20種,大都屬于珍惜鳥類.鸛類是大型涉禽,飛行時頭、頸、腿前后直伸,白鸛為世界著名珍禽.朱鷺是世界最為瀕危的鳥類之一,目前只在我國陜西秦嶺有分布.
鶴類大小不等,它們的腳趾間沒有蹼或僅有一點蹼,后趾的位置比前面三趾要高.飛行時頸深直.鶴的身資挺秀,修頸長腳,舉止幽雅大方,節(jié)奏分明,舞姿瀟灑,鳴聲悅耳洪亮.我國獨有的、頭頂為紅色的丹頂鶴被人們譽為仙鶴.
鷸類為中等或小型涉禽.種類繁多,身體大多為沙土色,奔跑迅速,翅膀尖,善于飛翔.親鳥為保護幼鳥常把一只翅膀拖地行走誘使敵害追趕而放棄小鳥.人們常說的“鷸蚌相爭,漁甕得利”的鷸就是指這種鳥.
3.路 禽
路禽主要在陸地上棲息.體格健壯,翅膀尖為圓形,不適于遠距離飛行;嘴短鈍而堅硬,腿和腳強壯而有力,爪為鉤狀,很適于在陸地上奔走及挖土尋食.松雞、馬雞、孔雀等都屬于這一類.
路禽主要以植物的葉子、果實及種子等為食,大多數(shù)用一些草、樹葉、羽毛、石塊等材料在地面筑巢,巢比較簡單.
我國是世界上盛產雞類的國家,共有49種,有許多是我們國家的特產種,如金雞、馬雞、虹雉、長尾雉、孔雀等.由于路禽中多種鳥類的經濟價值和觀賞價值,這些鳥類一直是人們捕捉的重點對象之一,從而使它們的生存受到嚴重的威脅.目前列入《世界瀕危動物紅皮書》中的受威脅及瀕危雉類已有18種,其中就有11種在我國有分布.我們既為我國有如此豐富的雉類資源而自豪,但更應保護它們.
4.鳴 禽
鳴禽約占世界鳥類的五分之三.鳴禽的外型和大小差異較大.小的如柳鶯、繡眼鳥、山雀和啄木鳥;大如烏鴉、喜鵲.幾乎分布全中國.鳴禽的食性各異.
鳴禽的鳴聲因性別和季節(jié)的不同而有差異.繁殖季節(jié)的鳴聲最為婉轉和響亮.如畫眉、烏鴉、黃鸝、灰喜鵲、煤山雀、黑卷尾、毛腳燕的鳴聲各具特色.
伯勞喜歡平穩(wěn)直飛,近乎一條直線;而燕雀等的飛行曲線呈規(guī)律的波浪狀;百靈和云雀等常常垂直起飛與降落.
鳴禽 巢的結構相當精巧.如云雀、百靈等多以細草或動物的毛發(fā)編織成皿狀巢,巢的邊緣與地表平齊, 而柳鶯、麻雀等常用樹葉、草莖、草根、苔蘚等編織成球狀巢.鳴禽使重要的食蟲鳥類,在繁殖季節(jié)里它們能捕捉大量危害農業(yè)生產的害蟲.
有人認為,把鳥關在籠中也是一種愛鳥的行為,其實不然.愛鳥是應該給鳥提供一個安全可靠的環(huán)境,人類應該到大自然中去欣賞鳥類,而不是為了滿足個人的嗜好而把鳥關在籠中.須知籠中一只鳥是已幾只、幾十只鳥的生命為代價的.
5.攀 禽
吃魚的翠鳥,吃毛蟲的杜鵑,學人說話的鸚鵡,專吃蛀干害蟲的啄木鳥以及雨燕、戴勝、夜鷹、蜂鳥等都屬于攀禽.它們大多數(shù)都生活在樹林中,善于攀緣樹;腳的構造很特殊,所以它們能有效地進行抓握.
大杜鵑知名度很高,別稱布谷鳥.鸚鵡是著名的觀賞鳥類,鸚鵡學舌完全是一種無意識的模仿行為,是在人們的有意識的教授下形成的.啄木鳥是著名的“森林醫(yī)生”.
四趾前伸的雨燕和頭戴羽冠的戴勝都是常見的攀禽.許多種類體色華麗、各有特色,長期以來就是常見的觀賞鳥,一些種類已經瀕臨滅絕,迫切需要關注.
6.猛 禽
猛禽一般體形較大,主要吃肉,性格兇猛;嘴和爪銳利,翅膀強大有力,善于捕捉動物.猛禽主要包括隼形目(鷹隼類)和號鳥形目(貓頭鷹等)兩大類.前者如金雕、蒼鷹、雀鷹、紅腳隼和紅隼等;后者如紅角號鳥、長耳號鳥、短耳號鳥等.
鷹隼類是白天活動,多停留在樹上或巖崖等處,伺機捕食.在高樹或巖洞縫隙中以樹枝筑巢,多數(shù)在樹洞或巖洞中筑巢.貓頭鷹俗稱“夜貓子”,主要在夜間活動捕食.
猛禽絕大多數(shù)是以鼠類等為主食,是滅鼠能手.據(jù)調查,一只貓頭鷹一年能吃老鼠近千只,一年避免受到老鼠糟蹋的糧食就有一、二萬斤.
猜你喜歡
- 1花兒為什么這樣紅中六個說明花紅的原因可以顛倒么?為什么?
- 2一堆木料,底層有37根,上面一層比下面一層少1根,最上層有25根,這堆木料有多少根?求列式
- 3已知函數(shù)y={log2 x-2}{log4x-1/2}2《《8
- 4宇宙和世界分別是什么概念?
- 5已知-m+2n=5,那么3(m-2n)^2+10n-5m-23?
- 6李師傅加工一批零件,每天加工15個,12天完成.如果每天加工18個,多少天完成?用方程解
- 7客貨兩車分別從東西兩城同時出發(fā),相向而行,經過9小時相遇.相遇后兩車繼續(xù)向前行駛,客車7小時到達西城
- 8一桶油連桶帶油重28千克,用去一半后連桶帶油重21千克.問油多少,桶多少?
- 9英語故事英文怎么寫
- 10一道小學語文標點符號的練習題
- 11為什么現(xiàn)代類人猿不能進化成人類
- 12汪國真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