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榮臻元帥與日本小姑娘美穗子,在中日友好史上有一段感人的故事.1980年7月14日,在人民大會堂新疆廳,美穗子快步走到聶帥跟前,然后兩人都以雙手緊握住對方的雙手,美穗子淚流滿面,以額頭觸聶帥的手,表示最大的敬意,激動得哭出了聲.聶帥也很激動,以慈父般的感情,騰出左手,不斷撫摸著美穗子的頭頂,恰似40年前撫摸坐在籮筐里的小美穗子一樣.兩三分鐘過去了,誰也沒有說話.這感人的一幕,深深印在我的腦海里,25年過去了,仍歷歷在目.
故事得從頭說起.1940年8月,聶帥為指揮著名的百團大戰(zhàn),來到前線,指揮所就設在正太路井陘站附近的洪河槽村.戰(zhàn)役于8月20日發(fā)起,21日指揮所里電話鈴聲不斷.其中一個電話報告說:“昨晚三團一營攻進井陘礦區(qū),在東王舍車站激烈的炮火中,兩名戰(zhàn)士救出了兩個日本小姑娘,大的四五歲,小的看來才幾個月,她們的母親當即死在炮火中,父親負重傷,我們救治不及,也已經(jīng)死亡,如果是中國女孩,好辦,交給老鄉(xiāng)就行可這是兩個日本小姑娘,部隊沒有碰到過這種情況,怎么辦好?”接電話的參謀問:“部隊有什么反映?”“戰(zhàn)士們說,我們實行革命人道主義,救出來的雖然是日本人,但我們不后悔.”參謀放下電話,跑來請示正在緊張指揮作戰(zhàn)的聶司令員.聶榮臻聽后說:“部隊的同志講得好,我們實行革命人道主義,對放下武器的俘虜,八路軍還以禮相待,何況是孩子,叫他們立即把小孩送到指揮所來.”
洪河槽離東王舍不遠,小孩很快就被送到了.
百忙中,聶帥抱起只有幾個月的小女孩(后來得知是美穗子的妹妹,送回石家莊后不久病故),親了親,叫趕緊在附近找奶媽喂奶,然后俯下身問美穗子叫什么名字?美穗子不懂中國話,面有驚恐,一個勁地說“興子、興子”.這個回答,深深地印在了聶榮臻的腦海里,見到孩子受驚嚇,他沒有再問什么,叫人找了幾個當?shù)氐奶禺a(chǎn)雪花梨,親手遞給美穗子.見孩子不吃,先是奇怪,他一會反應過來了,“哦,日本孩子愛干凈.”于是親自用水將梨洗了洗,再拿去.美穗子果然接過去吃了.這一來,美穗子對這位個子高高露著慈祥微笑的八路軍伯伯,不再害怕了,愿意牽著他的手跟他隨便走動.
聶榮臻很喜歡孩子.他惟一的女兒聶力,當時還留在日本人統(tǒng)治下的上海,父女倆分別已經(jīng)10個年頭,生死未卜,平時見了孩子,他總要抱抱親親,以此寄托他對女兒的思念,如今觸景生情,他更加思念聶力了.
戰(zhàn)事太緊張,如何安排這兩個日本小女孩,需要很快作出決斷.聶榮臻晚年回憶這個決斷時說:“孩子是無罪的,應該很好地安置她們.我考慮或是由我把她們養(yǎng)起來,或是把她們送回去,我想,如果養(yǎng)起來,激烈的戰(zhàn)事不知何時結束,邊區(qū)的環(huán)境不僅艱苦,而且敵人‘掃蕩’頻繁,部隊經(jīng)常轉移,照顧兩個小孩子,將有不少困難.再說,兩個孤苦伶仃的孩子,留在異國他鄉(xiāng),大的五六歲了,已經(jīng)開始懂事,留下來她很可能會傷感的,她們失去了父母,只剩姐妹二人,不在本國的土地上,將來也會給她們造成痛苦,送回去,爸爸媽媽雖然死了,她們家里總還會有親戚朋友可以照顧罷,想來想去,我決定還是把她們送回去.”
聶榮臻是軍事家也是位政治家,在送回美穗子的問題上,也沒有忘記做日軍的政治工作.當天夜里,他寫了封給“日本軍官長、士兵諸君”的信.這封信共800多字,大義凜然,歷數(shù)日軍暴行,說明侵華戰(zhàn)爭是日本軍閥發(fā)動的,戰(zhàn)爭使中日兩國人民都深受其害,信中說:4年來“中日兩國人民死傷殘廢者不知凡幾,輾轉流離者又不知凡幾,此種慘痛事件,其責任應完全由日閥負之.……中日兩國人民,本無仇怨,不圖日閥專政,逞其兇毒,內則橫征暴斂,外則制造戰(zhàn)爭,致使日本人民起居不安,生活困難,背井離鄉(xiāng),觸冒烽火,寡人之妻,孤人之子,獨人父母,對于中國和平居民,則更肆行燒殺淫掠,慘無人道,死傷流亡,痛劇創(chuàng)深.此實中日兩大民族空前之浩劫,日閥之萬惡罪行也.”號召日軍官兵與中國人民一起,共同反對這場侵華戰(zhàn)爭.信沒有封口,為的是使經(jīng)手的日軍官兵都能看到.
為什么在40年后,會發(fā)生在人民大會堂的那動人一幕呢?1980年4月24日下午,我接到總政治部辦公廳電話:正在開全軍各大單位政治部主任會議,要向聶帥匯報會議情況,聽取指示.我報告后,聶帥表示同意.第二天上午,總政治部副主任華楠、副秘書長姚抗、《解放軍報》社副社長姚遠方3位同志,來向聶帥匯報.我作記錄.匯報結束后,姚遠方拿出3張照片,請聶帥看,那是百團大戰(zhàn)中由沙飛同志拍攝的.照片很清晰,第一張,聶帥牽著一個小女孩的手,注視前方;第二張,聶帥正在聚精會神地看戰(zhàn)士給那個小女孩喂飯;第三張,一位老鄉(xiāng)挑著兩個籮筐,手中拿著一封信,聶帥正依依惜別地撫摸著坐在籮筐里的小女孩的頭.
姚遠方問:“聶帥,您還記得這幾張照片嗎?”聶帥仔細看過照片后說:“記得、記得,那不是百團大戰(zhàn)中我軍從井陘煤礦那里救出來的日本小姑娘嘛!”“您的記性真好,這件事過去快40年了,但意義很大,我寫了篇《日本小姑娘你在哪里?》的文章,目的是弘揚八路軍的革命人道主義精神,就是不知道這個女孩子的名字,您還記得嗎?”聶帥沉思良久,“好像她叫興子.”姚遠方請聶帥再回憶一下,把照片留了下來.下午,聶帥在辦公室里再三審視那3張照片,回憶說:“好像就是叫興子.”要我轉告姚遠方.
1980年5月的《解放軍畫報》和5月28日的《解放軍報》,先后刊登了姚遠方《日本小姑娘你在哪里?》的文章.姚文圖文并茂,強調了40年后聶帥沒有忘記往事,呼喚著當年的日本小姑娘.文章在國內和日本,立即引起強烈反響.5月29日,日本《讀賣新聞》全文刊登了姚遠方的文章,配發(fā)的標題是,“戰(zhàn)火里救出孤兒,聶將軍四十年后呼喚興子姐妹.”30日又派他們的駐京記者星野和荒井,約見姚遠方,詳細詢問了聶帥關心此事的經(jīng)過,表示決心要找到這兩個日本小姑娘.
6月10日,《讀賣新聞》以“真的是興子,她寫信給聶將軍,盼望著再會.”為題,報道日本小姑娘已經(jīng)找到,她叫美穗子,住在日本宮崎縣都城市,已經(jīng)43歲,與丈夫存昭男經(jīng)營一家小商店,有3個女兒,全家過著幸福生活.與此同時,《讀賣新聞》轉來了美穗子寫給聶帥希望能夠訪華的信.
聶帥仔細看了美穗子的信和所附的照片后認為,《讀賣新聞》的報道是準確的,“興子”就是美穗子.他高興地對我說:“看了美穗子熱情洋溢的來信,看了她的近影和童年時的照片,很像她小時候的樣子,闊別了40年,終于找到了,這很難得,我很高興,我祝美穗子全家幸福.”
說也巧,同一天,總政治部轉來了“日中合作戰(zhàn)友會訪華團”贈送給聶帥的日本古代武士盔(又名鎏金獅子兜).總政還轉達了訪華團的這樣一段話:“贈送古代武士盔,是日本傳統(tǒng)的崇高禮節(jié).我們謹以此向聶榮臻將軍閣下40年前在戰(zhàn)火中救出日本小姑娘的人道主義精神,表示最崇高的敬意.我們中不少人曾在華北地區(qū)與八路軍作過戰(zhàn),對聶將軍很欽佩,一定要反省自己的侵華歷史.”禮品單上有許多參加過侵華戰(zhàn)爭的日本舊軍人的簽名.武士盔金光燦燦,十分精致.聶帥看了也很高興,當即要我記下他的口述,請總政向日本朋友傳話:“這是干戈化玉帛,愿中日兩國人民世世代代友好下去,永不兵戎相見.”聶帥還囑將武士盔送交軍事博物館,供展出用.
6月12日,聶帥應約會見國內新聞界的朋友,用50分鐘時間,回答了有關美穗子的情況.第二天,電視臺、電臺、各報紛紛作了報道.就在這次會見時,聶帥提議情中日友協(xié)考慮,邀請美穗子訪華的問題.6月15日的《解放軍報》,又在頭版刊登了“日中合作戰(zhàn)友會訪華團”向聶帥送武士盔及聶帥囑轉達的那段話的消息.
據(jù)此,中日友協(xié)擬訂了邀請美穗子訪華的計劃.至6月23日,這個計劃得到外交部、總參謀部、總政治部的批準,中日友協(xié)隨即發(fā)出邀請信.
6月30日,聶帥收到了日本宮崎縣知事松形堯、都城市市長瀧內正的來信,大意說:在不幸的日中戰(zhàn)爭中,美穗子的童年生命受到威脅時,蒙中國人民和閣下的熱情關懷,被救了出來,現(xiàn)在又被邀請訪華,這件事在日本國民中受到很大的感動,并且已經(jīng)成為日中友好的佳話而被傳頌,謹代表縣、市人民,表示由衷的敬意和深切的感謝,我們敬佩貴國注重人道愛惜生命和保衛(wèi)世界和平的偉大方針.
7月2日,聶帥分別給松形堯、瀧內正回信,對他們的來信表示謝意,并應他們的要求,贈送了自己的近照.在照片背面,聶帥親筆寫了“祝中日友好萬古長青”幾個字,簽上了自己的名字.
美穗子要訪華了,此事一時成為中日雙方新聞界和有關各方關注的熱點.姚遠方接連寫了“祝福你美穗子”、“敬禮,仁義之師”兩篇文章.前一篇將美穗子寫給聶帥的信和聶帥看到信后的反映,作了詳細報道.第二篇文章,寫了當年晉察冀軍區(qū)第三團從戰(zhàn)火中救出美穗子的詳細經(jīng)過.兩篇文章都送請聶帥審閱過.
日本國內對此事反映也極為強烈,我國外事部門將日本各大報的有關報道剪下來,送給了聶帥,聶帥還接到了大量從日本寄來的信件(有一部分是美穗子帶交的).其中日本舊軍人的來信居多.他們普遍稱頌八路軍的人道主義精神,有的稱聶帥是“活菩薩”,有的托美穗子帶來了干貝、滴油壺、瓷壇、木刀、弓箭、娟人、唱片、詩詞題字等等.最引人注目的是:有4位日本舊軍人隨信分別寄來了侵華戰(zhàn)爭中他們從中國得到的一張“晉察冀邊區(qū)地圖”,一本油印的抗日小報《洪鐘》第五期,一本署名為“民渝”的知識青年于1938年5月寫的參加抗戰(zhàn)的日記,一張聶帥抗戰(zhàn)初期身著戎裝的照片.看了這些來信和禮品,聶帥很高興,之后將禮品和重要信件,轉給了軍事博物館.
7月10日,美穗子一家來到北京,聶帥派女兒聶力到機場迎接.回家后,聶力向聶帥報告了與美穗子會面的動人場景.7月11日到13日,美穗子一家先后參觀游覽了軍事博物館、八達嶺長城、工藝美術館、北京動物園等地,接受了中日友協(xié)的宴請.
7月14日上午,聶帥在人民大會堂新疆廳會見了美穗子全家,當時的日本駐華大使吉田健三,經(jīng)我方邀請,也出席了會見.出席會見的中方人員有,中日友協(xié)會長孫平化、國防部外事局局長柴成文,以及姚遠方、聶力等.
10時整,發(fā)生了本文開頭說的一幕.攝影家抓住了這個感人的場面,這幅照片榮獲國際攝影比賽大獎.聶帥邊比劃著邊對美穗子說:“很高興見到你和你的全家人,當年我見到你的時候,你還是個小女孩,只有這么高.”
落座后互送禮品,美穗子送給聶帥的是一個栩栩如生身著和服的日本姑娘,日本叫“人形”,高約50公分,用玻璃罩罩著,據(jù)說這是日本人送給貴客的最高禮品.在美穗子送完禮品后,一個戲劇性場面發(fā)生了,美穗子最小的女兒15歲的留美子,突然跑到聶帥面前,把一個小白兔玩具送給了聶帥,逗得聶帥哈哈大笑.聶帥叫把“人形”送交軍事博物館,小白兔留給孫女聶菲玩了.聶帥回贈的禮品,是著名國畫家程十發(fā)專為聶帥畫的松竹梅“歲寒三友圖”,畫軸高約兩米,由聶力和我高高舉起,向大家展示.聶帥對美穗子說:“到了嚴寒的冬天,只有松樹、竹枝、梅花可以經(jīng)受考驗,保持勃勃生機,我祝愿中日友誼像松竹梅一樣經(jīng)得起考驗.”
聶帥對贈送的禮品是有選擇的,開始他曾想買些中國特產(chǎn)的絲綢作禮品,征求意見時,外事部門表示最好送張聶帥的照片,在背面簽上名,日本人最喜歡這個.聶帥說上次送給宮崎縣長、都城市長的就是照片,這次應該有所區(qū)別.我們建議送幅國畫,拿來了幾幅,聶帥看后選中了“歲寒三友圖”,并用毛筆寫上“中日友好萬古長青”,簽了自己的名字.
美穗子非常珍惜這幅畫,她回國后將這幅畫掛在客廳里,因為日本的房子一般比較低,掛上這幅高約兩米的畫很不相稱,為此她把房子拆了改建加高.
互贈禮品結束,聶帥表示歡迎美穗子訪華,說這是一次“探親”活動.美穗子接著講話,對聶帥40年前的救命之恩和這次被邀請訪華表示感謝,她說:“我來的時候,許多日本人特別是參加過侵華戰(zhàn)爭的日本舊軍人,托帶口信,向中國人民表示道歉和謝罪.”聶帥說:“日本軍國主義發(fā)動的侵華戰(zhàn)爭,給中日兩國人民都帶來了巨大的災難,你就是其中的一個例子,接到你的來信,知道你回日本后有一段苦難的經(jīng)歷,這次看到你有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我很高興.你的事已經(jīng)過去40年,在中日建交中日友好不斷發(fā)展的情況下,才能夠找到你,日本新聞界的朋友作了很大的努力,特別是《讀賣新聞》的朋友,更要感謝他們.”美穗子說:“您是我的救命恩人,您救了我,才有我今天這樣幸福美滿的家庭.”聶帥說:“也不能這么說,這不是我個人的問題,我們這樣做,是因為中國人民解放軍有講人道主義的光榮傳統(tǒng),過去我們對俘虜對放下武器的敵人,就不以敵人對待,俘虜愿意留下的可以參加我軍,不愿留下的放回去,還發(fā)給路費.我們要向前看,全在今后的努力,中日兩國是一衣帶水的近鄰,沒有理由不友好,中日兩國人民要世世代代友好下去.日本民族是勤勞勇敢的民族,戰(zhàn)后日本的經(jīng)濟發(fā)展很快,在短時間里變成發(fā)達的工業(yè)國家,應該向你們學習.”日本大使吉田說:“聶將軍為促進日中友好關系作出的新貢獻,是有歷史意義的,要向你們學習.”聶帥最后表示“今天很高興,希望能再見到你們.”
美穗子臨別時滿含熱淚,握住聶帥的手說:“請您一定要保重身體,希望你能到日本都城市去訪問.”聶帥說:“謝謝,從地圖上看,離得很近,但我身體不好,沒有機會了,你們還會有機會.”
整個會見過程約40分鐘,當天采訪的中外記者達幾十人.
回到家中,聶帥對聶力和我說:“看來美穗子是位勤勞樸實的好姑娘,與我想象中的差不多,她的幾個女兒也都活潑可愛,今天來這么多記者,想不到這件事引起這么大的轟動,說明了中日發(fā)展友好關系的重要性.”
下午,中日友協(xié)的同志轉達美穗子家人愿望,請聶帥能為他們題字留念,聶帥欣然同意,為美穗子和她的丈夫寫了“為中日友誼貢獻力量”,為3個女兒分別寫了“中日青年應懂得兩國友誼之重要性,唇齒相依,世代和好”,為美穗子的堂兄加藤定雄寫了“一衣帶水,攜手并進”.
據(jù)《讀賣新聞》7月25日報道,美穗子回國后,發(fā)表訪華觀感說:“這次見到聶帥,就像是自己的慈父,聶力就像是自己的親姐姐,見面時總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不禁熱淚盈眶.”
1986、1989年,美穗子又兩度隨都城市日中友好訪華團訪華,聶帥都在家中熱情接待了美穗子和訪華團全體成員,同他們親切交談,鼓勵他們?yōu)橹腥沼押檬聵I(yè)作貢獻.1992年5月14日聶帥與世長辭,得知消息,美穗子發(fā)來唁電:“驚聞聶榮臻將軍閣下不幸仙逝,深感悲痛,由于那場可怕的戰(zhàn)爭,使我在中國大陸淪為孤兒,承蒙聶將軍相救,才使我有今天,從回國之日起到今天,我一向崇視聶將軍為我心靈的依托,忽接慈父去世的噩耗!而因相隔甚遠,不能前往憑吊,深感遺憾!”美穗子還在電話中對聶力說:“我非常想到中國來憑吊聶帥,以盡女兒的孝道,但因為丈夫突發(fā)腦血栓,臥病在床,需要照應,實在難以脫身,請求原諒.”
聶帥和美穗子,共同編織了中日人民友好史上一個美好感人的故事,被廣為傳頌.
聶帥是偉大的無產(chǎn)階級革命家、軍事家、政治家,他從戰(zhàn)略的層次,高度重視中日兩大民族世世代代友好的重要性,他對美穗子訪華問題,除了弘揚我軍革命人道主義精神,和對美穗子父輩般的感情而外,最主要的著眼點,正如他說的,愿中日友好萬古長青!
聶帥逝世后,美穗子于1999年11月、2002年8月,又兩度訪華,我都隨聶力同志同她會面.2001年4月,為日本都城市舉辦聶帥生平事績展覽,我作為顧問,應邀訪日,又同美穗子夫婦會面.在多次接觸中,深感美穗子及其家人,都很純樸善良,我所接觸的絕大部分日本朋友,也都熱情友好,留下了很好的印象.這是中日關系的主流.前一陣子,日本少數(shù)右翼分子不思反悔,掀起一股反華濁浪,理所當然引起中國人民的無比憤慨!我作為曾目睹過日本侵略軍對中國人民種種暴行的過來人,對這些右翼分子的所作所為,當然也義憤填膺!但重溫和學習了聶帥同美穗子的故事,深刻體會到中日友好事業(yè)的重要性,我們始終應該把少數(shù)日本右翼分子和廣大日本人民區(qū)分開來,要響應中共中央的號召,堅定不移地發(fā)展中日兩國人民的友好事業(yè),聲討和反對日本少數(shù)右翼分的所作所為.
40年后,美穗子和她的家人專程前來看望聶將軍的情景
40年后,美穗子和她的家人專程前來看望聶將軍的情景
其他人氣:242 ℃時間:2019-12-02 01:44:17
優(yōu)質解答
我來回答
類似推薦
- 展開想象,寫40年后,美穗子和她的家人專程前來看望聶將軍的情形,快
- 40年后,美穗子和她的家人專程前來看望聶將軍的情景,400
- 展開想象,說一說40年后,美穗子和她的家人專程前來看望聶將軍的情景,然后在寫下來
- 展開想象,說一說40年后,美穗子和她的家人專程前來看望聶將軍的情景,然后再寫下來
- 40年后,美穗子和他的家人專程前來中國看望聶將軍時會說些什么?做什么?
- 某校團員共有115名積極參與募捐活動.有一部分團員每人捐10元,其余團員每人捐4元.
- 一架飛機水平勻速地在某同學頭頂上飛過,當他聽到飛機的發(fā)動機聲從頭頂正上方傳來的時候,發(fā)現(xiàn)飛機在他前上方約與地面成60°角的方向上,據(jù)此可估算出此飛機的速度約為聲速的多少倍
- 在標準情況下,2摩爾CO2的體積為 ,質量 克
- 翻譯:Just kidding.特別指出kidding的意思.
- how do you ___get to school.填often 還是usually
- 遠處 那一盞燈 母親是文中的主要人物,請你對其作出評價.
- 九分之二,1.2,五分之四,三又七分之一,2.6和五分之八按從大到小排
猜你喜歡
- 1The supreme happiness of life is the conviction that we are loved.Love is stronger than death
- 2甲數(shù)的15等于乙數(shù)的30%,乙數(shù)與甲數(shù)的比是( ?。?A.3:2 B.2:3 C.5:6
- 3''萬花溪畔的花朵們''和''萬花溪的花朵們'',兩種稱呼所指的含義完全一樣嗎?你的理解依據(jù)是什么?
- 4把下面句子譯成英文
- 5如何降低氯氣在水中的溶解度
- 6水箱內液體壓強
- 71、一個正方體的鐵皮水箱,棱長是1.8米,做這個水箱至少需要多少平方米的鐵皮?如果每立方水重1千克,那么這個水箱能裝水多少千克?2、五(1)班教室里有一張長為0.8米,寬為0.6米,高為0.7米的長方體電腦桌,他的占地面積是多少?如果用貼紙
- 8今年母女兩人的年齡和為60歲,10年前母親的年齡是女兒的7倍,則今年女兒的年齡是多少歲?
- 9下雪的夜晚能看到星星嗎
- 10拼寫的英文詞組是什么
- 11威尼斯的小艇(一句話回答)
- 12四數(shù)之積六十四,他們正好組成比例,如果的大小都不同,問他們各是幾?提示:64是幾的平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