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字在古文中的意思是什么?
"于"字在古文中的意思是什么?
語文人氣:197 ℃時間:2019-10-11 04:33:28
優(yōu)質解答
、介詞“于”與名詞、代詞或名詞性詞組結合起來組成介賓結構,在句中充當狀語或補語. 1.引進與動作行為有關的處所. ⑴表示動作行為在何處發(fā)生、出現(xiàn)或進行. A.“于”所在的介賓結構用于動詞或謂語之后,作補語.可譯為“在”,或仍作“于”. 例:身直為閨合之臣,寧得自引深藏于巖穴邪(《報任安書》) B.“于”所在的介賓結構用于動詞或謂語之前,作狀語.可譯為“在”. 例:韓遂等起涼州,復為中郎將,西拒遂.于望垣硤北,為羌、胡數(shù)萬人所圍,糧食乏絕(《三國志·魏書·呂布傳》) ⑵引進行為動作的起始處所或來源.“于”所在的介賓結構用于動詞或謂語之后,作補語.可譯為“從”“由”“自”等. 例:公子自度終不能得之于王,計不獨生而令趙亡(《信陵君竊符救趙》) ⑶引進動作行為到達的處所.“于”所在的介賓結構用于動詞或謂語之后,作補語.可譯為“至”“到”等. 例:平原君使者冠蓋相屬于魏,讓魏公子曰(《信陵君竊符救趙》) 2.引進與動作行為有關的時間. ⑴表示動作行為在何時發(fā)生或出現(xiàn).“于”所在的介賓結構既可出現(xiàn)在動詞謂語前作狀語,也可出現(xiàn)在動詞謂語后作補語.可譯為“在”. 例:故士有畫地為牢,勢不可入,削木為吏,議不可對,定計于鮮也(《報任安書》) ⑵表示動作行為延續(xù)或終止的時間.“于”所在的介賓結構常用在動詞謂語之后,作補語.可譯為“到……時”“至”,或仍作“于”. 例:夫人不能早自裁繩墨之外,以稍陵遲,至于鞭棰之間,乃欲引節(jié),斯不亦遠乎(《報任安書》) 3.引進動作行為的內容.“于”所在的介賓結構位于動詞謂語之后,作補語.可譯為“以”“把”等. 例:今予其敷心腹賢腸,歷告爾百姓于朕志(《尚書·盤庚下》) 4.引進動作行為直接涉及的對象.“于”所在的介賓結構常用在動詞之后,作補語.不必譯出. 例:少卿足下:曩者辱賜書,教以慎于接物,推賢進士為務(《報任安書》) 5.引進與動作行為有關的對象,表示動作行為向誰而發(fā).“于”所在的介賓結構位于動詞或謂語之后,作補語.可譯為“向”. 例:公子姊為趙惠文王弟平原君夫人,數(shù)遺魏王及公子書,請救于魏(《信陵君竊符救趙》) 6.引進交付、傳遞的接受者.“于”所在的介賓結構位于動詞謂語之后,作補語.可譯為“給”,或仍作“于”. 例:景公有愛女,請嫁于晏子(《晏子春秋·內篇·雜下》) 7.引進與動作行為有關的人或事物,表示人、事物與行為動作之間的對待關系. ⑴“于”所在的介賓結構位于動詞謂語之后,作補語.可譯為“對”“對于”. 例:今雖欲自雕琢,曼辭以自飾,無益于俗,不信,適足取辱耳(《報任安書》) ⑵“于”所在的介賓結構位于動詞謂語之前,作狀語.可譯為“對”“對于”. 例:灃州人張居士,于禪學有所得,臨終之歲,禪坐靜室,約其徒滿百日乃開(《續(xù)夷堅志·張居士》) 8.引進與甲方動作行為有關的乙方,表示動作行為是甲、乙雙方共同完成或進行的,并表示在動作行為過程中甲方起主導作用,是主動者.“于”所在的介賓結構位于動詞之后,作補語.可譯為“跟”“同”“與”等. 例:六年春,齊伐宋,以其不同盟于齊(《史記·齊太公世家》) 9.引進用來比較或比擬的對象.一般用以說明異同.“于”所在的介賓結構位于謂語之后,作補語.可譯為“跟”“與”等. 例:當此之時,平原君不敢自比于人(《信陵君竊符救趙》) 10.引進比較的對象,表示程度的比較.“于”所在的介賓結構位于形容詞謂語之后,作補語.可譯為“比”. 例:人固有一死,或重于太山,或輕于鴻毛,用之所趨異也(《報任安書》) 11.在被動句中引進動作行為的主動者,表示被動.“于”所在的介賓結構位于動詞之后,作補語.可譯為“被”. 例:懷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內惑于鄭袖,外欺于張儀(《屈原列傳》) 12.引進動作行為受益的對象,表示動作行為為誰而發(fā).“于”所在的介賓結構位于動詞之前或之后,作狀語或補語.可譯為“為”. 例:群臣不盡力于魯君者,非不能事君也(《左傳·昭公二十六年》) 按:群臣不為魯君盡力.編輯本段二、連詞連接詞或詞組,表示并列關系.《尚書》中用得較多.可譯為“和”“與”等. 例:告汝德之說于罰之行(《尚書·康誥》) 按:告訴你施與恩德的說法和施行懲罰的道理.編輯本段三、助詞1.用于句中,標志賓語前置. 例:四國于蕃,四方于宣(《詩經(jīng)·大雅·崧高》) 按:蕃,捍御;宣,教化.捍御四國,教化四方. 2.用于句中,位于動詞之前,主語之后,有時在表時間的詞語或狀語之后.使語句和諧,并有加強詠嘆意味的作用. 例:王于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詩經(jīng)·秦風·無衣》) 3.用于句首,有時并列用于動詞前. 例:于疆于理,至于南海(《詩經(jīng)·大雅·崧高》)編輯本段四、語氣詞用于句末,表示疑問語氣.可譯為“嗎”等. 例:昭王曰:然則先生圣于?(《呂氏春秋·審應》)編輯本段五、動詞(1) (象形.甲骨文字形,表示氣出受阻而仍越過.本義:超過)(2) 往;去 [go]之子于歸,宜其室家.——《詩·周南·桃夭》.毛傳:“于,往也.”予惟以爾庶邦于伐殷,逋播臣.——《書·大誥》(3) 取 [take]晝爾于茅,宵爾索陶.——《詩·豳風·七月》(4) 如;好像 [look]《易》曰:“介于石,不終日,貞吉.”介如石焉,寧用終日,斷可識矣.——《易·系辭下》(5) 又如:于何(如何)
我來回答
類似推薦
- 及字在文言文中是什么意思?
- 文言文中有“都,全”意思的字有哪些
- 文言文中的因字是什么意思?
- 文言文中.“然”字有哪些意思
- 古文而字全部意義
- 14和8的公倍數(shù)有
- Si elle n'est pas insister - nous jusqu'à la fin.這翻譯成中文什么意思?謝謝!
- 按例子將字組成詞,再將字拆開組成成語
- 冷組什么詞(常用的)
- 鄭振鐸 《貓》中的 體會下面語句的情感,并分析.1.自此,我家好久不養(yǎng)貓 2.自此,我家永不養(yǎng)貓
- 小明用一個動滑輪將重600N的貨物勻速提高2m,如果不計動滑輪重及摩擦,小明所用的拉力大小是_N,實際上小明所用的拉力是375N,則機械效率是_.
- 身高1.6米的人以1米每秒的速度沿直線向路燈下走去,某一時刻,人影長1.8米,經(jīng)2秒,影長1.3米,路燈的高度是
猜你喜歡
- 1用一個滑輪組在6s內把90N的重物勻速提升4m,在繩的自由段端所加拉力為50N,自由段端通過距離為12m.有用功為____J,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____,拉力做功的功率為_____W.
- 2英語翻譯
- 3用方磚鋪地,每塊磚邊長0.5米,需要768塊.若改用每塊邊長0.4米的磚,需要多少塊?
- 4改病句這句話有什么錯
- 5高手幫我看看這幾句有沒有什么語法錯誤和用詞不當?shù)腻e誤!
- 6如圖在三角形abc中e是邊ac上的中點,且de平行bc,ef平行ab求證三角形ade全等于三角形efc
- 7什么情況下dollar加s,為什麼.那什麼情況下dollar又不用加s?
- 8求初中美文摘抄
- 9English is a language ______ in many countries.A.speaking B.spoken
- 10西歐封建社會的政治制度極其形成原因
- 11文以貫道同文以載道有什么區(qū)別?
- 121 (has) a party . 50. We are now (live) in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