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偷拍一区二区三区,亚洲精品永久 码,亚洲综合日韩精品欧美国产,亚洲国产日韩a在线亚洲

  • <center id="usuqs"></center>
  • 
    
  • 雷鋒精神是否過時?

    雷鋒精神是否過時?
    其他人氣:379 ℃時間:2020-05-10 04:17:17
    優(yōu)質解答
      已經(jīng)過時!因為他是個大騙子!
      本文資料來源于《雷鋒日記選》和《雷鋒全集》,并無半點篡改或斷章取義,請大家自己對證.
      雷鋒演義之一:照顧一位老太太的故事
      題注:如果是記者在雷鋒事跡的基礎上“演義”雷鋒故事,我們應該批評記者,可是,下面你將看的是雷鋒自己“演義”自己的事跡!
      1960年6月Ⅹ日 雷鋒日記
      因公外出,我在沈陽車站,看見了一位老太太,在汽車旁邊焦急的徘徊著,像是有什么困難.我上前詢問,一看證明,原來這位老太太是從山東來部隊找她兒子,路費用光了.我了解清楚后,立即請她老人家吃了飯,并且給她買好到她兒子駐地的車票.本月8日,這位老太太的兒子,給我們部隊首長寫來一封感謝信.
      1960年9月 雷鋒講話紀錄(經(jīng)雷鋒審閱并修改標題)
      小標題:照顧一位老太太
     ?。ń衲辏?月上旬,我因公外出,在沈陽火車站乘車回撫順.早上5點,我背著背包剛走近天橋,看見一位白發(fā)蒼蒼的老太太背著個大包袱,走幾步歇一歇,很吃力.我急忙趕上前去,幫助老人背起包袱,攙扶她上火車……給老人找了座位……拿出車站買的幾個面包,送給老太太一個……老太太說她從山東來,到撫順去找兒子,但又不知道兒子的住處,她掏出一個信封,上面寫的地址是“撫順市ⅩⅩ信箱第四宿舍”.這個地方我當然不知道.……到了撫順,我領著老人四處打聽,走走停停地快9點了,終于找到了——這個“ⅩⅩ信箱”原來是個保密工廠.……我本不想?yún)R報這件事……誰知,那老人的兒子果真給部隊寫來一封信,請求領導表揚這位不知名的戰(zhàn)士.那天我回連晚了3個小時,想瞞也瞞不住.
      以上文字均出自《雷鋒全集》.
      照顧一位老太太的故事,雷鋒在日記中記述的很清楚,故事是由三個環(huán)節(jié)組成的:1、在汽車旁看見了一位老太太焦急的徘徊,便上前詢問——2、這位老太太是從山東來部隊找她兒子,路費用光了——3、我立即請她吃了飯,買好到她兒子駐地的車票.
      可是,到了雷鋒的講話紀錄里面,故事卻“演義”為四個環(huán)節(jié):1、走近天橋,看見老太太背著個大包袱,很吃力.——2、幫助老人背包袱,攙扶她上火車……給老人找座位……拿出車站買的幾個面包,送給老太太一個——3、老太太說她從山東來,到撫順去找兒子,但又不知道兒子的住處,她掏出一個信封,上面寫的地址是“撫順市ⅩⅩ信箱第四宿舍”.——4、到了撫順,我領著老人四處打聽,終于找到了.
      不但日記中三個環(huán)節(jié)都發(fā)生了變化,而且又增加了第四個環(huán)節(jié).在日記中,雷鋒請老太太吃飯有可能,關于買票的可能性幾乎為零,那個年代的人都是很“仔細的”,老太太出門更是要算計好路費,甚至坐快車還是坐慢車都要計劃好.至于那個“畫蛇添足”的第四個環(huán)節(jié),明顯是在編造,因為雷鋒日記中有記載:請老太太吃飯、給老太太買票,之后呢,故事結束了.
      “雷鋒演義”之二:“搶救7200袋水泥”的故事
      一、1959年11月14日 雷鋒日記:深夜了,我還坐在車間調度室里,看一本學習毛澤東同志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書…….
      深夜11點鐘了,走出門外……突然下起雨來.陳調度員說,工地上還散放著7200袋水泥.陳調度員急得手足無措……
      這時,我猛然想起了黨的教導……一種無窮的力量鼓舞著我,跑到宿舍,發(fā)動了二十多個小伙子,組織了搶救水泥的突擊隊,有的找雨布,有的找蘆席,蓋的蓋,抬的抬,經(jīng)過一場緊張的戰(zhàn)斗,避免了國家財產(chǎn)受到重大損失.
      這時,我才松了一口氣……昂首闊步回到了宿舍……
      二、1960年11月5日 雷鋒憶苦思甜報告:
      1959年8月……李書記買了一本毛主席著作給我……從那時起,我就開始了學習毛主席著作……有一天晚上,我正在學習《關心群眾生活,注意工作方法》,
      到半夜,突然下起雨來,我跑到調度室聽說還有7200袋水泥沒蓋,……我想起了向秀麗,想起了毛主席的教:“無數(shù)的革命先烈為了人民的利益犧牲了他們的生命……”,這時,我馬上叫起二十多個青年,把自己的棉衣、被子拿去蓋(在水泥上)了……
      三、1960年末 雷鋒講話錄音:
      有幾天晚上,我學習毛主席著作到半夜.我們那個王師傅開會回來,他對我講,小雷你怎么還沒睡覺哇.我就對他講,為了學習毛主席著作,我不想睡覺哇.
      王師傅講,氣象臺預報今晚有大雨.當時,我想到工地上還有很多材料,打濕了不好辦,我就跑到調度室,告訴了調度員.調度員才想起前天工地剛好運來7200元水泥,沒有東西蓋呢,他急得沒辦法.
      我就馬上往外跑,我一直去找工會主席,找車間領導……我把自己的一件棉大衣脫下來蓋在水泥上……又跑到宿舍,把自己的被子、褥子一起拿出來蓋在水泥上.當時我一面跑一面叫,叫來20多個工人同志,組織了一個突擊隊,我們找來一塊大雨布,很快就把水泥蓋好了.
      第二天,黨委書記天還沒亮,就到辦公室里來,當時我在辦公室看毛主席著作.
      為了讓網(wǎng)友看的更清楚,我把這個搶救7200袋水泥的分成四個環(huán)節(jié),每個自然段一個.大家先看著,雷鋒是怎樣不斷的“改編”自己的先進事跡.至于改編事跡的目的,大家見仁見智,我先不下定論.
      有些網(wǎng)友說雷鋒因當時“年幼”,記不清解放前的事情,我的質疑有點小題大做.那末,就請大家看看“雷鋒演義”,這些可都是剛剛發(fā)生的故事,并且雷鋒此時20多歲,記憶力正是最佳時期.這些剛剛發(fā)生的事情,難道雷鋒也記不清,在講臺上就可以“信口開河”嗎?
      (1) 59 年11月14日的事,記得是當天的事.當時所述說的是用雨布、蘆席去蓋水泥的.60年11月5日在回想時,說起一年前的保護水泥,“把自己的棉衣、被子拿去蓋”.
      (2) 59年11月14日:蓋完水泥是“昂首闊步地回到了宿舍”,可是60 年末的日記變成“第二天,黨委書記天還沒亮,就到辦公室里來,當時我在辦公室看毛主席著作.”.
      (3) 59 年和60年11月的日記都說是“半夜”或“11點”下起雨來;而60年末的講話錄音說是“聽王師傅講要下雨”, 才想起工地上有材料,才跑到調度室.
      雷鋒在1959年11月14日日記中記載的是“坐在車間調度室里,看一本學習毛澤東同志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書”.
      但是到了1960年11月5日,在雷鋒的憶苦思甜報告中,卻變成了“有一天晚上,我正在學習《關心群眾生活,注意工作方法》……到半夜,突然下起雨來,我跑到調度室聽說還有7200袋水泥沒蓋……”
      對比一下,不但讀的書有變化:由原來的“介紹毛澤東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小冊子變成了趕時髦的“毛主席原著”;而且讀書地點也有變化:不是坐在“車間調度室”,至于轉移到什么地方雷鋒沒有交待.但是,地點變化之后,雷鋒就必須主動跑到調度室去,主動的知道“還有7200袋水泥沒蓋”.于是,“雷鋒精神”在雷鋒這里又一次得到“升華”.毛澤東曾贊揚雷鋒“此人懂點哲學”,我看還應該增加一句:“此人很善于給自己貼金”!
      “雷鋒演義”之三:“義務勞動治肚子疼”的故事
      題注:有些網(wǎng)友為雷鋒辯解,說建國前有些事情記不清,語言失誤,在所難免.可是,這篇故事可是發(fā)生在兩個月前的,難道雷鋒還是記憶不清?
      一、1960年9月 雷鋒口述
      1、前兩個月的一個星期天,我到衛(wèi)生連看病回來,
      2、走在半路上,看見團部前面正在建筑樓房,心想.領導上經(jīng)常講要發(fā)揚擁政愛民的光榮傳統(tǒng)……我就跑到工地找到一輛手推車,幫助工人推起轉來……
      3、工人們感到很奇怪,從哪里來了一個解放軍戰(zhàn)士幫助推磚?一位穿藍制服的同志走到我面前……問我是哪個部隊的,叫什么名字……這下把我難住了:不說不好,說吧,你們準又是一通表揚……他們一定要知道我的名字,我只好說了.
      4、……我一氣干到快吃晚飯了,回到連隊.傍晚,工人們敲鑼打鼓來到我們連,送來一張用大紅紙寫的感謝信……參加點勞動,我的肚子反而不疼了,所以我開玩笑說:參加義務勞動能治病……
      二、1960年末 雷鋒錄音報告
      1、有一個星期天,……那一天我肚子痛,我到衛(wèi)生連看病的時候,醫(yī)生不在家.
      2、我剛走出衛(wèi)生連,就聽見工地上的廣播站廣播:“工人同志們,加油啊,現(xiàn)在運磚趕不上需要了.”……我想到,這是革命的需要.我也想到應該按毛主席的指示辦事.我就跑到工地上和他們一起推磚……我又想到一個人要頂兩個人干……就拿輛車子,在那推一車就推六十幾塊……
      3、工地廣播員跑來了,說:“解放軍同志,叫什么名字呀……我說:我呀,不告訴你.后來,又來了三個工人同志,其中一個跑過來和我握手,他說:“解放軍同志,你是那個部隊的……?”我也沒有告訴他……后來一個同志在旁邊對我介紹說,這個同志是我們建筑公司的黨支部李書記……我想這是我應盡的義務,我就沒有(把名字)告訴他.后來,李書記就把我的衣兜解開了,掏出我的駕駛執(zhí)照,看了我的名字,知道我是那個部隊的,他馬上讓廣播員廣播了.
      4、廣播之后,又用一張大紅紙寫了感謝信,工人們敲鑼打鼓給我送來了……那時候,我的肚子也不痛了,早上沒吃飯也不知道餓了……
      注:a、以上文字都出自《雷鋒全集》絕無篡改或斷章取義,如果你有時間拜讀全文,你會更加惡心
      b、1、2、3、4、是我加的,目的是為了讓大家更清楚雷鋒是如何“信口開河”,為自己的“事跡”“錦上添花”.
      “雷鋒演義”之四:“參加抗洪搶險”的故事
      題注:有些網(wǎng)友為雷鋒辯解,說建國前有些事情記不清,雖然前后不一,但在所難免.可是,這篇故事卻是發(fā)生在一個月前的,四個環(huán)節(jié)沒有一處“保持一致性”,難道雷鋒還是記憶不清?
      一、1960年9月 雷鋒口述
      1、8月3日那天,我們連接到命令,到郊外上寺水庫去抗洪搶險.當時,我身體不好,連長讓我在家執(zhí)勤.我講了價錢:“在這種時候,不能把我留在家里!”……
      2、到了水庫,大家揮舞鍬鎬越干越歡……一不小心,我手中的鍬被塌下的土方打掉了……我只好用手當鍬挖泥,手指挖破了皮,但我想到過去的苦……我繼續(xù)干.連長見我用手挖,就讓我搞宣傳鼓動工作.于是我馬上收集好人好事,口頭廣播……
      3、一連干了四天,我病倒了,暈倒在堤壩上.同志們把我扶到一個老鄉(xiāng)家,連長讓衛(wèi)生員看著我,不讓我再到工地去.
      4、……我從挎包拿出日記本,第一眼就看見黃繼光的像……我用黃繼光的英雄事跡說服了衛(wèi)生員,又跑到工地上去了……
      二、1961年1月5日 雷鋒在遼寧省實驗中學的講話(錄音)
      1、一次,發(fā)了大洪水,我們部隊出發(fā)防洪搶險.連長看我個子小,不讓我跳下去,哪里的水齊我這(沒有錄像,看不見雷鋒比劃哪里).我想我一定要跳下去.
      2、我也想到在這樣艱苦環(huán)境下,一定要做好宣傳鼓動工作……我看見好人好事馬上就表揚,我發(fā)現(xiàn)一個同志他的鐵鍬壞了,他就用手挖泥……馬上到廣播站去廣播……看到一個戰(zhàn)友沒穿雨衣……就把自己的雨衣脫下來給戰(zhàn)友穿上了.那天晚上,整整戰(zhàn)斗了一夜.
      3、到第三天我生了病,一天沒吃飯.連長叫我休息,我想到一定不能休息,一定要干.這時候連長叫來一個衛(wèi)生員,那個衛(wèi)生員把我拖到房里邊,看著我.
      4、我走到房里以后,就打開自己的日記本,看到黃繼光的英雄照片……,因此,我想到在這樣艱苦環(huán)境下……絕對不能后退.后來,我和衛(wèi)生員說:“衛(wèi)生員,你等一下,我去解手去.”我就借解手的機會,跑到了工地上……
      點評:同一個事跡,雷鋒做了兩次講述,在關鍵情節(jié)上全都自相矛盾:就拿第3環(huán)節(jié)來說,第一次講述是說自己“暈倒在堤壩上,同志們把我扶到一個老鄉(xiāng)家”,第二次講述中卻變成了“連長叫我休息,我想到一定不能休息,一定要干.這時候連長叫來一個衛(wèi)生員,那個衛(wèi)生員把我拖到房里邊,”其他環(huán)節(jié)的編造,大家一定會比我看得清楚.
      注:a、以上文字都出自《雷鋒全集》絕無篡改或斷章取義,如果你有時間拜讀全文,你會感覺更加“生動”.
      b、1、2、3、4、是我加的,目的是便于“比對”.讓大家更清楚雷鋒是如何“信口開河”,為自己的“事跡”“錦上添花”.
      雷鋒演義之五:不喝汽水喝自來水的故事
      題注:有些網(wǎng)友為雷鋒辯解,說建國前有些事情記不清,雖然前后不一,但在所難免.可是,這篇故事卻是發(fā)生在兩個月前的,難道雷鋒還是記憶不清?
      證據(jù)一 1960年9月雷鋒口述:
      今年7月份,我去軍區(qū)參加體育運動大會,天氣熱得跟,不少同志都跑到場外買汽水喝,我也想買一瓶,掏出錢往外走,發(fā)現(xiàn)那里有自來水管,我又把錢收起來,上前擰開水龍頭喝了個夠.
      證據(jù)二 1960年末 雷鋒報告(錄音):
      比如,我今年7月份的時候,參加了軍區(qū)體育運動比賽大會,天氣比較熱,有的同志就出去買汽水喝,當時我口也很渴,也想去買一瓶,我掏出了三角五分錢,但又舍不得,我想這三角五分錢可以買一個筆記本子學習文化,我就沒有買.
      證據(jù)三 1961年1月5日 雷鋒在遼寧省試驗中學的講話(錄音):
      7月份,我參加體操運動員比賽大會,那時,天氣比較熱,好多同志比賽完了都出去買汽水喝.當時,我也很渴,也想買一瓶,但是又舍不得這錢哪……我就沒有買,到外面找了一個涼水管子,漱一下口.
      簡評:
      一、好多同志都買汽水,唯獨雷鋒不買,你看他多高尚,提醒網(wǎng)友注意,貶低別人,抬高自己是雷鋒的一貫作風,以后你會看到更多的證據(jù);
      二、第一次報告是“發(fā)現(xiàn)那里有水龍頭,上前擰開水龍頭喝了個夠”,下一次報告卻變成了“到外面找了一個涼水管子,漱一下口”——從被動的發(fā)現(xiàn)水龍頭,到主動的找涼水管子,雷鋒的偉大形象又拔高了許多;從“上前擰開水龍頭喝了個夠”到“漱一下口”,雷鋒的形象又文雅了許多!
      你喜歡這樣一個“朝三暮四”、“朝秦暮楚”的人嗎?這可以雷鋒自己編造的!
      雷鋒演義之六:一個晚上連作三件“好事”的故事
      題注:有些網(wǎng)友為雷鋒辯解,說建國前有些事情記不清,雖然前后不一,但在所難免.可是,這篇故事卻是發(fā)生在一個月以內的,難道雷鋒還是記憶不清?
      1960年末 雷鋒學習毛主席著作經(jīng)驗報告:
      (原文引自《雷鋒全集》199頁,為了避免“斷章取義”之嫌,原文抄錄,一字不差)
      我學習毛主席的每一篇著作,都要聯(lián)系實際.我學了《關心群眾生活,注意工作方法》這篇文章以后,就決心按照毛主席的教導去做.比如,有一天晚上,那是冬天,我們大家都睡在一個簡陋的營房里面,天特別冷,又刮著北風,下著雪,爐子燒得很旺.在半夜的時候,我起來解手,看見爐子座板把地板都燒壞了,當時,滿屋都是煤氣.我想,同志們都睡得很香,現(xiàn)在煤氣這么多,萬一要是中了毒,會影響大家的身體健康,我馬上到外面打來水,把爐子澆滅了,又把地板上上的火澆滅了,我還把窗戶、門都打開了,不一會兒屋里就變得非常冷啦,冷清青的.我又想,如果這樣冷的話,把大家身體凍壞了也不好辦,就到外面找來小木頭柴,又把爐子重新生著了,一直把屋子弄得暖乎乎的,我才睡覺.
      簡評:
      一、初讀一次,深受感動:你看,雷鋒這個晚上做了多少好事——1、為了不讓戰(zhàn)友煤氣中毒,“我馬上到外面打來水,把爐子澆滅了,又把地板上的火澆滅了”;2、澆滅了爐子,屋子里充滿煙、汽,雷鋒“把窗戶、門都打開了”,讓屋子里空氣新鮮;3、空氣新鮮了,屋子卻變冷了,怕把“大家身體凍壞了,就到外面找來小木頭柴,又把爐子重新生著了”.一個晚上連做三件好事,救了一屋子戰(zhàn)友的性命,豈不感人!
      二、再讀一遍,漏洞百出:
      第一、簡陋的營房怎么會鋪地板?
      60年代在遼寧當過兵的人都知道,當時的營房,只有團以上干干部的辦公室或者宿舍才鋪地板,士兵宿舍都是水泥地面或者磚地面.鋪地板的房間沒有燒爐子的,有的安裝了暖氣,有的使用“火墻”,雷鋒的“簡陋的營房”怎么會鋪著“地板”?
      第二、 “爐子座板”怎么會“把地板都燒壞了”?
      北方的鐵爐子下面有一個“板座”目的就是讓爐膛里掉下來的爐灰不直接落在地面(或地板)上,再一個作用就是隔絕燃燒著的煤炭的熱輻射,防止地板被烤焦,因此,“爐子板座把地板燒壞”的可能絕不存在.
      第三、即使有一些火炭從板座上跳出來,跑到地板上,地板可能被“燙煳”,但僅僅是一點點而已,靠幾個火炭是絕對點燃不了地板的.
      第四、即使出現(xiàn)了那種“不可能發(fā)生的事情”,第一個發(fā)現(xiàn)者也不應該是雷鋒——當過兵的人都知道,部隊晚上除了站崗的哨兵以外,還有一個“帶班”的,責任之一就是監(jiān)督崗哨不睡覺,另外一個重要的職責就是巡視宿舍,冬季給爐子添煤,看看有沒有煤氣,或者給喜歡蹬被子的戰(zhàn)士把被子蓋好.雷鋒所在部隊的帶班的干什么去了?
      第五、就算帶班的偷摸睡覺去了,雷鋒發(fā)現(xiàn)了危險,一個正常的人會像雷鋒那樣處理這場“災難”嗎?地板即使被火炭燙焦了,頂多冒一點煙而已,如果確實著火,只需要用腳一下子就可以踩滅,雷鋒不但不這樣做,反而“到外面打來水,把爐子澆滅了,又把地板上上的火澆滅了”,你說雷鋒是聰明還是犯傻?
      第六、按照雷鋒的做法,把水澆進“燒得很旺”的爐火之中,大家可以想象當時的壯觀景象:隨著雷鋒把水倒在熊熊燃燒的爐火之上,戰(zhàn)友們都被“轟”的一聲巨響驚醒,巨響同時,“蘑菇云”沖上天棚,緊接著,水蒸氣彌漫整個宿舍,讓人看不見東西,每個人的鼻子里都灌滿了二氧化硫的臭雞蛋味,10秒之后,隨著蘑菇云升起的“爐灰”紛紛揚揚的落在所有雷鋒戰(zhàn)友的臉上、被子上.善于表現(xiàn)自己的雷鋒竟然沒有描述這一戲劇性情節(jié),你不感到奇怪?
      三、冷靜思考,又是一假:在雷鋒所有好人好事的“自我記載”中,對于他所服務的對象的反應都不是輕描淡寫的,唯獨這件“連做三次”的好事,卻沒有戰(zhàn)友的反應.為什么沒有?事情根本就不可能發(fā)生,所以不可能有反應.如果真的發(fā)生這樣的事情,雷鋒當場遭到的不會是戰(zhàn)友的贊揚,而是戰(zhàn)友的臭罵:誰讓你這樣瞎折騰?
      雷鋒演義之七:(標題暫缺)
      1960年初 雷鋒報告(錄音):
      我入伍后,指導員經(jīng)常給我們講戰(zhàn)斗英雄的故事……他們的事跡深深感動了我,我時刻以他們?yōu)榘駱?在工作中埋頭苦干.有一天,我看到廁所糞池滿了,第二天天不亮就悄悄爬起來去掏廁所,干了一個早晨,累的滿頭大汗還沒有掏出多少.起床后指導員發(fā)現(xiàn)了,他親切的對我說:“……光靠一個人的力量有限,只有把群眾發(fā)動起來力量才是大的.”……從此以后,我就事事發(fā)動群眾,帶領群眾和我有起前進.(原文引自雷鋒全集264頁)
      1961年10月2日雷鋒日記:
      我做事,老好一個人去干,不愛叫別人,生怕人家不高興,就拿掃地來說,我每天早晨忙的不可開交,有的同志卻閑著沒事,自己累得夠嗆,可是掃的地段不大.有時室內外衛(wèi)生沒有及時打掃,首長看了不滿意,我為這個問題真有點著急.
      今天連長找我談話,句句打動了我的心.他說:“火車頭的力量很大,如果脫離了車廂,就起不到什么作用.……”連長的話給了我很大的啟發(fā)和教育……今天我發(fā)動了全班的同志,打掃衛(wèi)生,……很快就把室內外衛(wèi)生打掃得干干凈凈.……今后我無論做什么,一定走群眾路線,…….(原文引自雷鋒全集48頁)
      簡評:(暫缺)
      我也想走一走群眾路線,歡迎網(wǎng)友填空.正反意見全都歡迎.
      八:雷鋒無法做到卻又寫進日記的“好事”
      如果一個人把自己沒有做過的“好事”也寫進日記,你會怎樣看待這個人?
      請看1961年4月30日雷鋒日記:
      “今天,司務長發(fā)給我們兩套單軍衣和兩套襯衣,我只領了一套,剩下的兩套衣服交給了國家,以減少國家的開支,支援國家建設.”
      再看1962年5月8日雷鋒日記:
      “今天部隊發(fā)了夏天的服裝,本來是每人發(fā)兩套軍服,兩雙膠鞋……為了和人民群眾同甘共苦,減輕人民的負擔,…我只領了一套單軍服,一雙新膠鞋……”
      我也當過兵,盡管比雷鋒入伍晚了十年,但是部隊發(fā)放服裝的事情我親身經(jīng)歷過:當兵第一個春天每個人發(fā)兩套夏裝,這是事實,但是從此以后,每個春天只發(fā)一套夏裝,而且是交舊換新.雷鋒是1960年入伍的,61年,62年根本就不可能再領取兩套夏裝,在此問題上,我特意還請教了60年代入伍的老兵!
      更值得我們深思的是,雷鋒不但把他的這些事跡寫在日記上,還在他讀過的毛主席著作上作了“眉批”,請看雷讀過的《關于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第23頁上雷鋒留下的筆跡:
      “今天司務長給我兩套單軍衣和兩套襯衣,我只領了一套,剩下的交給了國家,以減少國家的開支,支援國家建設.”
      看到這些,我只能說,雷鋒不是“做了好事不留名”(實際上他送給住院的療養(yǎng)員們一斤蘋果都不厭其煩的寫了一封落款清楚的《慰問信》),而是“沒有做的好事也要留名”.這也許是真正的雷鋒.
      九:雷鋒與“牙膏皮”的不解之緣
      一、1960年末或者1961年春節(jié)后 雷鋒《一輩子學習毛主席著作》錄音報告:
      我到處撿牙膏皮子,因為牙膏皮子里面還有剩下的牙膏,把它擠出來裝在一個瓶子里自己使用,我都沒有買過牙膏.我一共撿了80多個牙膏皮子,賣了兩塊多錢,我把這些錢交給了指導員
      二、1961年11月8日 雷鋒在沈陽軍區(qū)工程兵政治工作會議上的發(fā)言提綱
      四、節(jié)約
     ?。ㄒ唬?過年兩斤蘋果和糖票;
     ?。ǘ?從垃圾堆撿一雙破襪子;
     ?。ㄈ?一把牙刷,72個牙膏皮
     ?。ㄋ模?……
      三、1962年6月29日雷鋒講話提綱《做一個優(yōu)秀的校外輔導員》
      建設街小學有些小朋友愛花零錢……我把(小朋友)帶到部隊,搬出自己的節(jié)約箱給他們看,有個同學看到我撿了大半箱牙膏皮,便吃驚的說:“哎呀!怎么撿了這么多?”我就對他說,這是我平時在水溝里、垃圾堆上一個個撿來的.站在旁邊的一位同學說:“真是滴水成河,積少成多呀!”過后,他們真的做了節(jié)約箱,撿了不少碎銅爛鐵、牙膏皮、螺絲釘?shù)?
      簡評:60年初雷鋒入伍,到年末撿了80多個牙膏皮,姑且算它是真的,因為雷鋒把兩元多錢交給了指導員,用錢可以證明確有其事.但是,又過了近一年,雷鋒在沈陽軍區(qū)匯報自己入伍以來的節(jié)約事跡時,牙膏皮卻變成了72個?為什么時間多了,牙膏皮卻又少了?
      但是大家不必著急,雷鋒撿的牙膏皮數(shù)量在62年上半年有了跳躍式的發(fā)展:按照雷鋒的說法半年撿了大半箱,他的節(jié)約箱“大半箱”裝上100個沒有問題.問題是,雷鋒所在部隊在雷鋒入伍后就開展了學習雷鋒活動,勤儉節(jié)約是大家學習的主要內容,雖然我們不要求“立竿見影”,但是多數(shù)戰(zhàn)士也應該像雷鋒一樣“撿牙膏皮,擠牙膏底”才對.那么,雷鋒的牙膏皮究竟從哪里撿來的呢?我不知道別人,我們家當時沒有節(jié)約箱,但卻有個節(jié)約抽屜,牙膏皮就扔在那個抽屜里,但是第一目的不是為了賣錢,而是為了做釣魚線的縋子(注:當時的牙膏皮是比重很大的鉛制造的),如果用不了才賣給收破爛的.
      十:雷鋒是如何學會理發(fā)技術的?
      1961年5月20日雷鋒日記
      目前我們的軍事訓練很緊張……有些戰(zhàn)友連上街理發(fā)的時間也抽不出來……首長給我們買了三套理發(fā)工具,要我們自己互相理發(fā),可是又沒有人懂得理發(fā)技術,咋辦呢?學習了毛主席著作后.心里開了竅,毛主席說:“你要想有知識,你就得參加變革現(xiàn)實的實踐”……毛主席的教導給了我極大的啟發(fā),我……請教理發(fā)師傅……學會了基本的操作方法.
      第一次給戰(zhàn)友理發(fā)時……他說剪刀夾的頭發(fā)疼,不剪了,開頭一次學理發(fā)失敗了.
      但是我沒有灰心,又拿起毛主席著作看,毛主席說:“任何新生事物的成長都是要經(jīng)過艱難曲折的……”在毛澤東思想的指導下,我鼓足勇氣,午休不睡覺,跑到理發(fā)店學習……終于學會了理發(fā).
      網(wǎng)友們,你們如果遇見這類問題,會到毛主席著作里找答案嗎?我們一個正常的人不見的弱智到如此地步吧!
      雷鋒我一直認為他很聰明,不會是弱智.
      那么,是說假話嗎?
    我來回答
    類似推薦
    請使用1024x768 IE6.0或更高版本瀏覽器瀏覽本站點,以保證最佳閱讀效果。本頁提供作業(yè)小助手,一起搜作業(yè)以及作業(yè)好幫手最新版!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12-2024 作業(yè)小助手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