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人對仁的解釋,似有不同見解.馮友蘭先生認為,仁就是人的“真情實感”,即心理情感,他也說過,仁是“心之全德”,還說過仁是“人的自覺”,強調(diào)其“覺解”的意義.有些論者認為,仁是社會倫理,或人與人之間的倫理原則.李澤厚先生明確指出,仁是“心理情感”,更是“心理本體”,他公開“反對本世紀的反心理主義”(《論語今讀》).
海外學者也提出了他們的看法.早在18—19世紀,韓國的著名學者丁若鏞就提出,仁是“人倫之至”而不是“心之德”,完成于后天的“人為”即“恕道”而非先天具有.其特別之處還在于,他認為仁以性為依據(jù),而性來自天即上帝,但上帝又賦予人以“自主性”,仁就是人的“自主性”的產(chǎn)物.(《論語古今注》)這是人文主義的解釋,但又有某些宗教背景.有趣的是,當代西方漢學家葛瑞漢也認為,仁是“與名詞性的‘人’相應(yīng)的狀態(tài)性動詞”,即行為.他也很重視“恕”字,認為這種以否定形式表述的道德金律主要“呈現(xiàn)于內(nèi)心”,與西方“耶穌的基本原則”一致(《論道者》).這又同心理主義有關(guān)了.而美國學者芬格萊特則認為,仁和禮都是“各自指向‘人際角色’中所表現(xiàn)出來的行為的某一個方面”,“與表示意志、情感和內(nèi)在狀態(tài)的語言無關(guān)”,人必須受到“教育培養(yǎng)和文化熏陶”才能具有仁的人格.因此,仁是非心理學的概念,“切不可……心理學化”(《孔子:即凡而圣》).這種看法從根本上否定了“心理原則”.
孔子 的“仁”
孔子 的“仁”
老師上課講到 ,孔子的“仁”是有等級區(qū)別的.是不是可以理解為不同等級的人有不同的道德標準,可是如果這樣的話,那些等級較低的人們會不會就會產(chǎn)生一種消極的心理:覺得我的行為只要做到某一個層面就可以了,不需要再邁向更高的境界.
(這是昨天在看歷史書的時候突然蹦出來的一個想法,)
老師上課講到 ,孔子的“仁”是有等級區(qū)別的.是不是可以理解為不同等級的人有不同的道德標準,可是如果這樣的話,那些等級較低的人們會不會就會產(chǎn)生一種消極的心理:覺得我的行為只要做到某一個層面就可以了,不需要再邁向更高的境界.
(這是昨天在看歷史書的時候突然蹦出來的一個想法,)
語文人氣:506 ℃時間:2020-06-02 12:42:44
優(yōu)質(zhì)解答
我來回答
類似推薦
猜你喜歡
- 1動聽的反義詞是什么
- 2hard 比較級到底是harder 還是more hard
- 3一只表的時針長六厘米你,如果走一圈,時針的尖端走過的路程是多少厘米,時針所掃過的面積程是多少厘米?ii
- 4【數(shù)學】高一三角函數(shù)證明題
- 5物理題關(guān)于物體運動的快慢
- 6土豆浸沒到底面長8厘米,寬4厘米的長方體玻璃缸中,水面上升了1.5厘米,這個土豆的體積是( )立方厘米
- 7向量 矢量 是幾年級的課程呀?
- 8by/on/take/with表示方式時的區(qū)別
- 9仿照下列詞語的結(jié)構(gòu)規(guī)律,再試著寫幾個
- 10驚嘆不已的已是什么意思
- 11一堆煤12噸,用去了總數(shù)的四分之一,還剩下這堆煤的幾分之幾;如果用去了四分之一噸,還剩下幾噸;如果用去了4噸,用去了這頓煤的幾分之幾?
- 12因參與人體新陳代謝而消耗的氣體是_______(填化學式)謝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