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認為,“做”表示具體的動作,“作”表示抽象的動作.我也一直這樣認為,雖然心下有一個疑惑,具體和抽象是相對的,如果遇到具體、抽象分不清的時候怎么辦.最近使用北京語言學(xué)院編、商務(wù)印書館出版的《實用漢語課本》(第3冊),才發(fā)現(xiàn)混淆的情況超出我的想象:
在老隊長家里做客(148頁)
老隊長的老伴田大娘和女兒小華,正在家里作飯,聽說有客人來了,連忙從屋里走出來.(149頁)
按說,“做客”比“作飯”抽象,“作飯”比“做客”具體,可是,課文的寫法剛好是顛倒的.還有的時候書里的寫法好像是隨機的:
我要是有點兒不舒服,他就忙著請大夫、買藥,作這作那讓我吃.(107頁)
丁大娘說:“要是我有點兒不舒服,他就忙著做這做那讓我吃.”(122頁)
布朗太太看到一個個的餃子整整齊齊地擺在那里,稱贊地說:“作得多好啊!……”(151頁)
一會兒請大家嘗一嘗我們做的中國餃子.(167頁)
有的人吃過,說外邊是面做的皮兒,里邊是肉和菜做的餡兒,很好吃;(167頁)
這不能不讓我們想到,“做”和“作”到底有沒有分別呢?
二
我們考察了錢鐘書的《七綴集》,呂叔湘的《漢語語法分析問題》,李榮的《文字問題》.三本書的作者都是名家. 錢先生以博聞強記,洞幽燭微而著稱于世;呂先生細膩縝密,清通如水,為人欽敬;李先生殫精竭思,求人求己都很嚴,有人喜歡,有人害怕.考察的結(jié)果是,三位先生也都不能完全區(qū)分這兩個字.
錢先生偏于使用“作”字.這從一打開《七綴集》就映入眼簾的“修訂本前言”就可以知道:
此書出版以來,我作了些修訂.我感謝魏同賢同志,給它機會面世.辛廣偉同志辛勤幫助這本書的出版,我向他致謝.附帶一提,《集》中三篇文章已被法國學(xué)者郁白先生選入我的《詩學(xué)五論》,作了精審的移譯,我在譯本《后序》里,也表達了“內(nèi)銷”轉(zhuǎn)為“出口”的驚喜了.
書里也一般使用“作”字:
它并不對中國舊詩和舊畫試作任何估價,而只闡明中國傳統(tǒng)批評對于詩和畫的比較估計.(1頁)
新傳統(tǒng)里的批評家對于舊傳統(tǒng)里的作品能有比較全面的認識,作比較客觀的估計;(3頁)
……托爾斯太是天生的狐貍,卻一心要作刺猬.(26頁)
一位畫家作了這樣的插圖:(46頁)
這種種都對原作的意義或藝術(shù)作了闡明或贊賞.(93頁)
文人好名,爭風吃醋,歷來傳作笑柄,……(103頁)
一個明末的孤臣烈士和一個清初的文學(xué)侍從嘗試地作了相同的心理解答.(127頁)
但也能看到用“做”的例子,雖然極少:
……引誘大家去愛好外國作品,仿佛做媒似的,……(81頁)
假如她有腔無調(diào)地“謳歌”起來,那顯然是在做戲,……(86頁)
那個平常的稱謂在這里有一個現(xiàn)代不常用的意義:不指“德國巨商”,而指和德國做進出口生意的英國商人.(91頁)
而且居然也可以找到同樣條件下“作”“做”混用的例子:
……一個人作詩和說理不妨自相矛盾,“詩詞中有理外之理”.(71頁)
和尚做詩,當然信手拈來本店祖?zhèn)鞯呢浬?(74頁)
宋祁雖然作詩深受“西昆體”的影響,……(21頁)
只有一個地方,錢先生連用了3次“做”:
假如有人做個試驗,……這個試驗當然沒人做過,也許是無需做的.(105頁)
仿佛錢先生也認為“試驗”是具體的,應(yīng)該用“做”.
呂叔湘先生與錢先生正相反,偏于使用“做”字.我們引書的前面幾節(jié)里的一些句子以見一斑.(呂先生的書每小節(jié)前有節(jié)號,我們用節(jié)號標示出處,也便持不同版本的人查驗.):
解決的途徑首先在于對實際用例多做調(diào)查.(前言)
本文試圖對漢語語法體系中存在的問題做一番檢討,…(1節(jié))
當然,最好是用字母做代號,……(3節(jié))
一般地說,有兩個半東西可以做語法分析的依據(jù):……(4節(jié))
也可以拿‘語素’做最小單位,……(9節(jié))
請注意后面的3例,多數(shù)人都習慣用“作”,而呂先生用“做”.特別是“動詞+作(做)”的形式,呂先生寫“做”:“叫做(2節(jié))”“分做(38節(jié))”“算做(41節(jié))”“當做(47節(jié))”“看做(72節(jié))”“譯做(注9)”等.可是在同樣的情況下,我們也發(fā)現(xiàn)了兩個字混用的現(xiàn)象,例如:
有時候一個介詞帶上一個名詞可以做謂語,如:(120頁)
同一節(jié)就有:
有些介詞可以帶上賓語作謂語,因而才有……
介詞帶名詞和介詞帶賓語指的是同一件事情,可是一次用“作”,一次用“做”.其他如:
既不具備名詞的主要特征(做主語,做賓語),又不具備謂詞即動詞和一般形容詞的主要特征(做謂語).(44節(jié))
形容詞作謂語跟不及物動詞作謂語幾乎沒有什么不同,也可以不另作一類.(62節(jié))
另一方面又需要作進一步的分析,看它包含哪些具體內(nèi)容.(75節(jié))
如果有人把一番分析上曾經(jīng)利用過或者可能利用的各種圖解和符號搜集起來,做一個比較研究,那倒是很有意思的.(79頁)
錢先生和呂先生各有所好,也似乎各有所執(zhí),但都不能避免在同樣的情況下用不同的字.
李榮先生同錢鐘書先生一樣,也偏于使用“作”字.這里舉3個例子:
在逐步實現(xiàn)四個現(xiàn)代化的過程中,語言學(xué)文字學(xué)都應(yīng)該作出應(yīng)有的貢獻.(1頁)
正文連題目,“莊”字見三十九次,都作姓用.(20頁)
異體字有各種不同的情況,這里只就功用寬窄等略作說明.(21頁)
這本書是講文字學(xué)的,所以有很多“某字作某”“某字本作某”的說法,這些也許是文字學(xué)的固定說法,不足為證.但全書的“V~”形式都寫“V作”,書里有“用作(21頁)”“讀作(22頁)”“改作(24頁)”“寫作(9頁)”“誤作(10頁)”“描潤作(50頁)”等.可是我們也從中檢出五處寫“做”的例子,其中一處是“叫做”:
我采集資料的方式不是全面的有系統(tǒng)的,那樣做需要的人力太多,時間太長.(2頁)
這么做一方面貽誤一般讀者,推廣這種錯覺.(13頁)
“夾手”是把手夾住,所以“夾”字寫成從手的“挾”.上句又有“扶”字做仿效加手旁的依據(jù).(45頁)
后人抄寫古書或刻印古書,有時無心寫錯字,這叫做“書經(jīng)三寫,烏焉成馬”.(74頁)
差使跟做事有關(guān),寫成“差事”好像也有講.(93頁)
第3個例子可以比較:
有意的改寫,常常拿無意的創(chuàng)新作根據(jù),……(76頁)
精審如李先生,猶不能避免兩字混用,可見這兩個字實際上是不能區(qū)分的.①
三
既然兩個字不能分開,那么能不能干脆合并呢?
先說說合并的方向.把“作”并入“做”,顯然是不行的.我們不可能讓“工作”“作文”“作風”“作品”這些已經(jīng)固定的寫法改變面貌.可取的合并方向只能是并“做”為“作”.這個辦法不是沒有人試過.老舍先生的《駱駝祥子》有索引,我們順便查了一下,全書只有“作”沒有“做”.《駱駝祥子》是成功的作品,可以證明合并沒有問題.
不過,我們估計,要取消“做”只用“作”,希望文字典雅的人那里會通不過.所以,另一個照顧目前情況的辦法就是繼續(xù)把兩個字分開,只是要修改目前所認為的分用標準.抽象、具體的標準已經(jīng)證明是不可行的.一是我們沒法把人類的活動分成簡單的抽象、具體兩大類,二是即使分了這樣的類,也只能開成長長的清單讓人們?nèi)プ袷?而無法把它變成簡單的規(guī)則讓人去掌握.所以可行的辦法還是結(jié)合語法分類,就好象本世紀初廢“底”歸“的”,用語法標準來分配“的”“地”“得”三字一樣.
可以考慮的辦法是作謂語的動詞都寫“做”,固定的詞都寫“作”.這樣可以保證現(xiàn)有的詞都保持目前的寫法,如:
寫作、工作、作文、作業(yè)、作風、作用、作為(名詞)、作為(動詞)、作者、作品、作對、作廢、作樂、作罷、作息、作偽、作孽、作戰(zhàn)、作東、作主、作案、作法(=方法)……
而下面的寫法就無須猶豫了:
做飯、做菜、做餃子、做針線、做作業(yè)、做作文、做工作、做解釋、做報告、做計劃、做方案、做這做那、做東做西、做法(道士做法)……
另外,“動詞 + 作(做)”一律寫“作”.這一類的形式都表示一種觀念上的、或者動作結(jié)果的意義而不是加在賓語上的具體動作.這樣寫也和目前多數(shù)人的使用習慣相合.
比較困難的是那些分不清是詞還是詞組的情況,比如:
作詩~做詩 作人~做人 作事~做事
也許還要硬性規(guī)定一下.(我傾向于分析成結(jié)構(gòu),因而主張寫成后面的形式.從這一點上說,這個辦法畢竟不是萬全之策,好在數(shù)量不多.)
這樣,我們的建議就成了如果尚雅,就按我們提議的辦法辦;如果從俗,就按老舍的辦法辦,全部寫“作”.②
四
不過,要指出,雅俗是隨著時代的改變而改變的.古代有“作”而無“做”.這里舉一則金文的例子,兩則《詩經(jīng)》的例子和兩則《論語》的例子,都是古代文化的典范.
《虢季子白盤》:隹十又二年,正月,初吉丁亥,虢季子白乍(作)
寶盤.
《詩經(jīng)·節(jié)南山之什·雨無正》:昔爾出居,誰從作爾室.
《詩經(jīng)·周頌·天作》:天作高山,大王荒之.
《論語·學(xué)而》: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
《論語·學(xué)而》: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竊比于我老彭.
《廣韻》不收“做”字,直到《集韻》才在“作”字下指出:“俗作‘做’,非是.”也就是說,直到那個時候,“做”才作為“俗字”被收入字書,而且被認為不對.如果認為“古典的”才是“高雅的”的話,一律寫“作”倒是棄俗而就雅.
【注】
①我們當然不排除幾位先生的著作在經(jīng)過排字房的時候產(chǎn)生誤植的情況.但幾位先生所持不同還是很清楚的.特別是兩位語言學(xué)家對“動詞 + 作(做)”的不同處理,不可能是排字房的注意.此外,呂先生的這部著作也收入后來出版的一些先生的文集中,個別措辭有修改,但“作”、“做”的使用情況沒有改變,可見兩字的交替使用在呂先生那里也不是絕對排斥的.
②只有一個詞會給一律寫“作”帶來困擾,這就是“做作”一詞,但我們的古人似乎早已碰到了這個問題,已經(jīng)準備了一個語言中難得一見的完全同義詞“造作”.
做與作的用法及區(qū)別
做與作的用法及區(qū)別
這兩個字在寫作中總用不好,呵呵
這兩個字在寫作中總用不好,呵呵
語文人氣:367 ℃時間:2020-06-04 02:06:08
優(yōu)質(zhì)解答
我來回答
類似推薦
猜你喜歡
- 1汽車從甲地開往乙地,每小時行40千米,3小時后剩下的路程比全程的一半少8千米.如改用每小時52千米的速度行駛,再行幾小時到達乙地?
- 2印第安人喜愛雨后清風的氣息,喜愛它拂過水面的聲音,喜愛風中飄來的松脂的幽香.修辭手法?
- 3在平行四邊形ABCD中,向量AB+CA+BD等于
- 4高中勻變速直線運動相關(guān)習題...
- 5y=x的平方+根號下【X-1/X+1】的導(dǎo)數(shù)怎么求啊
- 6用瓊脂平板劃線法分離細菌,培養(yǎng)后如何識別是你接種的,還是操作時雜菌污染?
- 7在1 2 3 4 5 6 7 8 中間填上加減乘除運算符號等于2008
- 8拋物線的解析式為y=ax2+bx+c ,當4a+2b+c=0時,拋物線必過x軸上一點,這一點是什么?/
- 9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 第二段文字從哪些角度來描寫景物?表現(xiàn)了景物的什么特點?
- 10某大學(xué)宿舍里A、B、C、D、E、F、G七位同學(xué),其中兩位來自哈爾濱,兩位來自天津,了
- 11某實驗小組用0.50mol/L NaOH溶液和0.50mol/L硫酸溶液進行中和熱的測定.Ⅰ.本制0.50mol/L NaOH溶液 (1)若實驗中大約要使用245mL NaOH溶液,至少需要稱量NaOH固體 g
- 12讀文言文有什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