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轅北轍
“南轅北轍”這則成語的轅是車杠;轍是車輪在路上留下的痕跡.轅向南轍向北,比喻行動與目的相反,結(jié)果離目標(biāo)越來越遠.
這個成語來源于《戰(zhàn)國策.魏策四》,今者臣來,見人于太行,方北面而持其駕,告臣曰:“我欲之楚.”臣曰:“君之楚,將奚為北面?”曰:“吾馬良.”臣曰:“馬雖良,此非楚之路也.”曰:“吾用多.”臣曰:“用雖多,此非楚之路也.”曰:“吾御者善.”此數(shù)者愈善,而離楚愈遠耳.
戰(zhàn)國后期,一度稱雄天下的魏國國力漸衰,可是國君魏安厘王仍想出兵攻伐趙國.謀臣季梁本已奉命出使鄰邦,聽到這個消息,立刻半途折回,風(fēng)塵仆仆趕來求見安厘王,勸阻伐趙.季梁對安厘王說:“今天我在太行道上,遇見一個人坐車朝北而行,但他告訴我要到楚國去.楚國在南方,我問他為什么去南方反而朝北走?那人說:‘不要緊,我的馬好,跑得快.’我提醒他,馬好也不頂用,朝北不是到楚國該走的方向.那人指著車上的大口袋說:‘不要緊,我的路費多著呢.’我又給他指明,路費多也不濟事,這樣到不了楚國.那人還是說:‘不要緊,我的馬夫最會趕車.’這人真是糊涂到家了,他的方向不對,即使馬跑得特別快,路費帶得特別多,馬夫特別會趕車,這些條件越好,也只能使他離開目的地越遠.” 說到這兒,季梁把話頭引上本題:“而今,大王要成就霸業(yè),一舉一動都要取信于天下,方能樹立權(quán)威,眾望所歸;如果仗著自已國家大、兵力強,動不動進攻人家,這就不能建立威信,恰恰就像那個要去南方的人反而朝北走一樣,只能離成就霸業(yè)的目標(biāo)越來越遠!”
魏安厘王聽了這一席話,深感季梁給他點明了重要的道理,便決心停止伐趙.
以上史事,形成成語“北轅適楚”,后來在流傳過程中,人們習(xí)慣說作“南轅北轍”,并引申出另一個成語“背道而馳”,意義和“南轅北轍”相同.
猜你喜歡
- 1Newton proved that it is ______ the moon is pulled out of a straight path and kept in orbit.
- 2i don,t think it will rain tomorrow,----- ------?
- 3甲.乙兩地相距81千米,小林和小明同時從兩地騎車相向而行,小林每小時行10千米,3小時后兩人相遇.`1`1`1
- 4《床頭上的標(biāo)簽》中李比希為什么懊悔莫及?
- 5英語翻譯
- 6七年級課課大考卷數(shù)學(xué)答案
- 7你根本不健康,所以你必須改變你的飲食的英文是什么?
- 8英語翻譯
- 9已知數(shù)列{an}中,an=4^n-14*2^n-20,n∈N*
- 10A、那樣丑的臉,那樣長的牙,那樣安靜的態(tài)度.他們咀嚼的時候,上牙和下牙交錯地磨來磨去,大鼻孔里冒著熱氣,白沫子粘在胡須上.(駱駝)
- 11有關(guān)“美就在你身邊”的名言
- 12如果1998某人的年齡等于他出生的公元年數(shù)的數(shù)字之和,那么1980年他的年齡是?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