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明園,坐落在北京西郊海淀區(qū),與頤和園緊相毗鄰.它始建于康熙46年(1709年),由圓明園、長春園、綺春園三園組成.有園林風(fēng)景百余處,建筑面積逾16萬平方米,是清朝帝王在150余年間創(chuàng)建和經(jīng)營的一座大型皇家宮苑.1860年10月,圓明園遭到英法聯(lián)軍的洗劫和焚毀,此事件成為中國近代史上一頁屈辱史.
圓明園是清代著名的皇家園林之一.
圓明三園面積五千二百余畝,一百五十余景.圓明園最初是康熙皇帝賜給皇四子胤禛(即后來的雍正皇帝)的花園.在康熙四十六年即公元1707年時,園已初具規(guī)模.同年十一月,康熙皇帝曾親臨圓明園游賞.雍正皇帝于1723年即位后,拓展原賜園,并在園南增建了正大光明殿和勤政殿以及內(nèi)閣、六部、軍機處諸值房,御以“避喧聽政”.乾隆皇帝在位60年,對圓明園歲歲營構(gòu), 日日修華,浚水移石,費銀千萬.他除了對圓明園進行局部增建、改建之外,除在緊東鄰新建了長春園,在東南鄰并入了綺春園.至乾隆三十五年即1770年,圓明三園的格局基本形成.嘉慶朝,主要對綺春園進行修繕和拓建,使之成為主要園居場所之一.道光朝時,國事日衰,財力不足,但寧撤萬壽、香山、玉泉“三山”的陳設(shè),罷熱河避暑與木蘭狩獵,仍不放棄圓明三園的改建和裝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