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名人故事或歷史事件或小故事表達(dá)論語十則的其中一則
用名人故事或歷史事件或小故事表達(dá)論語十則的其中一則
1.子曰:“學(xué)而時習(xí)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yuǎn)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2.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xí)乎?”
3.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
4.子曰:“學(xué)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xué)則殆.”
5.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6.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nèi)自省也.”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yuǎn).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遠(yuǎn)乎?”
9.子曰:“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10. 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求三則
1.子曰:“學(xué)而時習(xí)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yuǎn)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2.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xí)乎?”
3.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
4.子曰:“學(xué)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xué)則殆.”
5.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6.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nèi)自省也.”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yuǎn).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遠(yuǎn)乎?”
9.子曰:“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10. 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求三則
語文人氣:549 ℃時間:2020-04-20 12:04:20
優(yōu)質(zhì)解答
論語十則 是哪十則初一第十課1.《漢書》中的“張釋之傳”,有一事記載:漢文帝視察圈養(yǎng)野獸的上林苑,問上林尉苑里野獸的數(shù)量,十余問,尉不能盡答。文帝頗不滿,以為此尉無能,打算撤其職而任用他手下對答如流的“嗇夫”。事情后經(jīng)張釋之的一番勸說而作罷。 上林尉不能盡答皇帝的詢問,當(dāng)然可說是“官僚主義”,未盡職守。但他不妄答,不吹牛,仍有其可取處。這使我想起人們對待事物的態(tài)度問題。先哲孔子曾云:“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在非洲某個國家內(nèi)。那個國家白人政府實施“種族隔離”政策,不允許黑皮膚人進(jìn)入白人專用的公共場所。白人也不喜歡與黑人來往,認(rèn)為他們是低賤的種族,避之惟恐不及。有一天,有個長發(fā)的白人在沙灘上日光浴,由于過度疲勞,她睡著了。當(dāng)她醒來時,太陽已經(jīng)下山了。 此時.她覺得肚子餓,便走進(jìn)沙灘附近的一家餐館。她推門而入,選了張靠窗的椅子坐下。她坐了約15分鐘。沒有侍者前來招待她。她看著那些招待員都忙著侍候比她來的還遲的顧客,對她則不屑一顧。她頓時怒氣滿腔。想走向前去責(zé)問那些招待員。當(dāng)她站起身來,正想向前時,眼前有一面大鏡子。她看著鏡中的自己,眼淚不由奪眶而出。 原來,她已被太陽曬黑了。 無論做任何事,我們都要設(shè)身處地去為他人著想。正如孔子所言:“己所不欲,勿施予人?!?div style="margin-top:20px">
我來回答
類似推薦
- 歷史上的名人及事件
- 歷史上名人與朋友的故事
- 歷史上的秘書名人及其故事
- 歷史上名人做出正確選擇的例子
- 美利堅合眾國各州The Stat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 what do you like to do英語作文,越多越好
- 意思是形容失意時情緒低落,提不起精神的樣子的四字詞語
- A,B,C為中學(xué)化學(xué)常見化合物,甲,乙,丙為單質(zhì)
- 一件成品為200元的商品標(biāo)出的價格為400元,現(xiàn)打7.5折出售此商品,則可獲得利潤 元,其利潤為
- 正方形的邊長為4厘米,剪去四個角后成為一個正八邊形.求這個正八邊形的邊長和面積
- 先判斷x與y成什么比例,再填表
- 與Ne的核外電子排布相同的離子跟與Ar的核外電子排布相同的離子所形成的化合物是( ?。?A.MgBr2 B.Na2S C.KCl D.K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