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女性對女性時間和空間的審思 ———讀《呼蘭河傳》有感
合上《呼蘭河傳》,腦中縈繞的是蕭紅作為一位女性,在創(chuàng)作中對于時間和空間的審視,從某種意義上說,“呼蘭河”就是蕭紅途經(jīng)的所有地方,有蕭紅生活過的全部歲月.
“呼蘭河”就是蕭紅靈魂的肉身:她的起源與歸宿.作品通過對自己故鄉(xiāng)的回憶,以樸素率直、凄婉細膩的筆調(diào),真實而感人地再現(xiàn)了她童年時代東北農(nóng)村黑暗、落后、愚昧的社會生活,揭示了舊的傳統(tǒng)意識對人民的束縛和戕害,表達了她對家鄉(xiāng)人民苦難境遇的深切同情.同時,對舊風俗、舊習慣進行了無情的鞭撻.
對蕭紅來說,“呼蘭河”顯然是一種意味深長的空間形式,它同時是一條綿延的具有貫穿性的線(河)和一個固定的點(城);事實上,它象征性地暗示了蕭紅生命的兩重性:對流浪與安居有著同樣強烈的渴望,這樣,蕭紅的“呼蘭河”以兩種不同的方式得以凸現(xiàn).一方面,“呼蘭河”在某種空間———東北小城,和時間 ———蕭紅十六歲以前的歲月上靜止著,作為一種有效的參照物和目擊者,見證著蕭紅的“在”與“不在”;另一方面,它又流動不息,穿越眾多認識紛紜和離合聚散,與蕭紅一起經(jīng)歷一次又一次出走,體驗生命的創(chuàng)痛和無奈.始終在她心里,大門外的流浪者,在沒有回憶的空虛的景色中,我們每一個人帶著一甕家鄉(xiāng)的土,很久以來收攏來的能摸得著的土.
值得一提的是,“呼蘭河”在蕭紅那里極具私人性和獨特性,它更多地屬于蕭紅的個人體驗:她的想象、記憶、夢幻和文字———屬于蕭紅的心靈空間和私人地圖.在香港,“呼蘭河”以話語的形式公開而完整地浮現(xiàn),這使蕭紅在世的最后一個空間香港和最初的空間呼蘭河有某種程度的混淆.換句話說,文字、記憶和幻想吞噬了蕭紅的現(xiàn)實生活,香港作為一個現(xiàn)實空間,開始出現(xiàn)了無法彌補的裂痕和縫隙.這種空間的相互重疊和彼此滲透緣于一種相似的寂寞.
蕭紅有一個寂寞的童年,“呼蘭河”小城的生活是寂寞的.蕭紅的童年生活就是在這樣的寂寞環(huán)境中過去的,寂寞從此像烙印一樣深深留在她心靈上,即使許多年過去了,即使她從最北端走到了最南端.她仍然是寂寞的:在香港,“生活是寂寞的,心境是寂寞的,在醫(yī)院里她自然更加寂寞了.”這種寂寞對她是可怕的,也是最大的威脅,皖南事變以后的香港文壇,其實是熱鬧、空前活躍的,而蕭紅感到寂寞是難以索解的.這是個“廣闊的進行著生死搏斗的天地”,一個“悲壯的、斗爭的大時代”,一個小女孩的寂寞心境,被遺忘、被忽略、被批評,甚至被誤解.
蕭紅唯一可以把握的,可以和她呼應(yīng)的,只有自己的童年記憶了,以寂寞的心境,回憶她那寂寞的幼年———這可以解釋蕭紅在《呼蘭河傳》里,幾乎竭盡全力地抓住了一個又一個童年細節(jié),像要抓住些什么,把自己從虛無中解救出來.
作為一名女性,她是孤獨和寂寞的.青年時逃婚離家,與蕭軍相戀、結(jié)婚、離異,孩子夭折,受病痛的折磨與病中無人照顧,直至孤寂的死去,年僅31歲.她的人生一直處在極端苦難與坎坷之中,然而她卻以柔弱多病的身軀面對整個世俗,在民族的災(zāi)難中,經(jīng)歷了反叛、覺醒和抗爭的經(jīng)歷和一次次與命運的搏擊.人生的遭遇、心靈的創(chuàng)傷和文學天賦,成就了蕭紅的文學創(chuàng)作.她以女性視角對生命進行了獨特的觀察和敘述,使凄迷哀婉的氛圍貫穿作品.她把“人類的愚昧”和“改造國民的靈魂”作為自己的藝術(shù)追求,在“對傳統(tǒng)意識和文化心態(tài)的無情解剖中,向著民主精神與個性意識發(fā)出深情的呼喚”.這種感受和體驗在蕭紅的另一部代表作《生死場》也得到了充分的體現(xiàn).
相同的寂寞,使蕭紅的過去和此刻,遠方和此地相互滲透,這種滲透中包含了吸引與排斥、擁抱與抵制、清晰與模糊、凸現(xiàn)與隱匿等諸種可能性.在《呼蘭河傳》里,蕭紅充分顯示了一個出走的靈魂,對肉身的曖昧情緒:她所渴望的,也是她深深恐懼的;她想靠近的,也是她曾經(jīng)拒斥的;她已放棄的,其實一直深深糾纏;她勇往直前,卻只為了落葉歸根.
她離開時,沒想到要回來.她回來時,卻是永遠離開.
“呼蘭河”成了蕭紅擁有無法統(tǒng)一、永遠矛盾著的女性空間的象征.她或者留在這個固定空間里,享受穩(wěn)定、可靠、安全、溫暖,同時忍受沉悶、單調(diào)、壓抑、封閉,甚至窒息;或者像水一樣四處漂流,自由自在、無拘無束、隨心所欲地流浪,同時也要面對孤獨、受傷、各種陷阱、無法識別的危險以及風風雨雨.這種尖銳沖突著的空間意識是一種截然對立、不能調(diào)和的空間,但蕭紅只是一而再再而三地猶豫反復,她的生命力也被慢慢地侵蝕,損耗殆盡.既“極端渴望能自持自立”,又 “極端需要依靠他人,特別是男人”的蕭紅,終其一生都沒有解決內(nèi)心的矛盾.
《呼蘭河傳》,茅盾先生在序言中稱“它是一篇敘事詩,一幅多彩的風景畫,一串凄婉的歌謠.”這部作品的完成,標志著蕭紅文學創(chuàng)作已進入成熟時期.
花開三月 小城悲情 ——《小城三月》讀后感
三月春光美,情竇初開,煞憔悴.
從未有過一種心境,像滿懷渴望大膽追求那般撩人心脾;從未有過一種風景,像少女懷夢笑靨盛開那般美麗動人;從未有過一種愛情,像郁結(jié)在心相思成疾那般傷感悲慟.
《詩經(jīng)》中說:維以不永傷.可是翠姨,一個令人心疼的女子,被有始無終的愛情折磨、成傷乃至干涸而死.
她很樸實,卻也喜歡新鮮的流行的東西;她很靦腆,卻也能為一雙鞋執(zhí)著地跑遍全城;她很勇敢,卻懷揣愛情從不說出口;她依從父母,面對包辦婚姻只有暗自嗟傷;她沒有過人之處,但在精致細節(jié)的刻畫下愈顯動人;她沒有太多的話,沒有太美的相貌,但她那悄悄沉淀至死不渝的愛情讓她煥發(fā)生之光輝,死之哀傷.
蕭紅的刻畫很細膩,雖從“我”的角度側(cè)面述說翠姨,但翠姨仿佛生活在了我們身邊,形象鮮明生動,我們?yōu)橹锌畯蛧@唏噓不已.
我不想把這樣一個形象附以過多的時代背景和封建特色,僅僅從人的角度她就足以讓我們輾轉(zhuǎn)緬懷.
我見識過許許多多讓人感慨的愛情,如崔鶯鶯誓死不屈的愛情,杜十娘破釜沉舟的愛情,林黛玉悲傷辛酸的愛情,子君沖破世俗的愛情,簡愛堅強勇敢的愛情,等等.可翠姨的愛情又是區(qū)別于這些多種多樣的愛情的.她不喜歡母親給她定下的婚姻,卻接受了,而又遲遲不肯完婚;她跟表哥相愛,又從不表露,只是一味地喜悅,一味地哀傷.她像一棵風雨中的小草,凄凄地搖晃,不屈不撓又無比沉痛地生存,終不堪忍受抑郁至死.
看完這篇小說之后,我久久無法從悲傷中返回,我為翠姨的死和整個世界的懦弱而悲傷.可是過后當我重新回憶,我發(fā)現(xiàn)我腦海中浮現(xiàn)的卻是翠姨的微笑,悠久而甜美的微笑.
她已經(jīng)掙脫了現(xiàn)實的樊籬,擺脫了軀體的困擾,她的靈魂永生,她可以在精神上延續(xù)她的愛情、她的生命.
“沅有芷兮醴有蘭,思公子兮未敢言”,“山有木兮木有枝,心念君兮君不知”.而生之所依、愛之所伏卻讓翠姨得以永生,她再不必眉頭深鎖而可以永久地微笑.
三月的花開了,三月的花又謝了.翠姨的愛情之花開了,隨風消逝而去,卻又開遍了整個星空.
我想這便是永恒.
沒有禁錮,沒有紛擾,像櫻花盛開般爛漫;沒有痛苦,沒有哀傷,像撓撥金鼓般高亢.
只是生命,維以不永傷.
在這樣一座小城中,三月的花開了;在這樣一座小城中,翠姨的愛情之花開了.
在這樣一座小城中,悲情下的妖嬈之花開了.
蕭紅的《呼蘭河傳》和《小城三月》的原文和賞析
蕭紅的《呼蘭河傳》和《小城三月》的原文和賞析
要原文,謝謝!如果有讀書心得更好
要原文,謝謝!如果有讀書心得更好
語文人氣:906 ℃時間:2020-01-31 14:18:16
優(yōu)質(zhì)解答
我來回答
類似推薦
- 《呼蘭河傳》(蕭紅寫的)中的人物分析
- 蕭紅的簡介
- 蕭紅 呼蘭河傳的簡介
- 蕭紅 呼蘭河傳
- 簡析蕭紅《呼蘭河傳》的藝術(shù)成就
- 比值是七分之一的比有幾個?是怎么解的?最好有算式!急
- 只要是“to+動詞原形”就是動詞不定式嗎?
- 如夢令 李清照 思想、主題、意境
- 馬說一文里對“食馬者”的無知發(fā)出強烈譴責的語句是什么?
- 一塊紅綢,長2.4米,寬70厘米.要做直角邊分別為8厘米,5厘米的三角形小旗,可以做幾面?
- 已知∠AOB與∠BOC互為補角,OD是∠AOB的平分線,OE在∠BOC內(nèi),∠BOE=1/2∠EOC,∠DOE=72°,求∠EOC的度數(shù).
- 九牛一毛、滄海一粟這二個詞表現(xiàn)了什么?
猜你喜歡
- 1怎樣判斷一個有機物分子式平面結(jié)構(gòu)還是立體結(jié)構(gòu)
- 2求一套九年級一元二次方程整章的數(shù)學卷
- 3in the summer of 1980 a spanish tourist ,Gasper Carner,went to Great Britai
- 4除了攝氏溫度計,還有什么溫度計呢?
- 5為什么要保護野生動物和野生植物?
- 6水稻畝產(chǎn)量的世界紀錄是多少
- 7請你算一算: 松鼠媽媽采松子,晴天每天可采20個,雨天每天可采12個,它一連幾天采了112個松子,平均每天采14個,問這幾天中有幾天晴天,幾天是雨天?
- 8若m2+n2-6n+4m+13=0,m2-n2=_.
- 9商店運來蘋果500千克,蘋果比梨子少4分之1,梨子有多少千克?
- 10質(zhì)量為M1的木板靜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在木板上放一質(zhì)量為M2的木塊.現(xiàn)給木塊一個相對于地面的水平速度V0,已知木塊與木板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u,木板足夠長
- 11一次函數(shù) y=-2x+3 是否在(4,-10)上
- 12兩情若是久長時 又豈在朝朝暮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