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身國威壯河山”
一次,航投試驗時出現(xiàn)降落傘事故,原子彈墜地被摔裂.鄧稼先深知危險,卻一個人搶上前去把摔破的原子彈碎片拿到手里仔細檢驗. 身為醫(yī)學教授的妻子知道他“抱”了摔裂的原子彈,在鄧稼先回北京時強拉他去檢查.結(jié)果發(fā)現(xiàn)在他的小便中帶有放射性物質(zhì),肝臟破損,骨髓里也侵入了放射物.隨后,鄧稼先仍堅持回核試驗基地.在步履艱難之時,他堅持要自己去裝雷管,并首次以院長的權威向周圍的人下命令:“你們還年輕,你們不能去!” 1985年,鄧稼先離開羅布泊回到北京,仍想?yún)⒓訒h.醫(yī)生強迫他住院并通知他已患有癌癥. 他無力地倒在病床上,面對自己妻子以及國防部長張愛萍的安慰,平靜地說:“我知道這一天會來的,但沒想到它來得這樣快.” 在鄧稼先去世前不久,組織上為他個人配備了一輛專車——他只是在家人攙扶下,坐進去并轉(zhuǎn)了一小圈,表示已經(jīng)享受了國家所給的待遇…… 中央盡了一切力量,卻無法挽救他的生命.
兩彈元勛
中國能在那樣短的時間和那樣差的基礎上研制成“兩彈一星”(原子彈、導彈和衛(wèi)星),西方人總感到不可思議.楊振寧來華探親返程之前,故意問還不暴露工作性質(zhì)的鄧稼先說:“在美國聽人說,中國的原子彈是一個美國人幫助研制的.這是真的嗎?”鄧稼先請示了周恩來后,寫信告訴他:“無論是原子彈,還是氫彈,都是中國人自己研制的.”楊振寧看后激動得流出了淚水.正是由于中國有了這樣一批勇于奉獻的知識分子,才挺起了堅強的民族脊梁. 1948年,鄧稼先懷著科學救國的理想,遠渡重洋去美國留學,在普渡大學當研究員,僅用一年多的時芝加哥大學左起:楊振寧、鄧稼先、楊振平
間就獲得了博士學位!有人勸他留在美國,但鄧稼先婉言謝絕了.1950年10月,他懷著一顆報效祖國的赤子之心,放棄了優(yōu)越的工作條件和生活環(huán)境,和二百多為位專家學者一起回到國內(nèi).一到北京,他就同他的老師王淦昌教授以及彭桓武教授投入中國近代物理研究所的建設,開設了中國原子核物理理論研究工作的嶄新局面.1956年,鄧稼先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chǎn)黨. 當時,中央決定,依靠自己的力量發(fā)展原子彈.當鄧稼先得知自己將要參加原子彈的設計工作時,心潮起伏,興奮難眠,這是一項多么光榮而又神圣的職業(yè)!但同時他又感到任務艱巨,擔子十分沉重. 從此,鄧稼先懷著以最快速度把事業(yè)搞上去的決心,把全部的心血都傾注到任務中去;首先,他帶著一批剛跨出校們的大學生,日夜挑磚拾瓦搞試驗場地建設,硬是在亂墳里碾出一條柏油路來,在松樹林旁蓋起原子彈教學模型廳;在沒有資料,缺乏試驗條件的情況下,鄧稼先挑起了探索原子彈理論的重任.為了當好原子彈設計先行工作的“龍頭”,他帶領大家刻苦學習理論,靠自己的力量搞尖端科學研究.鄧稼先向大家推薦了一攬子的書籍和資料,他認為這些都是探索原子彈理論設計奧秘的向?qū)? 由于都是外文書,并且只有一份,鄧稼先只好組織大家閱讀,一人念,大家譯,連夜印刷. 為了解開原子彈的科學之迷,在北京近郊,科學家們決心充分發(fā)揮集體的智慧,研制出我國的“爭氣彈”.那時,由于條件艱苦,同志們使用算盤進行極為復雜的原子理論計算,為了演算一個數(shù)據(jù),一日三班倒.算一次,要一個多月,算9次,要花費一年多時間,常常是工作到天亮.作為理論部負責人,鄧稼先鄧稼先接受研制原子彈任務后和家人合影
跟班指導年輕人運算.每當過度疲勞,思維中斷時,他都著急地說:“唉,一個太陽不夠用呀!” 為了讓同他一起工作的年輕人也得到休息,得到工作之余的稍許娛樂,他總是抽空與年輕人玩十分鐘的的木馬游戲.有一次,王淦昌教授看見了他們在玩這種游戲,老教授又好氣又好笑,斥責說:“這是什么玩法,你還做兒戲呀.” 鄧稼先笑說:“這叫互相跨越!” 互相跨越,這是一種多么親密的同志關系啊!正是靠著這種關系,鄧稼先和同事們一起克服了一個個科學難關,使我國的“兩彈研制”以驚人速度發(fā)展. 1964年10月16日,我國第一顆原子彈橫空出世……1967年6月17日,我國第一顆氫彈威震山河…… 1986年7月29日,鄧稼先因癌癥不幸逝世,享年62歲.人民將永遠懷念這位被稱做“兩彈”元勛的這位我國核武器研制工作的開拓者和奠基者.
“比一千顆太陽還亮”
1964年10月,浩瀚的戈壁灘上空升起了一團蘑菇云,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兩年之后,第一顆氫彈又放出炫目的光芒.這曾使全世界為之震驚.人們都知道奧本海默是美國的“原子彈之父”,薩哈羅夫是前蘇聯(lián)的“氫彈之父”,然而,中國的“兩彈”元勛是誰?原子彈氫彈第一次爆炸(6張)1986年6月,中國各大報紙均在首要位置介紹這位了不起的科學家:名字鮮為人知 功績舉世矚目“兩彈”元勛——鄧稼先 1986年6月,中央軍委主席鄧小平簽署命令,任命鄧稼先為國防科工委科技委副主任. 1986年7月,國務院授予鄧稼先全國勞動模范稱號和獎章.鄧稼先(中排右一)陪周總理會見楊振寧博士
核工業(yè)部為表彰鄧稼先20多年來為發(fā)展我國核武器做出的重大貢獻,為使他那不計名利、甘當無名英雄和艱苦奮斗、舍生忘死的革命精神發(fā)揚光大,號召廣大科技人員向他學習. 鄧稼先可歌可泣的優(yōu)秀事跡,他那偉大的抱負和精忠報國的感人精神深深震撼著人們的心靈! 外國有一本書,題為《比一千顆太陽還亮》. 鄧稼先獻身的事業(yè),亮過一千顆太陽!他從34歲接到命令研制中國的“大炮仗”以來,告別妻子和兩個幼小的兒女,隱姓埋名進入戈壁灘.20多年來,他和他的同事們沒有任何人在報刊上占過巴掌大的版面.他們都把自己的姓名和對祖國、對人民的深愛埋在祖國最荒涼最偏僻的地方.人們常常忘記他們,只有當“大炮仗”的沖擊波沖擊各國地震監(jiān)測站,引起世界一次又一次矚目的時候,人們才想起他們的存在…… 1986年7月29日,為中國核武器事業(yè)奉獻畢生精力的元勛鄧稼先病逝于北京. 他的朋友們懷著無比悲痛、崇敬的心情獻給他一支挽歌——《懷念鄧稼先院長》:天府楊柳塞上煙,問君此去幾時還?……實驗場上驚雷動,江河源頭捷報傳.……不知鄧老今何在?忠魂長眠長江畔.鄧稼先夫人采訪錄“我們所追求的是另一種東西” 鄧稼先夫婦與楊振寧等合影
拒絕采訪 1992年在拍攝楊振寧的電視傳記片時,為了表現(xiàn)楊振寧與中國兩彈元勛鄧稼先的親如兄弟的真摯情誼,記者決定采訪鄧稼先的妻子許鹿希. 4月初,記者在京幾經(jīng)周折才與剛出差回來的許鹿希通上了電話.十分激動地說明來意和希望采訪她的打算,想不到,她非常果斷地回答說,她不接受這個采訪.擔心她掛斷電話,記者加緊說明我們上海電視臺拍攝科學家傳記系列片的初衷和誠意,以及已獲得了楊振寧本人的認可等等.記者說了半小時,她始終只反復那句冰冷的回答:“我不懂你為什么要采訪我,我又不是搞原子彈的.”如此,記者只好說:“那明天我當面來說明吧!”可能是因為我一味的韌性堅持,最后她終于答應見面. 崇德中學 次日一早,記者先順道訪問了北京31中.31中的前身,就是歷史上的崇德中學,是鄧稼先和楊振寧的母校. 一位老教師聽到我要去采訪許鹿希,馬上提醒說:“可能難有結(jié)果!”她的理由是,鄧稼先逝世后,母校想為他立個雕像,可家屬堅決不同意.因為這之前有不少大學生看了鄧稼先的經(jīng)歷后說:“這是個傻子,太傻了!要是留在國外,不是能賺大錢嗎?也不會這么早死了!”31中開展鄧稼先事跡的宣傳教育活動,十幾歲的娃娃們竟說:“像他這樣,值得嗎?” 楊振寧“救出”鄧稼先 在北太平莊一個簡陋的大院里,許鹿希向記者介紹說,鄧稼先和楊振寧同是安徽籍人,各自的父親都是清華大學教授,兩家曾一度同住清華西院宿舍.
鄧比楊小兩歲.兩人中學就是同學,大學又一起住校,關系很親密.1947年,鄧稼先考上了赴美研究生,須由自己聯(lián)系學校.楊振寧那時在讀的芝加哥大學學費較貴,他就幫鄧稼先聯(lián)系了離芝加哥市較近的普渡大學.楊和鄧學的都是理論核物理,鄧稼先做博士論文時,從倆人的討論中受益很大.所以他們之間的友情自然真摯,推心置腹. 1950年8月29日,鄧稼先獲得博士后當即回國了.1964年10月16日,中國的第一顆原子彈成功爆炸,美國報紙登出了中國研究人員的名單,盡管是英文譯音,但楊振寧一看就認定其中一人是鄧稼先.1971年,楊振寧首次回中國時定的一份要見的親友的名單中,第一個就是鄧稼先. 許鹿希的語氣突然轉(zhuǎn)而沉重.她說,那時“四人幫”有個計劃,要把搞核武器的人打掉.很多忠實可靠、功勞很大的人都被打成了特務.當時有個口號:“會英文的就是美國特務,會俄文的就是蘇聯(lián)特務”,可見迫害之烈.他們把鄧稼先調(diào)到青海的“221基地”去,組織了一批對科學什么都不了解的士兵和工人去斗他,理由是有兩次預備性小試驗沒有達到預期效果,其實,那只是因為儀器放歪而未測到中子.就在這危急的時刻,楊振寧要見他.周總理命令把鄧稼先召回北京,于是,那邊的事情就走漏出來了,于敏、陳能寬、胡思得等一批人也就得救了.從此之后,“221”就再沒有打死過一個人.許鹿希感嘆道:“楊振寧與鄧稼先的會見無意中救了中國一大批人.我為此非常感激他!”
猜你喜歡
- 1關于虛擬語氣的一個問題!if條件句,表示與將來事實相反時,從句謂語是過去時或should do
- 2分子間都存在范德華力嗎
- 3出租車:乘車不超過3千米時,收費5元(起步價)超過部分每千米加收1.5元.王叔叔乘車15千米,
- 4幼兒園阿姨給小朋友分糖,如果每個小朋友分6顆,還多18顆糖,如果每個小朋友分9顆,就差8顆
- 5在三角形ABC中,CE平分角ACB,AC=8cm,AB=12cm,BC=10cm,過B作BD平行于CE,求BD的長.
- 6大自然的作文 300字
- 7We left the classroom after we finished the homework.(改成同義句) we___ ____ the classroom _____.
- 8AB是圓O的直徑,PA垂直于圓O所在的平面,C是圓周上的任意一點,求證:BC⊥面PAC
- 9奧運會幾年一次
- 10So 15 bottles of beer should be enough.
- 11I am gIad to learn that you wiIl coming to China.
- 12we watch TV at home改一般疑問句并做否定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