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主您好!全世界有多少12種氣候類型!
氣候是地球與大氣之間長期的能量交換與質(zhì)量交換過程所形成的一種自然環(huán)境因子.氣候的含義不只是幾個要素的簡單平均狀態(tài),而是熱量、水分及空氣運動的大氣綜合狀態(tài)的統(tǒng)計特征,既包括平均狀況,也包括各種可能狀況的概率分布,及其極端狀況.氣候視其空間尺度大小可分為大氣候、中氣候與小氣候.這三種尺度的氣候狀況,是包括人類在內(nèi)的一切生物賴以生存的重要自然環(huán)境.
氣候是地球上某一地區(qū)多年時段大氣的一般狀態(tài),是該時段各種天氣過程的綜合表現(xiàn).氣象要素(溫度、降水、風等)的各種統(tǒng)計量(均值、極值、概率等)是表述氣候的基本依據(jù).氣候與人類社會有密切關系,許多國家很早就有關于氣候現(xiàn)象的記載.中國春秋時代用圭表測日影以確定季節(jié),秦漢時期就有二十四節(jié)氣、七十二候的完整記載.氣候一詞源自古希臘文,意為傾斜,指各地氣候的冷暖同太陽光線的傾斜程度有關.
由于太陽輻射在地球表面分布的差異,以及海洋、陸、山脈、森林等不同性質(zhì)的下墊面在到達地表的太陽輻射的作用下所產(chǎn)生的物理過程不同,使氣候除具有溫度大致按緯度分布的特征外,還具有明顯的地域性特征.按水平尺度大小,氣候可分為大氣候、中氣候與小氣候.大氣候是指全球性和大區(qū)域的氣候,如:熱帶雨林氣候、地中海型氣候、極地氣候、高原氣候等;中氣候是指較小自然區(qū)域的氣候,如:森林氣候、城市氣候、山地氣候以及湖泊氣候等;小氣候是指更小范圍的氣候,如:貼地氣層和小范圍特殊地形下的氣候(如一個山頭或一個谷地).
在緯度位置、海陸分布、大氣環(huán)流、地形、洋流等因素的影響下,世界氣候大致分為以下幾12種類型,以下是這些氣候的成因,特點,分布:
熱帶雨林氣候:全年高溫多雨;
熱帶草原氣候:全年高溫,分干濕兩季;
熱帶沙漠氣候:全年高溫少雨;
熱帶季風氣候:全年高溫,有旱季和雨季之分.
亞熱帶季風氣候和季風濕潤性氣候:夏季高溫多雨,冬季低溫少雨;
地中海氣候:冬季溫和多雨,夏季炎熱少雨;
溫帶海洋性氣候:冬暖夏涼,年溫差小,年降水量季節(jié)分布均勻;
溫帶大陸性氣候:降水較少,冬季嚴寒,夏季酷熱,年溫差大;
溫帶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山地氣候:從山麓到山頂垂直變化;
極地苔原氣候:冬長而冷,夏短而涼;
極地冰原氣候:全年嚴寒.
1.熱帶雨林氣候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如馬來群島、亞馬孫平原、剛果盆地和 幾內(nèi)亞灣沿岸等地區(qū),其特點為常年高溫多雨,氣溫年較差小,各月平均溫在 25—28℃之間,年降水量大多在 2000 毫米以上,全年分配比較均勻.
2.熱帶草原氣候主要分布在熱帶雨林氣候區(qū)南北兩側(cè),這里年平均氣溫高,但 氣溫年較差略大于熱帶雨林氣候,年降水量大多在 400—1500 毫米之間,有明 顯的干濕季之分,離赤道越遠,干季越長,因而降水量也越少.
3.熱帶季風氣候分布在南亞和中南半島等地,其特點為全年高溫,最冷月平均 溫也在 18℃以上,降水與風向有密切關系,冬季盛行來自大陸的東北風,降水 少,夏季盛行來自印度洋的西南風,降水豐沛,年降水量大部分地區(qū)為 1500—2000 毫米,但有些地區(qū)遠多于此數(shù).
4.熱帶沙漠氣候分布在南北回歸線附近的大陸內(nèi)部或大陸西岸,其特點為年平 均溫高,年溫差較大,日溫差更大,降水稀少,年降水量普遍在 250 毫米以下, 許多地區(qū)只有數(shù)十毫米,甚至數(shù)毫米,降水變率很大,常常連續(xù)數(shù)年不下雨.
5.亞熱帶季風氣候分布在大陸東岸的亞熱帶地區(qū),這里冬季不冷,1 月平均溫 普遍在 0℃以上, 夏季較熱, 月平均溫一般為 25℃左右, 7 冬夏風向有明顯變化, 年降水量一般在 1000 毫米以上,主要集中在夏季,冬季較少.這類氣候以我國 東南部最為典型. 其它地區(qū), 由于冬季也有相當數(shù)量的降水, 冬夏干濕差別不大, 因此被稱為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
6.地中海式氣候分布在大陸西岸的亞熱帶地區(qū),以地中海沿岸地區(qū)最為典型, 故名.這類氣候的特點是冬季溫和,夏季炎熱或暖熱,降水主要集中在冬季,夏 季干旱,因此又稱為亞熱帶夏干氣候.
7.溫帶海洋性氣候分布在大陸西岸的溫帶地區(qū),其特點為冬季不冷(1 月平均 溫在 0℃以上) ,夏季不熱(7 月平均溫在 22℃以下) ,全年都有降水,年降水量 一般在 1000 毫米左右,在地形有利的地方可達 2000 毫米以上或更多.
8.溫帶季風氣候分布在我國秦嶺、淮河以北的東部地區(qū),朝鮮和日本的北部, 以及西伯利亞東部沿海地區(qū), 其特點為夏季溫暖, 冬季較冷, 年降水量 500—1000 毫米,主要集中在夏季,冬夏溫差由南向北增大,降水量由南向北減少.
9.溫帶大陸性氣候分布在亞歐大陸和北美大陸內(nèi)部,由于全年在大陸氣團控制 下,冬冷夏熱,氣溫年較差大,降水少,年降水量都在 500 毫米以下,在大陸 中部形成干燥或半干燥氣候;而大陸北部,則由于緯度偏高,冬季寒冷、漫長, 夏季溫涼、短促,蒸發(fā)不旺,降水雖少,但不干旱,形成特殊的亞寒帶針葉林氣 候.
10.極地氣候分布在亞歐大陸和北美大陸的北部邊緣地區(qū)、格陵蘭島、北冰洋 諸島和南極洲.在大陸邊緣地區(qū),冬季長而寒,但夏季最熱月平均溫可達 10℃, 苔蘚、地衣是這里的典型植物,故又稱為苔原氣候;格陵蘭島、北冰洋諸島和南\x0c極洲等地的絕大部分地區(qū),終年在冰雪覆蓋下,最熱月平均溫也不超過 0℃,因 此被稱為冰原氣候.
其中極地氣候包括苔原氣候和冰原氣候兩種.
(1)極地長寒氣候(苔原氣候) .分布在 北美大陸和亞歐大陸的北部邊緣(南以最熱月 10℃等溫線與亞寒帶大陸性氣候 相接) 、格陵蘭島沿海的一部分及北冰洋中的若干島嶼;在南半球則分布在馬爾 維納斯群島、南設得蘭群島和南奧克尼群島等地.其特征是:全年皆冬,一年中 只有1~4 個月月平均氣溫在 0°~10℃之間, 冬季酷寒而漫長; 年降水量約 200~ 300 毫米,以雪為主;地面有永凍層,只有地衣、苔蘚等低等植物.
(2)極地冰原氣候.分布在極地及其附近地區(qū),包括格陵蘭、北冰洋的若 干島嶼和南極大陸的冰原高原.這里是冰洋氣團和南極氣團的發(fā)源地,整個冬季 處于永夜狀態(tài),夏半年雖是永晝,但陽光斜射,所得熱量微弱,因而氣候全年嚴 寒,各月溫度都在 0℃以下;南極大陸的年平均氣溫為-25℃,是世界上最寒冷 的大陸,1967 年挪威人曾測得-94.5℃的絕對最低氣溫,可堪稱為世界“寒極”. 地面多被巨厚冰雪覆蓋,又多凜冽風暴,植物難以生長.
11.高山氣候可能出現(xiàn)在任何緯度,其特點是氣溫和降水都有垂直變化,氣溫隨 高度的增加而降低,降水在一定高度范圍內(nèi)隨高度增加而增加,超過這一高度則 隨高度的增加而減少.
12..亞寒帶針葉林氣候) .這種氣候出現(xiàn)在北緯 50°~65°之間,呈帶狀分布,橫 貫北美和亞歐大陸.具體來說,在北美從阿拉斯加經(jīng)加拿大到拉布拉多和紐芬蘭 的大部分;在亞歐大陸西起斯堪的納維亞半島(南部除外) ,經(jīng)芬蘭和蘇聯(lián)西部 (南界在列寧格勒—高爾基城—斯維爾德洛夫斯克一線)至蘇聯(lián)東部(除南部以 外) .北部以最熱月 10℃等溫線為界.這一帶的氣候主要受極地海洋氣團和極地 大陸氣團的影響,并為極地大陸氣團的源地.在冬季,北極氣團侵入機會很多; 在暖季, 熱帶大陸氣團有時也能伸入. 該類氣候的主要特征是: 冬季漫長而嚴寒, 每年有5~7 個月平均氣溫 0℃以下,并經(jīng)常出現(xiàn)-50℃的嚴寒天氣;夏季短暫 而溫暖,月平均氣溫在 10℃以上,高者可達 18°~20℃,氣溫年較差特別大; 年降水量一般為 300~600 毫米,以夏雨為主.因蒸發(fā)微弱,相對濕度很高.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548201222?&oldq=1
希望對您有幫助!
猜你喜歡
- 1Mr.Brain 怎么讀
- 2若a+b+c+d=0 且a^3+b^3+c^3+d^3=3 求abc+bcd+cda+dab的值
- 3孔孟論學前四則的原文是什么?(無錯別字)
- 4細讀文中兩處劃線語句,分別用四字詞詞語表達母親去世時作者的心情.
- 5為什么垂直速度方向的力只改變速度的方向?
- 6i heart a baby_____(a.cries b.crying c.cried d.t
- 7Xiao Ming always comes early.改為一般疑問句
- 8why the hell though asian people (to me are cool as hell)
- 9離別可用幾個詞語來形容
- 10(1-1+2/1)*(1-1+2+3/1)……(1-1+2+3……2011/1)
- 11sin(45+2x)sin(45-2x)=1/4 是怎么化成 sin(45+2x)cos(45+2x)
- 12若“△”是新規(guī)定的某種運算符號,設x△y=xy+x+y,則2△m=-16中,m的值為_.